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104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金·王若虚撰)《滹南集》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3-13 00:29: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金·王若虚撰)《滹南集》
( U% Y6 \! ]: d
/ h9 x( V! \$ b; |; D$ |卷九
; c$ A8 _; e+ V4 q' Y2 E0 C《史記》辨惑
2 c! a% X* h$ Y8 [4 f) n9 ~採摭之誤辨* e0 u  N3 ~9 G: |
《舜典》稱四罪而天下咸服,言刑之當而已。《史記·帝堯本紀》云舜言於帝,請流共工於幽陵以變北狄,放驩兠於崇山以變南蠻,遷三苗於三危以變西戎,殛鯀於羽山以變東夷。至《舜紀》則引《左傳》所載渾沌、窮奇、檮杌、饕餮之事,云流凶族遷於四裔以禦魑魅,文雖差殊,其為四罪一也。一則曰變四夷,一則曰禦魑魅,舜之意果安在哉?蓋二者皆陋說,不足取焉。且此事止當作《舜紀》而復見於堯,止當從《經》而反取於《傳》、《紀》之語,不亦冗而雜乎?
- S+ ^- F" F( M) b5 n《舜本紀》云象以舜為已死,乃止舜宫居,鼓其琴,舜往見之,象諤不懌。據《孟子》乃是象往入舜宫,舜在床琴也。' ]3 p/ P7 ~  R* ~3 Y7 S8 w
- K7 i, A6 D  G) C+ F3 ^
卷十二5 h6 g7 r8 k" y/ t0 u8 S. x0 s  f
《史記》辨惑
- R; k% z7 Q+ y4 ?5 i( ^" H# @+ n議論不當辨
" i. }3 N2 q8 c0 {) j5 O- B+ v《項羽傳》贊云吾聞之周生,舜目蓋重瞳子,聞項羽亦重瞳子,羽豈其苗裔耶?何興之暴也。陋哉!此論。人之形貌,容有偶相同者,羽出舜後千有餘年,而獨以此事遂疑其為苗裔,不亦迂乎?商均,舜之親子,遺體在焉,然不聞其亦重瞳也,而千餘年之逺裔,乃必重瞳邪?周生何人?所據何書?而上知古帝王之形貌,正復有據,亦非學者之所宜講也。夫舜以玄德升聞,四嶽薦之,帝堯試之,上當天心,下允衆望,然後踐天子之位,其得之固有道矣,豈專以異相之故而暴興者哉?使舜果由此而興,則羽之成功亦應畧等,奚其不旋踵而剿滅也。遷資輕信愛奇,初不知道,故其謬妄毎如此。後世狀人君之相者,類以舜瞳為美談,皆史遷之所啟,而後梁朱友敬,自恃重瞳當為天子,因作亂伏誅,亦本此誤之也。悲夫!0 U# M3 `1 z* r# a$ O
8 l/ Q1 p! E8 g- S$ s# A% r
卷十五- ?+ c7 Q  M0 Y/ o. {
《史記》辨惑' d% g$ K, Q0 @" t; ~
字語冗復辨
8 d1 T' g; x5 F5 I《舜本紀》云瞽叟更娶妻而生象,象傲,瞽叟愛後妻子,常欲殺舜,舜逃避,及有小過則受罪,順事父及後母與弟,日以篤謹匪有懈。後又云舜父瞽叟頑母嚚弟傲,欲殺舜,舜順適不失子道,兄弟孝慈,欲殺不可得,即求常在側。字語冗復,而“兄弟孝慈”一句,亦不成義理。5 n' b* I1 `1 ^8 Z) S" r
) A- B. Y( n1 o/ L" r
卷二十6 x* G9 a& a* m+ W: N/ H! g6 A7 d, ]
諸史辨惑' n3 E6 r/ }; z0 k' U* J/ V
五帝之名,《史記》以黄帝為首,《書》序以少昊為首,其說不同。要之,少昊,黄帝之子;顓頊,黄帝之孫;帝嚳,黄帝之曾孫;而堯帝,嚳之子也。初皆傳之子孫,至於堯、舜其子不肖,不足以付大器,乃始有禪讓之事。斯蓋不得已之變,而或者遂云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何其妄也!) ~; G6 w8 A# {2 @

: c' ~  l& o9 g! v# F卷三十二
2 _' h( W; ~* E  w7 e0 J( p雜辨
7 [! s0 l) s7 e, E舜命羣臣,自伯禹而下二十二人,姓名職掌見於《虞書》,班班可攷也。而《左傳》載季文子八凱、八元之説,何所本哉?杜氏以八凱為垂、益、禹、臯陶之倫,八元為稷、契、朱虎、熊羆之屬,蓋妄相配合耳。且《書》言禹作司空宅百揆,契為司徒敷五教,而文子則云使八凱主后土以揆百事,使八元敷五教於四方,是八凱同任禹之職而八元並預契之政也,無乃戾乎?其言四凶,亦與《書》不合,此殆誣謬而杜氏強為解釋,無足憑焉。學者盍亦言乎《經》而已。
$ d2 X1 @. X/ Z季文子言,元、凱世濟其美而堯不能舉,四族世濟其凶而堯不能去,舜能舉而去之,故天下同心歸戴。夫堯、舜百王之冠冕,皆聖人也,使堯誠不舉善而去惡,尚足為聖乎?此固無稽,而劉道原以為堯知舜於側微而天下未服,故遺之大功二十(闕),亦妄意之説也。; k( i4 g4 I1 x

# m! B/ |' {+ g! _- i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88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一品大学士

2#
发表于 2015-3-22 00:18:49 | 只看该作者
已阅!斌斌宗亲破万卷,值得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11-12 15:1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