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思敬編撰丁巳年《鹽乘》氏族志 胡思敬(1869—1922),字漱唐,號退廬,江西新昌人(今江西宜豐)。光緒乙未(公元1894)進士,次年補殿試,選翰林院庶吉士。歷任吏部考功司主事,遼瀋道監察御史,廣東道監察御史。丁巳年編撰《鹽乘》卷二 氏族志載。 胡思敬編撰民国六年丁巳年(公元1917)《鹽乘》卷二·氏族志載: 右二十三都凡八姓 靈源姚氏,其先世出自唐弘文館學士思廉,遞傳至尚忠,宋真宗時由河南陝州遷居靈源。六傳至銓,南渡初分居坊里,今有丁口一百五十餘人。銓弟銳分居衙里,今有丁口二百八十餘人。再數傳至大樂分居荷里,今有丁口一百四十餘人。庚二分居樓溪,今有丁口一百五十餘人。省道分居中垣,今有丁口一百五十餘人。士邦?分居檀樹,今有丁口五十餘人。用真分居小水院場、熟田場前等,今有丁口二百八十餘人。合併七支,共有丁口一千二百餘人。宋元符三十年,尚忠九世孫振,特奏名第一;振子旦宣和元年八行釋褐第一;旦四世孫勉,寶佑二年廷對第一,邑宰趙時稼為立奕世狀元坊。國朝舉進士一人。 南垣姚氏,其先出自隋進士彥國,因避亂由河南遷居縣北之天寶。六傳至世忠,唐時由天寶遷靈源,其後再遷黃塘岡下。傳至文德,明洪武初由岡下卜居華溪即南垣是也。今有丁口七百餘人。按,彥國隋時由河南遷天寶,恐舊譜有誤。 縣左姚氏,其先世累居山東濰州,遞傳至宋進士鉉,由新昌丞備縣事留居天德鄉靈源。繼徙縣城。其後分居凌江黃陂?黃塘等。今有丁口百餘人。明領鄉薦者、貢於□者一人。按雪坡姚伯武墓誌雲:姚之宗為瑞之新昌著姓者二:家邑郛者出自濰州,蓋中散大夫恕之後也;家靈源者出自豐城,蓋文館學士思亷之後也。舊譜言鉉留靈源恐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