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8855|回复: 2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金寨县姚氏宗祠———昔日的红军保卫局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326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8]三品御史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1-23 20:07:5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南阳姚文书 于 2013-11-23 12:04 编辑 ) y& {4 l+ m8 x- {9 W  x8 ?4 R

! N+ S+ Q/ u# O5 S# c% _6 S7 A, o
         安徽省金寨县境内的汤家汇镇是当时鄂豫皖根据地许多重要机关所在地,这里拥有较为集中的红军历史遗迹,包括红军医院、红军邮局、红军保卫局、红军道委(相当于现在的地市级机关)等。两年前,笔者曾前往探访,当时许多红军遗迹所在的房子已经岌岌可危。现在,这些房子怎样了?在金寨县文物管理所所长何辉的引领下,我们决定再赴汤家汇镇,重走红军路。
      在当年红军保卫局———汤家汇镇姚氏祠,我们看到了令人痛心的一幕:姚氏祠成了一处猪圈,几头猪懒洋洋地躺在围栏里。两年前的一处绘有彩绘的房屋木架已经倒塌,一根木横梁无力地僵在地上,地上遍是瓦砾。“许多木雕被人当作柴火烧了!”一位当地居民告诉笔者:“‘姚氏祠堂金銮店,易氏祠堂破猪圈’,当年姚氏祠堂十分好看,比同在汤家汇镇的易氏祠好看多了,现在没人管了,已经破败了。”知情者说,姚氏祠所在的街道原是一条古街,有许多红军遗迹,许多房屋都是清代建筑。然而笔者在现场看到,姚氏祠的周边已经被一幢幢现代小楼所占据……
  R# H# L- m& A. l
1 N1 m. t* v. G
* q( Q0 e* @& I! {

6 t" q- `8 `# c3 E; n0 Y7 \: O
2 W, o2 q# y7 ~; P5 l0 K* r  H

# R- j6 Z8 p2 j  G4 o6 w  X
" `9 v3 }$ V, W2 p- {4 P% e& I  R% t( q

+ Y3 }1 r% U, l# I& J
6 Y9 z9 x' y6 f1 ^3 S+ D: J9 K: ^4 X( B& f$ A8 M) _4 c$ U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1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326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8]三品御史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3 21:36:16 | 只看该作者
南阳姚文书 发表于 2013-11-23 12:23% z7 a, Q5 _9 U
7月3日,金寨县县委副书记汪宏军在汤家汇镇主持召开了汤家汇镇红色旅游项目建设工作推进会,副县长蔡 ...

  @; ?$ i3 ~* m; L
汤家汇镇红色旅游景点建设项目建议书

- o$ f& P2 U4 O$ Y 一、项目名称 汤家汇镇红色旅游景点建设
4 N' k6 `. R# O+ V( I 3 j) t. j" X9 J* V+ e
二、项目建设的背景
- b/ H. Y/ w1 _: I* Q! {! R4 d% Q 汤家汇镇是一片红色的热土,曾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地区之一,是豫东 南道委、道区苏维埃政府所在地,有众多的革命遗址,如:金寨地区第一个党 小组成立旧址——笔架山大庙、豫东南道委、道区苏维埃政府旧址——接善寺、 红军政治保卫局——姚氏祠、赤色邮政局——徐氏祠、“六区一乡”列宁小学、 鄂豫皖省委会议旧址——胡氏祠及红军医院、工会、俱乐部、机械局、赤南县 少共委、妇女联合会等三十余处。其中1908 年创建的笔架山甲种蚕科学校(现 笔架山职业中学),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培养了大批仁人志士,1924 年在该地成 立的共产党活动小组是金寨县成立的第一个党组织,立夏起义的骨干力量,肖 方、周维炯、漆德玮等革命先烈都是在该校受党的影响而加入党组织的,邓小 平政委、徐向前元帅、徐海东上将与一大批革命先辈曾在汤家汇留下了许多可 歌可泣的英雄事迹。许许多多的先烈墓碑、各级苏维埃政府部门及机关革命遗 址聚集在汤家汇,实为难得的红色旅游资源。但由于年久失修,当地政府无力 维护,现在部分的革命遗址损毁严重,部分面临倒塌,抢救性维修迫在眉睫。 地处豫皖交界的金刚台主峰高1548 米,更是山势雄伟,景色迷人,堪与天堂 寨媲美,所以汤家汇也是集红色、绿色旅游资源于一身的乡镇。“十一五”期间, 金寨县旅游开发三年规划已将汤家汇镇列入红色、绿色两条旅游线路上的重要 景点,汤家汇镇必将成为金寨旅游目的地中的又一重要景区,所以汤家汇镇的 红色旅游景点建设既十分必要,更迫在眉睫。
7 ?" `& z4 [; J- v& a
; u* n( _7 O1 Z  M! n 三、项目选址 9 A) z! c! Y, {6 e. Z3 U
1、“六区一乡”列宁小学。 * U6 z; W7 U- D8 K' o" X
2、鄂豫皖省委会议旧址(红25 军、28 军汇编地)——胡氏祠。
3 i1 z6 w1 a6 ~( h. j 3、赤诚县邮政局——徐氏祠。
9 e9 O  f, w" ^6 }0 D  d, u4、豫东南道委、道区苏维埃政府旧址——接善寺。 5 ?" \1 j0 u' g9 F! V
5、红军政治保卫局——姚氏祠
+ F2 o$ W  Y% U% `0 r% g6、红军医院、少共赤南县委——易氏祠。+ R  U. o0 v( _8 a0 T
7、红军俱乐部——廖氏祠。 / E; _2 g% e, t1 G8 u+ ~1 e
8、红军总工委——胡宅。
# Z/ v* g- X& z3 a9 S( A( {' g 9、红军枪械局——石氏祠。 4 K, X+ L% |6 b+ n  H4 \
10、赤南县委驻地——何氏祠。 2 j7 t2 b7 S; b- K

