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布衣百姓
|
舜帝世系- a6 c5 {8 X4 U* h! d
5 I8 Q6 o: X* w' ]% n8 ?9 L- g7 ^世 名号 官号爵 纪事 官属地住地 朝代5 p" J* Z. h6 G1 P
一世 姚重华 帝舜
$ i$ A/ C. \ N( d有虞氏 生于姚墟,始姓姚,姚氏始祖 山东鄄城
. J9 Q, Y/ R" z1 H( R; ]( C7 b. C/ C山西永济 有虞
0 n' F* c9 O, p' C二世 商均 虞国侯 生于妫河湾,受禹帝封为有虞氏部落首领 河
0 ?. {8 s5 i/ L) o' g南6 T7 p. ~& l# I5 U- R9 \
虞
, |7 r# h% x9 \( u" U& }城 夏0 Y8 M6 v) O6 K1 _
三世 夷伯 虞国侯 w0 {" X; E5 `2 L, C2 v
四世 强馀 虞国侯 % G" S2 i- G( q/ X. E
五世 颉 虞国侯
! T+ R( B5 E3 W1 N六世 梦熊 颉长子
: B+ [# x: P5 `) u8 t 思 虞国侯 颉次子,帝孔甲时期有雌雄二龙,命梦熊之子刘累豢养,汶跟刘累学养龙,雌龙死,刘累逃跑,汶受牵连,免爵失国,相君进谏有虞氏,国家受命之事不可绝祀,孔甲于是封汶叔思为虞国侯;思卒子友龙继。
' f$ D6 \2 i# G- w R七世 友龙 虞国侯
- y: | E9 y4 m5 ~" f八世 寿肸 虞国侯 $ D5 w3 o7 p9 [# \1 V: e8 Q5 Y
九世 叔仪 虞国侯
) O5 s# {9 n+ b5 ~: e0 j十世 康伯 康伯子宗石 , Z1 F/ N) Q9 ^4 {4 ]! ]7 x+ E
康仲 康仲子祖妫 + g% A p U- T2 i6 `2 n, C& t5 b
十一世 祖妫 宗石子世期,祖妫子发 ( P: L" x9 _- O+ P- T/ J
/ j: R$ e& a0 ?0 O0 O十二世 世期 世期忠谏於桀,为桀所灭
R3 C7 n3 V1 v2 K. y6 {% h% s/ k 发 虞国侯 汤兴复封于虞,谥思公
/ d9 J1 ?$ ]* i% W$ d6 q! H# p十三世 妫方 虞国侯 发之子, l% O6 P {! t# E
十四世 振 虞国侯 6 v. D) p) z5 K$ o' C$ m
十五世 维 虞国侯 6 C. i+ }" {' J& c& l2 C
十六世 寿固 虞国侯 9 _) c, I/ S' ]3 G% F
十七世 敖 虞国侯 . ]% u% e8 U* y. X
十八世 胜 虞国侯 3 D8 R" I3 W& ~% i+ _: _: Y
十九世 元捷 虞国侯
: L# K" ^/ e! G; l5 y二十世 偃 虞国侯 $ J* V: `* w. c
二十一世 姑犭益 虞国侯
3 i' M* \7 I4 [, I+ A _二十二世 公允 虞国侯
, Z$ g* J+ }+ e/ F1 a; I R$ j. Y二十三世 蔺 虞国侯
: ^# x, T4 F6 k二十四世 填叔 虞国侯
) z/ w$ K% G& _6 p2 Y6 k' l. x: l二十五世 世野 虞国侯 # y8 _% t/ a& D9 O
二十六世 无睪攵 虞国侯 : w6 K b8 o( G$ n4 ?% i8 g
二十七世 甾 虞国侯
+ z9 \( v3 z* W9 W* t+ o; i二十八世 叔正 虞国侯 . y9 E( ~+ y/ V
二十九世 献子 虞国侯
' H, O/ t; a# t2 m" P& j三十世 亚寿 虞国侯 " d7 [5 c- F: r# }/ d5 y
三十一世 原寿 虞国侯 0 B0 K% l8 i9 R+ x/ l
三十二世 梦延 虞国侯 8 o( J/ A0 I5 e# g+ Q
世 名号 官号爵 纪事 官属地住地 朝代% |7 |. q# N6 X6 O# c$ {# F @
三十三世 阏父 周陶正 负责制作陶器,陶艺精湛,武王伐纣为陶正 河& O( M+ |2 t: K0 s0 ~* s
南
+ }/ ~- C$ i% [7 S8 t0 G淮1 c q; W/ C1 v& f* @' Q
阳 周* K; u* @* E" x2 J2 y) \& F
三十四世 满 陈胡公: R- Z/ I$ E- n) E
陈国侯 周武王灭纣后,分封十二个诸侯国,封有虞氏舜帝之后妫满为陈国侯 " z1 q8 Z" l1 c5 i2 r7 f
三十五世 犀侯 陈申公
" I, w/ ]( Y) v5 v/ M陈国侯 周代封爵有公、侯、伯、子、男五等
2 f& k! F: J+ ]) h 犀羊 陈相公
