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4091|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发和点评姚恩健《漳浦杜浔后姚村姚氏始祖查证纪要》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5-2 07:37:4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8-5-2 07:47 编辑

    福州姚恩健于2018/4/19(戊戌年三月初四)到漳浦县杜浔镇后姚村调查该村姚氏始祖是谁,写了《漳浦杜浔后姚村姚氏始祖查证纪要》,委托晋江市内坑镇桔里姚庆章在姚网发表。由于姚庆章发表的文章版面未加编辑,不易不利阅读,因此我将姚庆章的发文再加分段和编辑,予以转发。在编辑中又发现个别问题,要说明和向恩健老请教, 所以便有了《转发和点评姚恩健<漳浦杜浔后姚村姚氏始祖查证纪要>》。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楼主| 发表于 2018-5-2 07:42: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8-5-3 15:30 编辑

漳浦杜浔后姚村姚氏始祖查证纪要
福州琴亭  姚恩健
戊戌三月初四,2018/4/19
        寻觅姚廉洁後裔二十年,今喜获信息,遂擿埴索途赴杜浔后姚村 查证。因不会听闽南话,特邀晋江姚庆章宗亲随行记录翻译。此纪要根据微信与姚庆章“座谈会记录”整理。
      一   后姚姚氏宗亲与我微信交流者,第一人是姚文建,也是我纵深开拓杜浔姚氏始祖调查第一人;次第登录者有:姚志贞、姚文瑞、姚文定、姚志盛、姚坤龙等。
       调查方式,除微信外,一是召开座谈会,与会者约八十余人;二是登门拜访耄耋老人,如九十六岁姚坤仔;三是随地随遇即问,如年近八十之姚旺木;四是考察古墓,随同上山查找古墓者,有:姚坤龙、姚合辉、姚益杉、姚卫东、姚明旺、姚文建、姚开生、姚志贞、姚宝国、姚梓森。
漳浦县委报道组、地方志编纂姚鸣声,漳浦县人民检察院姚志毅,漳州实验小学古雷分校校长姚福明、副书记姚有才等亦莅临参与指导。《闽南日报》记者徐镜正、罗培新原定与会,因漳州市委要事而改为电话采访。
       二    对这次调研,后姚宗亲郑重其事,成立“姚氏宗亲寻根溯源座谈会”筹备小组,由姚志盛策划、主持,成员有:姚文建、姚志贞、姚坤龙、姚四海、姚合辉、姚益杉。
       后姚宗祠“明远堂”,重建于明朝,古老而庄严。“姚氏宗亲寻根溯源座谈会”于“明远堂”举行,隆重而简朴。后姚、古雷姚氏宗亲代表约八十人与会,济济一堂。
      19日上午九时,准时一体祭祖,由姚志盛司仪,由姚万教领祭,后姚、古雷姚氏宗亲分灶数百年后首次合族拈香同祭。祭毕,姚志盛作重点发言,内容丰富且翔实,细致又生动。与会青年宗亲称:不听不知道,听了感到骄傲!(姚志盛讲话记录稿全文另发)。
      座谈会上发言者有:姚志盛、姚四海、姚万教、姚传旺、姚宝国、姚旺乾、姚福明、姚有才等。
      关于始祖。在“明远堂”大埕高张充气彩色拱门,上书“姚氏宗亲寻根溯源座谈会”十一个大字。步入拱门,率众首迎我者,乃宗老姚旺木也,令我激动不能自已,亦令我不能自抑盛情,热烈拥抱这位衔爵养颐老军人。闻我禀报“我来寻祖······”话音未落地,老军人斩钉截铁答曰:“很久了,唐朝的,是跟陈元光来的。”一语三句,何异“三箭定天山”令我痛快!其时心情浑如姚廉洁当年平乱凯旋,勒马四顾,踌躇自得!
       座谈会上,与后姚当下辈分最高、年龄最大者姚万教并排落座,即问由来,他答“跟陈圣王来”,又于我笔记上书: “叔侄两进士”,“父姚江山,爷姚清泉当管府,曾祖姚东山大夫三县巡按,高祖姚百万”;复手指“明远堂”对联,谓“有错,还少两字”,上联末是“之不易也”,下联是“其何地矣”,又改“君何地矣”。均手书于我笔记。至于姚百万传说,富甲一方,不胜悉记。诸老所述,与姚文建、姚志贞、姚文瑞微信所传递信息差异不大,盖在世宿老所知尚且如此,况乎青壮。由于文革浩劫,近年拆迁,已无族谱、遗迹可寻可查,即使建于明初之宗祠“明远堂”,亦岌岌可危矣。
