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5798|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有碑碣石刻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0-9 14:57: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姚崇及其家族碑碣石刻汇集


' Q! ^+ |2 M  V/ d4 L+ t* h( _! ]0 B3 v# a6 k# T& G
, C& F7 D  b+ b7 e


% B' w$ u# K0 l# _$ z9 S

大唐开元三年


; x' M# x$ v6 A' s+ h  t, J: Z) o$ E

                 姚崇题

注 释

“藩
/ j. b6 h& [4 o) k籬”:唐玄宗开元三年七月,玄宗李隆基为昭宠紫微令姚崇,追赠其父故嶲州都督姚懿为吏部尚书,谥曰:“文献”。十月,姚崇奉旨为其父营造义冢并进行礼葬。其间在家乡陕州硖石题刻了“藩籬”石匾。该石匾1919年出土于河南陕县硖石,后为谷水村(今属河南渑池县英豪镇)姚氏族人收藏于宗祠,备加爱护。200012月,姚氏族人慷慨将其捐赠给三门峡市文物局。现藏于三门峡市博物馆。石匾长85厘米,宽53厘米,厚12厘米。右上题款“大唐开元三年”六字,左下题款“姚崇题”三字,前后共九个寸揩字。中间楷书“藩籬”二个大字,每字高约40厘米、宽约30厘米。题字书法雄厚洒脱,遒劲有力。既具颜体之深厚,又兼柳体之刚劲,但又比颜、柳早若干年。这是目前全国唯一发现的姚崇手迹。

“藩籬”二字,今简写为“藩篱”。藩者,屏障也;篱者,篱芭也。藩篱者,编柴竹为房舍之屏蔽也。引申为保卫之义。编者理解,其义有三:一是以藩篱喻桑梓故乡,可理解为姚崇为陕州硖石故居所题。二是以藩篱喻屏障,陕州硖石,地处二京之通衢。境内遍布崤山之崇山峻岭,有“千崤”之称;道路崎岖难行,人称车不同轨,马不同鞍。可理解为姚崇把陕州硖石视为长安、洛阳之屏障。三是以藩篱喻境界、范围、准绳。可理解为姚崇题此石匾,意为鼓励其族人和乡人,要崇尚气节,要有崇高之思想境界与准则。无论作人还是居官,都要以人为本,忠君爱国;要慎终如始,做到公平、公正、诚信。

大唐故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赠扬州刺史大都督

梁国公姚文贞公神道碑奉敕撰(1)

                  〔唐〕张 说(2)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2#
 楼主| 发表于 2011-10-9 14:58:04 | 只看该作者

叙曰:八柱承天(3),高明之位定;四时成岁,亭育(4)之功存。画为九州禹也,尧享鸿名(5);播时百谷弃也,舜称至德(6)。由此言之,知人则哲,非贤罔乂(7),致君尧舜,何代无人。有唐元宰(8)曰梁文贞公者,位为帝之四辅(9),才为国之六翮10),言为代之轨物11),行为人之师表。盖维岳降神12),应时间出(13)者也。

公讳崇字元之,姚姓有虞之后(14)。远自吴兴(15),近徙于陕,今家洛阳焉。烈考长沙文献公16,树勋王室17,建旟嶲府18。公纨绮19而孤,克广前业20,激昂成学21,荣问日流22。武库则矛戟森然,文房则礼乐尽在。弱冠补23孝敬挽郎,又制举高第24,历佐濮郑25,并有声华26。入为司刑丞27,天授28之际,狱吏峻密29,公持法无颇30,全活者众。进夏官员外郎、郎中、侍郎31。朝廷曰能,遂掌军国。迁凤阁侍郎32、监修国史兼相王府长史33。始则天人让王34,承置醴之顾35;终以飞龙利见36,延参乘37之恩。自此厥后,恒当大任。凡三处兵部尚书38,三入中书令39,一为礼部尚书40、左庶子41,又肃政大夫42、总灵武军兵马,又司仆卿43、知陇右监牧使44。出典亳、宋、常、越、许、申、徐、潞、扬、同45十郡。景云46初,以藩邸旧僚47封梁国公,食赋百室。公性仁恕,行简易48。虚怀泛爱49,而泾渭不杂50;真率51径尽,而应变无穷。常推是心,以御于物。故所莅必甿庶风偃52,骜狠化从53。言不厉而教成,政不威而事理。去思睹颂,来暮闻歌54。既登邦政,卒乘辑睦55。及在宗伯,神人克谐56。今之中书,是为理本。谋事兼于百揆57,论道总于三台58。公执国之钧59,金玉王度60,大浑顺序,休征来臻61。懋德格天62,名遂身逊63。拜开府仪同三司64,崇其秩,逸其志65也。初太夫人在堂,公授职西掖66,颇限扃禁67,求侍晨昏68。优诏既许,寻令还职。公固请以泣,制曰:“家有令弟,足慰母心;国有栋臣,安可暂阙69”。其后剖符江表70,敦谕起复71。衰麻外墨72,栾棘内毁73。变礼中权74,通识所贵。神龙之首,预闻兴复,畴其井赋,累让而停75。夫以革故鼎新76,大来小往,得丧而不形于色,进退而不失其正者,鲜矣。君子曰:忠不忘亲,仁也;哀不违事,义也;让功辞邑,礼也;济代全名,智也77。仁以长人,义以和下,礼以安上,智以周身。宜其光辅四帝78,轩冕79三纪。池台琴筑80,优游暮齿。传爵土于祚允81,保禄位于终始矣。享年七十有一。开元九年82九月寝疾薨于东都之慈惠里。皇上悼83焉,国人慕84焉。抚床辍舂85,曾未云比。制赠扬州大都督,谥曰文贞,礼也。十年二月葬于万安山之南原。在疾也,王入赐膳,御医视药。于薨也,中使吊临86,羽仪87哀送。君臣之义,厚莫重焉。子异、子弈,思缀遗美88,以寘89罔极。有诏掌文之官叙事,盛德之老铭功。将以宠宗臣扬英烈。帝乃洒恩仙翰90,镂泽丰& l8 t4 y7 m4 A. R. m/ s3 S
91。日月临照于佳城92,烟云变态于神道93。宝其文字94,别95为群玉之山;禁其樵苏96,即表三司之墓。铭曰:

源深自虞,派别从吴。避地鲁陕,居家洛都。神明远契97,岳渎冥符98。翊圣斯偶99,生贤不孤。仁将勇济,孝与忠俱。学刃攒植100,文锋迅驱。才安卑位,即骋长途。惟实惟有,若虚若无。再三军国,一二訏谟101。戎柄102尤重,王纶103最枢。兼司任切,久政荣殊。黻藻104弥焕,丹青105靡喻。以宽容物,以鉴分区。外或形放,中恒礼拘。箴虽诫口,诤亦忘躯。但睹浑璞106,谁详瑾瑜107。伊皋尺寸108,管乐锱铢109。名正身遂,言诚愿孚110。方辞汉禄,更辱齐租111。既积而散,穷欢尽娱。川归东极,日去西晡。上恻旒扆112,旁悲路衢。蓝田美玉,荔浦明珠113。载广休庆114,爰宏典谟115。丰碑乃立,盛业其铺116。帝念频轸117,仙毫特纡118。镌金刻石,凤篆龙图119。七曜光动120,三泉泽濡121。铨能叙事122,理郁词敷。求旧铭实123,惭殚恧芜124。缅思云雾,尚想江湖。有道之德,其何以逾。延陵125之墓,空此呜呼,存没终始,遐哉邈乎126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3#
 楼主| 发表于 2011-10-9 14:59:12 | 只看该作者

注 释

1)《故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赠扬州刺史大都督梁国公姚文贞公神道碑奉敕撰》一文选自《全唐文》卷二百三十《张说》。上柱国:勋官。原战国时楚国设置为保卫国都之官,后为楚国的最高武官。唐沿用作为勋官称号。刺史:隋、唐刺史为一州的行政长官。秦时设刺史监督各郡。刺,检举不法;史,皇帝所使。大都督:官名。魏文帝始置都督诸州军事,或领刺史,而都督中外诸军及大都督权位为最重。唐设都督府,分上、中、下三等,上都督由亲王任之。常亦为赠官。神道碑:立在墓道的碑,上记死者的生平。

2)张说(667~730):字道济,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人。弱冠应策,授太子校书。以得罪张易之,流放钦州。中宗立,起拜兵部员外郎,后官至平章事。封燕国公。曾劝睿宗使太子隆基监国。开元七年任并州大都督府长史时,屡立边功,并建策募兵,创立彍骑。十一年,任中书令。十四年,被人弹劾去官。十七年,复拜尚书右丞。他擅长文辞,朝庭重要文件多出自其手,与苏颋并称“燕许大手笔”。

3)八柱承天:古代神话中说天是由八根支柱支撑着的。

4)亭育:养育、化育。

5)划为九州禹也,尧享鸿名:治理洪水、划分九州的是大禹,但任用他的尧帝得到了最大的美誉。

6)播时百谷弃也,舜称至德:教化百姓学会播种五谷的是后稷,任命他为农官的大舜却被人们赞扬有最高的品德。后稷,周的先祖,相传他的母亲曾弃之不养,故名弃。为舜农官,封于邵,号后稷,别号姬氏。

7)非贤罔乂:不是贤人不要委托给()治理国家的重任。罔:通“勿”,不要。乂:这里作治理讲。

8)元宰:首相。

9)四辅:古代帝王身边的四个辅佐之臣。

10)六翮(he):六根健羽。《战国策·楚四》:“奋其六翮而凌清风,飘摇乎高翔。”

11)轨物:法度与礼制。

12)维岳降神:称颂官僚门阀的套语。《诗大雅·崧高》:“维岳降神,生甫及申”。甫:甫侯;申:申伯,都姓姜,为四岳的后代。

13)间出:隔世而出。

14)姚姓有虞之后:姚姓是虞舜的后裔。虞,远古部落名,舜为其酋长,居于蒲阪(今山西永济市附近)