& G! q* W) m, |0 m! t4 ?四、项目建设主要内容
! {+ @) s. J, p, o 1、革命遗址抢救性维修。
6 b4 I4 L1 s% G. k: v2、文物保护及申报。; K/ X4 [$ m$ {5 k" |3 \3 e6 `
3、恢复文物原貌。" T4 c! H+ _$ ^- |
4、周边环境保护。
6 s& y7 E5 O/ d$ V- z 5、基础设施配套建设。3 Z" s7 ?0 p6 i3 Q# y8 q) K
6、旅游景点标示标牌等接待设施建设。
/ a5 R& @3 R7 |2 \2 F; I 4 P+ j. D2 R% X& ^, A
五、项目预算% e; {0 J8 N$ z2 @- a1 N
1、革命遗址抢救性维修3 处,姚氏祠、易氏祠、列宁小学,需资金50 万元(省 文保中心已做规划)。" d# _, _/ a( p- ]
2、恢复文物原貌8 处,接善寺、廖氏祠、何氏祠、石氏祠、三辈祠、钟氏祠、 王氏祠、胡氏祠,需资金450 万元。
  w; `2 A! h7 P: t3、道路、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需资金50 万元。  o$ F# H8 }. F) U% c, h" ~* [
4、标示、标牌建设,需资金5 万元。 以上四项工程需资金共计555 万元。
. {5 x1 Z: s, a- M: w( i
( r2 K- I. q" a6 ~4 s- p 六、项目效益分析
4 p# U# T# W5 V9 m2 j2 @# x从社会效益来看,红色旅游景点建设是事关汤家汇镇旅游资金的开发与利用, 事关汤家汇经济与发展的一件大事。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不仅能更好地满足 县内外游客的需要,更能带动地方经济朝着环保、节能、高效方向发展,不仅 能增加群众收入,还能促进环境保护,同时众多的革命遗址的建设与恢复也将 为全县青少年开劈了又一个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从环境效益来看,汤家汇红色、绿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必将促使部分群众 转向旅游业,直接减少一批群众生产生活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与依赖,随着旅游 业的兴起,群众收入不断增加,更加会激起群众对环境保护的自觉性,促使汤 家汇的环境保护步入一个良性发展的轨道。 从经济效益来看,随着汤家汇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必将促使汤家汇镇很快 融入到金寨旅游发展大环境中,每年必将吸引大批国内外游客来此观光、旅游,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与壮大,旅游业也必将促使金寨的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 展,这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既环保又持久的发展项目。5 d7 \+ s3 I3 i; _5 I5 [
) I: U( R" [" ~$ n, Y( V( S! X
七、项目实施方案' k7 Z2 v* z- w3 ~( ]8 p
1、成立项目建设领导组。3 q: I" o8 c+ j: z; {  W# E
组长:张伟,副组长:王玉宝、肖扬凌,成员:徐敏、 王全兵(镇政府)、房扬国(林业站)、陈亮(土管)、张传金(城建)、胡 遵达(街道居委会)、何昭成(中学)、周世坤(列宁小学)。
( N. \, l% d0 j1 w& s 2、项目建设时限:2008 年6 月——2010 年12 月。 ; r: e0 F- U) |
3、质量进度监督:金寨县文化局、金寨县环保局、金寨县旅游局分别派员监督 项目进度及质量。 8 N  v. c5 Y( L. D# ^! ]/ W1 V
4、资金筹措及应用。地方政府自筹资金25 万元,申请省级财政扶持300 万元, 市级财政150 万元,县级财政80 万元,资金全部用于红色旅游景点建设,实 行项目招投标,资金专款专用,纳入镇财政统一管理。
8 @2 n( ]" E* |2 `1 a( K
( o0 P! U' \! g. V
& v  M1 H  m! S8 u  L6 R. r

