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494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9]二品侍郎
|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5 U p4 q) D8 W/ ^+ W% |《新闻联播》“家国情怀”栏目4分多钟的介绍,《人民日报》整版、《光明日报》头版头条……这些都只在说一个人!
, |( L3 S% N- i他就是姚玉峰,来自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眼科主任、博士生导师。这位33岁就攀登世界角膜移植高峰的中国人,有着浓厚的家国情怀……( x o0 Z! z9 J- d7 h* n5 ?6 P% Z
![]()
6 S) i8 _4 u% ^3 A: ~
' Z2 F; n# v" x角膜病是眼科致盲性常见病,全球角膜病人4000万左右,角膜病盲人1000万左右。
4 S0 G. u8 p# X- | k$ O为攻克角膜病,从1906年开始,全世界眼科医学界前赴后继。但是,整整一个世纪,在为之作出贡献的灿烂星河里,闪烁的名字都来自德国、美国、日本……直到2010年,在记录重大技术突破的角膜移植历史上,才第一次出现了中国人的名字。' e5 k) Q/ R( e' P; I" K
图为姚玉峰。
% {$ E% W; g$ V! a( _1 P T. S7 k姚玉峰,来自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眼科主任、博士生导师。他成功主持了世界上第一例由他独创的角膜移植术,解决了排斥反应这个世纪难题。1 H" b6 |5 u6 H/ u
姚玉峰创造的技术,被国际眼科界命名为“姚氏法角膜移植术”;美国眼科科学院快讯称之是“该领域治疗方法的一个突破!”,被写进美国医学教科书。
, ~- t5 |0 }3 Y, r; w4 z: P登上了世界眼科角膜移植巅峰的姚玉峰,留学后毅然回国,20多年来,治疗过30万病人,经他手术复明的病人有近3万人。8 \# }5 {, K9 F" c u' ~" Z. m
面对人生的重大选择,他每一次都无愧于自己的信仰,无愧于科学家的良知,无愧于祖国和时代。
5 ~" S5 V. b4 K# r j- e* R" c●面对要求自己留在日本的导师,姚玉峰说:“我相信中国绝对不会关上刚刚打开的国门!我一定还会有出国学习的机会!”
* V4 C: J* ?2 N8 W2 h8 X1991年底,姚玉峰考取卫生部公派“笹川医学奖学金”的出国项目,赴日本大阪医学部眼科研修。
4 H" f4 L' C; D8 [: G- O7 Z在“阪大”,姚玉峰赢得了导师田野保雄的喜爱。后来,田野主动对姚玉峰提出:“留下来读学位吧?你的奖学金我来解决。”但是,他有个要求:“别回中国了。”( x7 ^% N* U \: R! |& {
为了留住姚玉峰,田野联系了美国哈佛大学眼科研究所所长斯特莱茵,帮姚玉峰办好了去美国的签证和手续,还帮他买好了从北京飞往美国的机票。
/ n) g& ~" a+ k/ C. C/ T5 Q: G) M: n飞机在万米上空飞行。凝视着两张机票,姚玉峰思绪万千。庆幸的是,飞机在首都国际机场准时降落了,姚玉峰出现在了学校。' O, I$ |3 x# W7 e0 P
浙大邵逸夫医院眼科主任姚玉峰(左)。
+ `( Y- g2 Y! {+ Y●整个20世纪,世界角膜病专家都试图攻克那光明与黑暗的6微米。姚玉峰说:“我一定要无愧于学校的选派,为国争光!”
