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24354|回复: 9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南昌姚氏寻访宗亲活动之------走进沂蒙革命老区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24 11:07: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自从前段时间老家宗亲辗转数省,千里寻亲来到我们山东枣庄以后,我就想是不是搞个接力,把这项活动继续下去?我就打算去临沂莒县一带寻访一下宗亲,由于时间短,最后决定去莒县。莒县的卿贵姑听说我们要去,就放下了她和姑父在沂州忙了很多天还没有忙完的工作,赶回家去接待我们,令我心里非常过意不去。( X& z: }6 C. ]4 y' R' u8 @
  4月22日早晨七点半多,我和妻子(她临时请了两天假)坐上了去临沂的汽车。
! O, H) P8 g7 _" Y: K

WP_000721.jpg (1.14 MB, 下载次数: 499)

WP_000721.jpg

WP_000719.JPG (285.23 KB, 下载次数: 393)

WP_000719.JPG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4-4-25 00:34:22 | 只看该作者
枣庄姚绍峰 发表于 2014-4-25 00:307 k  z5 l3 r4 ~1 o
姚卿贵现为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入选十多部画集,部分作品作为礼品送往日本、新加坡、台湾等地。 ...

  E& ^% F% i. v8 s% S  日照日报记者 沈凤国 ! ~' _* R$ U  H' @" |( j2 E

. u  M* c1 t9 @. }* [                                                                                           动观流水静观山 爽借清风明借月 % ]& N2 j* D* `( k$ F5 y1 f1 `
    : a0 b0 I* S8 ?5 \
    徐永田,莒县人,1940年生。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书协会员、日照市书协顾问、日照市政协书画联谊会顾问、莒县政协书画联谊会副会长、文心雕龙名家艺术网社长。1989年,考入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生班学习,1990年毕业。 0 j. ~$ ?, x" f
    其作品多次参加全国书展并获奖,多家媒体对其艺术进行过报道。
2 `( T1 r5 W9 _) i( T
6 z( [5 y5 E& k
, A& y: a$ f1 Y: E* C3 o    一员骁勇的将军未必能写一手笔力千钧的好字,一介文弱书生提笔之间却往往有驰骋沙场的杀伐之力。对中国书法而言,身体的强壮和书法的力量未必成正比。老实说,第一次见到徐先生,完全不是笔者想象中的样子,观其人其书,似乎不能等同。他身量较小温文尔雅,他的书法却蕴含能量气场强大。
2 f# [3 C$ ?$ _: L    玄奥曼妙的中国书法,除了文化的修养外,更多的是生命的修炼,是学养、生命共同“养”出来的。人书俱老,即此。如今,徐先生已逾古稀之年,其笔墨语言臻于完善,艺术面貌更加明显。仲夏时节,在他的创作室,笔者见到了他挥汗创作的多幅书画作品,证实了此言之不虚。
# X" }# O9 y2 {: s: M5 `
) U# D9 O4 A, W/ f2 Z3 M1
$ \" L7 e3 e7 }8 V" \# g' j5 ^7 ~" Z    书法史上的开宗立派者无不推崇“二王”,对“二王”的尊崇不是迷信,确乎是血脉渊源的追溯,是正道之路的寻根。王铎尝言:“书不宗晋,终入野道”。所谓宗晋,即宗“二王”。“二王”正统,是学书者无论如何也绕不开的课程。
, }; `/ k. Y6 T* n: C' N: s    徐先生真、草、隶、篆皆能,尤擅行草,气韵生动、丰艳流畅、跌宕多姿。他的书法属于“二王”流派,既有深厚的传统功底,又有自己的个性,在“二王”清丽的基础上,多了苍茫遒劲的力道。 ! H( ~1 L' Z, ]! N% t$ o
    其楷书宗王羲之《黄庭经》、褚遂良和赵子昂,用笔精到,法度严谨,遒道隽永。其隶书宗乙瑛碑、史晨碑和汉简,凝练古朴中见灵动率真。其篆书宗《泰山刻石》《石鼓文》《天发神谶碑》和邓石如,古穆醇厚,苍辣凝重。
/ U5 s: C  j; i    笔者问及徐先生学书师承,他说:“我是各种营养都吸收,各类营养来者不拒,在坚持书法艺术文人性的同时,紧密结合民间书写的性格,于二者间找到一个切合点,争取达到雅俗共赏,这是我的目标。一个人如果一味模仿古人,或者僵化于民间性,时间久了必然会让自己和观者产生审美疲劳,这样,作品的生命力就会大打折扣。”
' M$ }- q3 a& i! g) Q7 z    笔者曾见过徐先生26年前的书法作品“动观流水静观山 爽借清风明借月”。这是一副对联,除了表达个人人生哲学的智慧追求,笔墨之间,可见徐先生当时的书法功力:来路正统,沉稳扎实,不慕繁华,力透纸背,除了具备充分的帖学基础,更有难得的金石气,既意蕴酣畅,又凝重高古。26年前,徐先生的书法艺术就已经达到了如此境界。   `( p' a6 v) F, W% m: e
    面对一幅新近创作的草书作品,徐先生这样诠释自己的艺术理念:“我是按照自己的审美习惯,坐冷板凳,练基本功,打入传统之后,关键是要打出来。今天这个时代开放有容,能获得很多以前无法获得的一手资料,能够近距离感受和揣摩古人的笔法、墨法,这在我小的时候想都不敢想。古人为后世提供了那么好的书写范本,我们要好好珍惜,但也不要过于迷信古人,要将他们的精髓学到,主要的是要形成自己的面貌。”
  W6 @1 E7 o. |9 Z  g4 K
6 T2 y6 ]8 i7 N% ^, j: i5 o2 & {3 k: l: w% F0 ?( f8 u5 b
    在研习书法之余,徐先生把大部分精力转到对哲学、史学、美学、文学、书法理论的研读上,努力从姊妹艺术中摄取营养。书法艺术不是单纯的写字,而是各种学养的综合呈现。在徐先生的家里,笔者看到能摆放书籍的地方都被书籍占满了,就连沙发上、茶几上也是书。徐先生有一方闲章曰“学而不厌”,可见他对艺术发自内心的执著与诚恳。 2 O/ c( Q! @9 p# y/ q5 f
    艺术是相通的,打通其一,即能带动全部。书艺之余,徐先生还耽于画事。他独慕梅之品性,尤擅画梅。他画梅,草法运笔,笔力遒劲,粗头乱服,洋溢着恣肆、张扬、率真、不屈的生命力。细赏其作品,可以得出结论:他画梅驾驭线条的能力如此之强,源于他书法来路的正统,他是以书入画,因为书不同,所以画的面貌不同。 0 V. A- M0 H8 d. L) B1 ]
    在徐先生的家里,悬挂着他的“梅花四条屏”,无论墨梅、白梅、红梅、绿梅,均是铁骨折枝,猛回头间,警世钟鸣,英雄气飒飒然,清癯的傲骨中是清醒的灵魂,不从众,不流俗,格调高洁。 . Z1 t7 ], Q, f; Z- G
    徐先生的夫人姚卿贵女士,出身书香门第,雅好丹青,精于鉴赏,对书画艺术的创作和理解均颇有见地。她的山水花鸟,一派宁静简远,出手不凡。生活中的她,经常与徐先生合作创作,自己画画,丈夫题款,可谓书画合璧、伉俪情深,传为佳话。 $ J5 l0 b4 P1 C* `3 v