签到天数: 326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8]三品御史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3 20:43:44 | 只看该作者
南阳姚文书 发表于 2013-11-23 11:34' b; H  [* e3 r* T, L, L
“大别山红色旅游区是中办、国办红色旅游规划《2004—2010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推出的12个重 ...

$ p: Q  o! p3 z

从2006年开始,汤家汇镇对辖区内的革命遗址实施抢救性维修,截止目前全镇拨付专项资金已突破千万元。整合三十多处红色旅游资源,分期维修保护,学习“瑞金模式”,打造“大别山苏维埃城”已经成为汤家汇人奋斗的目标。

近日,记者一行驱车前往金寨县汤家汇镇了解当地红色旅游开发情况。青山碧水、群山环绕的生态环境让笔者见识了“绿色汤家汇”的魅力,更让人心驰神往的则是随处可见的革命遗址和那些耳熟能详的革命英雄事迹。汤家汇镇地处金寨县西北边陲,金刚台脚下,早在1924年,共产党人詹谷堂、曾静华便在汤家汇播下了红色的革命火种。邓小平、刘伯承、徐向前、许继慎等老一辈革命家都在此生活战斗过并留下了许多传奇的革命故事。

据了解,汤家汇镇共有四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另有八处已申报国保单位,即将获批。从2006年开始,该镇党委政府多方筹措资金,投入近千万元,对部分濒危革命遗址进行抢救性维修,为红色旅游的开发打下了基础。在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豫东南道委、道区苏维埃政府”旧址前,参天的古树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斑驳的石砖陪伴着汤家汇人一起,见证了无数革命前辈前赴后继献身革命事业的伟大征程。汤家汇镇宣传委员肖凌扬告诉记者,镇政府对该处遗址进行了两次维修,总投入100多万元,在汤家汇镇,像这样的遗址还有很多处,目前都在维修阶段。除了修缮遗址建筑本身,基础设施配套也在逐步完善,包括道路翻修、水电保障等。“每年暑假,浙大、武大、合工大这些学校的学生都会来我们镇开展暑期实践活动,体验红色文化。”肖凌扬补充道。学生们不仅能看到当年红军将士使用过的背包、炊具等实物展品和大量的图片,更能从鲜活的历史场景中感受当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岁月和革命先辈的斗志和情怀。

除了革命政府旧址,汤家汇红色遗址类型之丰富也让人感叹。徐氏宗祠即赤城县邮政局就是典型代表,该遗址是全国仅存的两所赤色邮政局之一,从赤城县邮政局寄出的一封信件至今扔保留在皖西博物馆内。为充分挖掘红色旅游资源,利用好纵横体系周全的红色遗址,汤家汇镇目前正在积极筹备打造涵盖苏维埃政府机关以及其职能部门的红色一条街。

随行的镇政府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内容单一的山水风景游无法应对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开发具有深刻历史内涵的文化旅游将成为今后旅游发展的必然趋势,这恰恰是红色旅游的内涵之一。金寨县汤家汇镇拥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通过整合30多处旅游资源,分期分批维修保护,待条件成熟之后将汤家汇打造成红色旅游目的地,学习瑞金模式,建成“大别山苏维埃城”。这一目标实现后,“红色汤家汇”必将成为该镇居民引以为豪的一张靓丽名片。( 沈春 余浩)

