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1955|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姓氏奇事:生前死后不同姓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7-4 10:04: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5-7-4 12:14 编辑
8 ~( p6 M9 c9 D4 H( N  m! t) p8 i) q7 I% g2 u, Z
姓氏奇事:生前死后不同姓
(来源:世姚网,上海姚良官,湖北1座村庄中男性活着姓万死后改姓刘)
! O3 H3 f9 G4 }9 I. Z' g! o4 F
& R8 F0 p& h# N
        湖北云梦县胡金店镇万家庙,村子不大,不到千人。村里无一杂姓全部姓万,而周围方圆数里,却鲜有姓万的。万家庙男人,活着姓万,去世后改姓刘——这是万家庙村人自古以来传下来的传统。当然,嫁出去的姑娘则不受此约束。
; Q% |& E2 f7 k  I

' ~' V; M6 J% M. ^3 N  Q/ X. [, s& X7 s, R. W9 n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的奇闻趣事,也许您闻所未闻;有许多奇人绝技,也许您不曾见识,还有一些奇特的风土人情,也许您并不了解。这里要讲“活着姓万去世姓刘”的奇事。生前死后不同姓,以前听说过,只是没太留意,这回特转帖。
没有准确的史书记载,也没有可考的证据文物,靠的只是一代一代的口口相传,而村民却对“活着姓万去世姓刘”的祖训深信不疑,已经流传至今若干代。

) Q" a) g. H( B5 p5 C
万家祠堂供着刘家祖宗
       万发清解释,父亲原名万春锦,去世后才改姓刘——活着姓万去世姓刘,是万家庙村人自古以来传下来的传统。当然,嫁出去的姑娘则不受此约束。
万家庙隶属云梦县胡金店镇,村子不大,不到千人。村里无一杂姓全部姓万,而周围方圆数里,却鲜有姓万的。对此,万家庙人自己也解释不清楚。
村里一些上年纪的老人还记得,原来村里有个大祠堂,里面供着祖宗的牌位,然而牌位里供奉的都是姓“刘”的。据称,祠堂已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被毁坏殆尽,一些水塘也被填埋,无迹可寻。
正说着,旁边一个年轻小伙子插话:“三爹,将来我死了非不姓刘。”66岁的村民万维信顿时脸色一沉,一脸严肃:“你小子敢,除非你到时不入祖坟,不安葬在万家庙。否则,万家庙的父老乡亲绝不答应。”

: B8 ]- o9 L/ G% s) M
生降死不降”的忠贞传说
        种种遗迹现在都不可考,但万家庙的每个人都在传承和遵循着。村民们传承的依据,主要源自两个忠贞的传说。
一说是汉高祖刘邦后代,在东汉末年曹丕篡汉后,刘姓家族开始在曹氏帐下听命。为以绝后患,曹氏找出借口准备对在朝当官的一律斩首,没当官的“移民三族”。为了保全性命,刘氏族人在一夜之间,全部改姓了万,相当一部分人躲过了一劫。
另外一个说法是,虽然仍是刘邦后裔,但改姓发生在明朝末年。那时一个刘姓人在朝中当了一品官,后来大明皇帝以谋逆篡位为名,将其家族诛杀。一些族人为了活命,也是改姓了万。
       两则传说虽然叙述不同,但大意相仿,都是说刘家的先人在以前混得不错,后来是不得已才被迫姓万。但又为了保持气节,“生降死不降”,一旦咽气归西,祭文、墓碑及牌位上写的还是刘姓。
据称,当时村里祠堂的上方写有“大汉后裔”字样,里面则有“一品当朝”的牌匾。村里还有前花园、后花园,48口水塘,3口水井。不过,3日,记者沿着万家庙走了几圈,除了所有墓碑上逝者的名字确为“刘”姓外,村民所说的这些“古迹”,已经杳无踪影,一点痕迹也没有留下了。

" i+ c! l! ~- c! R8 g& J* U/ k
死后改姓原由仍成谜
       83岁的万巨卿是万家庙走出去的“能人”,见识多,学识广,也是如今万家庙年龄最大的老人,他曾经教过书,在县宣传部门供职多年,并编纂过地方志等,可以说是研究本村渊源方面的学者。
他介绍,传说当年刘家人是被迫改姓万,既然连活命都有危险,那么有族谱或者其他文字记录的可能性就较小,那样会更加危险。再者,历史上的事浩如烟海,无法具体知晓到一个村落的历史,考证起来非常困难。之前,万家庙的村人也曾外出寻根,想找一找他们的万姓,到底属于哪个分支,但一直无果。
         不过,虽然对这个习俗的解释没有找到确切答案,这并不妨碍万家庙人的生活。现在,有些万家庙的老人上街赶集,遇到相熟的老伙伴,双方还会调侃一句:“你怎么还没姓刘啊?”听者不急不恼——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又不是什么丑事,有什么好急眼的?

