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家乡的苞谷酒http://www.gzzxb.com/pages/Show.aspx?ID=38327EBE-7CF0-416B-8449-8EAB04FF18C0
$ i6 q/ {4 W, z□姚启超 贵州关岭姚老兵http://blog.sina.com.cn/yqc9999
; R6 S3 e& q' ]% `7 {( t7 Y 无酒不成礼仪。在我的家乡贵州关岭板贵乡,每逢喜庆节日、婚丧嫁娶、来人到客,不拿酒来招待是绝对不可能的。小时候,经济不发达,家乡是典型的喀斯特山区,基本不种植大米,以种植苞谷(玉米)为主食,小农经济,自给自足。我们称酿酒为“烤酒”,一般人家一年要烤放一锅酒;少数人家人多亲戚多,要烤两到三锅;当然也有极少数的两家合烤一锅:总之,家家户户都得烤。
- P) F5 E8 b# N' Q( i. B 烤酒的时间一般安排在秋收以后或者春节前,比做苞谷粑早一点。农民只有这个时候才有空闲,包谷(玉米)进了仓,该准备年货。烤酒要请师傅,我们两个大队只有一个师傅,姓张,个子高大,壮年时有力气,人也和善,字不大清楚,因有个侄女嫁在我们村,当面大家就称他为“亲家公”,背后就直呼“烤酒师傅”。上次回家喝亲戚的喜酒时问起,才知道前几年已经去世。
4 w0 z# }, g) ?3 w) w$ b: l 烤酒前要先煮糟饭,这是最有技术含量的工序。一锅酒大概需要四十多斤包谷,苞谷要煮成熟饭,夹生饭不行;然后把饭倒在晒篮(晒谷子用的大型篾具)里,均匀铺开;再将酒麯撒到饭上拌匀,上面盖上饭布巾;饭凉后倒进一口大缸里,盖好缸盖。待到一周左右苞谷饭在酒麯的作用下发酵,即成了糟饭,才可通知师傅来“烤”。酒麯需到师傅家去拿,是他用挖来的草药和面粉做成的小圆丸。这是秘方。糟饭可吃,当然吃多了也会醉人,经常会听到家犬吃了糟饭而醉倒的趣闻。时间再放长点,糟饭慢慢酿成水状,这应该是最原始的酒。糟饭酿成的酒主要是淀粉和水,酒精含量不高,爱酒的人可以大量饮用。“李白斗酒诗百篇”“武松三碗不过冈”,也就不足为奇了。现在还有一种水酒,烧热了喝,就是用糟饭直接兑水弄成的。1 l' V" @4 I p1 @/ t0 O8 ?( J
烤酒需要特殊的锅,跟家里烧饭的大锅差不多,锡铸而成,圆锥形。酒糟放在烧饭的锅里,上面倒扣上锡锅,灶里用硬柴火烧,火要旺。沸腾后的酒糟水变成水蒸气往上冲,沾在锡锅顶上,顺着特制的凹槽往外流,这就是酒。开始流出来的最酽,嗜酒的人会特别装一瓶,俗称“滴个滴”的酒,只有特别尊贵的客人来了才会拿出品尝。师傅不时地提醒要把握火候,不断地往锅里加水。这里需要技术,水加过了量,沸腾的糟水会直接冲到锡锅的凹槽里往外流出,放出来的酒就很浑浊,呈米糊状。这可能就是“浊酒一杯家万里”和“莫笑农家腊酒浑”中所谓的“浊酒”与浑酒吧。水加少了,又会粘锅底,糟饭被烧焦,烤出来的酒就会有烧粑味。师傅也有失手的时候,不过他会诚恳地道歉,人们也就一笑了之。“好(喜欢)酒不论酸涩”,只要过瘾就行。一锅酒烤多少全凭东家决定,一般是三四十斤之间;再要多烤,酒精度数就很低,成了名副其实的便当酒。
3 m% O! ?; J* [. u, a 家乡人从出生开始就与酒结下不解之缘。出生三天喝“洗三”酒,一个月喝满月酒,一岁喝“歇周”酒,九周岁开始逢九做生日(生日做九不做十),都是必办酒席、宴请亲戚的。至于结婚酒、出嫁酒、做屋上梁酒,甚至“老人”(老人去世)酒,还有近年来兴起的孩子考取大学酒,则更是大宴宾客。后来,商店里的酒品种越来越多,家乡人招待来客就买瓶装酒。先是“安酒。”“平坝窖酒”,后是“青酒”“贵阳窖”等等,觉得苞谷酒太土,招待客人拿不出手,就留着自己喝。不过,近来听说商店里假酒太多,而且再名贵的酒也大都是用食用酒精勾兑而成,家乡人还是请人烤苞谷酒,觉得喝得放心;连城里人也时兴喝原生态的苞谷酒,苞谷酒倒是成了稀罕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