http://news.luaninfo.com/zwxx/2012/06/22/084555344947.html


1 n9 w3 m3 U0 {
+ O- H0 E" c' Q; [2 x! u2 ?4 N# L- a; o$ Y0 E

签到天数: 326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8]三品御史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3 20:51:39 | 只看该作者
南阳姚文书 发表于 2013-11-23 11:43
5 p! c1 E/ D# p; q$ Y: S, J& r从2006年开始,汤家汇镇对辖区内的革命遗址实施抢救性维修,截止目前全镇拨付专项资金已突破千万元。整合 ...
" s/ F- L6 a9 A2 r$ n4 q
       金寨县汤家汇镇地处金寨县西北,距合武高速公路25公里,土地总面积270平方公里,总人口4.8万人,现辖11个行政村和一个街道居委会,是大别山区一个典型的人口大镇、农业大镇,也是一个集红色、绿色旅游资源为一体的旅游资源大镇,特别是红色旅游资源更为独特。汤家汇镇是红四方面军的主要发源地,在土地革命时期,汤家汇镇几度成为豫东南、皖西北革命根据地指挥中心。汤家汇地区的红色革命政权机构建设早、运转时间长,红色政权建制完善,上有道委、道区,下有县、区、乡和村四级苏维埃政府。同时,部门齐全,功能完善。镇内不仅有商城县总工会、俱乐部,还有红军医院、枪械局、赤色邮政局、政治保卫局等。自2004年底国家红色旅游第一期发展规划纲要下发后,汤家汇镇红色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针对金寨县革命旧址和文物点多面广等实际问题,六安市红色旅游工作领导组还牵头组织动员了12个市直单位共资助54万多元来支持金寨县10处革命旧址抢修性维修工作,其10处旧址多数分布在汤家汇镇内。目前,镇内拥有鄂豫皖苏区革命活动指挥中心豫东南道区苏维埃旧址接善寺、全国仅存的两所赤色邮政局旧址之一的徐氏祠、鄂豫皖省委会议旧址胡氏祠、以及赤城县六区一乡列宁小学等四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另外有八处革命旧址已经申报第七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即将获得批准。汤家汇镇鲜明的红色文化、众多的革命遗址不仅成为红色历史的见证,更为红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 l5 O) J' n1 Y, Y; Shttp://www.ah.xinhuanet.com/ly/2011-10/21/content_23944793.htm/ N, ?& e; L+ `/ N- p$ M, s2 {
, x2 b9 n- N8 Q: A- G3 G7 E: i

3 _3 @* O8 P( Q* n( J* J4 [$ j

签到天数: 326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8]三品御史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3 21:23:32 | 只看该作者
南阳姚文书 发表于 2013-11-23 12:09
$ T! q4 m$ J! q8 L0 |: j! S金寨县境内的汤家汇镇是鄂豫皖根据地许多重要机关所在地, 这里拥有较为集中的红军遗迹,包括 ...

& x; w  K. R# V  i' r
    7月3日,金寨县县委副书记汪宏军在汤家汇镇主持召开了汤家汇镇红色旅游项目建设工作推进会,副县长蔡黎丽出席了会议,会议听取了相关部门及汤家汇镇对此项目近期工作开展及下步工作安排情况汇报。
  会议认为汤家汇镇红色革命旧址众多,现有国保单位4处、省保单位11处、县保单位2处,全镇境内共有44处红色革命旧址。汤家汇镇要定位在全国红色文化历史名镇的位格上,高起点、精整合、强宣传、重投入,循“瑞金”模式,按“4A”标准,高端规划、提升品味,在红色旅游总体规划已完成的基础上,分步实施,突出“一核”,把汤家汇中心集镇打造成为全省著名的红色深度观光与山地休闲特色小镇,积极推动红色文化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会议通过了项目建设内容并成立了相关组织。
  汪宏军在会议上要求,该项目建设要立足实际,彰显特色,抓好重点,加快进度。提升“点”,加强国保和省保文物的保护、维修和完善,推行“政府主导、部门负责,专人管理、依法管护”的工作机制,维护好现状,制止其他与红色旅游无关的祭祀及牌位供奉行为,实现镇内具有家族祠堂和国家重点文物“双重”身份的文物单位保护和开发并重;联好“线”,科学衔接好景区点与点之间的联系,加大基础性的建设;统筹“面”,环境改造工程做好更细致的设计规划,重点景区周边的保护维护及建设控制,要与后期成形的规划相融合。环境整治要做到三到位,该拆的要拆到位,该清的要清到位,该管的要管到位,要专人负责,力促效果。确保2014年3月底,汤家汇镇要有一个全新的红色旅游形象。

