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九品芝麻官
|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l4 r( U8 I3 F8 E0 ?
! O' Z% V) w j& [
原创 2016-03-046 T0 q+ P5 l2 m9 \6 }
: u0 | E. Q1 e- r
9 p! M4 O) O" @# q- J- G/ v$ A
0 X6 H4 N# ^- ~$ j俗话说得好:“一朝天子一朝臣”,每换一任领导都会带来下属人员的流动,然而,唐朝时期,在河南三门峡市陕州区(陕县)有位在中央当大官的,先后在五任最高国家领导人手下效力,宦海浮沉,三起三落,最终成就了五段良好的君臣上下级关系,成为历代官员的楷模。
( y7 b% b) M% `& Y: L$ @
) l9 M3 D6 P" o1 x* M7 i, g: v
8 D% Q7 b0 Q/ {. h& U1 z+ w0 d$ n他就是唐朝宰相姚崇,先后在唐高宗、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五朝当官,三次担任宰相,并且兼任国家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
% E4 p$ L1 ~* _% D" K; M( V- V+ b; q7 u
* ?( z$ a; y' f
姚崇虽然官当得大,却从不傲娇,以一颗忠诚之心,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尽职尽责,造福于民,凭借杰出的政治才能辅佐历任国家最高领导人,终其一生,完美地实现了自身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不仅成就了自己一代忠臣良相的官场生涯,还辅佐三位明主施行了很多惠民政策,从而,赢得了后人的尊重和敬仰。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姚崇是如何与几位上司相互成就的。: H i+ g. A8 `- E
; e! I/ o5 b. Y( E" o+ z
4 S% p2 R0 _- T ^7 S: d9 Y9 t
1 姚崇与上司武则天
/ `5 F# @/ R$ V1 m
$ W, e) S0 x' Y3 W* L
4 v* ~1 g5 x c, e姚崇是将门出身,平时经常研究军事知识,精明强干,过目不忘。每逢领导问起,无论是何处的边防要务,他都能一清二楚地娓娓道来,被同事们称为“活地图”。9 v4 l* L* `3 y+ U0 V A9 S
% F- _4 Y- p' d
2 H* q+ e7 N1 Q0 {4 U
当时契丹造反,武则天虽多次调动大军讨伐,但均以失败告终,形势非常紧急。姚崇所在的夏官(武则天光宅元年(684年),改兵部为夏官),是战时信息中心,武则天破格提拔他为夏官侍郎(相当于今天国防部副部长)。在姚崇的帮助下,朝廷制定了周密的作战计划,在与契丹决战时九战九胜,使持续一年多的叛乱得以平定,从此,姚崇取得了武则天的信任。
/ o8 w9 T1 D$ g4 v3 ?) r% N$ W
2 [4 p& I) ^1 Q g8 L) @' c. ?. @- @1 g
可见,若想被领导赏识,能力才是第一,职场中,你之所以得不到升职涨薪,更多的是源于自身的短板,不要给自己找借口,努力提高自己,才有可能得到上司的器重。' ^+ }% w S( I1 |5 w4 n5 {, t. J
& b* y6 q& t; m
. L: ^" O& v* Q. R/ J( _
; }9 h+ y7 p* o
: N7 B2 Y) f& [0 k+ t! ?6 u/ M- K$ ]5 O+ b
) P* O# K1 C. e0 t+ T1 u姚崇不仅有能力,而且还有强烈的政治责任心,武则天时期,任用酷吏周兴、来俊臣巩固统治,制造了很多冤假错案,为阻止武则天滥杀无辜大臣,姚崇以全家一百多口人的性命做担保,保护同事,说如果再有人谋反,全家都承受不举报罪责。武则天听了之后,赏赐姚崇白银千两,并高兴地说:“是姚崇不让自己成为滥用刑罚的老大”。