15)吴兴:三国吴宝鼎元年(266)置郡,治所在乌程(今浙江湖州市)。据《新唐书》卷七十四,宰相世系表载:“姚姓,虞舜生于姚墟,因以为姓。陈胡公裔孙敬仲仕齐为田氏,其后居鲁,至田丰,王莽封为代睦侯,以奉舜后。子恢避莽乱,过江居吴郡,改姓为妫。五世孙敷,复改姓姚,居吴兴武康。”因此,姚姓为吴兴望族。

16)烈考长沙文献公:指姚崇的父亲姚懿,曾被朝廷封为长沙县男,去世后谥曰文献公。烈考:对已故父亲的美称。

17)树勋王室:为皇室建树了功勋。

18)建旟嶲府:指姚懿在嶲州建立都督府,担任军政长官。旟(yu):古代的一种军旗,上面画有鸟隼(sun)的图象,用以指挥行军作战。

19)纨绮(wan qi):纨绮为贵族子弟穿的细绢裤。这里借指少年。

20)克广前业:能继承和发展先人的事业。克,能够。

21)激昂成学:愤发读书而学业成就。激昂:激奋昂扬。

22)荣问日流:美名日益传扬。荣问,好名声。问同“闻”。流,传布。

23)弱冠:古人称二十岁左右的男子。二十体犹未壮,故曰弱;二十行冠礼,以示成人,故曰冠。补:补授官职。

24)制举:唐代科举取士的制度。除地方贡举外,由皇帝亲自在殿廷诏试的称制科举,简称制举。高第:考试及考核官员成绩优等。

25)历佐濮、郑:在濮州(治今山东鄄城北旧城)、郑州(治今河南郑州市)作刺史的助手。指姚崇在濮、郑二州曾任司仓参军。

26)声华:美好的声誉。

27)司刑丞:为司刑寺属官。司刑寺原为大理寺,高宗龙朔年改为详刑寺,武后光宅年改为司刑寺。设司刑丞六人,从六品上。司法官,掌刑狱,量刑之轻重。

28)天授:武则天年号,指公元690~691年。

29)峻密:严厉周密。

30)持法无颇:执法公正。颇:偏斜,不正。

31)夏官员外郎:夏官属官。武则天改兵部为夏官。夏官员外郎即兵部员外郎,正六品下。夏官郎中:夏官郎中即兵部郎中,从五品上。侍郎:夏官侍郎,即兵部侍郎。正四品下。

32)凤阁侍郎:武则天光宅年改中书省为凤阁省。即中书侍郎。中书省副职,正三品。

33)相王府长史:武则天时,睿宗李旦被封相王,姚崇被任命兼相王府长史。总管王府内事务。

34)天人让王:指姚崇参与的以张柬之为首的五大臣诛“二张”逼武则天退位,中宗复位之事件。天人:有道之人。让王:以王位让予他人。

35)承置醴(li)之顾:承蒙皇上特殊的顾问。汉楚元王刘交敬礼中大夫穆生、申生等。穆生不嗜酒。元王每置酒,特为穆生置醴。后世谓置醴为君王对臣下的特殊待遇。醴:甜酒。

36)飞龙利见:巨龙高飞于天,利于遇见伟大的人物。《易·乾》:“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飞龙:借指帝王,喻其居高位而临下,如龙飞在天。

37)参乘:陪乘或陪乘的人。这里指姚崇作为辅相,经常陪同皇帝。

38)兵部尚书:兵部长官,正三品。主管国家武官的选授,练兵及军械等事务。

39)中书令:中书省长官,正二品。隋、唐制,中书令与侍中、尚书令知政事,即为宰相之职。实际上,唐代中书令之地位更高,居于二省(门下、尚书)长官之首,可谓首相。

40)礼部尚书:礼部长官,正三品。主管国家典礼和教育、贡举。

41)左庶子:太子东宫属官,左庶子掌左春坊事,辅佐太子。

42)肃政大夫:即御史大夫,正三品。武则天光宅年(684)改御史台为肃政台。御史大夫为肃政大夫。执掌监察、执法。

43)司仆卿:即太仆卿,从三品,主管国家的舆马和马政。

44)知陇右监牧使:监领陇右(今甘肃西部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一带)诸牧场,掌管国家马匹的牧养、繁殖、训练、使用和收买、交换等事务,多以大臣兼任。

45)典:掌管。意为姚崇先后被朝廷任命为亳州等十个州的刺史。亳:即亳州,治今安徽省亳州市。宋:即宋州,治今河南商丘市西。常:即常州,治今江苏省常州市。越:即越州,治今浙江省绍兴市。许:即许州,治今河南省许昌市。申州:治今河南信阳市。徐州:治今江苏省徐州市。潞州,治今山西省长治市。扬州:治今江苏省扬州市。同州:治今陕西省大荔县。

46)景云:唐睿宗李旦年号,公元710~711年。

47)藩邸旧僚:藩王府老臣。藩邸,诸侯王府第。唐睿宗李旦封相王时,姚崇曾担任过相王府长史。

48)简易:作风随和,处事从简。

49)泛爱:博爱。

50)泾渭不杂:对人品的清浊认识分明。泾水浊,渭水清,清浊有别而不杂。

51)真率:真诚坦率。

52)甿庶风偃:指老百姓受到德化教育。甿庶,平民。风偃:即风行草偃,喻德教化民。偃,倒伏。

53)骜狠化从:把任姓粗野之人教化为懂王法的顺民。骜:傲慢,任性。狠:凶狠。化从:教化而顺从。

54)去思睹颂,来暮闻歌:这两句是说地方士民对姚崇离职的怀念和歌颂。去思:对离职官吏的怀念。来暮,对官吏的称颂之词。《后汉书·廉吏传》:“(范)廉字叔度。……旧制,禁民夜作防火灾。范迺毁削先令,但严使储水而已。百姓为便,迺歌之曰:‘廉叔度,来何暮。不焚火,民安作。平生无襦今五袴。”迺同“乃”。

55)既登邦政,卒乘辑睦:这句意思为姚崇执掌军国大政后,军民团结和睦。登:进用。卒乘,军队。辑睦,和睦。

56)及在宗伯,神人克谐:这句意为姚崇执掌邦国礼制,天意人心非常和谐。宗伯:官名。《书·周官》:“宗伯掌邦礼,治神人,和上下。”

57)谋事兼于百揆:策划国家大事要兼听百官的意见。百揆,此处意为百官。

58)三台:官名。汉朝设置尚书为中台,御史为宪台,谒者为外台,合称三台。

59)执国之钧:执掌国家之大政。钧,古重量单位,比喻国家政权。

60)金玉王度:王者的品德和器量。《左传·昭十二年》:“思我王度,式如玉,式如金。”

61)休徵来臻:吉祥的征兆出现了。休徵:吉兆。臻:至到。

62)懋(mao)德格天:大德感通于上天。懋:同“茂”,盛大。格天,古称所作所为,感通于天,叫格天。

63)名遂身逊:功名成就而自我引退。

64)开府仪同三司:唐文散官,从第一品。开府:古代高级官吏设置府署制度。仪同三司:意为非三公(太尉、司徒、司空)而给予三公同等的地位。

65)崇其秩,逸其志:提高他的官爵品级,闲适他的隐退心愿。崇:提高。秩:官阶,品级。逸:闲适。志:心意。

66)授职西掖(ye):任职中书省。西掖:中书省的别称。

67)扃禁:限制。扃:关闭。

68)求侍晨昏:这里指武则天时姚崇请求回家侍养母亲。晨昏:早晚。

69)暂阙:暂缺。阙:缺少。

70)剖符江表:这句话意为姚崇在江南作地方长官。剖符:古帝王授与诸侯和功臣的凭证。竹制,剖分为二,帝王和诸侯各执其一,故称剖符。江表:指长江以南地区。

71)敦谕起复:这句意为姚崇母丧葬后,皇帝诏令敦促姚崇夺哀任职。敦:敦促。谕:皇帝昭令。起复:重新起用。

72)衰麻外墨:这句话意为姚崇母丧葬后,朝庭不准在家守制。穿着黑色丧服在职。衰,通“縗”(cui),古代丧服,用麻布制成,披在胸前。外墨:黑色丧服。古代礼制,在家守制,丧服用白色。如果有战争或其它大事不能守制,服黑以代表丧服。

73)栾棘内毁:形容母葬而内心非常痛苦。栾:树名。汉班固《白虎通义·崩薨》引《春秋含义嘉》:“天子坟高三仞,树以松;诸侯半之,树以柏;大夫八尺,树以栾。”棘,酸枣树。居父母丧者自称棘人。

74)变礼中权:改变礼制符合灵活的原则。见成语“通权达变”。中,符合,适合。

75)神龙之首,予闻兴复,畴其井赋,累让而停:神龙元年(705),姚崇参与了诛二张,拥中宗复位的大事,中宗封姚崇梁县侯并二百户的田赋,姚崇再三让封,而不接受。畴:同“酬”,酬报。井赋:田税。

76)革故鼎新,大来小往:指姚崇在中宗复位和睿宗登基两次改朝换代中,都是开始从地方回来担任中央要职,但两次又被降到地方任职。故称大来小往。

77)济代全名,智也:即匡时救世,又保全了自己名份。多么有智慧啊!济代:救世于当代。

78)光辅四帝:指姚崇曾先后辅佐过武则天、中宗、睿宗、玄宗四个皇帝。

79)轩冕:卿大夫的轩车和冕服。亦谓官位爵禄。

80)池台:池沼台榭。琴筑:琴筑都是古乐器。

81)传爵土于祚允:传爵位和封地福及子孙。祚允:即祚胤,指子孙。

82)开元九年:玄宗年号,公元721年。

83)悼:悼念。

84)慕:思慕,怀念。

85)抚床辍舂:这句话意为听到姚崇逝世消息,老百姓很悲痛,休息者抚床叹息,劳动者停止了劳作。辍:中止。舂:用杵臼捣去谷壳。

86)中使吊临:皇帝派宦者来悼念吊丧。

87)羽仪:仪仗中以羽毛装饰的旌旗。

88)思缀遗美:准备请人写碑文留美名于后世。缀:缀文,著述。遗美:留传美名。

89)寘(zhi):安置。

90)洒恩仙翰:把皇帝御批的碑文恩施给姚家。仙翰:指皇帝的书简。

91)镂泽丰
8 i) G0 D* v; M9 L0 r  k5 n:(把碑文)雕刻到丰碑上。镂:雕刻。 
5 m" d1 l8 l$ ^4 \) h同珉(min),似玉的美石。

