|
3#

楼主 |
发表于 2012-7-16 12:14:05
|
只看该作者
跟随李宗仁南撤,试图劝说李宗仁留在大陆
7 B# L8 l; M) q" n" l; ]7 P4 o$ L. u" D: ]# ~& t. b) Z/ D2 d- b
李宗仁和白崇禧被认为是桂系的首领,蒋介石向来对二人提防有加,总要将他们分开两地,以免两人联合起来对自己不利。白崇禧任国防部长时长驻南京,李宗仁则被蒋介石“放逐”到北京(时称北平),担任北平行营主任。按照当时的组织章程,北平行营直辖两个战区,包括五省三市。辖内一切党政军的成员都得听行营主任的命令行事。然而,实际上,李宗仁手中没有丝毫调兵遣将、控驭下属的权力。李宗仁在后来的自传中,曾形容自己当时的尴尬处境是“上不沾天,下不着地”。" ]3 d9 |) q6 G1 j7 f" f) S- E5 i
0 A4 e3 j- k6 `( i5 }, @ 1948年3月国民党中央召开第一届“行宪国大”,选举正副总统。李宗仁决意参选,角逐副总统。4月底,选举揭晓,突破各种阻力的李宗仁顺利当选副总统,从北平回到南京。本着一贯的策略,蒋介石免去白崇禧的国防部长职务,调任华中“剿匪”总司令专职,再次将李宗仁与白崇禧分开。7 o3 H$ \5 t/ X1 i0 S. }/ |3 F5 J+ T
2 Y+ b0 ?; @, l/ A ` T! u; ?
白崇禧离开南京前,杨靖已经调往联勤总部秘书处。那时候,政局混乱,朝令夕改,但杨靖靠着自己的一手好字,一直认认真真做着分内的工作。) o( O' G- P2 o, J/ v
4 m' v( [' X6 \) t
1948年底,随着解放军向长江推进,国民党大势已去。蒋介石在经过精心思考和周密部署后,将总统的位子让给了李宗仁。谁当总统,与杨靖的关系并不大,此时的他,又被调到联勤总部所属经理署粮秣司办理军粮供应业务。, S) I$ B" w+ L1 d( U: s# i
1 j# C/ L& j( c0 n: E' H 渡江战役前夕,李宗仁带着总统府随员三十多人飞离南京,前往大本营桂林。而杨靖,也随着南撤的军政机构离开了南京。杨靖记得,他们是4月22日抵达上海的。然而,解放军来势勇猛,上海终非久留之地。杨靖他们一路南撤,几天后坐船抵达相对“安全”的广州。* f- D7 X ^2 @& l' z0 }6 u& A
" y& ]; p" Y# h8 ?6 Z4 I2 n “我记得当时是住在一个茶楼上,那时的广州,还处于国民党统治之下。但是大家心里都很清楚,共产党的军队迟早会解放这里。”4 L+ a* j7 k) o, ?" F t
* [7 b& d0 S3 l t 在不安中挨了几个月,其间,几度传出李宗仁将离开大陆去美国,杨靖认为这并非明智之举,很想劝说李宗仁留下来,“无奈我位卑职低,根本说不上话。”: Y; ?( U% X1 f/ P* u6 d
}$ j7 ?$ W5 d% `) C3 h 不久后,杨靖跟着李宗仁到了重庆。在重庆,李宗仁心力交瘁,难以支撑。不久后,他丢下江山,飞往美国养病,连同他的厨师也一并走了。1 N- F/ G* [; u6 V. d: N$ p" @+ L+ n
9 T; c/ c% s; R% T& V/ l+ J 随部队起义,转行进入南师大工作
1 [% R+ M9 S1 ~# D
3 \" a0 |; N, t: o5 ]3 b3 [ 李宗仁走后,杨靖他们一路向西,沿着成渝公路到了内江,“车子开到内江,路堵上了。费尽周折,我们终于到了成都。”
2 x9 o3 h& i. l6 \% o' Y) h5 ^& T6 V% X( e" t4 T4 D
到成都后,杨靖面临两条路选择,“一是把我从少校升为中校,带上钱去西昌主持粮库;二是脱离国民党军队起义。”! @& e0 |8 \( O
# E, z" p! C% R
第一条路,杨靖不愿意选择,“当时川西有刘辉的部队,已经起义。我的老上级汤尧也已经被捕。形势清楚地摆在眼前:国民党已走到末路,怎么挣扎也只是徒劳。”3 l( G' p: r' G5 `+ A/ I- U l
m1 j9 k, R ]9 Z8 [" V+ x
杨靖选择了第二条路,随四十四补给分区司令曾庆集(何香凝侄女婿)起义。后来,杨靖进入成都被服厂,并学习了文化。$ }$ {( N: r6 z! f! |
# u' ?7 M) H, I( x# | 1952年,杨靖来到南京,经亲戚引荐,进入南京师范大学工作,直至退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