, Q- E" Q' m* H0 \; `4 }三十六世 突 陈孝公1 ^( c5 ^1 n4 F" r( N" g$ b. Y
陈国侯 申公子
7 V4 g" V' T9 ~ I9 s三十七世 圉戎 陈慎公
2 ^7 b2 n* A* p) ~陈国侯
8 T; q" t5 }% J- N$ n三十八世 宁 陈幽公% m& K# O4 e# `; r& C2 J
陈国侯
- L/ f) J- X3 r T5 P% j三十九世 孝 陈釐公
. F1 G. z8 E" |- r1 u' O陈国侯 $ d! B% l/ i6 l `
四十世 灵 陈武公
& N4 z+ I- k& a' O) Z* v陈国侯 ' o6 l: X& H1 H, _1 e
四十一世 夷公 武公长子 + L. q0 C! G/ N3 U& m
燮 陈平公
5 r8 a+ V# Z( z- e2 }; {2 Y7 N陈国侯 武公次子
+ R& p& C( K* O( N7 Z m s9 I四十二世 圉 陈文公5 F1 V4 b; `/ O" B4 c2 y
陈国侯 平公子
: r% a7 f. O% z6 J" Q& j世 名号 官号爵 纪事 官属地住地 朝代
, `- I, U9 G' x2 i4 o四十三世 桓公 文公长子,桓公生兔公、利公、庄公、宣公 河
. \7 _$ y& V1 ]' `% j+ `6 M; C南
- J$ |% h: O. a0 U淮
: u/ L; O* @, Q3 h/ D) V0 f# p阳 周
3 j [5 v6 X7 v' l9 F, a r 佗 厉公 文公次子,名佗,厉公佗生完公,佗死于宣公,太子御寇善庄公娶嬖姬生款,欲立为太子,乃杀御寇,完惧祸及己,改姓田,名田完,逃齐桓公使为王懿仲妻之以女,卒,谥敬仲,公元前672年投齐桓公 ( x; T ~8 z3 E4 g8 m
四十四世 完 田敬伸
$ N3 ~$ U! Z/ D0 k, [" k陈大夫
7 H* G& B8 Y$ b# w* {& J1 m2 X齐工正 完公生五子,长子穆公,次蜜公,三子伾公,四子洙公,五子宰公 9 J+ ~7 {7 K3 w
四十五世 穆公 生共公、伯考 : V/ E. r/ L0 I5 p/ j* r
四十六世 共公 穆公子,名翔 山' s+ T$ {& c3 y/ g% u
东
2 g& h0 s- I( y/ O( M) D临
z* j [* `2 Y淄 ; ~" L2 g7 O( h6 K; K9 b2 ]
伯考 齐大夫 ; G# m( c! n) z5 V* F0 W8 [
四十七世 田灵公 共公子,名平国 4 R/ v) F z& U* }
庄 田续公
9 T o8 N' ]3 q; r齐大夫
1 C; w1 x' Y) H- S. I6 Q四十八世 午 成公 灵公子
. [$ e# }3 k3 j+ O! y$ p# _$ M 须无 田文公/ b( z' r. \# M+ c2 Q
齐相 续公子
3 _; f+ ]8 G1 \5 k' h四十九世 弱 哀公 成公子
# t; G5 y: ]7 ~( ~& s0 x9 O 无宇 桓公
B5 y6 D7 t! [( }% _' E6 a齐相
: Y, r: E; g7 i5 D5 U5 T3 c- s+ w/ f* b
五十世 吴 惠公 哀公子5 ?+ U7 h0 k& l% h6 E
开 田武公, R4 v5 {" g/ }4 [8 E* i
齐相 桓公子
# e- ?% {( v( c7 o3 U五十一世 柳 怀公 惠公子
5 C0 F( g. w0 Q# t+ I 乞 田僖子
% ]- a/ M7 g* S9 Z# |3 b. v齐相 武公子
1 G- S( A% h8 l- \( C9 i五十二世 越 湣王 越四年,公元前479年楚灭亡. c0 {& j% e8 K
常 田成子
, F6 C6 M) J2 {! C7 o/ @! X7 x" N3 G齐相 僖子子! v; d7 J/ }7 m# h7 p6 I0 `! M
五十三世 田襄子4 M+ a, O$ p3 w4 o
齐相 成子子
, ^3 ~' A1 q, V- q+ @4 G- r/ U" Y$ `0 W五十四世 白 田庄子3 g, z% D6 w' ]# X; H8 N
齐相 . K/ Y5 {( C- ^" p2 r# p
4 F$ Y5 ~3 f( ~) J& a' y
五十五世 和 齐侯太公 公元前386年周天子封为诸侯
- O' J1 s2 [. i9 [9 e五十六世 午 齐桓公
4 `7 d2 D( G9 v+ K8 a齐侯 4 X/ f [( I5 Q( }
五十七世 因齐 齐威王8 K# o; Y& Q3 A% y/ ^1 d" @$ n7 Q, Z
齐国王 齐康公无后,齐国领地全部并入田氏,自立为王