92)佳城:墓地。

93)神道:墓道。

94)宝其文字:写出那歌颂美德的文辞。宝:宝贵,美德。

95)别:另,另外。

96)樵苏:打柴割草。

97)神明:即神祇,天地之神。远契:远离。

98)岳渎(du):五岳四渎(长江、黄河、淮河、济河的总称)的省称。冥符:神授的符命。

99)翊圣斯偶:辅佐圣上恰逢其时。翊(yi),辅佐;斯,句中语气词;偶,数术里命中注定有成就的。

100)学刃攒植:指学习的积累和增进。学仞即学山。刃同“仞”。攒(cuan):丛聚。

101)訏谟:大的谋划。《诗·大雅·抑》“訏谟定命,远犹辰告。”

102)戎柄:兵权。

103)王纶:天子昭命。语出《礼记·缁衣》:“王言如纶。

104)黼(fu)藻:华美的辞藻。

105)丹青:红色和青色的颜料,借指绘画。此处引申为史册,史籍。喻:了解,明白。

106)但睹浑璞:只见是一块未经雕琢含玉的石头。浑:全。

107)谁详瑾瑜:谁能详知竞是一块美玉。

108)伊皋尺寸:象伊尹、皋陶那样处理国事,掌握分寸,大小皆宜。伊尹佐成汤;皋陶任舜时掌管刑法的官职。

109)管乐锱铢:象管仲、乐毅一样公平地选拔人才,锱铢不惑。管仲,春秋时齐之名相;乐毅,战国时燕之良将。后管乐并称,皆有抱负和治国之能。

110)言诚愿孚:言语朴实心愿诚信。孚:诚实,信用。

111)方辞汉禄,更辱齐租:刚辞去朝廷的重任,又委曲地去担任地方官。汉禄,汉朝的爵禄,指任朝官;齐租,齐地收租的任务,指任地方官。

112)上恻旒扆,旁悲路衢:意为听到姚崇逝世消息,皇上低头悲痛追悼,街市人民悲伤怀念。旒:帝冕。扆:帝座后屏风。

113)蓝田美玉,荔浦明珠:比喻父生佳子。称誉别人优秀的子弟。篮田即篮田山,在今陕西篮田县东,出产美玉。荔浦,县名:西汉置,治所在今广西荔浦县西荔水北。

114)载广休庆:使人民都得到极大的福庆。载,句首语气词。

115)爰宏典谟:使国家制度得到丰富完善。爰,句首语气词。

116)盛业其铺:详细地叙述一生的丰功伟业。铺:铺叙。

117)帝念频轸:皇帝多次怀念。频:屡次。轸:痛念。

118)仙毫特纡:皇帝制令褒扬。仙毫:皇帝的文笔。纡:形容文章曲折动人。

119)凤篆龙图:形容碑刻书法灵动、笔势巧妙,如龙凤舞姿。

120)七曜光动:意为歌颂姚崇铭文象七曜星一样,闪闪发光。“七曜”,指日、月和金、木、水、火、土五星。

121)三泉泽濡(ru):这句意为姚崇虽然逝世了,但仍然恩泽滋润世人。三泉:三重泉,即地下深处。引申为埋葬死人之处。泽:恩泽。濡:滋润。

122)铨能叙事:按照资历和劳绩,铨衡给予褒奖。铨:铨衡,衡量。叙同“序”。叙事:按规定的等级次第授官职或给予奖励。

123)求旧铭实:搜求故事,铭记于碑。

124)惭殚恧(nu)芜:作者自谦之词。意为惭愧啊,心脑竭尽,文章还是逊色。恧:惭愧。芜:繁杂。

125)延陵:地名。春秋吴季扎封邑。其地为今江苏武进县。季扎,吴王寿梦少子,吴国贤王子。

126)遐(xia):远去。邈(miao):久远。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4#
 楼主| 发表于 2011-10-9 14:59:47 | 只看该作者

大唐故嶲州都督赠幽州都督吏部尚书公姚府君碑铭并序1

       朝请大夫秘书丞兼昭文馆学士上柱国 胡皓2

      正议大夫行将作少匠上柱国 徐峤之3 奉敕书

夫应顺相成4,君臣有待,岂不以参庸作辅5,□□移屯。象阙6不可以不临,山川不可以不守。于是开分都野7,对乂天人8。高爵命于仪刑9),大邕熙于品物10,五侯九伯11,公实当之。

公讳懿,字善意。其先吴兴郡12大姓。明考13以宦历陕圻14,遂留家于硖石也。昔有虞惟舜,其姓惟姚15。钦若神明,盖云祖始。子孙蕃邈16,而迨17于兹。曾祖宣业,陈18征东将军,吴兴郡公。祖安仁,隋青汾19二州刺史,远图膺锡20,大名垂休21。父祥,隋怀州长史22、检校函谷关都尉23,炀帝24诰以武能守于天险25。高门晋烛何象贤之纷光哉26

公都尉之季子,毅烈昭融27,蓄大容远28。艺工非习,学达无师29。燕雀30□知,鸿鹄31自若,以待奋31也。年十八,属乱隋,无象32,群盗生郊,授公本县令。以先人部曲33,少用辑宁34。太宗济河35,闻公名,密遣相诏公36,告于州将曰:“王充非主,天命在唐,宜速举众以应义。不尔,恐贻后慼37。”因间道入谒38,高祖39嘉叹者久之,乃降赐墨书金帛40,以此阖州离患41。太宗东伐王充42,授鹰杨郎将43、长沙县男、水陆道总管44。洎45贼平,将举籍46议功,有妄谮者云:公曾通伪郑47,因见疑黜48。又以明略49用多,每为朋侪50所忌,乃筑室于硖石东北重岗之曲,将以道德幽栖51,高尚其事。右二陕52),左二陵53,北河南阴,南山北趾。中养浩气,外衍遐风54。紫芝淹留55),赤松56不返。俄而贬授晋州高阳府折冲都尉57。公抗疏自列58,谢病而退。乃除常州长史,亦坚以疾辞。寻除硖州59刺史,累加银青光禄大夫。公举六察60按百城61,导济江门62,茂育云泽。龙朔63初,邛蛮作梗64,乃除公使持节65嶲州都督66。公正以训吏,严以蓄戎。不罚而澂67,不战而服,能以殷远68,寿以衰迁。启全69告终,返真70于始。以二年十二月一日终于官舍。春秋七十有三。呜呼哀哉,以三年七月十五日藁葬71于硖石县安阳公之原72,未备迁礼也。

公门传孝义,代蒙旌榜73。至若鸡鹜74家禽,牛羊圈畜,互以相乳,不限所生,岂非明德继修,应形殊类也。公青云75谁与,白日相邻,武杰文英,幽深天理76。孝原忠极,保合神庭。馀力所存,致心无害。虽五善三变77,穷妙曲成,而藏器迨时78,移官于位,乃作藩翰79,以制要荒80。绥之以诚不以言,震之以威不以暴。远夷交顺81,群物缉熙82。存立大功,殁83昭馀训,岂无明主而有遐遗命矣哉!

公初娶张氏、李氏,并早殂殁。后娶刘氏,累封彭城郡84夫人,则隋左常侍85降之孙,唐襄州86长史志逵之女,今紫微令崇、故宗正少卿87景之母也。夫人于资福址88,实受灵和,四德89待行,三从90及嗣。祖先导后91,在闾成家92。二子少孤93,一门所恃。长幼咸若,礼训所陶。出有庶官94),入惟丞相。乃敷皇极95,遂广人和。至矣哉!盖由内则有方,外成其大。而况乎众姜群妇,罔或不宗96,于休夫人97,岂古之明达者矣。以神龙三年98正月八日终于洛阳慈惠坊之私第。呜呼!遗令曰:“生以形累,死以魂游。然事尊在冥,无远不至,何必合葬,然后为礼。昔邴根矩99沐德信100并通儒达识,咸以同窆101为非。实获我心,当从其议,无改吾志,尔惟孝乎?殁已可于龙门山102外,用为窀穸103,冀104近家园,以慰吾平生之好耳。”崇等敬遵遗旨,以景龙二年105岁次戊申九月庚寅朔十五日甲辰葬于万安山之南阳106。令公纯德107佐时,高堂生感。永思不待,长号罔极108。以为东茔已毕,西兆未殷109,占考岁辰,奏加封树110。以开元三年111岁次乙卯十月已酉朔十三日辛酉庀徒有作。初景龙年以时宰先人112,特制追赠113幽州都督。而神道114贵静,玄宅不移115,重广冥域,因成象制116。天子于是乎昭宠117大臣,追崇旧烈118,又制赠119吏部尚书,谥曰文献公。命五品官一人监护120,赐米、粟各二百石、绢布四百端匹,庶事官供,特令优厚。盖念功悼存发荣而资哀者也121。版筑相丽122,贲饰123其仪,丰不近奢,薄不违俭。名山大谷,异势盘纡,密圹124重坟,灵祇式叙125。是惟幽极,可以永安。撰德昭文,长垂不已。铭曰:

氏原德先,裔裔绵绵126。曷时无儶127,曷位无贤。重象曜质128,纷纷秩秩129。洁齐相亨130,休复于吉131。于是保之,文献非他。我生则睟132,天爵133云多。粤有符彩134,宁施琢磨。英图烈烈135,利用峨峨136,瞻天历象,谒帝关河137,庸勋远大,锡命骈罗138。行行驷马,作藩荒遐139。职职悟人140,为范陶均141。政闲谁黩142,时修物育。陟遐未穷,归冥不复143。慈告式明,卜宅离茔144。东毕西贲,幽封大成。尊尊145孝子,昭发家声。

            开元三年十月十三日146)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5#
 楼主| 发表于 2011-10-9 15:01:52 | 只看该作者

