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楼主 |
发表于 2012-10-20 17:25:29
|
只看该作者
孔寒冰:当时,商品的匮乏除了还债的原因,还有别的吗?' N7 ]8 O* V* {( k h* n+ @
9 D+ u% K9 O4 i b 萨安娜:还有出口,罗马尼亚的商品是以很便宜,甚至低于成本的价格卖出去的。, D( g- M, `$ z
H, y# y# N4 F( x2 Z9 u 罗明:这也是齐奥塞斯库的思维方式。他的目标是不管以多低的价格,也要把罗马尼亚的商品卖出去,以还清债务。9 ?& ?5 L z9 H, p4 P
. A' K- R* t7 L. ~8 V 萨安娜:后来我们到了澳大利亚才知道,罗马尼亚出口的东西有多便宜。比如,在超级市场,500克的罗马尼亚果子酱是25分,而英国的150克的果子酱是50分。罗马尼亚的鞋子、衣服都是几个美元就可以买到了。
Q* S& W3 |0 ?/ j3 q! T5 j. D" {5 J4 W0 {+ Q6 t' G6 w$ L' F( p
我经常想起我们研究所最后一次基层党组织会议的情况。做完报告后,党委书记叫我们发言,可大家一句话都不说。当时在场的还有一个党委宣传部的人,他看见我们一点都不积极,也竭力鼓动大家表态讲话。最后,还是一个杂志社的社长说了几句无关紧要的话。这是我参加的最后一次党组织会议,时间是1989年8月,最后在人们的无语中散了。那时候,我们的压力很大,人们感觉失去了希望。
: t! X5 e0 r7 P: \4 l( p* @4 |5 L. p. A
罗明:接下来,罗马尼亚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主义、政党和团体,它们都希望改变政权。那些政党组织,有的同苏联有关系,有的是同西方国家有关系。% r6 I# ?* T/ z' }' G0 v
3 h5 v5 Q9 n& m, R' M7 h* s
在那个时候,我同伊利埃斯库经常见面谈论局势。我们都认为,这样一些组织不会起决定性作用,不可能推翻齐奥塞斯库一家的政权。应该有人民群众站出来,组织示威、游行、罢工等活动。据我了解,负责国家安全机构的一些人也认为有必要改换罗马尼亚的领袖,不然稳定、安全保证不了。1989年12月22日,布加勒斯特有许多工人出来示威游行,国家安全机构的一个将军(不是埃列娜任命的)下命令,国家安全部队退到军营,不参加任何活动。正因为如此,后来只有军队参加了一些镇压民众示威的活动。我举这个例子,就是想说明影响罗马尼亚社会剧变的势力是多种多样的。电视台在这一过程中也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负责电视台的都是些犹太人,他们通过电视节目实际上是引导了布加勒斯特事态的发展。% D6 }* E, f, B3 Y
( L4 }% ~- R, q0 p/ s( w
另外,20日在蒂米什瓦拉有一个牧师叫拉斯洛•特凯什,他既是罗马尼亚特殊机构的工作人员,又是匈牙利人。当时,他鼓动群众反对齐奥塞斯库政权,一些普通的工作人员要把他从教堂拉出去,而信徒们不赞成这样做。结果就发生了冲突,这个冲突扩大化,就发展成为蒂米什瓦拉革命。
/ Y. J, }) f9 J# T, T B
( e U+ ]7 A8 z3 x* x+ E 萨安娜:群众反对齐奥塞斯库的态度,在最后一次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时表现得非常厉害。1989年3月,在一个很大的机械制造厂进行人民代表选举,齐奥塞斯库是那个选区的候选人。通常,选举是从早上6点到晚上9点,可那天这个工厂的选举在早上9点左右就停止了,因为工人们投的票都是反对齐奥塞斯库的。这是罗马尼亚人民第一次有组织地表明对齐奥塞斯库的不满。
% G5 y( V! `8 w( U+ k1 S" ~! y9 I" f9 ^( f
孔寒冰:有这样的说法,齐奥塞斯库的政权是家族式的统治。除了齐氏夫妇外,他们家族中还有其他人在党和国家机关占有比较重要位置的吗?- ]; ~* X" r6 |) O# G" j0 M& C$ k; i
