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楼主 |
发表于 2012-9-2 17:24:53
|
只看该作者
1947年莱芜战役国民党军惨败,当时从山东逃回的国民党军官就曾向国民党国防部新闻局长、老牌特工邓文仪透露:“郭汝瑰是共谍,有通共行为。”邓文仪立即报告杜聿明。虽缺乏有力的证据,但杜聿明开始处处留意郭汝瑰的行踪。杜聿明曾告诉顾祝同“郭汝瑰有匪谍嫌疑”,但顾祝同不信。& \ @& Z) B# L; Z' H) w
2 C) c& L" ~5 ~; R8 j/ i4 h 看到国军在孟良崮、淮海战役中几次重大错误决策都有顾祝同和郭汝槐经手,杜聿明更加怀疑郭汝瑰是间谍。在一次军事会议上,杜聿明曾当面大骂:“你郭小鬼一定是共谍,发的命令都是把我们往共军包围圈里赶!”% `* V( h% O& K" F- s# t
6 Z* e# y$ m% l
杜聿明后来忍不住向蒋介石告状:“我自己就够廉洁了,可‘郭小鬼’更是清廉得不像话,他一不好女色,二不贪财,甚至连家里的沙发都打上补丁,言行作风很像是共产党员。”蒋介石呵斥道:“难道我堂堂国民政府的官员,都要到处捞银子才不是共产党?”
$ q- t3 V$ R& Y0 Z. l) q, T6 ]/ m: R9 \1 G4 `1 a/ ]
不止杜聿明曾经怀疑过郭汝瑰,蒋纬国的手下也曾发现有“可疑人员”与郭汝瑰接触。蒋纬国给戴笠写信,准备让军统局介入调查。没想到送信的人到南京后,恰好戴笠有事去了北平,这个人就把信送到国民政府参谋本部。“幸运的是,后来戴笠因飞机失事身亡,此事不了了之。”郭相操说。
8 s* B4 L: E4 b' q2 V) i3 @
* i0 \- q$ F% K! Z 郭相操告诉记者,山东解放后,一天傍晚郭汝瑰正准备回去,突然一位军统人员跑来说:“我们抓住了一名从山东那边来的人,说是找郭厅长的。”郭汝瑰当时想可能是军统设的局,没有轻举妄动。第二天,郭汝瑰打探到被抓的人已在狱中牺牲了,此事也就不了了之。新中国成立后,郭汝瑰才知道山东解放区确实曾派人来找过他,但该联络员后来一直没有音信。
4 z' }; d2 [9 N9 ?. n t! G1 |, w" y/ j5 T4 E( ?, j6 P% L8 X
多年后,郭汝瑰曾问被俘的杜聿明:“你为什么一直怀疑我是中共的人?”杜聿明答道:“山东来人时。”可见,杜聿明之前的怀疑并不是空穴来风。* x% ~1 s$ ^6 j7 r Y& }+ b; j
, T* w$ l$ e, ~: K3 p/ a 一生廉洁自守# A# w$ u6 h( C
6 C' x s1 q' y! e6 Z/ q$ M
郭汝瑰的儿子郭相操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抗战时期,郭汝瑰坚持不贪污,薪金还不够维持家里的开支,还要靠弟弟在银行工作、兼做些买卖来补贴家用。“父亲一直坚持廉洁自守。1946年父亲到南京任职,一家人在四条巷租了一套普平房居住,一天蒋经国与亲信贾亦斌去拜访我父亲,但蒋经国在四条巷找了很久都没找到,后经询问才知道我们家就住在肉铺店上面的二楼。我父亲当时不在家,我母亲、我、姐姐等正在家中吃饭,蒋经国上楼以后,我母亲以为是父亲下属的人,上茶、请坐、寒暄两句就没再多招呼了。蒋经国见我们家饭桌上并没有肉,只有两道素菜,心中很是敬佩。”
& C8 F# r7 t) D+ H. ?) H$ _0 C- M
c9 _& {4 t+ {5 z+ M! _7 e
* F1 V! N2 a6 J+ y3 y% t3 j- x( ]; C
去世时老同学来信
! p4 n7 w0 Q+ V1 A3 G+ _. z7 k/ o5 |, K
信封里面是一张白纸' H; `# f! P1 H& w
% \$ K* h- A) O) z8 D. f 1997年郭汝瑰因车祸不幸去世以后,郭相操曾收到了他原来在国民党里老同学和老同事的来信,有好几个人的信封里面都是一张白纸,“当时我没有理解,后来就懂了,父亲在陆军大学与他的同学分手时曾相互赠言道:一切尽在不言中。多年来,大家的立场和观点不同,在他们眼里,我父亲害得他们两百万人都跑到台湾去了,他们对我父亲是很恨的。但他们通过一张白纸,却又道出了大家相互间挥之不去的同学情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