注 释

1)《大唐故嶲州都督赠幽州都督吏部尚书文献公姚府君碑铭并序》一文选自《全唐文》卷三百二十八《胡皓》。又根据200210月《大唐故嶲州都督幽州吏部尚书文献公姚府君碑铭》拓片(后简称姚懿碑拓片)校正。1988年出版的《陕县志》说:“姚懿碑原位于县东张茅乡西崖村西南姚懿墓前。1983年因发掘姚墓,将碑迁移至县西刘秀峰西侧山阿。碑高2.90米,宽1米,厚0.35米,龟座高0.70米,蟠龙首。碑由唐胡皓撰文,书法家徐峤之书。碑正面排文28行,行58字。额篆‘大唐故嶲州都督赠幽州都督吏部尚书文献公姚府君之碑’字样。因风雨剥蚀,碑文缺损较多”。

2)胡皓:唐开元三年(715)任朝请大夫、秘书丞兼昭文馆学士。

3)徐峤之:唐越州(治今浙江绍兴)人,开元三年任正议大夫,行将作少匠,上柱国。是吏部侍郎、集贤殿学士、书法家徐浩之父。《中州金石记》谓徐峤之“其书疏秀方整,有初唐虞(世南)禇(遂良)遗意。”正议大夫,文散官,正四品上阶;将作少匠,属将作监副职,从四品下。掌供邦国修建土木工匠之政令,总四署三监百工之属官”,专司营造修筑工程。

4)应顺相成:应天顺人的选择是上天所定。应顺:应天顺人。相:选择。成:定,既定。

5)参庸作辅:参谒皇上得到任用作为辅佐。参:古代以下见上为参。庸:任用。辅:辅助,佐助。

6)象阙:宫廷阙门。

7)开分都野:开创都邑,分封疆土。开:开始,创始。都:都市,城邑。野,分野,与星次相对的地域。

8)对乂天人:分别对应治理天与人。对:应对。乂:治理。

9)爵:爵位。命:帝王按官职等级赐给臣下的仪物如玉圭和服装等。仪刑:效法。《诗·大雅·文王》:“仪刑文王,万邦作孚。”仪、刑均为法式、典范。

10)邕熙:指和平盛世。邕,同“雍”,和。品物:众多事物。《易·乾》:“品物流形。”

11)五侯:指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九伯:九州之伯。

12)吴兴郡:治今浙江湖州市南。辖今浙江临安、余杭、德清一线西北,兼有江苏宜兴市地。

13)明考:英明的父亲。考,已故的父亲。

14)陕圻(qi):即陕州,治陕县(今河南省三门峡市。)圻:通“畿”。古代王都周围千里以内的地区。因陕州距离唐朝京师长安“四百九十里”,东至“东都三百三十里”,故称陕圻。

15)昔有虞惟舜,其姓惟姚:这两句意为从前有虞氏部落的舜帝,他本姓姚。舜:上古,五帝之一。姚姓,有虞氏,名重华。相传其父顽母嚣,弟象傲。由四岳举于尧,尧命摄政三十年,除四凶(鲧、共工、驩兜、三苗),举八元八恺,天下大治。受禅继尧位,都于蒲阪(今山西永济县东南),在位四十八年。南巡,崩于苍梧之野。

16)蕃邈:繁衍昌盛久远。

17)迨(dai):至。

18)陈:朝代名。公元557~589年。陈霸先代梁,国号陈,都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吴兴郡公:爵名。晋始定郡公制度,如小国王,谓之开国郡公。唯其有封爵无封地而已。

19)青州:治今山东省青州市。汾州:治今山西省隰(xi)县。

20)远图膺锡:因有长远之谋而受到皇帝的赐赏。远图:长远之谋。膺:受。锡:赐。

21)大名垂休:伟大的名字流传久远。垂:流传。休:美善。

22)怀州:治今河南省沁阳。长史:州官员,在州刺史、别驾之下,正五品下。

23)检校函谷关都尉:代理函谷关都尉。其职位高于都尉。函谷关:在今河南灵宝市东北王垛村。战国秦置。

24)炀帝:即隋炀帝杨广(569~618)。隋文帝杨坚次子。即位后营建东都洛阳,修长城,开长堑,辟驰道,开运河。大业七年始,三攻高丽。民不堪命,义军四起。大业十二年奔江都。十四年三月,被禁军将领宇文化及缢杀。

25)天险:清《直隶陕州志》为“交险”,

26)高门晋烛何象贤之纷光哉:这句语的意思是显贵门第世代读书求取功名,祖祖辈辈事业相承,这是多么荣耀而光辉四射呵!高门:显贵之家。晋烛:即举烛。晋:升,举。《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云而过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受说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仕之。燕相白王,王大悦。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引申为读书求功名。象贤,能够效法先人的贤德。《尚书·微子之命》:“殷王之子,惟稽古,崇德象贤。”后来成为赞美父子事业相承的套语。纷:盛多貌。光:荣耀。

27)毅烈昭融:坚强威严而昭明久远。

28)蓄大容远:心胸宽阔,志向远大。蓄:积聚。容:容纳。

29)学达无师:《全唐文》为“学远无师”,今从《姚懿碑拓片》为“学达无师”。

30)燕雀:燕子麻雀,小鸟。鸿鹄:鸟名,即天鹅。

31)奋:鸟展开翅膀。《战国策·楚策四》:“鼓翅奋翼。”

32)无象:意为没人执政。象:这里作执法,以法治理。

33)部曲:豪门大族私人的军队。

34)辑宁:和协安定。

35)太宗济河:指隋大业十三年(617)九月,李世民(后为唐太宗)随父李渊太原起兵后向长安进攻时渡过黄河。太宗,即唐太宗李世民。

36)密遣相诏公:《全唐文》为“密遣相闻公”,今从《姚懿碑拓片》;“密遣相诏公。”

37)贻(yi):留下。慼同“戚”,忧。

38)谒:拜谒,进见。

39)高祖:即唐高祖李渊。

40)墨书金帛:指高祖李渊赏赐的文书和金银布帛。

41)阖州离患:全州避免了一场战争灾难。阖:全。

42)太宗东伐王充:指唐武德三年(620),时任秦王的李世民率唐军东讨洛阳地方割据势力王世充事件。王充:即王世充。当时为避李世民讳名,故写为王充。王世充(?~621),字行满,隋新丰(治今陕西临潼东北)人。炀帝死,拥越王侗在洛阳为帝。后废杨侗自主,国号郑,年号开明。武德四年,兵败降唐,后为仇家所杀。

43)鹰杨郎将:武官名。鹰扬府长官。正五品上。

44)水陆道总管:主管河道漕运和陆路驿递以传输物资的军事长官。唐初,因战争等重要事务而特设。

45)洎(ji):介词,意为等到……时候。

46)举籍:拿出功劳簿。

47)伪郑:指王世充所建的政权,国号郑。

48)黜(chu):贬职。

49)明略:高明的谋略。

50)朋侪(chai):朋辈。即同时仕宦的人。

51)道德幽栖:为修德养身而隐居。道德:指人的品学修养。幽栖:隐居。

52)二陕:指陕原和莘原。陕原即今位于三门峡西南约二十五华里。莘原位于河南陕县东凡乡南阳村一带。

53)二陵:指崤山中的南、北两个山陵。《左传·僖公三二年》:“殽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避风雨也。”

54)衍:蔓延。遐风:远去之风。

55)紫芝:菌名,木耳的一种,可作菜食,入药。淹留:滞留。

56)赤松:即赤松子,道教传说中的仙人。

57)晋州:今山西临汾市。高阳府折冲都尉:武官名,折冲府属官,从四品下。

58)抗疏自列:不想从命,上书陈述自己的想法。

59)硖州:今湖北宜昌市。因在三峡之口而得名。辖境相当于今湖北宜昌、远安、枝城等市县地。

60)六察:指考察官员的六个方面。其一、察官人善恶;其二,察户口流散,籍帐隐没,赋役不均;其三、察农桑不勤,仓库减耗;其四,察妖猾盗贼,不事生产,为私橐害;其五,察德行孝悌,茂才异等,藏器晦踪,应时用者;其次,察黠吏豪宗,兼并纵暴,贫弱冤苦不能自申者。

61)百城:谓多城,很多地方。

62)导济江门:《全唐文》为导齐江门。今从《姚懿碑拓片》:“导济江门”。

63)龙朔:唐高宗年号,公元661~663年。

64)邛(qiong):邛部县:治今四川越西县东北。蛮:古代对南方各族的泛称。此指邛部的少数民族。作梗:作乱。

65)使持节:古使臣出使,必持节作为凭证。魏晋以后以持节为官名。一般为刺史总军戎者。唐初,诸州刺史加号持节,总管(都督)则加使持节。

66)嶲州:唐武德三年改越嶲郡为嶲州,治越嶲县(今四川省西昌市)。唐嶲州辖今四川越西、美姑以南,金沙江以西、以北,锦屏山、监井河以东地区。都督:地方军政长官,总揽本区军民政。掌督“州兵马、甲械、城隍、镇戍、粮稟,总判府事。”唐于各州按等级分别置大、中、下都督府,各设都督。嶲州都督府为中都督府,都督为正三品。

67)不战而澂(cheng):《全唐文》为“不战而徵”,《姚懿碑拓片》为“不战而澂”。澂:水清而静。此指平定叛乱。

68)能以殷远:《全唐文》作“能以毁远”,今从《姚懿碑拓片》,“能以殷远”。

69)启全:善终。

70)返真:这里指逝世,回归本原。

71)藳(gao)葬:草草埋葬。

72)硖石县安阳公之原:即莘塬,因在安阳溪水之阳而得名。在今河南陕县东凡乡南阳村一带。

73)旌榜:旌表题榜。

74)鹜(wu):家鸭。

75)青云:喻隐逸。

76)天理:天性。

77)五善:即五德,温、良、恭、俭、让。三变:《论语·子张》:“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78)藏器迨时:《全唐文》为“藏器待时”,今从姚懿碑拓片“藏器迨时。迨(dai);等待。”