签到天数: 326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8]三品御史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3 21:09:08 | 只看该作者
金寨县境内的汤家汇镇是鄂豫皖根据地许多重要机关所在地, 这里拥有较为集中的红军遗迹,包括红军医院、红军邮局、 红军保卫局等。当年的红军保卫局(汤家汇镇姚氏祠堂)曾 被地方居民作为猪圈使用,当地的老人惋惜地说:“许多木 雕被人当柴烧了,当年姚氏祠堂十分好看,现在已经破败了”。 安徽省政府出台红色资源保护政策,但是各级财政拨付的保 护资金不足、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低和红色旅游资源转化为地 方经济的能力低等原因,制约了皖西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与 红色旅游业的发展。
, V  |8 J- u5 N0 J
5 N% p) e5 j, e0 g; h2 Nhttp://cache.baiducontent.com/c?m=9f65cb4a8c8507ed4fece763105392230e54f73561868b4968d4e419ce3b4603506695bd21201206d9cf7d6c16af3e06acaf6866725e60e194dff83ccacf903f598f3047040b873105a26db8bd4c32c050872b98b868e5adf14284dea3c4a95444cb23120af0e7fc5b1715ba7886132697a68e49654866bafa4361e828043eee5757b737ee9743797387e1ac2d5bb22b&p=882a9647d38708b505fcc7710f05cf&newp=882a9647d3842dfc57efc33f6141c1231615d70e3cd0da1338b8&user=baidu&fm=sc&query=%BD%F0%D5%AF%CF%D8%CC%C0%BC%D2%BB%E3%D5%F2%D2%A6%CA%CF%EC%F4%CC%C3&qid=&p1=5
! w; [/ E# ]: f% b# \3 U, \' L
; }2 u; \* B& r" W+ d  _7 Y$ q

签到天数: 326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8]三品御史

2#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3 20:12:08 | 只看该作者
/ W  Q7 b+ o  k& A" Y$ Q) Z
倒塌前的姚氏祠红军保卫局原址
0 i. m3 I$ V( w4 ^! w& X
: L$ i# ?/ g" P# N/ z0 P
9 i+ B; D; a$ V9 ?6 P
" G5 i  H8 a# p. W
; N1 k5 `7 A- i$ J" B/ l; U

签到天数: 326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8]三品御史

3#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3 20:14: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南阳姚文书 于 2013-11-23 11:16 编辑 % ~8 U# f3 P# ~
南阳姚文书 发表于 2013-11-23 11:12: `. @( }; N' S& o4 n1 b, {* i
倒塌前的姚氏祠红军保卫局原址
8 ~1 t# S  j. e" [  ?6 @
6 U; W6 b7 x  W

' d5 \# c, K# Z4 y! S1 j; P8 ]- A4 q. G' g. M' @5 R2 v
倒塌后的姚氏祠——红军保卫局原址,目前是一个猪圈。
' C' i4 k* Y5 H+ S4 c0 T% ~9 o# |( z( n: C1 {- E* `
0 w4 s3 `7 S8 @: S8 t& [/ W

6 e  b3 ^  o, Y# ~* X7 p' _( S
" v. O! L5 N( x' H( l7 m, @; I1 l& m6 N: A

1 K9 \; C( `; }2 j4 l7 p3 Y

签到天数: 326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8]三品御史

4#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3 20:17:32 | 只看该作者
南阳姚文书 发表于 2013-11-23 11:145 |4 ^0 R8 J$ y0 `- E* p1 j$ ~* ^' r
倒塌后的姚氏祠——红军保卫局原址,目前是一个猪圈。
9 a2 H# t" t; Q9 U! w: M9 E+ k" s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人们怎么也不会相信:在眼下全国各地红色旅游风起云涌时,安徽大别山的部分红军文物因严重缺乏保护而岌岌可危。不少当年红军使用过的房屋正在一间间倒塌,一些全国罕见的红军字画正面临脱落的险境。& s5 C' _. q/ g8 Q

. `+ h: E' ]& l8 F, | : S7 |% t; v% D) V" D/ F5 k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5-03/26/content_2746193.htm
& u+ {! ~& y, Z
8 G5 r. l! j- o6 c/ L! |5 O 6 l0 j9 u6 a: Y

4 X0 T  B: D6 X
. J+ n3 x4 B% b' r7 h ( }8 Y( j/ p2 `1 P

签到天数: 326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8]三品御史

5#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3 20:22:26 | 只看该作者
南阳姚文书 发表于 2013-11-23 11:170 u* e8 G" r! D8 k4 W, G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人们怎么也不会相信:在眼下全国各地红色旅游风起云涌时,安徽大别山的部分 ...
0 j' p% H1 ?! @1 y9 q
      安徽金寨县位于大别山深处,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是“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先后有10万儿女参军、参战,浴血疆场,大多数人为国捐躯。解放后,经县以上人民政府追认的烈士共有1.04万余人,占安徽省烈士总数的1/5。在全国各地工作的金寨籍老红军近600人,其中有上将洪学智等59位开国将军,徐向前、徐海东等将领也曾在这里战斗过。

