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113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历史纵贯线』[图文]揭秘古代女兵部队内幕:宋朝女英雄完克金兀术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2-18 10:06: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进入正史的古代唯一女将军秦良玉雕像

油画《梁红玉擂鼓战金兵》

' Z4 W, J* V" H; R. {0 _
  近日,美国国防部决定取消禁止女兵上战场的规定。根据美军1994年开始实施的禁令,女兵不得直接参与地面作战任务。
9 j) x/ s# G7 j6 i1 U( d" b7 N  占美军14%的女兵,多以医务兵、宪兵、情报兵等身份短期派驻前线。而在中国历史上,女兵女将早就频频在战场上征战。
% P; ~. C/ h9 H  1
7 m% y* g  J  Q; ?/ L; z% Y  中国历史上的女将,  }+ B1 R9 ^. b0 A* C
  数不胜数7 f% p5 |! l' A7 ]& ]% y
  中国第一位有据可查的女将,是商高宗武丁的王后妇好,她带兵东征西讨,鼎助夫君将商朝版图扩大了数倍。妇好不仅善战,还掌管着祭祀与占卜的权力,连武丁都怕她三分。
9 g6 @& I" R  W0 D! ?, P. V! T  此后,中国军中女将层出不穷。西汉末年,先后出现了两个农民起义女领袖吕母、迟昭平;北朝,有众所周知的花木兰;隋朝初年,有排除障碍带领所辖八州归附隋朝的冼夫人。
0 e! }0 n/ `/ m. N4 G  至唐代,唐高祖的三女儿平阳公主曾组建一支部队,为创建大唐江山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这支部队军纪严明,作战英勇,得到了广泛拥护。今山西平定县的“娘子关”,就是因平阳公主的驻军而命名的。; S6 c4 b- }, g4 A) L. j
  宋朝,有著名抗金女英雄梁红玉。建炎四年(1130年)春,金军从杭州饱掠财物北归,梁红玉指挥宋军,把金兀术的军队困在了黄天荡,使金军丧胆,再也不敢轻易越过长江南侵。她的名气,毫不逊于她的丈夫韩世忠。
* m- J9 y+ `6 w# r  明朝,赫赫有名的四川忠州女子秦良玉,是列入国家编制的“正牌”女将军。她自幼随父习文练武,善骑射,通诗文,有智谋。丈夫死后,继任其职,曾派出族人救援沈阳抗击后金,也曾亲率三千“白杆兵”北上镇守山海关。
, b+ m" Y0 n; n: M! K* q! R  清兵入关南下,她坚持抗清,战功卓著,累功至太子太保、中军都督府左都督、镇东将军、四川总兵官、忠贞侯。据说,崇祯皇帝还写诗夸赞她:“学就四川作阵图,鸳鸯袖里握兵符;由来巾帼甘心受,何必将军是丈夫。”
' f8 y% p4 b% C& N2 H  1860年,英法侵略军占领北京后四处掳掠,十九岁的谢庄女子冯婉贞与父亲冯三保一起,带领民团打败英法军队,保护了谢庄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成为传诵一时的英雄。1 r, i/ F8 ]7 P' \) N$ s) Z
  抗日战争时期,有两位蒙古女王公——西旗的奇仲芳和东旗的巴云英,都曾率领数百蒙古亲兵,开展抗日游击战,并受到了宋美龄的称赞。1 ]2 S* H5 @1 F  s* X
  蓬蓬乱世,名垂青史的中国女将,数不胜数。同样是巾帼女豪的秋瑾在诗中写道:“休言女子非英物,夜夜龙泉壁上鸣!”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楼主| 发表于 2013-2-18 10:07:42 | 只看该作者
 2
1 \' J8 x1 Q6 m' m0 X
8 h2 e8 e+ p6 Y  非常时期,女兵必出现在战场
% L1 I) a5 d2 C# o* ~! a4 A( A
# x( Q" v5 j" B  史料记载,古代中国既有女兵,也有女兵部队。战国初期,《墨子》载:“守法,五十步,丈夫十人,丁女二十人,老小十人。”“诸男、女有守于城上者,什六弩、四兵。”可见,烽烟四起的战国,女兵的比例可不小。5 a6 a4 d' T% U3 \+ k

, R$ S3 }, G* D8 Q' q  顾颉刚在《女子当兵和服徭役》中说:“一部《左传》中记事不少,而绝未有壮女当兵之痕迹。”但他认为:“殆战国时屡发大规模之战争,丁男不足则以丁女继之……必至全国动员而后已。”非常时期,女兵必出现在战场上。
: T. J% c4 A# N3 |9 l
- f1 v' G- i0 d: q  汉朝初期,也有女兵,《史记·项羽本纪》记载:“于是汉王夜出女子荥阳城东门,被甲二千人,楚兵四面击之。”7 g3 `2 p2 @6 L9 T4 Y