79)藩翰:比喻保卫国家的重臣。藩:藩国。翰:柱子。

80)要荒:指离京城很远的地方。要:要服、荒服。

81)远夷交顺:《全唐文》为“远夷文顺”,今从《姚懿碑拓片》“远夷交顺”。

82)缉熙:指光明。缉,通“辑”,和睦。

83)殁(mo):终、死。

84)彭城郡:治今江苏省徐州市。

85)左常侍:内侍省属官,正五品下,共六人。掌传达诏旨、守御宫门,洒扫内庭,内库出纳和皇帝的饮食起居等事务。

86)襄州:治今襄樊市汉水南襄阳旧城。

87)宗正少卿:宗正寺副职。从四品上。协助宗正卿“掌九族六亲之属籍,以别昭穆之序,并领崇玄署”。

88)资:声望,地位。祉:福。

89)四德:儒家以孝、悌、忠、信为四德。

90)三从:《仪礼·丧服·子夏》:“妇人有三从之义,无专用之道。故未嫁从父,即嫁从夫,夫死从子。”

91)祖先导后:《全唐文》为“祗先导后”,今从《姚懿碑拓片》“祖先导后”,意为效法先人教导后辈。

92)在闾成家:在家里完成培育儿辈成材之功业。闾:里巷。

93)二子少孤:指姚崇和其弟幼年即丧失父亲。

94)庶官:众官。

95)乃敷皇极:于是施行帝王统治的准则。

96)不宗:不尊崇。

97)于休夫人:啊,这个人呀。于,叹词,表赞叹。休,语气词。夫,这,那。

98)神龙三年:唐中宗年号,公元707年。

99)邴根矩:即三国时邴原,字根矩,北海朱虚(治今山东临朐)人。为人操行高尚。曹操执政时,历署丞相征事、五官将长史。

100)沐德信:即沐并,字德信,河间(治今河北献县)人,东汉末历官曹操相府谋掾、成皋令、济阳太守、议郎等。主张俭葬,临终前戒止妻女送葬。

101)同窆(bian):合葬。窆:葬时穿土下棺。

102)龙门山:今河南洛阳龙门石窟所在的伊阙。

103)窀穸(zhui xi):墓穴。长埋谓之窀,长夜谓之穸。

104)冀:希望。

105)景龙二年:唐中宗年号,公元708年。

106)万安山之南阳:万安山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南。姚崇母墓在万安山之南坡今河南省伊川县彭婆乡许家营村北。

107)纯德:大德。

108)长号罔极:长哭不止。号:哭喊。罔极:无极。

109)西兆未殷:西边墓地未正礼。兆:墓地的界限。后用以通称坟墓。殷,满,足。未殷指未完工。

110)封树:古代士大夫的葬礼。聚土为坟叫封,植树为标记叫树。

111)开元三年:唐玄宗年号,公元715年。

112)时宰先人:当时执政者的先人。时宰:当时的执政官,指姚崇。

113)特制追赠:《全唐文》为“特旨追赠”,今从《姚懿碑拓片》。

114)神道:墓道。

115)玄宅不移:《全唐文》为“元宅不移”,为讳清康熙帝玄烨名讳而改为“元”字,今从《姚懿碑拓片》。玄宅:墓穴。

116)象制:。象:大。制:特指丧制。

117)昭宠:彰耀贵宠。

118)追崇旧烈:追怀推崇已故的功臣。

119)制赠:皇帝下诏书追赠。

120)命五品官一人监护:《全唐文》为“命五品官监护”,今从《姚懿碑拓片》。

121)盖念功悼存发荣而资哀者也:因为纪念功臣、悼念亡者、显现光荣而依借这个丧制仪礼呵。存:思念。资:依借。哀:丧事。

122)版筑相丽:形容原安葬姚懿的“安阳公之原”陵墓和现建筑的姚懿假冢陵墓,象版筑一样遥相对应。版筑:原意为筑墙时用两板相夹,以泥土置其中,用杵舂实。丽:两相并连成对。

123)贲饰:华美的装饰。贲:大。

124)密圹(kuang):坟墓。

125)灵祗式叙) A# w( D9 n: u5 o- w
:神灵安排有礼有序。祗
, O. B1 j+ @. F4 G1 v:神灵。式叙
8 _# b' Z! t. q8 F* n2 [. d:式序。有礼仪的样子。

126)裔裔绵绵:形容子孙蕃邈,分居四方。

127)曷时无儁(jun):何时没有俊才?儁同“俊”。

128)重象曜质:重重叠叠的阙门映出墓主人威严的本质。重象:重叠的阙门。曜:炫耀。质:本质。

129)纷纷秩秩:盛多而又整肃有序。

130)浩齐相亨:修业养德和救民济世本来就是相通达的。浩:品德纯洁。“齐”同“济”,济世救民。亨:通达。

131)休复于吉:辞官隐退和复职从政都是美德。休:辞官。复:复职。吉:美、善。

132)睟(sui):视。

133)天爵:自然的爵位。《孟子·告子·上》:“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

134)粤:发语词,用于句首。符彩即符采,玉的纹理光彩。

135)英图烈烈:英才谋略威武显赫。

136)利用峨峨:物尽其用功勋卓著。利用:物尽其用。峨峨:指功劳大。

137)瞻天历象,谒帝关河:上观测天象,下拜谒皇帝于函谷关、黄河要地。

138)庸勋远大,锡命骈罗:功勋远大,皇帝赏赐爵位、车服的诏令一个接一个。庸勋:功勋。锡命:天子赏赐诸侯爵位、车马、服饰等的诏令。骈罗:骈比,密集。

139)作藩荒遐:到边荒之地担任一方要职成为中原屏障。

140)职职悟人:意思是足智多谋使众人领悟真谛。职职:繁多的样子。悟人:使人悟道。

141)为范陶钧:意思是好象制作陶器用的转轮一样成为做人的典范。陶钧:制作陶器用的转轮。

142)黩:过滥。

143)陟遐未穷,归冥不复:登高升远没有穷尽,回归冥府再不回来。

144)卜宅:以占卜择定墓地。离茔:两个相互对应的坟墓。离:相并曰离。

145)尊尊:敬词。用于对皇帝、官吏的称呼。《礼记·丧服四制》:“贵贵尊尊,义之大者也。”郑玄注:“贵贵,谓为大夫君也。尊尊,谓为天子诸侯也。”这里指姚崇。

146)开元三年十月十三日:《全唐文》无此句,今依《金石萃编》补之。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6#
 楼主| 发表于 2011-10-9 15:03:18 | 只看该作者

大唐正议大夫光禄少卿虢县开国子

吴兴姚府君神道之碑并序1

            朝议郎检校秘书少监博陵   崔沔2  

          正议大夫行将作少匠上柱国东海 徐峤之书

原夫道之所运,坦乎大方3;情之所钟,恸非恒数4。积善馀庆5,则吴有延陵丧子于赢博6;德者必寿,则鲁有颜回早夭于洙泗7。(下阙)哀词,载感行路,况乎华岁阳止8,摧兰秀于谢庭9;望月融明,落珠晖于随掌10。玄成象□,□□上□,茂宏□□,□□□□,有足□□,其(下阙)海曾构蕃于夏业,克生俊彦11,必复公侯,图勋烈而载旂常12,席宠秩而纡珪组13,备诸史□□可□□□□□□□□□□□□□□。(下阙)嗣。祖善意,皇朝银青光禄大夫、硖州刺史、嶲、幽二州都督、长沙县开国男、赠吏部尚书。□□□□□□□□□□□□□(下阙)翼子于三台14;殁为贵神,荣亲于八座15,父崇紫微令兼兵部尚书、梁国公、开府仪同三司,□□□科,武□□□,重深□润,□□□□(下阙)也。禀五常之精粹16,含六气之淳和17。幼而韶明18,长而英达19。学礼而立,行中准□,学诗以言,文□黼藻。义□著于□□,仁□孚□□□。(下阙)警卫升云,陛以周旋,惟彼储闱20,幸求端士21,出纳22初命,尤籍正人,乃除君太子通事舍人23,敷奏详闲24词令□举,言□之□,独□□□(下阙)国所资,尤重符节,大夫元服25,天子信臣26,妙年27兼之,可谓殊宠。迁都水使者28,考□□之宜,□□□之□□□□□□□□□(下阙)胜,蹔迂令望29,言佐近藩。出为延州司马30。虽屈我直,□蹭蹬栖□而安乎卑位。从□晏默,稍迁齐州31□□□□□□□□齐□□(下阙)牧晋城宝利32,将有范金33,军国所储,于是为大。乃除君陇州34长史。未到官,又转为泽州35□□□□□□□□□□□□□□□□□□(下阙)。以清白升进,朝庭休之。封虢县开国子36,食邑37四百户。奄宅方国38,传之子孙,策名清时,□实□□,□□□□□□□□□□□□□(下阙)穰邓之境,乃拜邓州39刺史兼检校商州运漕40,武关41之外,方城42所临,□□□韩地□□□□□□□□□□□□□□□□□□□(下阙)就役将何克堪!况奠川涤源43。疏山通道44,尽赋不足,以供邮传45。□□□□□□□□□□□□□□□□□□□□□□□□□□(下阙)使人劳而无怨义,然后税均不患贫,咸用康宁,莫敢□窳46,刊濬47毕就,拜□不空,谁之功欤!□□□□□迁海州48□□□□□□□(下阙)恂会稽之辞,刘宠49不是过也。上以形于远方,尤杖能吏,竟抑而不许。海滨广厚,泻50卤□□□持盐之□□□□□□□□(下阙)命;坐为泉薮51。乱绳易扰,棼丝不纲52。君褰帷到官,乘传按部53,威令颇振,仁风先翔,阖境肃然54,艮□□□□是求尚父□□□□□□(下阙)豪杰知禁,专任55以恕而人不忍欺,大削烦苛56而物皆遂性。朝廷嘉之,征拜57光禄少卿。海州□□□之立碑于□□□□□□□(下阙)厥政,贰金鼎之重,司玉食之珍58,课行职修,名劭身泰59。于时令公60光辅兴运61,□丕承睿□□□莫比,天下具瞻62,□□□□(下阙)儿无骄盈之色63。九班留滞,四载不迁64,方于朝贤校□□族,未有若斯之比者也。尤所谓谦谦君子65,无兢惟时,温温恭人66,□□□□。(下阙)祐。粤以开元四年67岁次景辰八月廿六日遘疾68终于东都慈惠里第,春秋卌69。上初闻□有疾,频遣使问,□□□□□□□(下阙)。药奉御李宗,乘驿就疗70。嗟乎,异方灵草,不植中原71,近古名香,无闻今日;营魂莫返,赋命何言72!主上闻之,愈加震□□□□(下阙)夭促而礼备哀荣73。以其年十一月癸酉朔十八日庚寅葬于东都万安山之南原,礼也。平生□宿卫74,昔宾朋盈路充庭□□□□(下阙)存。惟君至性过人,少而纯□,□宦于外,游必有方。恒营□□,□□服□,动□□□,□□□□,□□□□,珍华家□,□□□□□□(下阙)实,因心不邀浮名75,尤慎内行题饰76,后进赏接名流77,纤能□□□□□□□□□□□□□□□□□端人莫知□□□□□□□(下阙)疾,贤□叹,庶士忧惶,咸则由衷,有逾恒礼,亭□羁□□□□□□□之人□□□□□□□□□□□□□□□□□□□□(下阙)公以长子□为家之宝,存不伸其用,殁必扬其名78。□□□□□□不□遗烈沔参□儒□□□□□□□□□□□□□□然□□(下阙)。