2 r& \; R1 {7 M% m3 X2 m+ |: {4 n3 5 ]( {! {1 c$ V
    从最初拿起毛笔到今天,一个甲子的时间过去了。回顾60年的学书历程,徐先生很是感慨。他生于上世纪40年代的莒县农村,1950年代,学习书画的资源很匮乏,就连最起码的帖都买不到,幸运的是,他有时能从乡贤那里逮住一本字帖,就一头扎进去,手摹心追,忘我练习。仅有的一支毛笔不舍得用,他就随处捡来小石子、树枝,在沙地上、土地上练,用手指在自己的衣服上比划。1963年,徐永田就读的学校莒县一中举办全校书法比赛。就在那次比赛上,他的作品获得了一等奖。那是徐永田第一次参加书法比赛。痴迷加上悟性再加上刻苦,让徐永田在书法艺术上获得了较快的成长速度。 6 w4 Y: X, z. m. Y
    他说:“只有书法理论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有实践,不能搁笔,一停笔手就生疏了。”
! o: n/ `' F7 l" J3 H    中国汉字得天地鬼神造化,形体独具内涵迷人。同样是一个字,不同的人写,就会有不同的效果。有人拘于程式流于皮相,有人登堂入室得其神髓。对待艺术的审美境界不同,决定了作品的品格高低。对此,徐永田深有体会,他谦逊地说:“艺无涯。艺无欺。我一直在学习之中,古人的境界很难达到,更不用说逾越了。临帖是我的日常生活,一方面不能间断了和古人的对接,另一方面不要低估了当代人的审美能力。一个人即使是文盲,却未必是美盲。每个人都有审美的本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鉴赏力,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 l6 [& h7 f# m# N* d  t5 W
    尽管前些年家庭经济条件有限,但为了开拓视野,提高书法艺术水平,徐先生先后入中国书画函授大学济南分校学习三年,并在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班、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研修班学习三年。先后得到魏启后、沈鹏、欧阳中石、刘艺、钱绍武、张道兴、林岫等名家指点,书艺大进。
5 Y$ ~$ k& b6 A' M    60年的执著耕耘,徐永田取得了可喜的收获。其书法作品入选《第三届中国书坛新人新作展、《全国第二届正书大展》、《第三届国际文化交流赛克勒杯中国书法竞赛大展》,并获得二等奖。还获得庆祝建国五十周年全国书画大赛一等奖、中央电视台大红鹰杯书画大赛二等奖、庆祝建国五十周年暨人大常委会设立二十周年全国书画大赛一等奖、书法报社主办的书法篆刻大赛二等奖、山东省第三届书法篆刻大展。2001年7月,作品入展中国书协主办的《翰墨颂辉煌——— 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八十周年书法大展》。书法作品还被《书法》杂志、《书法报》、《中国书画报》、《联合日报》、《山东侨报》等报刊选登。连续多次获得“日照市文艺贡献奖”。诸多作品被美国、日本、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书法爱好者收藏。
; o( h7 m; I7 o/ V, j. x2 l    动观流水静观山,爽借清风明借月。徐先生是个安静的人,也是个清爽的人。真正接触并了解徐先生之后,你会发现,他的艺术和人品是相得益彰的。先生年逾古稀,但鹤发童颜,猛志长存,依然每天在砚池中研习不辍,他要在自己的艺术织锦上添花。衷心祝愿徐先生的艺术之路越走越好。
6 t- P& S! |9 T6 k5 b; W% Q$ `1 R - O1 d! c& L% F: o( }, K" F
20110730日照日报