        关于分支。“府兵队正”姚廉洁或姚廉洁麾下姚姓“府兵”平定“蛮獠啸乱”之后,就地屯兵农垦,卜籍“山社”,娶妻生息,瓜衍瓞绵,族居成聚,遂有了“后姚”村落。历三唐两宋至明,近七百年间,人丁蕃衍昌盛,土地不胜负载,陆续外迁谋生,近迁“赤山脚下”,远徙漳州、厦门、东山、广东;再一次是清康熙年间“海禁”被迫迁徙,远播台湾、东南亚。最近一次乃建古雷新区,明时外迁“赤山脚下”及原住后姚村民,悉数搬迁,同集“古雷新港城”。
       关于分支广东,有三种说法:一是去汕头市朝阳区,祠堂“保原堂”;二是去揭阳市渔湖仙阳村,宗祠“绥远堂”;三是去潮州市潮安县东凤镇横江村,祠堂“绥成堂”。
       关于族谱。后姚村族谱被烧于文革时期,据目击者说,当时有一大筐,烧毁地点就在“明远堂”前大埕。姚志盛听其祖母说,族谱另有一本被杜浔镇一位姓卢的拿去广东姚氏宗亲聚居地方行骗,谎称后姚村要修缮祠堂和建戏台,借机骗钱。这本族谱迄不知所终。五十馀年而今,没族谱,昭穆、辈分俱乱。
      关于城墙。后姚原本一姓姚,几十代聚居成村。明嘉靖年间海氛不靖,倭寇侵扰,海盗抢掠,后山姚姓筑墙以自保。解放前土匪猖獗,曾维修加固。明季修墙,后姚人丁不足,外雇洪、陈、黄、严、李、林等姓相助,后来也就有了七姓杂居。至1986年共建联宗祠堂。姚志贞说,我父亲建议石匾上刻“同心同德”四字,表达“合社平安”。社,后山社,后姚之旧称。
       关于祠堂。古雷(赤山脚)姚氏一支大约明初分自后姚,建有“永德堂”;如今新政,开发新区,业已拆除,未得瞻仰。后姚有“明远堂”,建于明初,后几经修葺,保留迄今。1986年重建,改为石柱架构,甫建三十二年,为古雷新区建安置房,复将拆除。因赔偿谈判未妥,延缓至今,独立旷野,我因得以目睹苍老容颜,亦幸尔!祠堂拆迁前,古雷、后姚宗亲竞相拍照、抄录楹联。故土养育,祖祠荫佑,依依难舍,永铭心间,留影贻後,大孝可风。
      “永德堂”楹联:大厅,春祀秋尝遵万古圣贤礼乐;左昭右穆序一孤世代源流[“一孤”指无族谱,不知其典事]。祖公龛,先严有教克勤克俭;居世赞序宜读宜耕[按:赞序,应是“缵绪”]
      “明远堂”楹联,下联第三、四字,抄写有误,《康熙字典》无此字。可能是“崆屼”误书;“崆屼”,山高峻貌;其对“子孙”,词性相同。族老姚万教认为尚少两字,上联丢“也”字,下联丢“其”字。于是,全句成:後有子孙当念创垂之不易也;山无崆屼勿云景仰其何地矣。重新书写者是姚金元,谓按前辈手抄“依葫芦画瓢”。几位宗亲研读时,姚万教又改“其”为“君”字,似欠;此处虚词对虚词,下“君”字,名词对虚词,不合;“君”“其”对“之”,平对平,亦欠。末字皆仄,尤欠。“矣”可能是“耶”或“焉”字,为后人所擅改。(其意:後代子孙应当念念不忘祖宗创业维难,垂统不易;山若不高,别说景仰了,那我们所在的地方是什么样的地方啊!祖宗如山高,值得我们敬仰,祖宗创建基业的地方多好啊,我们後人应珍惜、铭记!) “明远堂”祀后姚肇基始祖姚廉洁或姚姓“府兵”。
       传说“明远堂”供奉两位叔侄进士。其实后姚先世科第联绵,棠棣竞秀,荣耀乡梓,何止仅“叔侄”?族谱不存,今人不知有三世四子联芳,见诸志史者,有:姚恭(万历四十六年举人)、姚敬(崇祯三年举人)兄弟,姚敬子姚文山(乾隆十二年举人),姚文山孙姚翀(乾隆五十四年举人)。原有一块石碑,断成两截,一截在后姚,一截在广东。1986年重建“明远堂”时,广东同宗前来认祖,返程带走另一半。后姚半截,亦不知淹没何处?碑文所书者何?问之众人,皆唏嘘不得其详。趁搬迁,期望后姚宗亲在祠堂原址与周遭挖掘,笃力寻觅!
        关于古墓。古雷宗亲认为“姓姚山”(枫山)上一座古墓,是最古老的,却不能确定其修墓年代。从碑文看,是“侃庵”与妣黄氏窀穸,由其六男“嵩、岳、峰、崐、峦、岩”下葬立碑。碑石乃青石,碑文大体清晰,但已有剥蚀现象,六男讳名须用粉笔抹白始能依稀可辨。上款书“壬辰年仲秋吉旦书”,却未刻朝代,留下悬念。该墓原是“三合土”建筑,有两抱与拜埕。左抱已全部垮塌,右抱断裂成三截。青石较花岗岩坚硬,不易剥蚀。从碑文剥蚀与抱手断裂程度分析,判断此墓筑于正德前后。查核“万年历”,可能在明成化壬辰(1472)或嘉靖壬辰(1532)年。无论成化或嘉靖,此墓葬于明中叶可能性较大,迄今近五百。若是,则可推断:后姚姚氏四兄弟中,一分支古雷赤山脚,当在明中叶;二兄弟分支揭阳,亦当于同一时代。
(一,未完待续)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楼主| 发表于 2018-5-2 07:43: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8-5-2 11:21 编辑