签到天数: 326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8]三品御史

6#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3 20:25:27 | 只看该作者
        距红军保卫局不远处,有一所红军邮局。金寨县文物管理所所长何辉告诉笔者:这所邮局在汤家汇镇老街的徐氏宗祠内,当年下设有邮政支局,主要担负鄂豫皖苏区红军通信工作和秘密为20多个地下组织传递信函等工作任务。它是安徽省境内惟一一处红军邮局旧址(全国仅有两处,另一处在遵义),1998年被安徽省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是这样的一处极其珍贵的文物,现在竟被人用来堆放杂物,在里面拌猪食。同时,由于白蚁的蛀蚀等原因,这所清代建筑的12根方木和部分木结构已经腐朽,岌岌可危,亟须抢修。

签到天数: 326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8]三品御史

7#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3 20:28:53 | 只看该作者
南阳姚文书 发表于 2013-11-23 11:25  v* F; o" `. D1 X! [6 g1 v
距红军保卫局不远处,有一所红军邮局。金寨县文物管理所所长何辉告诉笔者:这所邮局在汤家汇镇老街 ...
4 o8 P- M3 U( s2 ~; C
         位于汤家汇镇豹子岩村的胡氏祠,至今保存有极为珍贵的红军标语。1934年4月红25军和红28军顺利会师后,在这里完成了整编。后红军由徐海东等指挥,于1935年9月16日胜利到达永坪镇与刘志丹领导的红26军、红27军会师,成为长征到达陕甘根据地的第一支红军,被誉为“长征先锋”。
    “瞧,这里的墙上写着‘活捉匪首刘镇华’的标语,署名是‘红28军政治部’。”66岁的胡传碧老人说。在胡氏祠的另一侧墙壁上,我们还看到了这样的红军标语:“坚决恢复皖西北的苏区!红28军政治部”、“反对国民党,反对官长,不打苏区的工农”等。“这些标语以前很清楚,现在由于缺少保护,有的已经模糊不清了,希望有关部门尽快采取措施对这些红军标语进行保护。”豹子岩村党支部书记胡勋修说。

签到天数: 326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8]三品御史

8#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3 20:32:02 | 只看该作者
南阳姚文书 发表于 2013-11-23 11:28
8 E. P$ {, U7 e0 j位于汤家汇镇豹子岩村的胡氏祠,至今保存有极为珍贵的红军标语。1934年4月红25军和红28军顺利会 ...

4 \2 {4 |3 g/ w0 m" j2 l' ~
      金寨县南溪林氏祠在大革命时期,是金寨第一个党支部书记詹谷堂开办的明强小学所在地,他在这里组织师生从事革命活动,后来这里
又被用于红28军的医院。解放以后,这里被改作南溪粮站,后因粮食部门无力维修,祠屋破坏严重———近30间祠屋破烂不堪,树木丛生,皆成严重危房。
      看到林氏祠这所红军遗迹的现状,南溪镇广播站退休老人林英荷坐不住了。在他和众多热心人士的组织下,社会各界共集资数十万元,危房被修复,一个个革命先烈的事迹被陈列其间———如今这里已经成为南溪革命教育的重要基地。
     “在祠堂对面的山岗上,当年牺牲的红军战士的坟墓,一排排历历在目。”林英荷老人说,“我们现在正在设法征得政府的同意,然后在那里集资修建红军烈士纪念塔———这些遗产太珍贵了,既然政府没有这个能力,我们就来想想办法。”

签到天数: 326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8]三品御史

9#
 楼主| 发表于 2013-11-23 20:34:16 | 只看该作者
南阳姚文书 发表于 2013-11-23 11:32
6 X% P% l. g2 J+ g金寨县南溪林氏祠在大革命时期,是金寨第一个党支部书记詹谷堂开办的明强小学所在地,他在这里组织 ...
% I" q$ W+ u0 A: F$ e+ m
      “大别山红色旅游区是中办、国办红色旅游规划《2004—2010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推出的12个重点红色文化旅游区之一,大别山红军文物的保护应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胡援说,“在这一规划中,30条红色旅游线路涉及安徽省的有3条,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安徽省有5个。大别山红色旅游区的主题是‘千里跃进,将军故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9-4 19:0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