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姚定汉是南昌姚湾村人。在山东高唐开设多家中药店铺--【树滋堂】,现在尚未联系到。将其孙姚海扬资料公布如下,请山东宗亲邦助查找和联系,提供电话。) B+ y9 F) `* h( ~% I: ]9 f( [
4 c; S- }3 j8 w/ E" s
2 N- w9 m' v5 {6 N; ]
姚海扬先生出生于中医世家,【树滋堂】笫三代承袭人,现为中国民盟盟员,中国药膳师,国际高级药膳食疗师,中国烹饪协会会员,山东省烹饪协会会员,中国营养学会会员。
. f1 }) _7 `: R9 {& O6 ~1985年,姚海扬在济南主持筹建滋补药膳饭店“齐鲁药膳楼”,所研制的滋补药膳菜肴、滋补面点、滋补汤羹、保健茶、养生酒、保健养生调理品系列,被专家誉称“鲁菜之新裁,别开肴馔之生面”。姚海扬多次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普及食疗药膳的文章,并有《家庭补身美食》、《中国食疗大典》、《中国药膳》等专著;另著有《树滋堂》养生丛书三册、《中国保健美食》丛书八册、《饮食保健金指南丛书》、《滋补养生齐鲁药膳》等著作。其中,《中国食疗大典》被评为1995年北方十城市科技图书一等奖、1995年山东营养学会优秀著作一等奖,被称为现代新型食疗本草专著。
# y) ]: c* O; v+ T1 D j: L# I姚海扬先生多年来致力于食疗药膳的研究普及推广,被誉称“齐鲁药膳第一人”,现担任中国药膳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药膳研究会山东培训中心主任,山东齐鲁肴馔餐饮工作室主任,《药膳与食疗》杂志编委,《鲁菜研究》杂志编委,中国东方美食培训学院客座教授。清朝道光、光绪年间,姚氏家族在山东高唐开设多家中药店铺,悬壶济世,历数代为山左名医,其中最著名的姚定汉(字和泉)创立的树滋堂。姚定汉自幼年习医,兼制中药,精通内妇儿及喉科医术,以医行世,所制高官厚禄丸散丹用方独特、享誉四邑;每遇疫疠,广施义诊,医德卓著。民国时,山东柳城地区中医集考伤寒论,三百名中医应试位居第一。后创办中和公司,涉足商贸,曾任高唐商会会长。姚海扬为姚氏第三代传人。 查中国保健药膳烹调制作姚海扬 网 鲁菜赋: k6 s+ M5 u* e# P& C1 u9 V
中国药膳研究会山东培训中心姚海扬
3 u$ U* J) U0 c齐鲁富地,物华天宝。泰岱河海,人杰地灵。垂悠悠之岁月,衍鲁菜而萌生。4 L- [; h0 g, ]% |, P3 e5 T9 m
夫黄河之鲤,南湖之鳜;鲁西之牛,单县之羊;苍山之蒜,章丘之葱;莱芜生姜,乐陵蜜枣;渤海之鱼虾,芝罘之参鲍;泰山之栗覃,烟台之樱苹;曲阜之御米,明水之香稻。尽得谷蔬之芬芳,咸集陆海之珍英。7 H1 I; f. z' P' v
料博尚需巧割烹,味众亦得妙调和。炮豚炙鸭随济泺奔南飞北,登鳆罘翅因苏郝吟诗赋文;龙门之鲤得甘调醋烹方为珍,海底之参佐葱香盐醇亦佳馔;煎饼有蒲翁妙语传播古今,菜窝假任城文赋闻名遐迩;油璇之酥犹胜李氏泡螺,细馓之脆响波十里长街;朝天之食出自潍水旧邑,豆腐之箱源于博山古镇。崂水之蛤名日西施之舌,其腴美令江南荡子摄魂;福山拉面誉为潜龙之须,其精细镇宫廷御膳百年;鲁肴借历下双汤鲜透千年美食。齐馔因胶东海鲜遍誉当代餮餮。9 ]: N" H& g; k& e3 w
夫德州扒鸡、招远蒸丸、济宁甏肉、长清炙烤,元不各显其妙;而微山湖鲜、斗姆素馔、临清汤宴、临朐全羊,亦是风味彰显。
8 P: i( x9 b u! Z; o- c是故:堂堂正正之鲁菜,薮美馔佳肴兮累累乎不可胜记;大大方方之齐膳,似金齑玉脍兮盏盏乎争芳斗妍。, n) o$ U% ]9 D0 U
名馔佳肴赖高手,古今鲁庖美名传。昔易牙善和百味娱桓公,崔浩妙烹美膳为孝母;段府尚食炼珍堂,衍圣御技享太后。今有新甫飞刀胜庖丁,更得京师义均海参王;岛城益三烹高汤,历下学祥飞酱香㈣。福昌面点推陈出新,景祥绝技承前启后㈣:新辈炳义新开渔家宴,女杰兴兰纤手制孔膳㈣;培雨拼技犹胜宋之梵正,宝恒龙须技压清之御厨㈦。. U2 H- L8 b8 \
佳馔名庖不足奇,割烹文章亦乐事。贾氏《要术》开著技艺之先河㈤,彝尊《食宪》详记鲁菜之名馔。三》。《齐鲁烹饪事典》得廉明之功,新烹饪教科书赖学真之力㈤。纪骁峰启《烹饪之美学》,姚海扬撰《食疗之大典》,赵建民著《鼎鼐谭薮》,李志刚刊《金瓶梅馔》。崔氏双雄联袂编《鲁菜》,圣府众厨防力修《孔馔》㈣;广伟编《东方美食》倡厨艺新主义,嘉祥创《鲁菜研究》宏鲁菜大理念㈦;迷宗菜派标新立异,满汉全席闪亮Tv㈣。山东烹协立为群首,齐鲁厨师飘洋五洲。
8 I1 L9 `* ]+ U呜乎,鲁荣得庄重浩然之气,历代阜室嘉定为之御膳,齐肴有平和实惠之风,庶民果腹夙誉河之上下。环视全球,观瞻古今,凡有华人生息地,必有鲁菜佳肴香。
. z0 E b- Q2 H# W1 I颂曰:# w J* h0 a) o" U3 P7 Y$ g
中华饮食,齐鲁栋梁,百膳之首,流播四方。
/ V. u" O+ A2 _6 g: b5 A泰山恒久,黄河流长,民食为天,鲁菜永昌。& i8 }; Y$ c2 c' w6 [. g
海扬、建民于甲申仲夏联袂撰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