三 最大遗憾者,是族谱毁于文革。但对于始祖之所由自,所问所答所闻,皆云:“只知陈元光率部来的”“是唐代陈元光从河南固始县率部入漳的”“族谱丢了,没有人知道初祖大名”。已越不惑之姚志贞在微信上写得既愤慨又惋惜:“什么都丢失了,根本无从了解到什么,只是知道在此落户的是陈元光率部的,其他什么都没有,您也不必走这一趟!” 姚志贞写道:“好多信息是我堂哥提供的。之前是海军团级干部,现转业在厦门市司法机构。” 他堂哥就是姚志盛。
姚志盛出生“军人世家”,三代军功卓著。他关心族史,从中学开始就收集、探寻家乡后姚村来历及姚氏族史。即使军旅生活,亦关注、蒐集姚氏族史、后姚源流材料,对家乡、家史兴致不减,关怀备至。座谈会上如数家珍,侃侃而谈后姚前世今生、千年族史,视野开阔、细节生动、翔实可考。其发言,部分已由姚庆章记录整理于“姚氏入闽开族第一人姚廉洁史事查证侧记”刊于“姚氏宗亲网”。详细全文,已恭请姚志盛司法百忙中整理成文,载之史册,以贻后昆。
四 这次座谈会,漳浦县委报道组姚鸣声、漳浦检察院姚志毅,与会聆听千年心声,感慨称赞。姚鸣声认为,发现后姚始祖是唐高宗武则天时“府兵队正”姚廉洁或姚氏“府兵”,很有意义,很有价值;表示在纂修漳浦地方志、年鉴时,一定继续努力为漳州姚氏寻根溯源,开展好姚氏宗亲联谊活动,尽一臂之力。
供职于漳浦人民检察院姚志毅,乃姚志盛胞弟,兄弟怡怡,同胞、同志、同调,自不必再费笔墨赘述。
这次座谈会,漳州实验小学古雷分校校长姚福明、副书记姚有才都认为,今天找到了始祖,明确了杜浔姚氏千年光荣史,作为姚姓,感到荣尚;表示,一定办好学校,搞好教育,在数字化时代,培养更多人才,不辜负党中央、习主席期望,不辜负杜浔姚氏宗亲期望。
这次座谈会,得到《闽南日报》支持,以其时效性即于翌日(2018年4月20日)晨发刊,以文句流畅客观、图文并茂报道后姚村姚氏开基一千三百多年后寻根溯源盛举,文载青史,功在千秋!
五 推断唐“府兵队正”姚廉洁或姚廉洁麾下“府兵”为后姚村姚氏後裔【尧曰:原文如此,有错】,主要文献依据:
1994年河南出版社出版《中原寻根》(“源于河南千家姓”主编谢钧祥)
中原族史学术委员会《中州古今·姓氏研究》
《漳州府志》
《漳浦县志》
《云霄厅志》
《台湾省通志·人民志·氏族志》
拙作《八闽姚氏源流》,等。
附  姚氏随陈元光入闽小考
以“蛮獠啸乱”,唐高宗总章二年(669)派陈政率“府兵”3600人南下镇压,不敌,退保山。咸亨元年(670)其兄陈敏、陈敷率军校58姓驰援,因瘟疫,敏、敷皆殁于须山(今江山县)。
凤仪二年(786)政亦卒。魏敬与“府兵队正”蔡彧(或作“或”,字德明。此据光绪《漳浦县志》)护卫陈政幼子陈元光,继续挺进漳浦,见山水佳丽,以为乐土。遂安葬父母及祖母于云霄山麓之半径山。已而蛮寇雷万兴、苗自成之子复起于潮,猝抵岳山,陈元光遽率轻骑御之,援兵后至,为贼将蓝奉高刃伤而卒,葬大峙原。时睿宗景云二年(711)十一月也。