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4-4-27 01:48:56 | 只看该作者
6 r, ]+ K8 D- x& k' |
4月二十三日早晨,我们辞别了热情的宗亲,踏上了归途,车票是绍华哥买的。他们想让我们在莒县再玩几天。我们谢绝了,因为我们已经感到很过意不去了,我们这次来,大家都放下了工作陪着我们,卿贵大姑夫妇,一再夸赞我们对宗亲联谊活动热心,说的我们都不好意思了!$ h) R- C0 H  ~1 i) i- C
  莒县的风景区很多,我找一下这方面的资料:5 X  S( f# G1 j9 F3 ]
         
! E0 q- V* }( ^$ }+ g' N莒县浮来山风景区
' s/ U( \3 B; S. n. J# b浮来山地质构造独特,被山东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是山东省四大地质公园之一,也是日照市第一个地质遗迹保护区。浮来山风景区位于山东省东南部,隶属美丽的海滨城市——日照市,主要由飞来(南)、浮来(西)、佛来(北)三峰鼎足而成。9 J7 @3 }* Z. a8 I
5 {# }& }# g, l4 e9 e/ y8 G
3 @8 o. q6 K; K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称
    莒县浮来山风景区

    3 t$ Y9 T; p* |0 t  I
  • 级别
    AAA级
    7 q" @! K5 o* F9 K; _6 G
    2 K5 Q5 a( J* j" b
  • 地区
    山东省
    6 E5 x% e9 {. p* E5 i! y- r$ Z
  • 海拔
    298.9米

    ; e3 h6 g) u& n! S$ F* n% `3 {, H, q& c; m5 |

9 w7 [, m$ _: U* J5 B* s9 W0 C' U
% w. ^4 @! r( N& f
5 d  ^# O- q1 E# I6 }6 q' ?( I

0 K0 `& G) w/ i8 i$ q( @; {5 h$ G目录
, i+ \$ U) D1 v+ S& n! q" o1 概述2 地理位置3 景区优势4 旅游景区5 旅游指南6 历史文化
( G0 U1 x1 \$ E7 b- C& _
- Z1 Q1 f2 Z6 Y% E) A
$ h& k) K) {) t
展开
* X! {0 l. Q; Z, Z
, e/ a2 G  ]1 X) F6 m

3 ^( A) `) o- W2 @4 I
. m1 a, W( Z6 f4 q. z& w
  D2 [2 W6 U( t, q5 z& @) }$ @& ~6 f8 j

1 w% }% ~5 @- a/ i+ r' u" S/ w# e; u8 ^

6 c& y. h0 l* U' t0 S- h- o& d" K; [) q8 ^! T& Y5 O3 b
2 ~1 l4 a" k3 W) v: J
* A7 p  r) d, x# M. O, I* V
4 [" P5 Z+ a- I, U

: W) b; y7 V* _8 {, V2 S( a6 d# n% [$ e

  _+ Y- p9 B/ {7 }1 C/ t/ U$ o. Y+ Q$ T" F+ ~# v1 I

) Z: e9 B- M, o" F! m8 U* a% I
+ b$ p7 t$ ^$ ~# S" r
9 V" ]3 o! n) r
2 f+ o4 d" ~% ]/ i
+ y* ^' |/ q4 W8 f8 m" c! j7 F; h
3 t/ b* }1 G! k' V, y, h9 A& G& l
  B- \1 T& ?3 O1 概述
  莒县浮来山风景区是国家AAA级旅游区、山东省四大地质公园之一,日照市第一个地质遗迹保护区。浮来山又名浮丘,位于莒县城西9公里,海拔298.9米,景区主要由飞来(南)、浮来(西)、佛来(北)三峰鼎足而成。[1]
. l8 D- }1 m' l7 P: ~1 F) B
2 地理位置
  浮来山风景区位于山东省东南部,隶属美丽的海滨城市——日照市,是国家AAA级旅游区、省级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距日照市60公里、莒国故城6公里。[2]
( F8 E5 G% ?( r1 j) j% ^6 ^. L
3 景区优势
  浮来山风景区莒县是鲁东南旅游大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莒文化与齐文化、鲁文化并称山东三大文化,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地处海岱之间的莒城,为远古东夷土著先民重要文化中心,莒城曾是三代莒国的都城,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浮来山风景名胜区坐落于莒城西9公里处,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由飞来、佛来、浮来三峰鼎足而成,形似卧龙,独具清雅灵秀之神韵;千年古刹定林寺、天下银杏第一树、刘勰校经楼等景观闻名遐迩,蜚声中外,为海内外所独有,具有较高的文物研究价值和旅游吸引力。
  千年古刹定林寺始建于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晚年遁迹藏书校经之处。
  在古刹外围,还有卧龙泉、救生泉、文心亭、怪石峪、象山树、柳桥飞瀑、朝阳观、莒子墓等景观。该风景名胜区立足实际,深挖潜力,适时推出了树王朝觐游、刘勰凭吊游、定林寺访古游、松涛泉鸣探胜、农业生态观光等项目,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旅游人次年逾30万。随着风景区的完善发展,食、住、行、游、购、娱逐步配套,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饭庄、茶社,古朴典雅,掩映于苍松翠柏之中,是游人品尝风味小吃的理想去处。江北第一茶浮来青以及银杏茶、挂扇、屏风、剪纸、书画等旅游纪念品、土特产也倾倒了远道而来的客人。206国道、104省道横贯于莒县,高速公路、铁路即将开通,为畅游浮来山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浮来山每年正月十六逢山会,更是游人如织,摩肩接踵,络绎不绝。