迈德流胤79,锡瑞离疆。祚分虞后80,绩著□王。施于绵载81,□□□□,□□□□,诞生忠良。(其一)□□□□,□□□□,□□□□,□□□□(下阙)门子,冲年解巾82,侍从丹禁83,优游缙绅84,出总方岳85,惠我烝民86,入□□□,出为名臣,(其三)竭诚□□□□□□□□□□□□□□□□(下阙)宸扆,感彻台庭87。郊原寂寂,埏燧冥冥88。夜台89不晓,泉户长扃90,式序91百行,流范千龄。(其五)。

开元五年四月二十七日弟正议大夫行太子中舍人、上柱国夏县开国子异 建92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7#
 楼主| 发表于 2011-10-9 15:04:20 | 只看该作者

注 释

1)《大唐正议大夫光禄少卿虢国开国子吴兴姚府君神道之碑并序》:本篇选自清王昶《金石萃编》卷七十一,唐三十《姚彝神道碑》。此碑“高七尺三寸,广四尺九寸,三十二行,行仅四十九字,正书,在洛阳许家营。”现尚树在河南伊川彭婆乡许家营村姚崇陵园之中,是姚崇长子姚彝的墓碑。“正议大夫”,《金石萃编》原为“朝议大夫”。《姚彝神道碑》拓片为“正议大夫”,今从《姚彝神道碑》拓片。正议大夫:文散官,正四品上阶。光禄少卿,属光禄寺副职,从四品上,主管皇室祭品、膳食及招待酒宴之官。开国子,唐爵位,正五品。

2)崔沔(673~739):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应制举对策为天下第一。开元中历秘书监,太子宾客,开元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朝议郎;文散官,正六品上阶。秘书少监:秘书省属官,从四品上。“掌邦国经籍图书之事”。博陵,为崔氏望族名号。

3)道之所运,坦乎大方:大意为在道路上行走,难道会一直象在平原上一样平坦吗?坦:平直。大方:大地。

4)情之所钟,恸非恒数:大意为感情所钟爱的,悲欢不一定是常数。钟:专注。恸:悲哀过度。恒:经常。

5)积善馀庆:行善积德的人家,福泽会及于子孙。

6)则吴有延陵丧子于赢博:但春秋时吴国有贤人季札丧长子于赢博之间。延陵季子即吴王寿梦少子季札,其兄吴王诸樊与馀祭曾多次让位于他,他都推让不受,诸侯国士民称誉其为大贤。赢:赢邑故城在今山东莱芜西北,有吴季札长子墓。博:《金石萃编》为“傅”有误;今从《全唐文》“博”。博邑故城在今山东泰安东南。

7)德者必寿,则颜回早天于洙泗:有德行之人必然长寿,但极有德行且好学的孔子高徒颜回,却过早地逝于礼教诗书之乡洙水泗水之间。

8)华岁阳止:意为正是青壮年阳寿却过早地中止。华岁:喻青少年。阳:阳寿。

9)摧兰秀于谢庭:意为狂风摧折兰花在谢家门庭上。比喻青春年少之人却早亡故。谢庭:晋代宰相谢安门庭,其家子侄皆俊秀。

10)落珠晖于随掌:明月之珠落于随侯的手中,光芒被淹。珠晖:明珠光芒。随掌:随侯的手中。珠入手中,光芒被掩。史载春秋时诸侯国随国特产明月之珠。随,春秋时诸侯国,灭于楚国。

11)俊彦:才智杰出之人。

12)图勋烈而载旂常:图谋建功立业而记载纪功授勋的礼仪。勋烈:功绩。旂(qi)常:旗名。古代王用太常、诸侯用旂常,以作纪功授勋的仪制。

13)席宠秩而纡珪组:受到帝王信任被授官职而手执玉珪腰悬金印。席:古人凭席治事;因而称职位为席。宠秩:宠爱并授以官秩。纡:垂、系。珪组:玉圭与印组。借指爵位,官职。珪:玉。帝王诸侯所执的长形玉版。上园下方,表信符。组:丝带古代佩印用组。

14)翼子于三台:福佑儿子在朝庭中枢为辅相。翼:佑护。三台:官台。汉因秦制,设置尚书省为中台,御史为宪台,谒者为外台,合称三台。

15)殁为贵神,荣亲于八座:逝世后作为尊贵之神,使子孙在八座之上为官而显荣。八座:古八种高级官吏的总称。隋唐则指六部尚书和左右仆射。后来一般用八座作尚书或高级官员的代称。

16)秉五常之精粹:遵循五常的精华要义(来处人行事)。五常:古时五种道德仁、义、礼、智、信。精粹:精华纯粹。

17)含六气之淳和:怀藏着六气的敦和原则(来待人接物)。六气:指阴、阳、风、雨、晦、明。淳和:敦厚平和。

18)幼而韶明:少年英俊而聪明。

19)长而英达:成年处事英明而通达事理。

20)储闱:太子居住的宫阙,即东宫。闱,宫闱。

21)幸求端士:幸运地访求到正直之士。端士:正直之士。

22)出纳:传达帝王命令,反映臣民意见。

23)太子通事舍人:东宫属官,正七品下,职“掌导引宫臣辞见及承令劳问之事。”

24)敷奏:陈述奏进。详闲:详细而熟习。

25)元服:帽子。元者,首也。冠者,首之所著,故曰元服。

26)信臣:忠诚可靠的臣子。

27)妙年:青少年时期。

28)都水使者:都水监的长官,正五品上。掌川泽、津梁之政令。唐初隶将作监,开元二十五年专设。

29)令望:美好的声望。

30)延州:治今陕西省延安市。司马;州属官,正六品上。

31)齐州:治今山东省济南市。

32)晋城:治今山西晋城县。宝利:珍宝财货。

33)范金:以模子浇铸钱币。

34)陇州:治今甘肃省陇西县。

35)泽州:治晋城,今山西省晋城市。

36)虢县:唐虢县治今陕西宝鸡。开国子:爵位,正五品上阶。

37)食邑:卿大夫的封地。收其赋税而食,故名食邑。

38)奄宅方国:抚定所封食邑之地。奄宅:抚定,统治。方国:四方州郡。

39)邓州:治今河南省邓州市。

40)商州:治今陕西省商县。运漕:财赋及谷物转运等事物。

41)武关:在今陕西省丹凤东南。战国秦置。

42)方城:治今河南方城县。有春秋楚国所筑长城。

43)奠川涤源:奠定高山大川,清除疏通源流。

44)疏山通道:开山通路。

45)邮传:驿站传递信息。

46)窳(yu):懒惰。

47)刊:砍伐。砍树以通道路。濬(jun):通“浚”;疏通河道。

48)海州:治今江苏省灌云县西南。

49)刘宠:字祖荣,东汉东莱牟平(治今山东福山)人。汉朝远支宗室。精通经学。初举孝廉,后为东平陵令。任会稽太守,革除苛政,郡内称治。桓帝、灵帝时两任司空,一任司徒、太尉。

50)海滨广厚,泻:《金石粹编》为“海滨广厂”。今从《全唐文》:“海滨广厚,泻”。泻:倾泻。

51)薮:水少、水草多的湖泽。

52)棼(fen ):紊乱。纲:网上的大绳。

53)褰(qian)帷至官,乘传按部:这两句意为上任到官,就巡查部属。褰:撩起。帷:围在四周的布帐、帐子。乘传,古驿站用四匹下等马拉的车。按部:巡查部属。

54)阖境:全境内。肃然:严肃庄重的样子。

55)专任:一心信任。

56)大削烦苛:大量删除烦法苛政。削:删除。烦苛:烦法苛政。

57)征拜:召回任职。

58)贰金鼎之重,司玉食之珍:这二句意为:协助掌管好皇帝的膳食供奉,责任重大而荣光。贰:协助,副职。金鼎:皇帝所用的食器。司,掌管。玉食:珍美的食品。

59)名劭身泰:声誉美好,自身德才兼达。劭,美好。

60)令公:这里指时任中书令之姚崇。

61)光辅兴运:指唐睿宗时任命姚崇作兵部尚书兼中书令。

62)具瞻:言官居上位者,众庶都瞻仰之。

63)儿无骄盈之色:这句话意为(姚崇作中书令时,)儿子姚彝一点也没有骄傲自满的表现。

64)九班留滞,四载不迁:这两句意为(姚彝没有利用父亲权势擢升,)在光禄少卿的位置上连续四年没有升迁。九班:指朝廷的九寺(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