玄宗开元三年(715),子珦率武勇夜袭巢峒,斩蓝奉高,并俘其馀党。遂迁州治于李澳川,即漳浦县治。
陈元光建邦启土,屯兵农垦,休养生息,劝课农桑,通工惠商,财用以阜。漳州人崇以“开漳圣王”饗祭不怠。
漳浦,汉·冶县及南海郡揭阳县地。晋为绥安县,隋并入龙溪县,唐垂拱间分置漳浦县。怀恩县,唐嗣圣间置,开元末废为镇归入漳浦,后于1913年成立云霄县。
唐诏陈元光为“玉钤卫左郎将、漳州刺史”。殁,诏立庙,赐祭器,建“盛德世祀”坊以表之。至今云霄仍保留“五通庙”、漳浦城西有“威惠庙”俗称“西庙”,春秋祭祀“圣王”、“辅王部将”。
据《台湾省通志·人民志·氏族志》统计,唐初随陈元光入闽者有:“陈、张、李、王、吴、蔡、杨、许、郑、郭、周、廖、徐、庄、苏、江、何、萧、罗、高、沈、施、柯、卢、余、潘、魏、颜、赵、方、孙、钟、戴、宋、曹、蒋、姚、唐、石、汤、欧、邹、丁、钱、柳,共45姓”,“姚”姓为其中之一。
《云霄厅志》摘录《陈氏族谱》,按云:“唐总章二年(669),归德将军陈政奉诏统帅首批府兵45姓入闽平乱,遇阻,因兵少请援。翌年,朝命政之兄敏、敷率府兵58姓南下增援,敏、敷道卒,其母魏氏继续督师抵闽南,与首批府兵合,奠定开漳基业。
先后两批开漳将士暨军眷姓氏可考者87姓。”“按姓氏笔画顺序列下: 卜、丁、王、方、尤、尹、石、甘、弘、朱、名、伍、李、吴、沈、汪、何、宋、邱、余、邵、林、周、金、马、柳、施、洪、胡、柯、、种、孙、陈、陆、翁、唐、高、郭、涂、韦、耿、冯、许、庄、张、黄、曹、章、阴、麦、汤、邹、曾、宁、叶、杨、詹、郑、赵、廖、瞿、刘、欧、蒋、蔡、潘、卢、钱、钟、箫、薛、魏、戴、谢、韩、颜、罗、苏、上官、司空、令狐、司马、吐万、欧阳”。“姚”姓亦列其中。
姚姓“府兵”几何?若87姓者,不得而知。唯知“府兵队正”姚廉洁,见载于河南志史文献资料。1994年河南出版社出版谢钧祥主编《中原寻根》(源于河南千家姓)第470页书云:“唐初,陈政、陈元光奉命率部入闽开辟漳州,光州固始人、任府兵队正的姚廉洁随之入闽。”
《漳州府志》《云霄厅志》记载“府兵队正”六十三人,具体名录如下: “陆明、苏道、欧阳传惠、司马仲章、杨永、詹英、曾仲规、箫润尔、胡贤、赵瑞、蔡或(健按:漳浦志作“蔡彧”)、张来、叶清、颜伯矩、柯敦熙、潘节、钱仲先、魏仁溥、郑叶、余良、朱参、罗幼邻、姚廉洁、余克、郑惠、汤公俭、韩器、吴弼、王华、陈秘章、王一忠、张本仪、林走非、陈马、詹次、孙梁文、何德、方子重、赵伯恭、庄肃鸾、唐宗礼、陈实、邹牛客、邱安道、冯隽水、江延兴、石子尊、韩求、李彪、郭鱼、曹敦原、李先客、高盛典、钟发兴、徐陆怨、汪子固、韩尧、洪有道、章鳌、宋用、李宏、杨珍、王佑甫” 姚廉洁名列其中之一。