4 s5 h, L5 M: W- L/ C7 B4 旅游景区
. m* ~/ D/ q* M. |  w4.1 定林寺
   定林寺雄居于浮来峰下。始建于南北朝时代,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全寺南北长跑95米,宽52米,总面积4940平方米,整个建筑分前,中,后三进院落,以“大雄宝殿”为主体,向前向后左右展开,东西两旁对称,依山势向后逐级升高,大雄宝殿建筑雄伟,飞檐螭首,雕梁画栋,轩敞明朗,典雅大方,颇具北方古建筑风格,定林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艺理论批评家刘勰晚年循迹之地,现已为山东省人民政府列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 B! n& u, M! Z# C! \% @: M
4.2 校经楼
  刘勰校经楼位于定林寺的中院,门匾镌刻有郭沫若手书“校经楼”三字,据《南史》记载,此楼为刘勰校经藏书之处,现辟为“刘勰生平陈列馆”,陈列着《文心雕龙》的各种古代和当代研究文献及纪念文库。
9 a" l; ^, V# v8 ?  y- C+ s# G
4.3 青泉峡
  沿着进山路,一条清澈小溪蜿蜒而出,这就是清泉峡。清泉峡发源于西面浮来峰之山脚下,坦坦荡荡,顺山势淙淙流出,救生泉、卧龙泉尽在谷中。泉水四季不竭,为浮来山提供了充足的生命之源。古银杏树的根系已伸展到谷底泉畔。据科学家讲,银杏王盛夏季节,每天消耗水分两吨余。清泉峡的潺潺流水,自石灰岩缝隙中流出,穿柳桥,系古藤,过石罅,于定林寺前潴留成潭,益发清澈见底。
/ R. M6 j# L4 `" o6 b/ d1 A$ x
4.4 怪石峪
  怪石嶙峋的山峪,北起清泉峡,南到飞来峰,西邻卧龙泉,东接翠竹园。这里的奇岩怪石为石灰岩结构,约成形于四亿年前的古生代奥陶记,岩石之间为降红色酸性粘土,经亿万年风雨侵蚀,碳酸钙溶解变形,形成千姿百态的岩石。置身文心亭畔的巨石之上,但见奇松蔽日,怪石林立,有的像绵绵山羊,有的像怒吼的雄狮,有的像慈祥的老者,有的像差涩的少女,俨然走进了雕刻艺术展览馆,主人感到奇幻迷离,难怪古人有“具体浑成仙佛鬼,一拳浓缩岱恒嵩”的佳句。峪中岩石上,历代留下许多摩崖石刻。刘勰亲题“象山树”最引人注目。另有知州、名僧及文人墨客的题咏多处。

9 X3 ~7 K& a" U" V4.5 仙书石
  定林寺前,柳桥下面,有一片茂密的竹林,滴翠沁绿;竹林上方,有一道弯弯曲曲的溪水,映着山容树貌,缭青萦碧,溪畔布满青苔的石板上,有天然形成的“清泉涧流”四个遒劲大字,这便是名闻遐迩的“仙书石”。《重修莒志》载:“系石之筋文构成,体兼行草,以水沃之愈显。”传说,早在浮来山形成之时,棋山寺那偷食人参果的小和尚,腾飞至此,立地成佛,抢占了这方宝地。而比他晚到的浮丘公心生一计,用龙头拐杖往石板上一划,立时凹凸起了“清泉涧流”四字,算是早作了记号,那小和尚不好争辩,此山就叫了“浮来山”。
6 t8 p5 F: M3 Z2 D* q
5 旅游指南
- a$ c. g+ }# u/ S, m. j' b5.1 门票
  ①儿童身高1.2米以下免票,1.2-1.4米半价
  ②老年凭老年证或身份证70岁以上免票,65-70岁半价
0 d. @& M$ t. l# c0 M3 B& ^
5.2 开放时间
  8:00-17:30