U+ S+ A9 i) |/ z五十八世 辟强 齐宣王
* O! K ?& |1 [3 f3 E齐国王
4 i" T" o# w& l+ N. ?1 `6 A& `五十九世 地 齐湣王
4 l ]. @6 T/ O0 u' o' T* Y! g齐国王 燕国攻齐,湣王败逃,求救于楚国,在莒城被楚国援将淖齿凌杀。
* x7 U! Q8 {' Q( q6 @1 D六十世 法章 齐襄王
4 H' N! e) U& @& e- I! e齐国王 % `; N% R- x7 Q, U3 x$ b
六十一世 建 齐王 降秦,国灭 陕
5 K; {' _, y( a7 F3 m西3 D" c8 x7 R Y5 x
咸$ F4 m4 z$ p: G5 z
阳 秦8 U5 T: n' e6 F" Q3 l# U! R q# j
六十二世 良 秦兵入宫,奔走折足,得免诛死,生子疾祐、疾祚。疾祐生昌,昌女为景帝后,生武帝,昌生子蚡、胜,均封侯 汉3 g P5 F n! d/ \2 T4 o
六十三世 疾祐
5 ~5 _6 H& [( D* e& a4 w 疾祚
/ U8 ^" F @+ C k/ U六十四世 昌 昌女为景帝后,生武帝
& _. P8 z, j$ i, q3 }9 f5 l 留
3 V0 N$ b4 ^. u+ u六十五世 蚡 昌长子,武帝时封武安侯太尉,为丞相
6 q/ z2 | [6 N% D 胜 昌次子,以盖国封靖侯
3 x* C( @: ]6 O; O- G0 ^ 牟 生子延年
" ~* J% S! Y; ?4 A4 z六十六世 梧 蚡之子 / ?! }7 q/ f! x" i. d& i! N
偃 胜之子 ' Y2 u# i+ e1 i1 F3 b
延年 大司农 牟之子,汉昭帝时任大司农,因贪污事发,羞于坐牢,自刎而死
. a: q2 v" n% D# T: \六十七世 渊 父亲延年事发,恐诛连,逃吴兴郡,吴兴有归安县与妫同音,改姓妫
8 |: p! q4 ^: M% V& L/ x六十八世 徵 + c* R4 [7 U; n
六十九世 妫平
6 L7 |7 V" F) z: \) h7 t姚 徵之子,汉冀州刺史,通京房易,始复姓姚为吴兴起家之祖。 % E: R4 h. s* c* Z+ G
七十世 姚丰 王莽篡汉求舜后,封代睦侯 2 J+ {* o# L j0 p! d
七十一世 恢 与父丰复归吴兴 陕- m' x3 J. G) a
西
O9 \0 w, X! p咸/ u" u- c% m: o9 I
阳 秦; ?+ q8 ^, z* ~4 g9 J/ ^
汉
2 T" I. ~" \: ~1 r; }* h2 H七十二世 显 隐居不仕,钧於箬川,号智川醉翁
; q; J! s8 l' Q" N! q# w七十三世 奕 西陵县令 # R) Z5 o( P0 H# v; O; Z1 l
七十四世 敷 武骑帝侍
0 U' z b) p/ _. x4 e4 R+ \1 }七十五世 膺 敷长子,字彦和,累官至少府 三3 h0 |: d j4 S( x6 d
国
; F6 K9 j3 Y) M4 F7 Y O @ 信 敷次子,吴选曹尚书,信长子逄,次子巡
8 ~- A1 j L/ V* |+ O七十六世 伯 膺子太守,诸葛亮辟为丞相椽
4 v% `% j, h' F+ I* t 逄 信长子,字得仁,累官获羌校尉,使凶奴拒,因为赤亭羌之祖
7 T* A/ [: @3 z* l 巡 信次子,乐于游山玩水,号默叟
/ M! G* _% P4 n, @( b, P$ D+ w七十七世 子恒 巡之子 晋
. F) M2 w( [, J( c. D% B$ v9 ^七十八世 墨
/ I8 I, F6 X" c1 K0 n/ v3 _2 r; y七十九世 和 2 Y5 m% u" ?4 G7 N. y' @* A# c1 N7 I
八十世 岳 王逊知宁州,拜为大将,大破李让有大功,因谗言被罢官
% W5 y: E& ]9 f. q
* |4 X' _3 b' u# _* R3 o7 T" N八十一世 杰 痛父诽命,洁身不仕 晋6 i& N- t0 B* k
八十二世 度 2 r% J% ~' @, ~) r. `
八十三世 元
0 I" B& r4 C0 b z+ T5 y/ t& |. |7 J八十四世 汾 隐居不出征召
6 H; P4 @/ K- D; P: e& e8 [八十五世 纲 事魏,徙家陕州,生子宣业,南朝梁征东大将军 南北朝, g% a8 v) k! v) p& f
纪 ( p; ?/ H+ W$ n$ G) E2 V
普提 生子僧坦
! l1 u( w4 v3 @0 ^; ~- `
; q2 s3 p7 r, k宣业迁徙陕州。 另一谱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