5 n. t' S {# q* K& u; F
7 i! b2 e( F6 z# @: @6 O8 p
" i1 n _ X* @$ B2 @5 w为人下属,并不是一味的听从上司的安排,讨好上司,上司也有失误的地方,这个时候,就要及时提出建议,不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相信只要出发点是好的,对大局是有利的,上司一定都会采纳,良好的上下级关系需要相互之间的理解和信任。5 k- H' p% B4 u5 x1 B9 E+ J9 w
; h$ {1 W# s( y0 K: V* K, x/ x6 m( l
* ~8 d' ?$ W6 u: [: J" A姚崇不仅能与武则天相处好,与唐睿宗、唐中宗、唐玄宗的关系也都非常不错。# l4 n$ b7 u' k/ f. K, p
5 o+ N9 p) m" N7 `/ T+ B
% }5 W: o5 l$ H f0 g8 q) B
2 姚崇与上司唐睿宗& k8 y# n- a* j8 P; B" @* s" b
) o* N% W" k1 C( j
! `% O0 _. l) G+ ~: ^唐睿宗时期,姚崇再次被任命为宰相,姚崇与同事宋璟协作配合,革除唐中宗时期不好的政策,重新任用忠臣贤良,贬黜奸邪,赏罚分明,杜绝托关系走后门,使得各项法度重新得到整饬,全国政治经济发展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 ]4 s- _' x5 E0 W" s5 x' }+ z7 c% K$ u& I3 y' y o. I9 A
9 e y7 {% i) o; I; _0 n这个时期,出现了一点波折,太平公主干扰朝政,各个藩王手握兵权,对当时的国家领导人接班人李隆基构成了威胁,作为国家“二把手”的姚崇密奏唐睿宗,建议转移兵权,并让太平公主迁居东都洛阳。太平公主是唐睿宗的亲妹妹,唐睿宗并没有采纳姚崇的建议,反而使事情泄露了,于是,姚崇被贬为申州刺史,后来又历任扬州长史、淮南按察使、同州刺史。外放期间,他政法简肃,吏治清明,得到百姓立碑颂扬。4 r3 H$ o' v4 t [- W+ o* K
' {: i+ G" L# P4 i8 I) \! Z
. @' ]5 d h+ E- L
姚崇被贬期间,并没有因为不被领导重用,得不到良好的待遇而自暴自弃,一蹶不振,而是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一心为民,对贬责自己的上司唐睿宗也是毫无怨言,这是一种难得的襟怀气度,不经意间,奠定了他在整个中央部门的政治地位,以至于到了唐玄宗时期,再受重用,辅政开元。
: ~$ g# L% G; e6 P
# D( f9 g$ ?0 v+ q* V, N
+ G0 l- A9 T( k6 v2 V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公正,有时受到上司些微的不公正待遇是很正常的事情,不能因一点点的委屈就怨天尤人,那样只会让自己陷入偏狭的漩涡,再也难以奋起高飞。相信无论何时何境,脚踏实地,任劳任怨,耕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一定会有所收获。太斤斤计较个人得失,不仅得不到上司的重新赏识,只怕连自己的下属也难以心服口服。& T. U) X3 d! y* J/ y9 Q
4 F, I2 E( n& ?: m0 D$ j+ A+ ?; b# }# P) o
- T$ W9 u6 [0 g9 X& {6 \% a1 v
3 姚崇与上司唐中宗5 I$ A5 `+ G- @
; j! ] _7 R7 E6 W* \( Y- \3 N/ |6 R* ]! f
) e! b6 b j' F# e
唐中宗时期,皇亲国戚比着修建寺庙,全国一下子出现了很多和尚尼姑,很多年轻人和有钱人也都浑水摸鱼,削发为尼,他们的目的并不是皈依佛门,而是逃避徭役。姚崇跟上司唐中宗说:“即便是得道高僧,也挽救不了国家灭亡,以前的齐世宗、梁武帝崇信佛教,天灾人祸战乱照样横行于世,老大只要能使百姓安居乐业,本身就是‘佛身’,不需要剃度,那些用心不虔诚的奸诈之人,他们只会玷污佛门,败坏佛法!”唐中宗采纳了他的建议,命人筛选淘汰全国僧尼,因弄虚作假被勒令还俗的多达一万二千多人。; ~5 D- c" G& R& u$ h- _