1 Q' T5 h& K' X, v) B# w5 Y6 历史文化; R* V+ N% B* {+ n+ @
6.1 浮来山的名字由来
  浮来山又名浮丘,位于日照市莒县城西,距县城8公里。有三峰,北为“佛来峰”,西为“浮来峰”,南为“飞来峰”。三峰鼎峙而又拱围相连,唯东面略微开敞。三峰名称的由来,有神话传说云:
/ D9 E' R/ O) t2 D+ i远古时代,有位神仙云游到此,见沭河一带土地肥美,碧水长流,桃红柳绿,景色宜人,美中不足的是缺乏青山点缀。于是,他便从远处挟来一山安放在此,即“佛来峰”。后来水神漂游到此,见独峰耸立,孤单无侣,也施展法力,从水上漂来一山与佛来峰相依为伴,即“浮来峰”。两峰相联不成格局,一夜之间不知又从何处飞来一山,座落在两峰南面作为屏障,即“飞峰”。于是,三峰耸峙,如龙蟠虎踞,迤逦连绵。世代相传,人们把三峰统称浮来山。
; C4 J  I3 Q0 Z4 @( _8 U: f& C* g神话传说,固不足信,但是从山上多次发现的三叶虫化石和其它海生动物化石来看,早在4亿年前的古生代奥陶纪,浮来山确实曾淹没在汪洋大海之中,并沉积了深厚的岩层,海水退去之后浮现于世,便形成了现在的浮来山。浮来山因其独特的地质构造,2001年又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成为我省的四大地质公园之一。
+ k9 i5 ?6 O: {# I! G/ s在秀奇玲珑的浮来山上,有商周老树、晋代古刹、隋唐庙庵,古藤绕树、松柏参天、美禽栖枝、奇鸟鸣林,令人心旷神怡,莒鲁国君盟于浮来、东晋高僧竺法汰讲《禅定》、慧地校经、昙观送舍利、三丰传丹术……尚有遗迹存在,志乘可查。寺庙内外亭榭之畔,有读不完的证史碑文;云龙崖上、怪石峪里有阅不尽的摩崖刻石;校经楼内陈列着有关浮来、刘勰和《文心雕龙》的古今佳作。“浮来八景”是对原有浮来山美景的高度概括,“浮来八景”分别是定林寺、银杏树、校经楼、怪石峪、清泉峡、仙书石、啁鸡岩、莒子墓等。

; n( A3 x, A; r9 D! m; G6 y- j; f

7 w/ k) n8 R" h
5 P! ?0 \* I- k% R2 i' L5 w. L/ h& `

5 r% b  P: B- P/ V4 S' @. ~

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4-4-27 01:53:53 | 只看该作者
枣庄姚绍峰 发表于 2014-4-27 01:48# ?/ ?( o$ k6 ^- |, q
4月二十三日早晨,我们辞别了热情的宗亲,踏上了归途,车票是绍华哥买的。他们想让我们在莒县再玩几天。 ...

3 s) X/ q- {0 |
浮来山风景区
分享到:

( ?7 ], X2 E3 b4 y/ e
" {, T  s9 [! F3 w/ Z0 B3 J

; ?& P6 G( X) Y! O8 D3 E$ J) P
8 a* N/ _# D& u( V% v0 U% ^# ?* b5 u7 U
0 a2 C/ J3 A1 Q# S
  莒县浮来山风景区位于山东省莒县城西6公里处,是国家AAA级旅游区、省级地质遗迹保护区,面积10平方公里,海拔298.9米,主要由飞来、浮来、佛来三峰鼎足而成,拱围相连,形似卧龙,独具清雅灵秀之神韵。“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 Y* M" }; Y# [4 R: N
  景区内千年古刹定林寺、刘勰校经楼、天下银杏第一树、千年古观朝阳观、世界之最檀根王等景点,垄断性强,知名度高,曾接待过-、-、谷牧、-、吕正操、王丙乾、钱伟长、张思卿、胡绳等30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及李谷一、沈力、赵忠祥、丁肇中、武中奇等文化名人,年接待游客30万人。
  在秀奇玲珑的浮来山上,有商周老树,晋代古刹,隋唐庙庵,古藤绕树,松柏参天,美禽栖枝,奇鸟鸣林,令人心旷神怡。莒鲁国君盟于浮来、东晋高僧竺法汰讲《禅定》、慧地校经、昙观送舍利、三丰传丹术……尚有遗迹存在,志乘可查。
  浮来山地质构造独特,有完整的地质学震旦纪土门群岩层剖面、距今6亿年前地震形成的“碳酸盐泥晶细脉”、寒武纪和奥陶纪地层中的三叶虫化石、喀斯特地貌景观怪石峪,这些经过地球漫长演变形成的地质自然遗产,成为解读地球沧桑的“万卷书”。该景区是山东省第四个地质公园,也是日照市第一个地质遗迹保护区。
  其它景点有:怪石峪、文心亭、云龙崖、卧龙泉、校经楼、动物园、名树园等。
  
浮来山风景区为AAA级景点) D0 y' m! O- L  E( J

, P/ \" i$ J' E5 _- \  Q$ v$ ?" f( T
马耆山
分享到:

