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释 (1)《故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赠扬州刺史大都督梁国公姚文贞公神道碑奉敕撰》一文选自《全唐文》卷二百三十《张说》。上柱国:勋官。原战国时楚国设置为保卫国都之官,后为楚国的最高武官。唐沿用作为勋官称号。刺史:隋、唐刺史为一州的行政长官。秦时设刺史监督各郡。刺,检举不法;史,皇帝所使。大都督:官名。魏文帝始置都督诸州军事,或领刺史,而都督中外诸军及大都督权位为最重。唐设都督府,分上、中、下三等,上都督由亲王任之。常亦为赠官。神道碑:立在墓道的碑,上记死者的生平。 (2)张说(667~730):字道济,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人。弱冠应策,授太子校书。以得罪张易之,流放钦州。中宗立,起拜兵部员外郎,后官至平章事。封燕国公。曾劝睿宗使太子隆基监国。开元七年任并州大都督府长史时,屡立边功,并建策募兵,创立彍骑。十一年,任中书令。十四年,被人弹劾去官。十七年,复拜尚书右丞。他擅长文辞,朝庭重要文件多出自其手,与苏颋并称“燕许大手笔”。 (3)八柱承天:古代神话中说天是由八根支柱支撑着的。 (4)亭育:养育、化育。 (5)划为九州禹也,尧享鸿名:治理洪水、划分九州的是大禹,但任用他的尧帝得到了最大的美誉。 (6)播时百谷弃也,舜称至德:教化百姓学会播种五谷的是后稷,任命他为农官的大舜却被人们赞扬有最高的品德。后稷,周的先祖,相传他的母亲曾弃之不养,故名弃。为舜农官,封于邵,号后稷,别号姬氏。 (7)非贤罔乂:不是贤人不要委托给(他)治理国家的重任。罔:通“勿”,不要。乂:这里作治理讲。 (8)元宰:首相。 (9)四辅:古代帝王身边的四个辅佐之臣。 (10)六翮(he):六根健羽。《战国策·楚四》:“奋其六翮而凌清风,飘摇乎高翔。” (11)轨物:法度与礼制。 (12)维岳降神:称颂官僚门阀的套语。《诗大雅·崧高》:“维岳降神,生甫及申”。甫:甫侯;申:申伯,都姓姜,为四岳的后代。 (13)间出:隔世而出。 (14)姚姓有虞之后:姚姓是虞舜的后裔。虞,远古部落名,舜为其酋长,居于蒲阪(今山西永济市附近)。 (15)吴兴:三国吴宝鼎元年(266)置郡,治所在乌程(今浙江湖州市)。据《新唐书》卷七十四,宰相世系表载:“姚姓,虞舜生于姚墟,因以为姓。陈胡公裔孙敬仲仕齐为田氏,其后居鲁,至田丰,王莽封为代睦侯,以奉舜后。子恢避莽乱,过江居吴郡,改姓为妫。五世孙敷,复改姓姚,居吴兴武康。”因此,姚姓为吴兴望族。 (16)烈考长沙文献公:指姚崇的父亲姚懿,曾被朝廷封为长沙县男,去世后谥曰文献公。烈考:对已故父亲的美称。 (17)树勋王室:为皇室建树了功勋。 (18)建旟嶲府:指姚懿在嶲州建立都督府,担任军政长官。旟(yu):古代的一种军旗,上面画有鸟隼(sun)的图象,用以指挥行军作战。 (19)纨绮(wan qi):纨绮为贵族子弟穿的细绢裤。这里借指少年。 (20)克广前业:能继承和发展先人的事业。克,能够。 (21)激昂成学:愤发读书而学业成就。激昂:激奋昂扬。 (22)荣问日流:美名日益传扬。荣问,好名声。问同“闻”。流,传布。 (23)弱冠:古人称二十岁左右的男子。二十体犹未壮,故曰弱;二十行冠礼,以示成人,故曰冠。补:补授官职。 (24)制举:唐代科举取士的制度。除地方贡举外,由皇帝亲自在殿廷诏试的称制科举,简称制举。高第:考试及考核官员成绩优等。 (25)历佐濮、郑:在濮州(治今山东鄄城北旧城)、郑州(治今河南郑州市)作刺史的助手。指姚崇在濮、郑二州曾任司仓参军。 (26)声华:美好的声誉。 (27)司刑丞:为司刑寺属官。司刑寺原为大理寺,高宗龙朔年改为详刑寺,武后光宅年改为司刑寺。设司刑丞六人,从六品上。司法官,掌刑狱,量刑之轻重。 (28)天授:武则天年号,指公元690~691年。 (29)峻密:严厉周密。 (30)持法无颇:执法公正。颇:偏斜,不正。 (31)夏官员外郎:夏官属官。武则天改兵部为夏官。夏官员外郎即兵部员外郎,正六品下。夏官郎中:夏官郎中即兵部郎中,从五品上。侍郎:夏官侍郎,即兵部侍郎。正四品下。 (32)凤阁侍郎:武则天光宅年改中书省为凤阁省。即中书侍郎。中书省副职,正三品。 (33)相王府长史:武则天时,睿宗李旦被封相王,姚崇被任命兼相王府长史。总管王府内事务。 (34)天人让王:指姚崇参与的以张柬之为首的五大臣诛“二张”逼武则天退位,中宗复位之事件。天人:有道之人。让王:以王位让予他人。 (35)承置醴(li)之顾:承蒙皇上特殊的顾问。汉楚元王刘交敬礼中大夫穆生、申生等。穆生不嗜酒。元王每置酒,特为穆生置醴。后世谓置醴为君王对臣下的特殊待遇。醴:甜酒。 (36)飞龙利见:巨龙高飞于天,利于遇见伟大的人物。《易·乾》:“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飞龙:借指帝王,喻其居高位而临下,如龙飞在天。 (37)参乘:陪乘或陪乘的人。这里指姚崇作为辅相,经常陪同皇帝。 (38)兵部尚书:兵部长官,正三品。主管国家武官的选授,练兵及军械等事务。 (39)中书令:中书省长官,正二品。隋、唐制,中书令与侍中、尚书令知政事,即为宰相之职。实际上,唐代中书令之地位更高,居于二省(门下、尚书)长官之首,可谓首相。 (40)礼部尚书:礼部长官,正三品。主管国家典礼和教育、贡举。 (41)左庶子:太子东宫属官,左庶子掌左春坊事,辅佐太子。 (42)肃政大夫:即御史大夫,正三品。武则天光宅年(684)改御史台为肃政台。御史大夫为肃政大夫。执掌监察、执法。 (43)司仆卿:即太仆卿,从三品,主管国家的舆马和马政。 (44)知陇右监牧使:监领陇右(今甘肃西部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一带)诸牧场,掌管国家马匹的牧养、繁殖、训练、使用和收买、交换等事务,多以大臣兼任。 (45)典:掌管。意为姚崇先后被朝廷任命为亳州等十个州的刺史。亳:即亳州,治今安徽省亳州市。宋:即宋州,治今河南商丘市西。常:即常州,治今江苏省常州市。越:即越州,治今浙江省绍兴市。许:即许州,治今河南省许昌市。申州:治今河南信阳市。徐州:治今江苏省徐州市。潞州,治今山西省长治市。扬州:治今江苏省扬州市。同州:治今陕西省大荔县。 (46)景云:唐睿宗李旦年号,公元710~711年。 (47)藩邸旧僚:藩王府老臣。藩邸,诸侯王府第。唐睿宗李旦封相王时,姚崇曾担任过相王府长史。 (48)简易:作风随和,处事从简。 (49)泛爱:博爱。 (50)泾渭不杂:对人品的清浊认识分明。泾水浊,渭水清,清浊有别而不杂。 (51)真率:真诚坦率。 (52)甿庶风偃:指老百姓受到德化教育。甿庶,平民。风偃:即风行草偃,喻德教化民。偃,倒伏。 (53)骜狠化从:把任姓粗野之人教化为懂王法的顺民。骜:傲慢,任性。狠:凶狠。化从:教化而顺从。 (54)去思睹颂,来暮闻歌:这两句是说地方士民对姚崇离职的怀念和歌颂。去思:对离职官吏的怀念。来暮,对官吏的称颂之词。《后汉书·廉吏传》:“(范)廉字叔度。