7 M8 x# E$ V( l& x
- S, z$ }, v& y5 e! \! `
姚崇以忠诚之心事主,看到不好的现象,最先向领导指出,忠言虽然逆耳,甚至有可能连累到自己的官位,但他没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以求明哲保身,而是怀着强烈的政治责任心,为国为民虑事,不以一己之私而废公,我想这是他之所以能够历仕五朝的根本原因。% C9 N; M1 ^, z
$ A9 ^. c$ h. P, s; u( N9 z* J" f0 R
" }" q( [. L: Q$ ^4 姚崇与上司唐玄宗
: `% m2 }/ E c4 c: B" J% ^7 Z8 v
4 {! s$ O# T4 i- _& {# C
姚崇素来为官公正廉明,在整个大唐盛世形成了巨大的影响力,唐玄宗李隆基继位后,第一个想到的宰相人选就是姚崇,这对很多人来说,是求之不得的事情,然而,面对上司唐玄宗的邀请,姚崇却说只有先答应自己10个条件,才愿意出任宰相。' T( }" w8 ], c4 v8 l
7 m/ Y2 |& k8 U
! b3 Y' d( } r, N# T
8 B' Z0 p/ O: h& t3 `& t' y9 w1 l9 A* W2 }5 k3 i
# k, z8 N! {" q
; `# i1 V8 k+ Y看到这,很多人觉得,一定是谈待遇条件来着,待遇好了就干,待遇不好不干。事实正是如此,不同的是,姚崇不是为自己谈待遇条件,而是代表百姓来和唐玄宗谈待遇条件来了。
, D) p+ A) T E% l* ?0 L a; ]3 Q2 F1 f# T2 Y' ^: R
' r) f- L! L; p" `3 g y/ A& {
集中来说,他的10个条件主要是“精简刑法,行仁恕之政;疏远佞臣,不听诬陷之词;限制女宠,禁止宦官贵戚干预朝政;减轻苛税,以利民生;待臣以礼,不得任意屠戮无辜”等。听了姚崇的10个条件,唐玄宗很爽快地全盘采纳,并全力支持姚崇逐条落实。
* B# b. h8 N) P8 ^! S# L( `9 t9 Q
# V) @0 U( s2 e8 u这次,姚崇任宰相三年,实行了选贤任能、奖励清廉、惩治贪官、爱护百姓的清明政治,为“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山东蝗灾期间,他力排众议,建议唐玄宗下令捕杀蝗虫,在姚崇的坚持下,蝗灾的危害被减小到最低限度,虽然连年蝗灾,也没造成大面积的饥荒。
1 [- u0 O i$ C) K) b2 f4 }
- J5 N. @ M, y2 l
! W: N9 ?# h5 S! }' o7 `伴君如伴虎,很多人在君臣之间的政治斗争中或丢官、或丧命,唯有姚崇宦海浮沉几十年,晚年依然备受荣宠,这与他一心为公,忠诚敬业是分不开的。3 D2 P, |/ O4 o4 Q0 S5 J
+ h7 k+ \. B& V
# x2 O! L# o4 u$ n/ S他对上司忠诚,武则天被逼退位时,众人落井下石额手称庆,独有他痛哭流涕感念旧主,即便因此被贬官,依然不改初衷,他不通过政变捞取资本,也不屑于通过政治投机来获取权力,他的才能、忠诚、一心为公以及强烈政治责任心是他能够三次担任宰相要职的砝码,是他能够和数任喜怒无常的上司相互成就的关键。
" J6 i9 U. w3 Z* `* S' `6 a
+ G9 |, g3 i6 ?+ p k: a2 G) e% c* p+ T6 ]6 [0 Z+ M7 j2 @
姚崇为官为相如此,现代职场中也是同样的道理,良好的上下级关系是一种相互成就,若想得到上司的赏识,不仅需要出众的才能,还需要一颗付出奉献感恩之心。与此同时,上司取得的成绩也离不开下属平时的辛勤工作,二者应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最终才能相互成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