2000年,余剞劂拙作《八闽姚氏源流》第79页“八闽姚氏溯源”正文第一句:“入闽第一人,是河南固始姚廉洁。”之下简扼叙述云:“唐高宗李治总章二年(669),武则天垂帘听政,命河南固始人陈政任岭南行军总管,率部远征闽南,镇压‘蛮獠啸乱’,失败。其兄陈敏、陈敷组织固始军校58姓驰援,不料在赴闽途中病卒。凤仪二年(677)四月,陈政亦卒,陈政子陈元光,时年仅二十岁,代父统领士卒征讨,经九年苦战,终于平定蛮乱。武则天垂拱二年(686),陈元光报请朝廷辟漳州郡,武则天敕准,陈元光为首任漳州刺史,进封颖川侯。府治在漳浦。当时随陈氏父子入闽者,有光州固始人姚廉洁,时任‘府兵队正’。贞元二年(786)府治从漳浦迁龙溪(今漳州市)。这是见诸志史之姚氏入闽第一人。其子嗣散布漳州地区、厦门市及台湾省。” 由此判断,漳浦显然为“府兵队正”姚廉洁及姚氏“府兵”驻屯农垦、生息发祥之地,可以成立无疑。
二十年后,由微信获得信息,并于2018年4月19日执杖躬赴漳浦杜浔镇后姚村实地考察、座谈调查,证实:后姚村系初唐“府兵队正”姚廉洁或姚姓“府兵”後裔。
因后姚一大箱族谱不存,致无法详明其始祖讳名字号及世系,是为遗憾。然而瞻仰“明远堂”列祖列宗之上,皆“吴兴堂”田渊、妫敷、姚平之後,皆四千多年前虞舜大帝启姓姚氏之胄裔,诚可慰耳!
姚廉洁,与相“武后、中宗、睿宗、玄宗”之姚崇同时代,但较姚崇年长。姚崇生于公元651年;姚廉洁公元669年已随从陈政南下,时姚崇甫18岁。假设姚廉洁时年三十,则当生于公元639年。按通用25年为一代换算法:2018-639=1379,除以25,等于55。这样也就匡算出:姚廉洁至今年后姚长房、长子所生长孙,已传五十五代,为姚廉洁第五十六代孙(含本人一代)。
再按唐·姚思廉《姚氏得姓源流变迁世系直说》,姚崇为舜帝九十世孙,姚廉洁年长姚崇一代,与姚崇父姚懿、与姚思廉子憕、恽同代,属于舜帝八十九代孙;则又可推算出后姚长房、长子2018年所生长孙是:圣祖虞舜大帝一百四十五代(56+89)胄裔。
今日后姚村沧海桑田,旧貌翻新,新生代以数字化开展新生活,瞻仰祖宗,高山仰止,聿追来孝,秋尝春祀不怠,可敬也,无虞也。姑为“明远堂”裔孙作一楹联,奉贺,用以殷望焉: 昌欤隆矣,振振者矣,昌隆宝地;美哉德乎,姚姚者乎,美德新人!
左海琴亭  姚恩健 戊戌三月初四,2018/4/19
(2),(全文未完待续)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楼主| 发表于 2018-5-2 07:44: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8-5-2 11:26 编辑