+ e; Q* Y6 r0 @, X* @/ Z0 P回国一个月后,学校就让姚玉峰再回大阪大学继续读博士。回到阪大,继续师从田野保雄,还有另外两位国际眼科界的泰斗,大桥裕一、井上幸次。0 _2 A @( P M) c7 K
姚玉峰研究的课题是前房关联性免疫偏差对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整个20世纪,世界角膜病专家都试图攻克排异反应这一难关。- P& O! q/ Q0 S2 \( `5 a" [) Q
“一定要无愧学校的选派,为国家、为亲人争光!”姚玉峰在阪大的3年时间,不但证明了困惑世界眼科医学界16年的“理查德上皮移植假说”,而且独创制作了小鼠角膜上皮移植模型,终于揭开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精细机理。
. j0 M3 H1 s6 W2 {1 S, M凭借着勤劳和智慧,姚玉峰设计出术后不发生排斥反应的“姚氏法角膜移植术”。
5 H5 L( v+ y8 k! n1 m+ w- s角膜移植排斥反应——遮蔽了世界整整一个世纪的阴霾,被姚玉峰拨开了。
! K8 P* l: O' j* A1995年5月,世界上第一例采用最新剥离术进行的角膜移植手术由姚玉峰主持,在母校附属医院完成。术后无排斥反应,患者三个月后视力达到1.0。! z C; T! ]; t Q; _, o. n
接着是第二例、第三例……所有移植均实现零排异!6 Y$ M8 h2 P" m: E/ p
困扰世界角膜界一个世纪的难题终于被中国眼科医生破解。姚玉峰登上了世界角膜移植的巅峰!这一年,姚玉峰33岁。* l, v$ Z- _ n
6 a N2 N1 f4 E% _; E& @ M
! l% x7 ~+ g* L, D. a
姚玉峰教授在2016年亚太眼科协会年会上做专题报告。# p3 Z" }& A* |6 d
●面对两位世界眼科界巨头的邀请,姚玉峰说:“作为一个中国人,在祖国需要时,我决不能置身事外。”
1 x' b3 {( t0 I1 F! N& |7 X那时候,对于导师田野的挽留,姚玉峰有一种负担。$ r' g3 r4 c5 x' K
姚玉峰读研究生时,需要任何器材,田野都会满足。上皮移植实验需要10万多美元的一套高精度显微镜,田野立即打电话向德国公司订购。
6 f, o2 |* w$ Q' k2 O看到姚玉峰忘我学习、工作,田野主动提出让他的妻子到日本陪读。* U/ B- ?0 p4 j
田野还给他们提供优裕的住宿条件,给他们购置了很多家用设施。其实,田野自己的家庭负担并不轻。! o5 P+ p i6 e, h& G; {
经常阅读大阪大学《眼科会志》,让姚玉峰了解了日本眼科医学发展的历程,他切身体验到一个现代学科的进步和发展是多么的不易。
! ~6 q% Z# v& i* n2 x4 _* M- V4 S这让他情不自禁地联系到在中国接下来的发展过程中,自己能做点什么?. {8 `6 |) ?) [( g- {
留在国外,是在别人已经发展的高度上再做点精致的工作;回国,则是在一个历史起点上自己搭建平台,构建团队。" M$ {2 \1 c0 O, Z# H {
当时,中国角膜病人大概1千万,角膜病盲人估计300万,每年还新增50万人,角膜移植还处于起步阶段,亟须新知识、新技术。
3 U3 \1 R$ A- a4 c" K7 d“教授,正是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让我有机会走出国门,有机会师从您!”姚玉峰说,“在祖国改革开放,迎来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时,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怎么能置身事外啊?!”) i( o0 Y0 F/ ~
2 j- n# B" @6 ]+ w
, x" `9 M4 U2 U# Q# H
浙大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眼科年轻的团队。
. \1 x2 R& ^8 S. ?$ X●面对浮躁之风,姚玉峰做起最基础性的培训工作。这位世界一流的专家说:“医学成果只有惠泽广大患者才会有意义!”
+ w2 X. g0 {) g完成博士学业回国的姚玉峰,用学到的知识和技术报效祖国,为国家赢得荣誉。姚玉峰还带出了17名博士研究生,28名硕士研究生。3 M5 i$ K X1 _+ r/ J& h
一个夏天的晚上,一位不慎让铅笔尖戳进眼睛的八九岁小女孩来急诊。根据病情,要保住眼睛必须全麻进行角膜修补。但因女孩刚吃过饭不久,全麻必须空腹。怎么办?
6 |' @( ?9 o0 }6 s8 }/ u& I" @/ M姚玉峰跟家长和小女孩本人做了交流后,决定局麻手术。; C C0 r+ E9 C5 f0 c% M8 y
姚玉峰走近手术台。 Z: `# q% i. S% J* F' \( x6 g
小女孩躺在手术床上,突然轻轻地向姚玉峰冒出一句:“叔叔,我一定不怕痛,我会乖乖地配合你手术,我想眼睛看得见。”。4 Z% E9 C/ a! s3 U+ \; m1 i3 ?