: K% ^/ ^, F- j' S  古代匈奴的妇女都是女战士。《资治通鉴》中记载,公元前36年汉朝军队讨伐西域的郅支单于,把匈奴军困于郅支城内,匈奴军誓死抗击:“单于乃被甲在楼上,诸氏、夫人数十皆以弓射外人。”战情危机之时,匈奴女人也上战场。2 d- N% O/ J# A4 H
& B7 t3 w0 ~9 V( x2 {0 o6 ?
  太平军中的女兵部队有10万之众。湘军情报汇编《贼情汇纂》中称“贼素有女军”,并详细罗列了太平军女军的编制。定都天京后,太平军女兵编为40个军,一个军约有2500人。仅在天王府里服役的女兵,就有三千,不仅在危急时刻保护过天王的性命,最后也陪太平天国同归于尽。$ ?. b" R/ f$ v# c5 X2 V; J3 d7 ^  X. C! H
4 Z2 A7 c& v& u& V
  中日甲午战争,清军将领左宝贵战死,《点石斋画报》报道,其夫人发誓为夫君报仇,把金银首饰都捐献出来,招募士兵,组成一支三千人的部队,据说都是巾帼女性,“别称一军”,从甘肃开到北京,请求赴抗日前线。
: r- O3 \' S( L' Q
2 M7 b7 _, y/ V  V& i, r$ C% A  当时媒体发出感叹:“若左夫人者,亦女中之奇杰欤。”但也有文字爆料,说左夫人招募的士兵都是陕西、甘肃两省之人,他们“多系耳戴铜环,衣服捆边,与女装差近”,说左夫人所带的其实绝大多数是男兵,但她的部队中也有相当数量的女兵。9 ^/ X! x+ o6 i6 X

* }5 k; O) W7 u0 b: L  3
2 O( H. @  S3 N+ _0 h! B+ G; T3 E0 O1 g; w* l; J
  古代的女兵部队通常做些什么4 q8 A  v4 K; E- I/ f( ]

( R% w, f  t0 J1 v9 C- {  那么,中国古代的女兵在军中通常做些什么?军中怎么管理女兵?  y) O( w) x) Y- L) N
: R3 _2 d& N  g' e4 Q
  《墨子》载:“诸作穴者五十人,男、女相半。”“壮男之军,使盛食厉兵,陈而待敌。壮女之军,使盛食负垒,陈而待令,客至而作土以为险阻,及耕格阱,发梁撤屋。”战国时期的女兵,主要干的是挖战壕洞穴、守卫城池、挖土拆房等等辅助工作。
8 E6 D! J5 O; z/ E) r9 K& D% T9 g* ~$ N$ ]' R( @6 c) S
  太平军的女兵部队所从事的通常是军需生产,以及修理工事、搬运粮草、舂米、搓麻绳、埋死尸等工作。清朝人谢介鹤在《金陵癸甲纪事略》中记载, 1853年-1854年间,太平军进攻清军江南大营时,让女军派人挑着装满糠的大箩筐远远跟着。
. M6 B% E6 J" n) t- y2 a7 H( X% [* A2 A
  一旦得手,太平军乘胜追击,女军就用糠填埋废弃营地的壕沟,而后用箩筐把战利品挑回去。定都天京后,时而也有广西籍太平军女军官出战,曾国藩对于这些“大脚蛮婆”深为忌惮。
0 p4 m! N: ^. n
+ ?* P; i$ A6 T! y, O  “战争已加速了中国妇女的抬头与解放。”抗战期间,除了部队中的女军人之外,中国普通妇女的表现也极其出色。
7 E4 c3 U7 l) l7 p0 @% B
, F* T) I  x, U& t5 ~& n% _  1938年5月国民政府在牯岭召开全国妇女会议,设立妇女指导委员会,领导全国妇女的战时工作,组织妇女参加战地慰问团、担架队、游击队等组织,帮助破坏敌后的公路,切断交通,一起消灭侵略者。
9 l. c  ~' r3 C% J
+ f+ @4 T8 P/ ~; _/ m3 x  战时长达240英里的川甘公路的修建,其中就有几千甘肃妇女的贡献,甘新公路的修建,也有当地妇女的贡献,当时所使用的工具都是极其简陋的铲锄和刀斧。妇女指导委员会在全国设立了九个办事组为抗战服务,其制度之完备,不啻于一个规模庞大的“女兵阵营”。
7 M4 ]+ }" ^: g* a% j  K
: c3 U  l! F/ b% H0 H  中国古代要求女兵与男兵分开管理,禁止男、女兵相接触,所谓“慎使三军无相过”,男兵女兵混杂一起,会影响战斗力,这无疑与几千年来的封建传统思想密切相关。( L3 L! y! v% ~* G7 I/ E) r

+ J! L6 J: y' X- N6 r" h  概而言之,我国传统思维强调“男主外女主内”,只有非常时期,女性才会出现在战场,战场上的中国女性博得了一个亮丽名字叫“巾帼英雄”。毛泽东说:“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妆爱武装”。女兵部队越来越受到政治家、军事家们的重视。

签到天数: 1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四品道员

3#
发表于 2013-2-20 17:29:27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古之巾帼之多,令人敬佩!问好元周宗亲!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楼主| 发表于 2013-2-23 11:15:5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凤阁宗亲的问候和阅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8-18 14:1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