65)谦谦君子,无兢惟时:谦诚君子,与时无争。

66)温温恭人:为人稳重而尊崇他人。

67)开元四年:唐玄宗年号,公元716年。

68)遘疾:患病。

69)春秋卌(xi):年岁四十岁。卌:四十。

70)奉御李宗,乘驿就疗:奉皇帝之命象古时给李宗看病一样,乘快马求名医,给姚彝疗病。李宗:老子李耳之子,战国魏将,封于段干。驿:驿马。就疗:求医疗病。

71)异方灵草,不植中原:喻找不到对症的药治疗姚彝之病。灵草,古代救人不死的草药。

72)营魂莫返,赋命何言:意为灵魂不返,天命所定,何言可讲?营魂,魂魄。赋:禀授。

73)夭促:短命早亡。夭:《金石萃编》误为“叐”;今从《全唐文》“夭”。礼备:按照丧礼仪式准备齐全。哀荣:丧事办得体面大方。

74)宿卫:宫中值宿担任警卫。

75)因心不邀浮名:按本意办事不求虚名。因:根据。浮名:虚名。

76)尤烦内行题饰:特别厌烦那些出外好掩饰平日言行之人。内行:平日居家的操行。题饰:粉饰品行。

77)后进赏接名流:年轻人接交著名文士。

78)存不伸其用,殁必扬其名:这句意为活着的时候,没有充分施展其才华,死后必然传扬其名声。

79)迈德流胤:勉行其德,流传后代。胤:后代。

80)祚(zuo)分虞后:赐福分给虞舜的后裔。祚:赐福。

81)绵载:连续不断的记载。

82)冲年解巾:年轻时就出任官职。冲年,少年。解巾:除去头巾。谓出任官职。

83)侍从丹禁:在禁城侍从太子。指姚彝早年任太子通事舍人。丹禁:帝王所居的紫禁城。

84)优游缙(jin)绅:广泛交结士大夫。缙绅:古代士大夫。

85)出总方岳:由京官出任总管一方之地方长官。方岳:四方之岳。后以方岳称为地方长官。

86)惠我烝民:施恩泽于我百姓。烝民:百姓。

87)感彻台庭:意为姚彝之死对位居宰臣的父亲姚崇感情打击之大。台庭:指三公宰相之位。

88)埏燧(yan sui)冥冥:夜晚墓地之火十分昏暗。埏:墓道。

89)夜台:坟墓。

90)泉户长扃:黄泉之门永久关闭。泉户:墓穴门户。

91)式序:按次序叙录功劳。

92)异,姚崇第二子。姚彝之同母弟。时任太子中舍人。因姚彝子辈尚幼,故以其二弟异名义为其立碑。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8#
 楼主| 发表于 2011-10-9 15:05:04 | 只看该作者

唐故银青光禄大夫嶲州都督长沙郡公赠幽州都督

吏部尚书文献公姚府君玄堂记1

玄堂在陕州东硖石县东北廿里崇孝乡南陔里安阳公之原,即怀州长史2府君茔东南五百四十步。

怀州长史府君坟高一丈,周回廿三步,石人、石柱、石羊、石兽各二列在坟南。碑一所在阙3南二十步。柏树七百八十六株。

文献公坟高一丈五尺,周回廿五步。石人、石柱、石羊、石兽各二列在坟南。碑一所在坟南一十四步。柏树八百六十株。阙四所在茔四隅。

右奉开元三年七月廿四日制赠吏部尚书,谥曰文献公。既奉朝恩,爰4加礼秩5。以其年十月己酉朔十三日辛酉卜地叶吉6,敢用封树7。其明器8等物总一百五十事,并此记并同瘗9于玄堂南一十二步。第十子兵部尚书兼紫微令梁国公崇藜莪10增感,悲号靡及。恐松柏方合11,陵谷迁贸12,而前志13先在圹14内,事归幽密,不敢辄15启。今敬镌贞琰16,以立斯记。

开元三年岁次乙卯十月已酉十三日辛酉记

注 释

1)《唐故银光录大夫嶲州都督长沙郡公赠幽州都督吏部尚书文献公姚府君玄堂记》:据1988年出版的《陕县志》载:“姚懿墓志系1983年冬季为配合陇海铁路电气化工程改线施工时,由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在张茅西崖姚懿墓地发掘出土的。原物现藏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墓志由青石两块构成,上盖四面斜杀,刻有‘唐故嵩州都督赠吏部尚书姚公玄堂记’字样,志石四围用剔地浅雕手法成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生肖图,刻凿极精美。志石面上则凿刻着姚懿官衔墓地位置、形制等,由志石文字‘前志先在圹内,事归幽密,不敢辄启,今敬镌贞琰,以立斯记。’可知此墓实为唐开元三年(公元715年)其子姚崇为懿请制则朝廷制赠为吏部尚书并谥文献公时所建的假冢。”府君:汉、魏时太守自辟僚属如公府,因尊称太守为府君。自唐以后,不论爵秩,碑版通称生前居官的死者如府君。玄堂:陵墓。

2)怀州长史,指姚懿之父姚祥,曾任过怀州长史兼检校函谷关都尉。怀州,治今河南省沁阳市。

3)阙:墓道前两边的石牌坊。

4)爰:于是。

5)礼秩:礼仪的等级。

6)以其年十月己酉朔十三日辛酉卜地叶吉:以十月十三日占卜选择墓地下葬的时辰符合吉利。卜地:占卜择墓地。叶:同“协”,和,合。

7)封树:聚土为坟叫封,植树为标记叫树。是古代士以上的葬礼。

8)明器:古代用竹、木或陶土专为随葬而制作的器物。

9)瘗:埋葬。

10)藜莪(li  e):“蓼莪”之误写。《蓼莪》本《诗·小雅》篇名。后多指对亡亲悼念。藜,草名。初生可食,茎老可为杖。亦用于燃藜照明。莪,草名,茎可为蔬。

11)松柏方合:坟墓合成不久。松柏,松树与柏树,枝叶繁茂,经冬不凋。古人墓地多种松柏,因用于代指坟墓。

12)陵谷迁贸:陵谷,指地面山谷高低形势的变动。后亦用以比喻世事的变化。迁贸:迁移变化。

13)前志,指安阳原(在今陕县东凡乡南阳村一代)姚懿原墓葬墓志铭。

14)圹(kuang):墓穴。

15)辄(zhe):副词,随便,专擅。

16)敬镌(juan)贞琰(yan):敬诚地镌刻墓志铭石。镌:凿、刻。贞琰:意为坚固之玉石。指墓志铭石。琰,琰圭,一种美玉。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9#
 楼主| 发表于 2011-10-9 15:05:54 | 只看该作者

大唐开府仪同三司紫微令梁国公姚公夫人

沛国夫人刘氏墓志并序(1)

                  左补阙 许景先(2)

夫人讳,彭城人也。其先汉楚元王(3)之后。夫受氏命历,开阶胙士(4),曾构与极天齐峻(5),封盟比长河不绝,规模弘远,世纪可详。曾祖乾宗,唐平坊二州(6)刺史、洪州(7)都督、宜春县(8)开国公。祖绍策,唐云融吉颍四州(9)刺史、藁城县10开国公。父君颖,华州参军、郴州平阳11县令。并降灵台岳,联华国图,立德成于懋官12,盛业称其可久。

夫人服柔谦之训,降明淑之灵,含纯嘏13以内融,伉14贞婉而特立,始则内资母教,郁为妇道之宗;终亦作配国祯15,式规王化之本。时梁公迹沦史隐,望属苍生,盘桓16利居,始膺招贲。夫人躬浣濯以立素,率紘组17以底勤,怡顺而傍睦宗姻,尸斋而肃巷祭祀。方将贻训彤管18,传经后师,而景命19不融,与善冥昧。閟20虹光于厚穸21,坠瑶华于早春。以垂拱元年22八月四日终于郑州23官舍,春秋三十四。时以圣历元年24十月廿三日权归殡邙山25,礼也。夫人慈敬冲谦26,秉心泉塞27,正词以直道,柔色以承颜,进止合环佩之声,内悬有挥揓28之别,幽世永绝,遗范尚存。呜呼哀哉!今开府梁公,寅亮百揆29,出入四朝,若伊尹30之保成汤31,周邵32之佐文武33,功铭彝鼎34,绩柬帝心。乃下制追封沛国35夫人。以开元五年36岁次丁巳二月壬申朔十三日甲申改葬万安山南大茔,礼也。永怀异室,载卜幽埏37。爰加相国之封,乃锡侍中之赙38。虽金铉39之贵,礼隔于终天;石窌40之荣,义光于殁世。长子故光禄少卿彝,克绍丕训,不幸早亡。次子太子中舍异,文艺温恭,时推孝友。悲口泽41而日远,怀蓼莪42而罔极。门人尽饰,复见吊容,假葬43有称,还尊正礼。铭曰:

懿兹邦嫒44兮,厥德自先。内循姆训45兮,明淑惟贤。象服46副笄兮,不偕永年。夫贵妻尊兮,封邑乃传。哀荣47备礼兮,永閟终天。

注 释

(1)《大唐开府仪同三司紫微令梁国公姚公夫人沛国夫人刘氏墓志铭并序》:一文摘自《河洛春秋》2003年第1期所载李献奇、周铮、王木铎等撰《唐姚崇夫人刘氏墓志考述》。该文说:“199812月《大唐开府仪同三司紫微令梁国公姚公夫人沛国夫人刘氏墓志铭并序》出土于伊川县彭婆镇许营村北宋范仲俺墓东侧万安山南麓,志石现藏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墓志青石质,方形,高74厘米,宽73厘米,厚175厘米,楷书,25行,满行24字,计588字。”

2)左补阙:唐武则天时置,职责是对皇帝进行规谏,并举荐人才。左补阙属门下省,右补阙属中书省。从七品上。许景先:常州义兴(治今江苏宜兴市)人。少举进士。终官吏部侍郎。开元时拜中书舍人,掌制知诰,以文翰见称。

3)汉楚元王:刘交(?~178)。秦未沛县(治今江苏沛县)人。刘邦异母弟。随刘邦起兵入关,初封文信君。前201年韩信被废为淮阴侯。分楚国为二,他被封为楚王。好书,多才艺。

4)胙土:帝王以土地赐封功臣,酬其勋绩。。

5)曾构与极天齐峻:意思是说刘氏先世门第极为高贵。“曾”乃“增”之同音通假。“曾构”,高耸的建筑。晋左思《魏都赋》,“增构峨峨,清尘飘飘。”