附一  漳州府科第【姚姓人】名录(录自志史)
姓  名 乡  贯  中  式    科第    职官
姚邦宪 漳州人  宋绍兴十五年(1145),刘章榜特奏进士   
姚  东 龙溪人  宋庆元二年(1196)邹应龙榜 进士 保昌县丞,通直郎
姚士鸿龙溪人   万历四十三年(1615)甘汝挺榜 举人 登州知府,奉政大夫
姚  恭 漳浦人  万历四十六年(1618)戴国章榜 举人广东中式
姚  恭 漳浦人  天启二年(1622)文震孟榜 進士 山东佥亊,奉政大夫
姚一洙漳浦人   天启七年1627戴震雷榜 举人 文林郎
姚  敬 漳浦人  崇祯三年(1630)张能恭榜 举人 恭弟,知霍山县。
姚文山 漳浦人  乾隆十二年(1747)黄之吉榜 举人。孙姚翀,敦行本,善教诲。
姚  录 龙溪人 康熙间(特用武职) 武举 西孟寿游记。姚堂父。
姚  堂 漳浦人 康熙间。《厦门志》作漳浦人,《龙溪县志》作龙溪人 武举 闽安水师副将、台湾总兵官、广东提督、福建水师,归卒,钦赐祭葬,荫子入监,五代袭封。
姚金聪龙溪人 乾隆三十年(1765)王国鉴榜 举人 《福建通志》与姚嘉谟同榜。
姚嘉谟龙溪人 乾隆三十五年(1770)恩科钟大受榜 举人 榜姓姚,后改姓陈。
姚  翀 漳浦人 乾隆五十四年(1789)恩科郑炯榜 举人姚恭曾孙,字一飞
姚凤池龙溪人 乾隆六十(1795)年龚正调榜 举人
姚  黄 漳浦人 康熙八年(1669) 贡生 浦城训导
姚时昌龙溪人 乾隆三年戊午(1738) 副榜、举人
姚  寅 龙溪人 明正德七年(1512) 贡生 训导
姚  德 龙溪人 乾隆十年贡生(1745) 贡生 台湾镇标左营游记
姚以睦长泰人 清朝 特用文职 山东衮州府同知
姚  锡 龙溪人 明正德,漳州府学贡 贡生 光泽教谕,姚东六世孙。
姚光裕长泰人 康熙五十七年(1718)贡 贡生
姚养科漳浦人 隆庆四年(1570)林奇石榜 举人 由儒士莆田中式
姚  捷 龙溪人 清朝 特用武职 京口左营游击
姚日光龙溪人 清朝 特用武职 江南苗湾游击
姚  广 龙溪人 清朝 特用武职 湖广中军守备
姚  郎 海澄人 清朝 特用武职 山东登州守备
姚  旦 南靖 清朝 特用武职 都司
姚  禄 漳浦人 清朝 以子堂贵,赠荣禄大夫 《厦门志》作漳浦人,下同
姚植荣漳浦人 清朝 堂祖,赠荣禄大夫
姚以学漳浦人 清朝 堂曾祖,赠荣禄大夫   
姚宏缙漳浦人 清朝 堂子,赠荣禄大夫
姚文钟漳浦人 清朝 堂孙,赠荣禄大夫
    健按:本表录自闽省志、漳州府志及邑志,尚欠完备。盖以“举子名额”限制,漳州府举子或赴外省、外县中式者,省志、府志、邑志亦多遗缺;由于历代行政体制变更以及人口迁徙,府志、邑志记载多有变异;然各县姚氏族谱、文武魁匾、墓志铭等应有记载,故应笃力寻觅、蒐集,用以匡正,以补其全。
附录二
通直郎姚东 遗诗一首《皆西山爽二亭》
华亭百尺跨嶙峋,照眼风光自吐吞。闲数炊烟与聚落,坐收奇景入壶尊; 冈峦绕户云生袂,鈸柝无声月在轩。 更有何人佩黄犊,耕锄已遍落霞村
    姚东,宋庆元二年丙辰邹应龙榜正奏进士,龙溪人。初仕长溪县主簿,时大旱,姚东祈雨,即雨;民呼 “主簿雨” 调保昌县丞,廉介,断狱公允。以通直郎致仕。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楼主| 发表于 2018-5-2 07:45: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8-5-2 17:13 编辑