……旧制,禁民夜作防火灾。范迺毁削先令,但严使储水而已。百姓为便,迺歌之曰:‘廉叔度,来何暮。不焚火,民安作。平生无襦今五袴。”迺同“乃”。 (55)既登邦政,卒乘辑睦:这句意思为姚崇执掌军国大政后,军民团结和睦。登:进用。卒乘,军队。辑睦,和睦。 (56)及在宗伯,神人克谐:这句意为姚崇执掌邦国礼制,天意人心非常和谐。宗伯:官名。《书·周官》:“宗伯掌邦礼,治神人,和上下。” (57)谋事兼于百揆:策划国家大事要兼听百官的意见。百揆,此处意为百官。 (58)三台:官名。汉朝设置尚书为中台,御史为宪台,谒者为外台,合称三台。 (59)执国之钧:执掌国家之大政。钧,古重量单位,比喻国家政权。 (60)金玉王度:王者的品德和器量。《左传·昭十二年》:“思我王度,式如玉,式如金。” (61)休徵来臻:吉祥的征兆出现了。休徵:吉兆。臻:至到。 (62)懋(mao)德格天:大德感通于上天。懋:同“茂”,盛大。格天,古称所作所为,感通于天,叫格天。 (63)名遂身逊:功名成就而自我引退。 (64)开府仪同三司:唐文散官,从第一品。开府:古代高级官吏设置府署制度。仪同三司:意为非三公(太尉、司徒、司空)而给予三公同等的地位。 (65)崇其秩,逸其志:提高他的官爵品级,闲适他的隐退心愿。崇:提高。秩:官阶,品级。逸:闲适。志:心意。 (66)授职西掖(ye):任职中书省。西掖:中书省的别称。 (67)扃禁:限制。扃:关闭。 (68)求侍晨昏:这里指武则天时姚崇请求回家侍养母亲。晨昏:早晚。 (69)暂阙:暂缺。阙:缺少。 (70)剖符江表:这句话意为姚崇在江南作地方长官。剖符:古帝王授与诸侯和功臣的凭证。竹制,剖分为二,帝王和诸侯各执其一,故称剖符。江表:指长江以南地区。 (71)敦谕起复:这句意为姚崇母丧葬后,皇帝诏令敦促姚崇夺哀任职。敦:敦促。谕:皇帝昭令。起复:重新起用。 (72)衰麻外墨:这句话意为姚崇母丧葬后,朝庭不准在家守制。穿着黑色丧服在职。衰,通“縗”(cui),古代丧服,用麻布制成,披在胸前。外墨:黑色丧服。古代礼制,在家守制,丧服用白色。如果有战争或其它大事不能守制,服黑以代表丧服。 (73)栾棘内毁:形容母葬而内心非常痛苦。栾:树名。汉班固《白虎通义·崩薨》引《春秋含义嘉》:“天子坟高三仞,树以松;诸侯半之,树以柏;大夫八尺,树以栾。”棘,酸枣树。居父母丧者自称棘人。 (74)变礼中权:改变礼制符合灵活的原则。见成语“通权达变”。中,符合,适合。 (75)神龙之首,予闻兴复,畴其井赋,累让而停:神龙元年(705),姚崇参与了诛二张,拥中宗复位的大事,中宗封姚崇梁县侯并二百户的田赋,姚崇再三让封,而不接受。畴:同“酬”,酬报。井赋:田税。 (76)革故鼎新,大来小往:指姚崇在中宗复位和睿宗登基两次改朝换代中,都是开始从地方回来担任中央要职,但两次又被降到地方任职。故称大来小往。 (77)济代全名,智也:即匡时救世,又保全了自己名份。多么有智慧啊!济代:救世于当代。 (78)光辅四帝:指姚崇曾先后辅佐过武则天、中宗、睿宗、玄宗四个皇帝。 (79)轩冕:卿大夫的轩车和冕服。亦谓官位爵禄。 (80)池台:池沼台榭。琴筑:琴筑都是古乐器。 (81)传爵土于祚允:传爵位和封地福及子孙。祚允:即祚胤,指子孙。 (82)开元九年:玄宗年号,公元721年。 (83)悼:悼念。 (84)慕:思慕,怀念。 (85)抚床辍舂:这句话意为听到姚崇逝世消息,老百姓很悲痛,休息者抚床叹息,劳动者停止了劳作。辍:中止。舂:用杵臼捣去谷壳。 (86)中使吊临:皇帝派宦者来悼念吊丧。 (87)羽仪:仪仗中以羽毛装饰的旌旗。 (88)思缀遗美:准备请人写碑文留美名于后世。缀:缀文,著述。遗美:留传美名。 (89)寘(zhi):安置。 (90)洒恩仙翰:把皇帝御批的碑文恩施给姚家。仙翰:指皇帝的书简。 (91)镂泽丰
