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48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油茶飘香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69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9-4-29 17:05: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油茶飘香
9 K% `1 `9 E; F" Q
6 F9 Q, r+ y; j& x  n5 r, g+ D
四朝古都,千年古县。历史文化名城,中华成语之乡。寿县,不仅历史悠久,底蕴丰富,其美食文化更是名扬今古,誉满海外:八公山豆腐、淮南牛肉汤、大救驾、烀辣汤、正阳关烧饼、双门铺馍馍······。琳琅满目、不胜枚举。寿州姹紫嫣红的食苑中,有一株幽兰,既不艳丽,也不芬芳,很少有人关注,而与我却情有独钟——她就是那一壶温润的油茶。
说到油茶,年纪稍大的人大多记忆犹新。城关的东街(南过驿巷、将爷巷)和北街(大寺巷、木头牌坊巷)几个巷口都有摊点。一个长嘴短柄、容积在六十升上下的茶壶状大桶中,盛满油茶。为了保温,桶外紧裹了一层棉衣。轻轻一倒,就一大海碗,无需麻油,亦不加香菜。因为油茶自带清香,独具特色:凝脂一般,却不失剔透;软玉模样,则别有晶莹。集三眼井之清淳、八公山千张之劲道、寿州生粉之细腻、淮河黑芝麻之浓香、淠河花生之韵味,瓷勺轻扬,口齿留香,回味久远,今生难忘。
之所以对油茶别有情怀,还得从三十多年前说起。一九八三年夏天,和许多落榜生一样,我们一行几人怀揣梦想,从偏僻乡村来到城关复读。因为学校不统一安排复习生的食宿。有那么一群人,吃遍了城关的大街小巷、机关食堂。几十年过去了,许多物事早已模糊,一些记忆也不再清晰。但忘不了复读生涯,忘不了那碗飘香的油茶。
油茶飘香,青春路上,一份守望。记得当时,我们曾戏说什么时候能够每早一碗油茶、一块油馍,便不虚今日复读。后来工作了,大都离开了城关,但只要有机会到县城,依然是一碗热腾腾的油茶、一块油馍。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价廉物美的油茶,似乎已退出了人们的视线。只在大前年于状元巷小吃铺见过一次我久违的油茶桶,却已找不到当年的青春韵味与少年轻狂。以后再无踪迹,一任岁月变迁,思绪纷扬,油茶只合在梦里幽幽飘香。
油茶飘香,怀念绵长。味参牛乳香尘起,状比龙涎美玉光。凝如割脂青凤髓,岂堪瓢饮;散似甘露羽蝉膏,爰作壶浆。消饥解渴,且看素食逍遥;益气强志,更见沙饴欢畅。捣酥浇兰,波泛旧梦;御暑却寒,情汲寿阳。
油茶飘香,一叶心舟溯流而上,只为寻伊昨日模样;油茶飘香,一滴思雨随风飘荡,拂不去今日忧伤。我记忆中的油茶呵,几时再和你邂逅雨巷,撑一把纸伞细说梦想: 油茶记忆怎能忘,凝脂怡人兴味长。
一碗青春时奋发,千帆梦想欲飞扬。转身不见阑珊处,回首更无靓雅妆。众里风情乡韵炽,几时古巷遇丁香。
& V- j+ n. W4 [$ D9 h: K
- [; C8 @# r$ |2 t; s/ Q# o
+ F% _" i5 B8 G7 }( t- B' F7 [& t
/ c3 w. e; d; j" T: g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5-15 07:3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