附录  姚恩健诗五章联六副
姚廉洁
      姚氏开闽第一人,平獠建郡老功臣。
      龙骧虎旅中原杰,武德英声固始尘;四季莺歌漳浦岸,三军农垦杜浔春。
     成家立业谋垂统,明远祠承不替禋。
       唐总章二年(669),唐高宗派陈政、陈元光父子,率光州固始58姓南下镇压“獠蛮之乱”。所谓“獠蛮之乱”,指今漳浦、云霄、龙溪之间原住民畲族与汉民矛盾所激发之骚乱。陈氏父子其麾下有“府兵队正”姚廉洁,经七年征战,平乱功成,息兵农垦,遂开族居焉。诚乃虞舜肇姓二千八百多年后,姚氏入闽开族第一人(以姚舜生于公元前2179年计算)。
      一千三百多年来,姚廉洁漳浦後裔,蕃衍昌盛,或播迁东山、揭阳诸县,或迁徙台湾以及东南亚各国,遍及天下,代有文儒武将,阀阅名家。漳浦杜浔後姚裔孙建有祠堂奉祀肇迁始祖,名曰“明远堂”,其意殊深;四时烝嘗,香火不替;明德思远,克承祖泽;诗礼传家,文章济世;代有虎将硕儒,簪缨济世,忠义立身;敦宗睦族,仁孝人家;诚望族也。
       注“府兵”:府兵,古代兵制。创建于西魏。其制以六柱国统十二将军,每一将军统二开府,共二十四开府;一开府领一军,计二十四军。唐因隋制,全国共置六百三十四府,府置都尉统帅。“府兵队正”,正,即正职;一队府军正职,可能相当于现代陆军师长或副军级
步姚东“皆西山爽二亭”原韵遥题“明远堂” ——3月第二周诵读文建、志贞、文瑞微信图文有所牵挂
      高楼百座绕嶙峋,千载祠堂惧倂吞。斑驳楹联书族史,氤氲香火共琼尊; 岂容商贾摧文物,直以条文护古轩。一脉亲亲本同志,唐时虎将府兵村。
杜浔赋 ——2018年4月18日赴杜浔后姚村实地调查“姚氏入闽第一人”吟赋
      廿年云雾梦中寻,神助天开到杜浔。十里杨花飞扑扑,千秋漳水自愔愔;携筇俯拾先人韵,飞燕迎迓老朽吟。最是后姚青壮辈,如歌笑语越云岑。
杜浔后姚歌
      姚氏开闽第一人,平獠建郡老功臣。龙骧虎旅中原杰,武德英声固始尘;四季莺歌漳浦岸,三军农垦杜浔春。息兵立业谋垂统,明远祠承不替禋!
      后姚村有“明远堂”,已有千年历史
新政建新区,古雷宗亲千年后再回归发祥地赋
      千年铁树又开花,分爨唐时今合家。沧海桑田古雷变,凤冠龙目后姚嘉;同祠明远陈俎豆,共沐深恩荫瓞瓜。虎将府兵生息地,九光七彩一天霞!
      注:爨,灶。凤冠龙目,后姚村旧有地名。明远,双关语,后姚有“明远堂”,初见于明朝,几经重修扩大,1986年以石柱架构重建。瓞瓜,“瓜衍瓞绵”,语出《诗经》。
楹联
      1、灵光灿灿,崇祠漳浦不祧祀,隆饗祭;虎将魏巍,开族闽山第一人,永镌铭。——赞“府兵队正”姚廉洁
      2、平乱龙骧,驰骋边陲镇劲敌;安邦虎将,睢盱沃野肇宏基。——赞“辅王将军”姚廉洁
      3、府兵後裔,科甲联绵荣梓里;漳浦姚家,军功屡立誉闽峤。——赞后姚历代簪缨济世阀阅名家
      4、古雷佳域寻廉洁,幽径松声拜侃庵。——古雷“姓姚山”
      5、叔侄进士,翁孙举人,世赞儒家德泽;三代军旅,父子衔爵,人称虎将风流。——赠“文武通才”姚志盛
      6、昌欤隆矣,振振者矣,昌隆故地;美哉德乎,姚姚者乎,美德新人。——集句:汉·刘向《说苑·指武》;《诗经》“周南·螽斯”“周颂·潜”。赠乔迁新居之古雷后姚宗亲及新修“明远堂”