% ?! {: @8 c- r# H, P; {6 L/ x" x

& N: R8 A6 ?; y4 O  Q( `' R) h% P2 U" m2 E9 D0 I1 Q! p
  马耆山位于莒城东南35公里,是与莒南县的界山。海拔662.2米,面积为25平方公里。《重修莒志》载:“马耆山州南60里,以形似名。”马耆山气势雄伟,浔河绕山,三面临水。北、东两面悬崖如削,涧陡谷深。唯南麓有羊肠盘道仅达中峰,近年在山阴通天涧处,初辟险径300米,可攀登极顶。山有奇峰10余个,有风景名胜多处。8 D; ^0 E. i* r! U& Y! @6 H$ @  \

  【马耆峰】

  在马耆山东北部。形如烈马东奔,其耳、目、口、鼻如雕如塑,形象逼真。下临百仞深涧,土称“鹰愁涧”,至今尚无人迹过处。

  【撑天柱】

  在山阴偏西处。为一组纹理分明的万千页石板,构成一个立方石柱。石柱平地崛起,直插云霄,令人叹为观止。

  【狮子峰】

  马耆山中部一拔地而起的峭壁上,有巨大怪石,似雄狮蜷身而卧,曲颈面南,也是难以攀登的险地。

  【一线天】

  马耆山东南麓,鹰愁涧之南,陡坡之上,有巨石三、四块,其一裂分三瓣,呈“个”字形向东、南、西三面伸展。缝宽近1米,底部能容数十人。人居底向上观望,仅见蓝天一线,因称“一线天”。

  【仙女浴池】

  一线天西侧,有一巨石,约20立方米,顶部有相偎石坑一对,形如浴盆,内贮清水,悬索方可登石详察,堪称奇观。

  【山城】

  马耆山山城自山顶筑起,逶迤而下,沿浔河之滨至平野之上,面积约20——30平方公里。残址两重,山西坡是外城,系黄粘土夯筑而成,今存残墙最高者4——5米,宽8——9米。在两峰相接的缺口处,均有明显的石墙残基。

  【斩将台】

  马耆山西坡浔河东岸有一摩崖,上镌:“斩大将王仙处”。下有巨石,即是斩将台。《宋史.李全传》:“全拥众数十万,号河北义军,屡败金兵。宰相史弥远以赵国为义军监军,使将至山,李全南征未返,杨四娘率众郊迎,赵国直入馆,傲不为礼,杨四娘膝行入谒,赵国悦。全将王仙忿而杀赵国。李全-请罪,史弥远置而不问。李全归,竟斩王仙。”据当地群众相传

  ,李全错杀王仙后,引起众叛亲离,而导致马耆山失守。

  【灯碗石】

  马耆山西麓,斩将台东数十米,峭壁之上,有一人凿石坑,状如古时油灯,其大如印锅,南、北、东三面背风,传系王仙被杀之后,其好友在守灵时所置。

  【观星台】

  南山口北去约百米处有一插天巨石,名“观星台”。相传红袄军军师王敏,夜登此台观测天象。

  【望海楼】

  望海楼在山中心处偏东北,为全山制高点(海拔662.2米)。登上极顶,有平地数亩,向东南眺望

  ,可见百里之外的茫茫大海。相传红袄军曾筑哨楼于此。

  【红袄军军营遗址】

  自望海楼西去约500米处,有残房迹两组,房基数十座,并有碾、磨、石臼、马槽、石

  雷

  石等物品。山寨南门残址,高近2米,门转石尚在。南门外登山盘道,大部完整,依山势蜿蜒筑阶或就山势开凿,长达3里许。

  【仙人洞】

  在山阳悬崖上,洞门面南,悬绳索方可入洞。洞内可容10余人。相传红袄军军师王敏居此。因王敏在军中料事如神,当时有“活神仙”之称,故称其居处为“仙人洞”。

  【0洞】

  在红袄军大营残址偏西南处。洞顶为一块龟形巨石,状似人工修砌,门面南,额刻“正气浩然”四字。洞内面积15平方米,高1.5米。洞外石壁上刻字数行,部分尚可辨认。相传当年红袄军供泰山0于此。

  【寿星洞】

  在望海楼东北约百米处,洞门面北。内面积6平方米,高2米。相传当年李全供南极仙翁于此。

  【无名洞】

  在山南部,门面南。洞内可容百余人。

  【龍凤摩崖】

  《重修莒志.金石》载:“(龙)凤辛丑年鸡山陈元帅此山下寨。”此刻石在马耆山摩崖上。龍凤为韩林儿年号,辛丑为龙凤七年(公元1361年、元至元二十一年),此为红巾军所留。

  【杨光辅读书处】

  典籍载:“宋儒杨光辅,安丘人,居马耆山,学者多曾受经……”其遗址在南山口,俗称杨光峡,残址尚存。

  