6)平坊二州:平州,治今河北卢龙县。坊州:治今陕西黄陵县。

7)洪州:治今江西大同市。

8)宜春县:治今江西宜春县。

9)云融吉颍四州:云州:治今山西大同市。融州:治今广西融水县。吉州:治今江苏省吉安市。颍州:治今安徽阜阳市。

10)藁城县:古县名,治所在今湖南省郴州市。

11)平阳县:古县名,治所在今湖南省桂阳县。

12)懋官:授官以示勉励。

13)纯嘏:犹言大福。《诗·小雅·宾之初筵》:“锡尔纯嘏,子孙其湛。”

14)伉:高大。

15)国祯(zhen):国家兴旺的征兆。祯:吉兆。《礼中庸》:“国家将兴,必有祯祥。”

16)盘桓:逗留不进貌。

17)紘(hong)组:代指女红。紘,系于颔下的帽带;组,系于腰、颈间的丝带。

18)彤管:《诗·邶风·静女》:“静女其娈,贻我彤管。”《传》:“古者后夫子必有女史彤管之法。”《笺》:“彤管,笔赤管也。”后来相沿称女史记事所用的赤管笔为彤管。

19)景命:这里意为上天给予姚崇妻刘氏的福命不长。景:《尔雅·释诂》:“景,大也。”魏征《谏太宗十思书》:“凡昔元首,承天景命。”不融:不长远。

20)閟(bi):关闭,止息。

21)厚穸:长夜。穸:深夜。转指为埋葬。

22)垂拱元年:武则天年号,公元685年。

23)郑州:治所在管城县(今河南郑州市)。

24)圣历元年:唐武则天年号,公元698年。

25)邙山:今河南洛阳北邙山。

26)慈敬冲谦:慈爱恭敬冲和谦逊。

27)秉心泉塞:用心诚实而深远。秉心:持心,用心。《诗·鄘风·定之方中》:“匪直也人,秉心塞渊。”泉塞即塞渊:诚实而深远。塞:实。渊:深。

28)挥揓(shi):挥:甩出,抛洒。揓:把;握持。

29)寅亮:恭敬信奉。《书·周官》:“寅亮天地,弼予一人。寅,敬。百揆:古代总领国政的长官。《后汉书·百官志》:“太尉公一人。”《注》引《古史考》:“舜居有揆,总领百事。”

30)伊尹:名挚,出身寒微,有莘氏女嫁商汤,他为陪嫁媵臣事汤。后被任以国政,被尊为阿衡(宰相),助汤改善政治,发展实力,攻灭夏桀,建立商朝。汤死后,汤之孙太甲破坏商汤法制,伊尹把他放逐到桐宫,三年后迎之复位。沃丁时病卒。

31)成汤:即商王汤。契十四世孙,初继父位为商部族首领。他用伊尹辅政,发展实力,乘机并灭周邻小邦,并兴师率诸侯伐灭与夏同盟的昆吾等国,进攻夏桀,大败夏军于有娀之虚,桀奔鸣条,灭夏,建立商朝。

32)周、邵:即周公、邵公。邵公也作召公。周成王时,周公召公共同辅政,史称周、召共和。周公:即姬旦,周文王子,辅助武王灭纣,建周王朝,其子伯禽封于鲁。武王死,成王年幼,周公摄政,管叔、蔡叔挟殷纣王之子武庚作乱,周公东征,平武庚、管叔、蔡叔。七年,建成周雒邑(即今洛阳)。周代的礼乐制度相传都是周公所制订。召公:姓姬,名奭,周的支族,周武王之臣。因封地在召,故称召公。武公灭纣后,封召公于燕。成王时,与周公旦分陕而治共同辅政。

33)文武:周文王和周武王的合称。周文王:姓姬名昌。周武王的父亲。殷时诸侯,居于歧山之下,受到诸侯的拥护,曾被纣囚于羑里。后获释,为西方诸侯之长,称西伯。迁都于丰。周武王:名发。起兵伐纣,联合庸、蜀、羌、髳、微、卢、彭、濮等族,与纣战于牧野,灭殷。建立周王朝,分封诸侯,都镐。

34)彝鼎:彝。古代宗庙中的礼器。鼎,古代烹饪器。彝鼎上常刻铭功纪德的文字。

35)沛国:郡国名。治相县(今安徽濉溪西北)。辖今安徽淮河以北,西肥河以东,河南夏邑,永城及江苏沛、丰等县地。

36)开元五年:唐玄宗年号,公元717年。

37)载卜:选择。载,句首语气词。卜,选择。以占卜择定墓地。幽埏:幽暗的墓道。

38)赙(fu):以财物助丧事。

39)金铉:铉,举鼎之具。穿入鼎耳,两人共举。《易·鼎》:“鼎黄耳金铉。”鼎为三公之象。鼎以铉举,因以铉指三公。这里指姚崇位居宰相职位。

40)石窌:春秋齐邑名。在今山东长清县境。《左传·成二年》:“齐侯以为有礼。即而问之,辟司徒之妻也,予之石窌。”

41)口泽:口中津液。《礼·玉藻》:“母沒而桮(bei)圈不能饮焉,口泽之气存焉尔。”桮圈:同杯圈,一种木制的饮器。后因称思念亡母为桮圈之思。

42)蓼莪(lu e):《诗·小雅》篇名。《小序》:称此诗为孝子追念父母而作。后因以蓼莪指对亡亲的悼念。

43)假葬:暂时安葬。

44)懿兹邦媛:(沛国夫人的)美德是邦国中妇女的典范。懿:美德。邦:邦国。媛:美女。

45)姆训:女师的训导。古时以妇道教女子的女教师。

46)象服:古王后及诸侯夫人以绘画为饰之服。副笄(ji):古代贵族妇女的首饰。编发作假髻的叫副,插在发髻上的簪子叫笄。

47)哀荣:指死后殡丧追悼等之隆重。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10#
 楼主| 发表于 2011-10-9 15:06:24 | 只看该作者

姚元景造像铭1

窃惟大雄利见2,宏济无边。真谛3克明,神通自在。是以三千世界4,禅河5注而不竭。百亿须弥6,甘露7洒而恒满。归依妙理8,无乃可乎?!

朝散大夫、行司农寺丞9姚元景,慈悲10道长,忍辱心遐。悟朱绂之傥来11,沿绀池12而利往。发愿上下平安,爰于光宅寺法堂石柱,造像一铺。尔其篆刻彰施13,仪形圆满。真容湛14月,坐青石而披莲。法柱承天,排绀霄15而舞鹤。云日开朗,金光炳然。风尘晦冥,玉色逾洁。身不可垢,道必常明。晏坐经行,善历多矣。俾我潘舆16尽敬,将法轮17而恒转。姜被18承欢,曵天衣19而下拂。崑丘20燎火,还披鹫岭21之云。宝劫成尘,载涤龙宫之水。乃22为铭曰:

法无□兮神化昌,流妙宇兮烁容光,弥亿龄兮庆未央23

长安四年24九月十八日书

注 释

1)《姚元景造像铭》选自清王昶撰《金石萃编》卷六十五。姚元景:《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有其名,说是姚元崇之兄,官潭州刺史。现根据《姚懿神道碑》考证,姚元崇、姚元景系一母所生,姚元景应为姚元崇之弟。《姚元景造像铭》原注:“铭高九寸七分,横广二尺八寸七分。共三十行,每行八字,正书。”又注:“光宅寺法堂石柱造像一铺。”《长安志》:“唐京城朱雀街西曰光宅坊,横街之北光宅寺。仪凤二年,望气者言,此坊有兴气。敕令掘得石函,函内有佛舍利骨万馀粒。遂立光宅寺。武太后始置七宝台,因改寺额焉。”

2)大雄:释迦牟尼的尊号。指佛有大智力,能伏四魔,故称为大雄。利见:《易乾》:“飞龙在天,利见大人。”这里借见帝王为见释迦牟尼谓利见。

3)真谛:佛教语。真即真实无妄;谛犹义,谓最真实的道理。相对俗谛而言,世间法所谓俗谛,出世间法为真谛。

4)三千世界:佛教语。合四大洲(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瞻部洲、北钜芦洲)日月诸天为一世界。一千世界为小千世界,更千倍之为中千世界,更千倍之为大千世界。合称为三千世界。

5)禅河:佛教禅宗之河。禅:泛指有关佛教的事物。

6)须弥:佛教传说山名。一作佛或菩萨的宝座。

7)甘露:甜美的雨露。佛教以观音有甘露水,可普洒人间。

8)归依:又作“皈依”。佛教指信从依附佛、法、僧三宝。妙理:精深的道理。

9)司农寺丞:司农寺属官,从六品上。“凡天下租及折造转运于京都,皆阅而纳之,以供国用,以禄百官。”

10)慈悲:佛教称慈爱和悲悯为慈悲。

11)朱绂(fu):古代贵族穿的红色礼服。用于祭祀或朝请。傥来:即傥来物,无意得来的东西。

12)绀池:天青色之池。佛池。绀:天青色,深青透红之色。

13)彰施:明显布施。

14)湛(jian):浸,渍。

15)绀(gan)霄:有云霞的天空。绀,一种深青带红的颜色。

16)潘舆:西晋潘岳除长安令,迁博士,以母疾去官,作《闲居赋》,有“太夫人乃御版舆,升轻轩,远览王畿,近周家园”之语。后因以“潘舆”为养亲之典。

17)法轮:佛法的别称。佛法不停滞于一人一处,展转传人,犹如车轮,故称法轮。

18)姜被:形容兄弟友爱。汉姜肱,与兄相友爱,常同被而眠。后借以称赞兄弟的相亲。

19)天衣:佛教谓诸天人所著的衣服。诗文中多称用以仙人之衣。

20)昆丘:即昆仑丘,昆仑山。

21)鹫岭:即灵鹫山,简称灵山,在中印度。为佛说法之地。山顶似鹫,又鹫鸟常集山顶,因名之为鹫头山。

22)妙宇:佛家幻想的清静、安乐境地,所谓极乐世界。

23)未央:未尽。

24)长安四年:武则天年号,公元704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5-10 04:1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