姚玉峰的心被戳了一下,好像躺着将要手术的是自己的女儿。他感到身体和手有点颤抖,失去了往常的沉着与镇静。
8 | a/ q; R- H5 D7 z7 H9 G8 H停止操作!深呼吸!他默默念叨:姚玉峰,你是医生,必须冷静,只有这样,才能把小女孩的损失降到最低。
) t7 s5 K, H: Q4 @2 \! o' Y6 m姚玉峰屏息一分钟后,当沉着回归时,他才开始手术。
, d# L/ h; D4 Y2 i后来,小女孩的视力恢复到0.5~0.6。" ]8 u6 H0 s% v. k# W. F2 Y
姚玉峰说:“生命对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是在生与死之间行走。疾病把人生推近悬崖,医生是将人从悬崖边拉回。任何松懈和疏忽都可能使人跌入深渊;任何马虎和差池都会让患者付出沉重的代价。”) Q* e5 T7 U7 f* E
看到每天都有慕名而来的天南海北的患者,从不去其他医院走穴挣钱的姚玉峰,决定办培训班。他要把“姚氏法角膜移植术”授之于人,惠泽广大患者。2 J/ r. d/ k$ u$ B
“姚玉峰太傻了!”有人说,市场竞争如此激烈,他应该守住自己的“独门秘诀”。
, y7 m7 `! h; b' s世界一流的眼科专家,竟亲力亲为做基础性的培训工作,更多人不理解。( _/ P7 g/ y4 R& l- @
从2009年开始,在医学会和医院的支持下,姚玉峰开始了“姚氏法”的普及工作,每年举办两期,每期培训500人。他毫无保留地把独门秘诀授之于人,还无偿献出专利。
) r" P. u& I* Y$ r; r培训班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眼科医生,期期爆满,姚玉峰为各地医院培训了4000多人次的角膜病专业人才,让“姚氏法角膜移植术”在全国推广,让全国1.5万多名角膜病盲人在当地受益于“姚氏法技术”。
* k3 T& \+ z. v+ G0 N/ j![]()
: f1 c2 t7 Z j3 x- I6 ~+ n. ]+ ]$ d2 e" l+ T8 }
姚玉峰又成功地完成了一台手术,喜悦中带着疲惫。% ~) d0 N0 V# j, {; J N2 R' t! L
●面对技术要求很苛刻,工作又非常清苦的专业,姚玉峰说:“我对专业的选择是基于人的价值,而不是个人的利益!”- ^4 R" u2 k! H0 O- m$ L
因为有高境界,所以有大情怀。! W+ X) p" J E, }# w( V0 X
2017年2月10日,杭州。16岁被确诊为糖尿病的瞿火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要求捐出自己的角膜,把光明留在人间。
2 j4 L/ D! W4 F. G2 i火儿的故事感动了一座城。, ^7 V! B* a4 Y: D- K& U2 ?
那天,为了把捐献者的角膜移植给患者,姚玉峰和同事们一道在医院守候,彻夜未眠。 x0 A6 I, [1 ]
火儿离世后,他取下眼球,仔细为她更换上义眼片。确认遗体的眼部丰满洁净后,姚玉峰心里默默地说:“小火儿,我已经把你的眼睛取走了。谢谢你和你的亲人传递光明和善良!”
# Q, p# z& ?8 D7 q# v% E, f. c紧接着,姚玉峰又给等待的患者做了角膜移植。
' J/ _1 f! P' [+ @$ H% v相比较眼科的其他专业,角膜病经济效益的回报又是最少的。如果不是出于热爱,出于责任感,出于对学术的追求,角膜病医生很难坚守。
2 k5 s5 v8 f1 D* r- |很难坚守还因为治疗角膜病经常需要角膜移植。进行角膜移植,就需要获得供体,而供体捐献在我国起步较晚,机制不完善。/ c; b5 ^6 |, s E
“我深深同情角膜病人这个群体!坚守,是因为我无法放弃这个群体,无法放弃这个专业。我对专业的选择是基于人的价值,而不是个人的利益!”姚玉峰说,“当把病人的疾病控制住,让他们的眼球保住或恢复光明,我深深感到角膜病治疗是眼科医学中最有成就感的专业。”
- O; ]( w7 w1 b! n6 w这种对专业的爱,已流淌在他的血液中。
, R" u5 F* b4 k0 ?; O为了让更多的角膜病人拥抱光明,姚玉峰回国20多年来,没休过一次年假。/ {5 ^) H: x5 k/ `. y7 q7 `+ {
姚玉峰实现了他回国前设想的三大目标:建立一个现代学科;带出一批具有国际眼光能共同推动学科发展的专业人才;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眼库。
8 i0 }# f% O9 O6 p“与过去相比,我现在的科研环境和条件都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姚玉峰说,他有信心让自己和团队,在临床治疗方法和药物开发方面,做出新的创造。相信将来一定会有更多中国人的名字刻录在世界眼科发展史上。
& c* g2 G4 c% D: q; X
- A0 H- b8 U4 Y' T% C+ p
2 r$ H) j0 f' W. ?1 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