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江苏无锡的舜柯山,是尧、舜、禹三王中舜的故乡。 % W# ~9 N; O) w, `: ^4 ?6 S0 G
$ i, S5 O! g% t) d2 | 据考证,舜柯山一带留有不少舜的遗迹。 ' }2 a" ?9 Q! V3 v) g0 P& f
* s( t# v. u6 |6 `1 G$ `) Z
在舜柯山上,人们发现了不少石器时代的石锅、石斧、石犁等,据说,是舜使用过的生产生活用品。
8 K0 C5 h- m: N, j" U
: J4 |# o% V3 z& p 据考证,距今5000年至4000年前,太湖流域发展成为全国发达的地区之一,农业比较先进,稻谷是主要农产品。传说中的舜,生性敦厚,宽厚仁爱,村民们都愿意和舜接近。舜在舜柯山一带教导村民如何插秧种稻。在舜柯山上,有一块“舜皇锄印石”。民间传说那年天旱无雨,禾苗枯焦,舜为民焦虑,以锄击石而留下的。
( X! Y* B$ \2 B( r+ c& M/ f1 \2 v2 a5 T) m% Q
当地建有一座舜皇庙,历史久远,规模宏大,门前两棵银杏树,树围甚巨,需四人合抱,可见庙宇历史悠远。庙前有一巨石,留着两个清晰的脚印。据老人们说,那是舜皇看到太湖水泛滥,心中烦躁,连连跺脚而留下的。
8 F2 H T6 q; `# j6 \. l1 P7 P$ o/ O7 k0 O9 M: ]3 ]
后来,舜出走到山西一带,那是有原因的。相传舜少年丧母,其父无能无德,娶后母。后母为人阴毒,生一子后,便处心积虑想害死舜。那一年,后母在舜住的茅屋上放了一把火,企图烧死舜。舜为了不让后母背上杀子的恶名,不让父亲为难,毅然决断离家出走,辗转来到了黄河流域,这才有了后来的三王“禅让”的故事。
; P! A8 _% E+ [1 R
$ ~: E3 w" O0 Q+ ?1 m(1)传说
; U5 X }/ D, i! B0 g
" B* w* y9 F/ X9 L: d1 C9 q; ~; Z相传上古舜帝为民时,曾躬耕于无锡斗山之下。 1 V' V v# E7 P4 K" L" H
6 T2 O/ P$ J% s! g! |斗山有舜帝美丽动人的传说。中华民族的始祖之一舜帝,民间流传曾在斗山躬耕,他辛勤劳动的精神感动了上帝,上帝给他送来了风调雨顺的天气,还差遣大象为他耕地,燕雀为他衔谷播种。他爱护人民、造福于民:“润天地、识气象、怜众生、护万物、爱禽兽、睦友邦”,倡导“天人协和、万物共荣”之公德。
8 Y! F, }+ |" x" d4 D9 G
) t6 R6 j& d, `8 R, Z舜还勤勤恳恳协助尧帝治理天下,埋头辛苦工作28年,受到尧帝的信任和重用,最后把他作为接班人,把部落联盟首领(帝位)禅让给舜,开创了上古史上所称的“唐尧虞舜”太平盛世时代。
. K5 y) T4 |, h x$ m5 C& n( ] D' |7 w: p/ T( O# I" ]# C7 y
也许此事仅是传说,但千古流传,至今“舜柯天子坐龙亭,天下百姓享太平”的民谣仍在广大群众中传颂。斗山留存有“舜帝躬耕处”、“避雨石”、“钉钯印”等遗迹。斗山西北有舜帝居住过的“西舜城”(宋时称西舜乡),东北有“东舜城”,西北澄江镇有舜帝井,西有舜柯白荡遗址和遗迹等人文景观。斗山还建有舜帝殿,内有舜柯天子塑像。 " O' g+ n" E f/ s4 ^) W* B C/ O1 @
: l" a7 p0 L0 q2 S(2)疑古学派评价 5 Z1 @% g( l) B7 m$ k' N! |
# m, G: Z/ p: \- U4 G Y# N5 b. L上世纪初,疑古学派认为,尧舜禹的传说出现较晚,而尧舜更晚于禹,故其传说为后人编造,其人纯属子虚乌有。学术界普遍认为,尧舜禹禅让的故事,确实反映了原始社会末期的情况,虽为传说,但自有其历史价值。有的学者特别指出,舜任命“八元”、“八恺”和皋陶等人,各有执掌,反映出部落联盟议事会已经开始蜕变为贵族的议事机构。说明运用唯物史观来研究舜的传说,有助于我们认识原始社会瓦解时期历史发展的线索。
4 p# {& |( r9 v" K1 P7 f; X6 m
{! g( R/ a- c3 w5 q8 R9 p: D# o舜耕历山”的历史传说,始见于《墨子·尚贤中》:“古者舜耕历山,陶河濒,渔雷泽”。其后在诸子百家著述中,舜耕历山的传说多有转述。到西汉,通过太史公《史记·五帝本纪》的整理与转述,“舜耕历山”的历史传说在更大范围受到人们的注意。东汉以后,一个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是,有关追踪“舜耕历山”的故实,辨析“历山”等地之具体所指,在包括《史记》在内的诸多古籍注解中,可以说不绝如缕;在各种舆地之作乃至方志之类的文献中,也时有所见,并且绵延至今。! F) P5 W( F$ J) q( \* 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