8 i) G0 D* v; M9 L0 r k5 n:(把碑文)雕刻到丰碑上。镂:雕刻。
5 m" d1 l8 l$ ^4 \) h同珉(min),似玉的美石。 (92)佳城:墓地。 (93)神道:墓道。 (94)宝其文字:写出那歌颂美德的文辞。宝:宝贵,美德。 (95)别:另,另外。 (96)樵苏:打柴割草。 (97)神明:即神祇,天地之神。远契:远离。 (98)岳渎(du):五岳四渎(长江、黄河、淮河、济河的总称)的省称。冥符:神授的符命。 (99)翊圣斯偶:辅佐圣上恰逢其时。翊(yi),辅佐;斯,句中语气词;偶,数术里命中注定有成就的。 (100)学刃攒植:指学习的积累和增进。学仞即学山。刃同“仞”。攒(cuan):丛聚。 (101)訏谟:大的谋划。《诗·大雅·抑》“訏谟定命,远犹辰告。” (102)戎柄:兵权。 (103)王纶:天子昭命。语出《礼记·缁衣》:“王言如纶。 (104)黼(fu)藻:华美的辞藻。 (105)丹青:红色和青色的颜料,借指绘画。此处引申为史册,史籍。喻:了解,明白。 (106)但睹浑璞:只见是一块未经雕琢含玉的石头。浑:全。 (107)谁详瑾瑜:谁能详知竞是一块美玉。 (108)伊皋尺寸:象伊尹、皋陶那样处理国事,掌握分寸,大小皆宜。伊尹佐成汤;皋陶任舜时掌管刑法的官职。 (109)管乐锱铢:象管仲、乐毅一样公平地选拔人才,锱铢不惑。管仲,春秋时齐之名相;乐毅,战国时燕之良将。后管乐并称,皆有抱负和治国之能。 (110)言诚愿孚:言语朴实心愿诚信。孚:诚实,信用。 (111)方辞汉禄,更辱齐租:刚辞去朝廷的重任,又委曲地去担任地方官。汉禄,汉朝的爵禄,指任朝官;齐租,齐地收租的任务,指任地方官。 (112)上恻旒扆,旁悲路衢:意为听到姚崇逝世消息,皇上低头悲痛追悼,街市人民悲伤怀念。旒:帝冕。扆:帝座后屏风。 (113)蓝田美玉,荔浦明珠:比喻父生佳子。称誉别人优秀的子弟。篮田即篮田山,在今陕西篮田县东,出产美玉。荔浦,县名:西汉置,治所在今广西荔浦县西荔水北。 (114)载广休庆:使人民都得到极大的福庆。载,句首语气词。 (115)爰宏典谟:使国家制度得到丰富完善。爰,句首语气词。 (116)盛业其铺:详细地叙述一生的丰功伟业。铺:铺叙。 (117)帝念频轸:皇帝多次怀念。频:屡次。轸:痛念。 (118)仙毫特纡:皇帝制令褒扬。仙毫:皇帝的文笔。纡:形容文章曲折动人。 (119)凤篆龙图:形容碑刻书法灵动、笔势巧妙,如龙凤舞姿。 (120)七曜光动:意为歌颂姚崇铭文象七曜星一样,闪闪发光。“七曜”,指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 (121)三泉泽濡(ru):这句意为姚崇虽然逝世了,但仍然恩泽滋润世人。三泉:三重泉,即地下深处。引申为埋葬死人之处。泽:恩泽。濡:滋润。 (122)铨能叙事:按照资历和劳绩,铨衡给予褒奖。铨:铨衡,衡量。叙同“序”。叙事:按规定的等级次第授官职或给予奖励。 (123)求旧铭实:搜求故事,铭记于碑。 (124)惭殚恧(nu)芜:作者自谦之词。意为惭愧啊,心脑竭尽,文章还是逊色。恧:惭愧。芜:繁杂。 (125)延陵:地名。春秋吴季扎封邑。其地为今江苏武进县。季扎,吴王寿梦少子,吴国贤王子。 (126)遐(xia):远去。邈(miao):久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