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4397 天 连续签到: 2894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
2#

楼主 |
发表于 2014-1-30 00:48: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先登 于 2014-1-30 01:36 编辑 " o, m4 ~, k+ O% `
( W0 u: M1 D1 p5 ~作者简介& r0 X* i( Y# R9 e @' {% A
+ H( X _8 Z' C$ W" }, A 孟郊(751—814),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德州临邑县)。早年屡试不第,漫游南北,流寓苏州。及过中年,始中进士,五十岁应东都选,授溧阳尉,以吟诗废务,被罚半俸。河南尹郑余庆辟为水陆转运判官,定居洛阳。郑余庆移镇兴元军,任为参军,赴镇途中因病辞世。主要作品有:《征妇怨》、《感怀》、《伤春》、《游子吟》等。
0 C9 Z" `5 B5 R
' v9 G4 |0 K# z' k0 b0 d$ t9 [) R6 ~
7 A. R3 ?1 S0 t作品赏析
5 e9 L3 r. b, l0 e/ S8 B* e( |; p7 L0 Z9 V5 N9 M: E- x
孟郊四十六岁那年进士及第,他自以为从此可以别开新生面,风云际会,龙腾虎跃一番了。满心按捺不住得意欣喜之情,便化成了这首别具一格的小诗。这首诗因为给后人留下了“春风得意”与“走马看花”两个成语而更为人们熟知。* H0 _' V9 |. ?6 Y
9 T6 `4 O! ~! ~1 g9 p0 J 诗人两次落第,这次竟然高中,就仿佛一下子从苦海中超度出来,登上了欢乐的顶峰。所以,诗一开头就直接倾泻心中的狂喜,说以往那种生活上的困顿和思想上的不安再也不值得一提了,此时金榜题名,终于扬眉吐气,自由自在,真是说不尽的畅快。“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诗人得意洋洋,心花怒放,便迎着春风策马奔驰于鲜花烂漫的长安道上。人逢喜事精神爽,此时的诗人神采飞扬,不但感到春风骀荡,天宇高远,大道平阔,就连自己的骏马也四蹄生风了。偌大一座长安城,春花无数,却被他一日看尽,真是“放荡”无比!诗人情与景会,意到笔成,不仅活灵活现地描绘了自己高中之后的得意之态,还酣畅淋漓地抒发了得意之情,明朗畅达而又别有情韵。因而,这两句诗成为人们喜爱的千古名句,并派生出两个成语,但诗人极度的志满意得也表现了其气量的不够大。
+ d9 E5 N3 i) ?* N2 x7 K
8 V B5 s7 Z, k. G8 u/ r# d 按唐制,进士考试在秋季举行,发榜则在下一年春天。这时候的长安,正春风轻拂,繁花盛开。城东南的曲江、杏园一带春意更浓,新进士在这里宴集同年,“公卿家倾城纵观于此”(《唐摭言》卷三)。新进士们“满怀春色向人动,遮路乱花迎马红”(赵嘏《今年新先辈以遏密之际每有宴集必资清谈书此奉贺》)。可知所写春风骀荡、马上看花是实际情形。但诗人并不留连于客观的景物描写,而是突出了自我感觉上的“放荡”:情不自禁吐出“得意”二字,还要“一日看尽长安花”。在车马拥挤、游人争观的长安道上,不可能容得他策马疾驰,偌大一个长安,无数春花,实际上“一日”是不能“看尽”的。然而诗人尽可自认为当日的马蹄格外轻疾,也就不妨说一日之间已把长安花看尽。此处虽无理却有情,因为写出了真情实感,也就不觉得其荒唐了。同时诗句还具有象征意味:“春风”,既是自然界的春风,也是皇恩的象征。所谓“得意”,既指心情上称心如意,也指进士及第之事。诗句的思想艺术容量较大,明朗畅达而又别有情韵,因而“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成为后人十分喜爱的千古名句。, R `# e+ o/ m: 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