d$ }$ R- F# s! E+ m# }
罗明:除小儿子尼库外,齐奥塞斯库还有一子一女,但他们都是比较正派的人。齐奥塞斯库还有两个弟弟当将军,一个是内务部警官学校校长,另一个是国防部副部长。他的一个妹妹在他的故乡当小学校长。其实,对于民众对他的这种个人崇拜,齐奥塞斯库的家人,甚至他的父母都不是很高兴的,他们觉得这不真诚。
! x) G3 x: d/ f4 X# i4 [1 ~& C& A: y
孔寒冰:齐奥塞斯库形成的这种个人专断、家族统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 {& Y3 V a2 D6 R6 P y, p, x# w
) U& N) t' T# E/ U 罗明:这是一个历史过程,有很多因素。第一,要考虑到罗马尼亚人民还是很“东方”的,对领袖有崇拜的情结。第二,罗马尼亚共产党的组织和运行具有能够产生个人崇拜的特点。第三,我觉得齐奥塞斯库一方面继承了乔治乌—德治的一些好的政策,比如罗马尼亚在国际上的威信等,但另一方面也利用这些因素慢慢营造对他个人崇拜的环境。他可以随意任命任何官员,决定宣传的方式。
4 z, Q/ @0 U1 {5 s% F8 ~+ u
& Y( Q+ R) s. w7 A) q S 萨安娜:我也可以告诉你一些有关齐奥塞斯库夫妇的情况。70年代时,每天早上齐奥塞斯库夫妇都带着两只大黑狗来到罗共中央大楼。我们去食堂吃饭时,会路过党中央大楼的门口,有时候看见齐奥塞斯库的车开进去,我们只是停下来等他开走了再走,也没有谁推我们、欺负我们,只是等等就行了。可到了80年代末,那里连走路或路过也不行。齐奥塞斯库夫妇来到之前,警卫就把路过的人推到墙边。一次我没带手表,包里放了一个小闹钟,不知道怎么搞的那个闹钟响了起来,结果遭到了警卫的严厉斥责。, Q) V( C2 x0 @& G% S2 m
6 E* T9 p+ n- e6 V F* ] 孔寒冰:所以,也不难理解齐奥塞斯库夫妇最后的命运是那样的悲惨。. R; K( I$ ^/ I. k
z# L, {+ W; A: z! R 萨安娜:那时,罗马尼亚在各个方面都表现出对齐奥塞斯库的个人崇拜。例如,电视台的节目只有歌唱他的,一天好几个小时。我们还算幸运,能够看到中国的电视剧,像《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济公》等,都是中国大使馆送给我们的。0 j+ y( y1 J3 [& Y) Z+ w
3 y6 R U& n& `$ g$ Z# I
我在研究所工作时,每年透过办公室的窗户都能看到各县给齐奥塞斯库夫妇送来的礼物,全是用卡车拉来的。接近他们的工作人员后来告诉我,送礼的来了后,埃列娜有时也下楼去看看,一边看还一边说:“让我看看都送了什么,某某县长就送给我这个玩意儿?他是个什么人,以后要注意……”于是,评价哪个县长的工作能力和功劳,就主要看埃列娜对送来的礼物满不满意。5 k% i! s3 V2 i/ C- b0 x. ^+ e! v! z
% M k6 S1 z& m 另外,齐奥塞斯库觉得自己非常了不起,任何崇拜他都觉得不够。有好多人不敢反对他,像著名的经济学家马尼亚•曼内斯库院士见完齐奥塞斯库后,临走前还得吻他的手,以表示尊敬。可是,罗马尼亚没有这样的习惯呀。我还记得,有一次在走廊上见到档案库的一个工作人员,他负责收集外地给齐奥塞斯库寄来的信。他对我说:“我受不了了,那些人写信的时候也不知道用的什么词,那些词好得字典里都找不到了。一个人能接受这样的话语,表明他的脑子有问题。”我也认为,齐奥塞斯库能接受这种崇拜,而且还感到高兴,那不是正常的心理状态。; Q1 Y# Q! P+ d+ ^
+ W: k! u, X/ Z& M0 e
罗明:我在这里要补充一下。刚才萨安娜说齐奥塞斯库是一个自高自大的人,我觉得不应该以这样的修辞来形容他。我认为,齐奥塞斯库觉得权力就是一切,所以别人批评、谴责他的时候,他不觉得是攻击他本人,而是攻击他的权力。作为罗马尼亚共产党的总书记,作为掌握国家政权的人,他是不能触动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