& V' Y! ?; F" L9 `0 N3 f
0 B0 T) K: ^5 S; l; r& ]0 \

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4-4-27 02:46:48 | 只看该作者
, }' ~4 f" ?9 c
                                                                        莒县绿茶“浮来清”——江北第一茶 日照莒县产的"浮来青"茶,是2011年5月26日出产的。"浮来青"茶被称为"江北第一茶",早在1995年全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上荣登金榜,是国家级金奖名茶。 : j5 m9 S; z3 G' F
    日照莒县,土地肥沃,气候适宜,水资源丰富,极其适合绿茶的种植发展。"浮来青"茶因生长周期长,芽叶肥厚,具有南方茶所不能比拟的北方茶的独特风味,再加上独特的上茶工艺,选料造型极为考究。"浮来青"茶的主要特点为"绿、香、浓、净"."绿"即是干茶色泽翠绿油润,汤色青绿透明,叶底嫩厚鲜活。"香"即是清香独特,回味悠长。"浓"即是茶味浓醇甘爽,经久耐泡,沁人肺腑。"净"即是无任何污染,纯天然,采用传统园艺生产方式,不施化肥、农药,采摘、炒制全部无菌操作,"出自最佳生态环境,带来最佳生命力",是中国绿茶最形象的代表,也是对"浮来青"茶的最真实的写照。 ' ?) v* l2 e; x2 z* W
    有诗为证: 2 ?) p, E9 x1 K- @
    从 来 佳 茗 似 家 友,
) D8 c. k: H  v4 r    来 试 点 茶 三 味 手。 : w3 W; K( r0 J9 n2 q' K
    独 携 天 上 小 团 月, $ {: H; p. L1 s
    忽 闻 浮 来 挽 客 留。

WP_000966.jpg (321.05 KB, 下载次数: 457)

卿贵姑送给我的莒州茶。

卿贵姑送给我的莒州茶。

WP_000968.jpg (300.26 KB, 下载次数: 454)

WP_000968.jpg

该用户从未签到

推荐
发表于 2014-4-26 14:57: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4-4-26 16:29 编辑 : }, [1 E4 [2 }

, Y' d! k; q# i: |, \/ o) Q. d     又是一首动人的歌!
1 f. T6 Y5 B. [

! k; R$ q+ g' f7 j% O5 g  d+ M  h0 ^    [山东莒县莒县阎庄镇宋家桥姚氏族谱(南昌姚氏)  手抄本。封面题江西姚氏族谱。在著名书画家徐永田姑父家(他是卿贵姑姑的丈夫,也是莒县徐氏家谱的编修者)。(21-26#)这张照片中,南昌姚氏古老的字辈用秀美的小楷,誊写在宣纸上,充满着古老而沧桑的情调!上面的字辈清晰可辨:仕志用伯叔 , 季元宏自修,英标才盛世,继武定公卿,绍起奉景仰,向尚可必任。
     这次真正见到了,听说族人们为了保护这部家谱,费尽了周折,当时听说族人们在保护家谱的时候,他们把所有祖传的名贵的东西统统都舍弃了,交了出来,但是家谱他们一直保留着。无论运动搞得多么厉害,批斗的怎样残忍,他们都一口咬定没有家谱,可以说连命都愿意舍弃!+ X% n& }* W+ G9 ~! d
    在莒县阎庄镇宋家桥村村旁(姚氏聚居地)我又有幸见到了姚氏谱碑。(45#)谱碑是奉疆宗亲带领族人们主持树立的。正面的历代族人世系图以及碑后的碑文,都是他亲自绘制和撰写的。这次莒县之行没见到奉疆宗亲,他在学校工作,太忙了,抽不出身来。    莒县是全国书画之乡,也是全国著名的茶叶基地,出产闻名于世的莒州茶。莒县古称莒国,四周是山,中间的几十平方公里就形成了一个独特的地域文化。1 Q! a. s1 E) O0 ~$ j
      热情的姚家人用盛宴招待我们夫妇俩,真是令我们受宠若惊。绍华和绍军是兄弟。 几位起字辈的老宗亲。卿瑞大叔。

" U' @/ l  D$ o: r& u$ @( |

签到天数: 1656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2#
发表于 2014-4-24 11:31:00 | 只看该作者
请绍峰宗亲多发点老区根据地的照片,让宗亲们(还有我)先期了解一下,待有机会时,我一定去采风拍照。5 I) v% M! c- i; v% J6 `9 Y' u

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3#
 楼主| 发表于 2014-4-24 12:10:10 | 只看该作者
  妻子不喜欢坐汽车,她晕车,本来不打算和我一起去,我好说歹说她终于去了,可是她上车才不到十分钟就受不了了,趴在座位上,当然一路上的好风景她也没看到。不过天气不怎么好,灰蒙蒙的看不太清楚,我就只能注意站牌以辨别方向。
, Y2 Y, e; {( D* d# W/ B: q  X  枣庄至临沂的路修得很好,非常宽阔。从枣庄汽车站一路向东,不到二十里,有一个地名就吸引了我---郭里集,一个古老的集市,老峄县二十大集之一。在南昌谱谱中记载有一支族人居于此。现在郭里集并入西王庄乡,我村里人说那里有个姚庄,还有一个黄楼,黄楼村就有南昌族人居住在那里,字辈和我们一样。
0 f- ]( v6 P- ^  时间不允许,简短解说,一路向东,很多地方都有南昌姚居住过,南昌谱中有记载。如向城镇,我的先祖才伯公在那里开过药铺,卒后葬在那里,现在那里还有还有姚村。到了苍山县道庄,我看到路边有一家超市,起的名字叫做姚梦超市,车速太快,在车内拍的照片很不清晰。由于道庄也是南昌姚氏曾经落过脚的地方,我就联想了很多。, E3 t" a- k: G$ a3 b, W
  2 ^: A0 ]# n+ G