; T. a) J" M% ?9 q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5 收起 理由
姚先达 + 15 很有用,感谢分享~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1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2#
发表于 2015-7-4 11:21:49 | 只看该作者
教授:在我们晋江也有生死不同姓的,龙湖镇的龙园村,生前姓施死后姓曾。有个说法:施皮曾骨。  L1 |+ r% I9 v) |5 \$ v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楼主| 发表于 2015-7-4 12:12:05 | 只看该作者
yqllz 发表于 2015-7-4 11:21
$ v3 S: ~$ e# g" {4 h3 L% v教授:在我们晋江也有生死不同姓的,龙湖镇的龙园村,生前姓施死后姓曾。有个说法:施皮曾骨。
) ^, A( r, V7 [
        好,又知一例:$ N3 t) y: A9 v$ ^
        在福建晋江市也有生死不同姓的——晋江龙湖镇龙园村施氏,生前姓施死后姓曾。有个说法,“施皮曾骨”。  G1 Q0 C6 ?( |* r' }
2 b( p$ \8 A5 W& A0 G

- \3 n8 A$ ~9 K: w5 h" K" a    你能讲“施皮曾骨”的故事吗?
' a) ~" q/ ~4 n% V6 o8 O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4#
发表于 2015-7-4 23:29:07 | 只看该作者
pszyyao 发表于 2015-7-4 12:12
+ f, w# W7 ]5 t+ Z; n- e好,又知一例:
/ J" d2 K( r! L        在福建晋江市也有生死不同姓的——晋江龙湖镇龙园村施氏,生前姓施死后 ...
: O, Y3 x5 V# f; o: B1 ]# g2 C( W
靖海侯施琅平定台湾赴京领赏,炫耀过头,自夸施姓是名门望族有万人丁,事后为自己的口误后悔,害怕,为逃避欺君之罪及满门抄杀,连夜派他的心腹爱将火急火燎,日夜兼程赶到晋江,将衙口(施琅故乡)周边的村子划归施氏。采用的方法是:一、龙湖洪溪村原本是蔡姓村落,而蔡姓在晋江是大姓,不敢过于强迫,便采取与石狮施姓互换村子,现在的洪溪村姓施,但山上尚有蔡姓祖坟。二、对于小姓如龙园曾姓则采用强压的手段威迫他们改姓施(据说连夜改木主)几百年来晋江一带流传着这样的俗语“不施打到施”说的就是这一掌故。据老人们说:当时被迫改姓的很多,其他的完全改变姓氏,只有曾姓一直保留着皮骨一一施皮曾骨。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5#
发表于 2015-7-5 07:30:03 | 只看该作者
yqllz 发表于 2015-7-4 23:29
% n9 Z" t6 x- X! K0 k- T靖海侯施琅平定台湾赴京领赏,炫耀过头,自夸施姓是名门望族有万人丁,事后为自己的口误后悔,害怕,为逃 ...

, }0 Z7 g, r3 u( p% x& w2 J     我们姚家也有这种事情。
% w5 ?8 W" Q$ ~% s6 I     我在安徽太湖考察时,姚保罗老宗亲给我介绍了太湖县有一支姚姓,人数不多,他们与熙湖姚没有宗族联系。他们把自己称为“廖姚”,显然是与廖姓有密切关系。: d. q$ E' l# Z* n, A, h0 H3 `
     另外,在江西新余姚墟镇,有一个小村庄,姓熊,但是他们上了姚家的谱。姚家人一直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宗亲。至于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我没有得到准确的答案。) M# k0 t& ~6 c  ~& i" F* v2 @$ v( S

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6#
发表于 2015-7-5 11:12:55 | 只看该作者
pszyyao 发表于 2015-7-4 12:12) K" L4 e% f$ h3 {6 `) b
好,又知一例:
6 D5 r# ^! H- W* B8 p- ~' I        在福建晋江市也有生死不同姓的——晋江龙湖镇龙园村施氏,生前姓施死后 ...

% P3 T4 \2 e; U# Q) y9 F不是打到是(不施拍仔施)形象地说明了那段辛酸历史,成为人们的口头禅流传。

签到天数: 4408 天

连续签到: 57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7#
发表于 2015-7-5 20:30:40 | 只看该作者
这个问题值得研究,【这很可能是怕被杀害,因为历史上一个人犯法,会连累九族】敬请宗亲们研讨!!2 v; L2 E* R7 }* ]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楼主| 发表于 2015-7-5 21:21:41 | 只看该作者
yqllz 发表于 2015-7-4 23:297 T3 U! h+ s! q+ m  X
靖海侯施琅平定台湾赴京领赏,炫耀过头,自夸施姓是名门望族有万人丁,事后为自己的口误后悔,害怕,为逃 ...

- J. l. Z8 F7 Y& Y              谢谢你完整地讲了清施朗和福建晋江“施皮曾骨”的故事        ; o  o; E! n. q: X  f. P( D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楼主| 发表于 2015-7-5 21:23:25 | 只看该作者
姚绍弦 发表于 2015-7-5 07:30
' W: f) Q$ a7 ^" ~2 U+ `我们姚家也有这种事情。3 x- Z% l) r1 T. T, E& g) a' c
     我在安徽太湖考察时,姚保罗老宗亲给我介绍了太湖县有一支姚姓,人数 ...
/ p* p( z& m0 w0 u- t+ c( d" w
         谢谢你提供了故事线索  1 j9 U6 t! ?8 X1 ?8 V) _+ L0 R. H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11-26 23:1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