(全文完)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楼主| 发表于 2018-5-2 11:30: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8-5-3 11:21 编辑
pszyyao 发表于 2018-5-2 07:45
附录  姚恩健诗五章联六副姚廉洁姚氏开闽第一人,平獠建郡老功臣。龙骧虎旅中原杰,武德英声固始尘;四季莺 ...
点评1

    祝贺姚恩健终于在20年后,在漳浦县杜浔镇后姚村,找到【唐】“府兵队正”姚廉洁或其他姚姓府兵的后裔!

    我们还要努力,福建今是否有“入闽第二人姚仁坊”、“入闽第五人姚备”、“入闽第六人姚易”和“入闽第八人姚宝”的后裔?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7#
发表于 2018-5-2 16:21:15 | 只看该作者
pszyyao 发表于 2018-5-2 11:30
留位置,待点评。


推断唐“府兵队正”姚廉洁或姚廉洁麾下“府兵”为后姚村姚氏後裔。
可能是:“推断唐“府兵队正”姚廉洁或姚廉洁麾下“府兵”为后姚村姚氏肇基祖笔误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楼主| 发表于 2018-5-2 17:03:24 | 只看该作者
yqllz 发表于 2018-5-2 16:21
推断唐“府兵队正”姚廉洁或姚廉洁麾下“府兵”为后姚村姚氏後裔。
可能是:“推断唐“府兵队正”姚 ...

       应是如你判断。
       在编辑过程中,对于有疑问的句子,都用斜体加粗蓝色表示,可惜一进入姚网便变了。
       特别烦的是,费了一天工夫编辑形成的doc文件,一进入姚网格式全变,又得再编辑。

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9#
发表于 2018-5-2 17:36:43 | 只看该作者
文章中的图表

WechatIMG20.jpeg (168.84 KB, 下载次数: 154)

WechatIMG20.jpeg

WechatIMG21.jpeg (99.87 KB, 下载次数: 149)

WechatIMG21.jpeg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楼主| 发表于 2018-5-3 11:50:02 | 只看该作者
yqllz 发表于 2018-5-2 16:21
推断唐“府兵队正”姚廉洁或姚廉洁麾下“府兵”为后姚村姚氏後裔。
可能是:“推断唐“府兵队正”姚 ...

点评2

      “关于分支广东,有三种说法:一是去汕头市朝阳区,祠堂“保原堂”;二是去揭阳市渔湖仙阳村,宗祠“绥远堂”;三是去潮州市潮安县东凤镇横江村,祠堂“绥成堂”

        我本人属汕头市潮阳区姚氏大宗祠堂号“保元堂”姚氏,或是潮阳古埕姚氏,或是潮阳姚氏。潮阳姚氏是莆福韶溪派始祖天明姚公的季房。潮阳姚氏与漳浦县杜浔镇后姚村明远堂姚氏毫无世系关系。姚恩健称天明公是“入闽第四人姚天明”。
    揭阳市渔湖仙阳村姚氏宗祠“继述堂”,该村今还存有另2个祠堂,堂号也不是“绥远堂”。揭阳“继述堂”姚氏是莆福韶溪派始祖天明姚公的仲房,也与漳浦县杜浔镇后姚村明远堂姚氏无世系关系。
   潮州市潮安县东凤镇横江村姚氏宗祠堂号“绥成堂”,属莆福韶溪派始祖天明姚公的仲房,也与漳浦县杜浔镇后姚村明远堂姚氏无世系关系。
   以上潮州府或潮汕3县姚氏,都是莆福韶溪派天明公派;人称舜系104世3公“三昆仲创三阳姚氏”。三阳姚氏:潮阳姚氏,揭阳姚氏,海阳姚氏。潮安古称海阳。三阳姚氏从21世起,有共同的20字字辈:锺秀祁常佑,……,简特联西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5-15 22:1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