签到天数: 4228 天

连续签到: 2725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4#
发表于 2014-4-24 12:12:05 | 只看该作者
卧龙姚建中 发表于 2014-4-24 11:31
: b; R( {+ ~) N3 }请绍峰宗亲多发点老区根据地的照片,让宗亲们(还有我)先期了解一下,待有机会时,我一定去采风拍照。{:13 ...
/ ^3 u: `4 N" \& @# ^
    绍峰弟的报道,也过于简明扼要了吧!再者,您既然来临沂了,怎么不与我联系呢?哎呀,多让我……不说了,您还是多来些文字和图片吧!期待,期待!
) o4 q! `0 J0 O

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5#
 楼主| 发表于 2014-4-24 12:12:41 | 只看该作者
卧龙姚建中 发表于 2014-4-24 11:310 R* ?7 f6 i+ ]& I/ k$ p. P
请绍峰宗亲多发点老区根据地的照片,让宗亲们(还有我)先期了解一下,待有机会时,我一定去采风拍照。{:13 ...
; E% y# g2 _# w  B0 S7 h
  老区的照片我没有办法拍摄,因为在车内,外面的天气很灰暗,拍的照片效果不太好,好吧,我的时间也少,我就光发图片吧。谢谢关注!

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6#
 楼主| 发表于 2014-4-24 12:17:02 | 只看该作者
姚先登 发表于 2014-4-24 12:12
5 {( L- J5 S% M) u7 t- N1 q绍峰弟的报道,也过于简明扼要了吧!再者,您既然来临沂了,怎么不与我联系呢?哎呀,多让我……不说 ...
" W6 Y7 o% y* b+ V: x' j" \3 g
  先登兄,时间太少,我在临沂市内看到了您所在的学校的名字,在去莒县的路上看到了费县的站牌,我真的很想给您打电话,可是考虑到时间问题,还不想给您添麻烦,就忍住了没有打,请教授见谅吧!

签到天数: 4228 天

连续签到: 2725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7#
发表于 2014-4-24 12:18:25 | 只看该作者
枣庄姚绍峰 发表于 2014-4-24 12:107 C, k+ V9 _3 m+ ]4 m, @  _
妻子不喜欢坐汽车,她晕车,本来不打算和我一起去,我好说歹说她终于去了,可是她上车才不到十分钟就受不 ...

8 w7 p: b4 ?& I4 c- O+ Q不好意思啊,绍峰弟!我发了4楼的帖子后,才看到您3楼的帖子内容,这下就充实多了。哈哈!
) y1 h0 t. g3 o8 c' D

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8#
 楼主| 发表于 2014-4-24 12:32:52 | 只看该作者
枣庄姚绍峰 发表于 2014-4-24 12:17- {9 A  b  y' ^4 Q0 A; \
先登兄,时间太少,我在临沂市内看到了您所在的学校的名字,在去莒县的路上看到了费县的站牌,我真的很 ...

  @7 G! n4 s5 ]% M所有的图片文件都太大,一个个的缩小,太麻烦,也不太会操作,怎么办?4 X, U; A( o! D$ [2 u. o! i

WP_000723.jpg (217.19 KB, 下载次数: 313)

WP_000723.jpg

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9#
 楼主| 发表于 2014-4-24 12:52: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枣庄姚绍峰 于 2014-4-24 13:08 编辑 1 W- d3 E+ y9 S2 n; g
枣庄姚绍峰 发表于 2014-4-24 12:32# ?, E: B. D# s$ C
所有的图片文件都太大,一个个的缩小,太麻烦,也不太会操作,怎么办?
$ r4 G$ }' Z& K+ ?

' S# W. }4 l( m5 G0 a7 |! r5 d一路上拍的照片也不清楚,沂河,沭河的美好风景以及沂蒙革命老区的纪念圣地景观,也没办法拍摄,所以全都舍去了。只有请大家亲自去沂蒙,亲自去体会老区人们的热情了!

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10#
 楼主| 发表于 2014-4-24 13:02: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枣庄姚绍峰 于 2014-4-24 13:09 编辑
) f$ Q. a) k, c1 v* e
枣庄姚绍峰 发表于 2014-4-24 12:52
0 B) r& u7 t' x" @$ N2 w一路上拍的照片也不清楚,沂河,沭河的美好风景以及沂蒙革命老区的纪念圣地景观,也没办法拍摄,所以全 ...
! l# N$ N# k! [5 g3 i
& W3 S) n/ h4 A4 ~
不知怎么搞的,图片只上传了一部分。

WP_000739.jpg (196.71 KB, 下载次数: 364)

WP_000739.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5-10 01:5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