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990|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修谱常识及编谱程序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8-11 17:20: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经常有宗亲网上问说准备修谱,需要准备哪些资料,做哪些事。本人尚未参与过修谱,具体细节不太清楚。为解决宗亲的疑问,网上搜索了一些资料转过来供宗亲们学习、参照。
! X$ D: J, O' y! |  o: F% [# O: `9 x# E2 h! |5 U" K2 G' V
. Y8 k, w  p. J6 G/ p- |* a7 B" D
为什么要修谱?
" C. M. T+ `. l' w
0 h: D3 _: b" M

" ~: Q( W4 I  w. F& v    俗话说:“乱世藏黄金,盛世修家谱。”中国人百善孝当先,寻根是人的天性,通过修家谱,有助于提升家族的凝聚力,维护团结,增进各个家庭的彼此了解和信任,加强沟通,促进家庭间的互帮互助;了解家族的历史和迁徙情况。 2 M7 k/ Z2 k7 L  v
9 C( ?3 S& H  g% G$ o

+ l) B1 j+ o% A" a' o一部完整的家谱具有哪些体例要素?
8 i, T0 P, `$ h8 ~& [
; I/ K" r3 \& o$ {) X/ m
  o. `& d3 H. K! C& I
     谱名、祖先像赞、目录、修谱名目、谱序、凡例、恩荣录、谱论、姓氏源流、字辈排行、家法、世系、传记、风俗礼仪、祠堂、坟茔、族产、契约、艺文、领谱字号等。
: |* t/ i0 o. C0 |0 V. x2 i
/ D/ f( u) E# c+ P
$ M  Q$ L& z* b4 f" n% f
      修家谱的准备条件有哪些?
5 I$ \) r; g) Y8 B  Z1 B
  I- L' D6 S$ c7 C5 Q
: n5 N$ S3 e6 b1 m+ F& M" k: ]
      修谱组织及经费、相关家族资料书籍及文稿、入谱人员登记表。 * P8 Z4 Z/ K* \$ A% @& y' }/ N% r
4 h1 u0 ?4 N4 l
, R# Y3 _/ ?/ ^! D5 Q
如何成立修谱委员会?
8 G( D+ C* U; o7 [( W# F4 ~6 n+ w: G5 a% w/ s; ^. n

  ^9 a) U9 O- J/ w; j0 T. h- b    1.家族内部召开筹备会议,统一思想,选举负责人;0 n' q# H( H: \5 @+ z# E- P
    2.由家族成员中有影响力,威望,各支联络人及热心宗族事业的人员组成修谱委员会班底。
+ M$ u% Q9 d4 [) y9 w( u$ u" |- K6 b
. \7 X  Y$ O' Z
修谱委员会负责的工作有哪些?+ t7 F8 Y% Q/ j1 P- ]

2 y8 K& y* T6 i$ W" x0 T

$ h6 G! z3 l  m# P    1.确定以主编为首的编辑班子;  B5 ]! Y) f; i6 q' b$ d$ z7 {
    2.筹措经费,并确定开支范围和标准;( o2 k/ \3 i1 t5 p: ]" A: C
    3.组织协调普查工作;; Z* K. s, R3 ]( s4 G) c
    4.确定家谱格式;: H. R& {! L: W  V5 Y# ?
    5.汇总文字、图片资料;
( G, n; G$ v- j+ K    6.组织审查族谱草稿;  k3 z: T3 E$ F6 p& z* c
    7.联系修谱—制谱服务商;
- a7 Q& P$ t  W2 S( m    8.圆满庆祝发谱活动。
: K  O: j8 ^" D
; f" k# F6 @8 o$ H

) J4 w, w4 S" d! W如何收集资料?/ L- b. z8 A0 d- z2 s
. a8 x% X- E- e
5 O" ~& f3 C7 Q- P2 Y" c, }8 x
    1.发布族人修谱倡议书;
- O- e& w3 w' u* J0 q. i# y    2.填写家族成员信息登记表;
1 z8 S; J0 M% r- }1 J- s! Z6 M    3.利用旧谱资料;
: S1 C) e- m( F& X. g6 F    4.从正史、方志、文集及其他书籍、文献中抄录资料;
- c& m/ M0 ?0 |: r% |/ B* ?, O    5.利用诗文及各种契约文书等文献资料;2 ]* C! ~  J8 [) f8 u9 \
    6.通过互联网络收集、补充资料;
2 c9 p- J0 N1 H* B    7.辑录族族人所撰诗文及其他文稿;  l3 G3 c  v0 Z- k6 R
    8.辑录与族人有关的其他材料;
; `; A4 o- Z9 c! {2 Z) c+ @    9.辑录族人墓表、墓志、墓铭等材料。
& O. [2 O% t0 L5 ?. x- B    10.参阅户口登记及普查旧档案。
, ~8 E0 ]+ ?: d$ S0 ^- ^: a# q
2 O: T9 ^; e; B0 ?( O
6 y, d# G$ C  h
如何筹集修谱经费?
# {' ]) Z# W$ f% h+ R/ D3 S  q; F# n9 `

: x9 y! y3 m3 C$ z5 }     修谱的经费一般是来自入谱的男丁,都必须交纳一定数额的款项,其中还有一些族内有钱的成员的捐助。: T8 s0 A) E7 K4 r

8 r; U. s$ r9 k( i5 x( S

5 B+ s$ R: K/ u. ]. J. v1 o如何选择修谱公司?
' U3 [  K) N& v/ n, H4 s' g1 C/ G; B: l% N

( {2 y9 r( z& p+ y0 I    在家谱资料收集完毕后,如有必要,可决定是否与修谱专业者合作。家谱资料交给修谱公司后,会与修谱公司经常沟通联络,校对稿件,当排版完成后,修谱公司可以代为用户寻找印刷厂或与合作印刷厂来制作家谱,包括出片,校对、印刷、装订、运输。这期间修谱公司会与印刷厂沟通、校对和跟进印刷制作的过程,而节省了用户的时间。7 w2 d$ C+ c; n# e) |

( z/ K! J; M+ v- Y8 u
1 `) t1 b$ S. o- R
    修谱公司具有该领域的权威性;丰富的修谱、制谱经验;优秀的印刷合作伙伴,这样在查询资料、校对资料、制作排版、印刷装订过程中避免出现问题。" L. o5 ?$ H/ o- C7 D5 ?% L6 p) O; s% ^

# m3 c9 |+ s7 x' O
3 `. F! n0 i; a# f
    所以用户在选择修谱公司最好能够一条龙服务下来,这样省去了双方不少精力和时间。& B5 D& H5 N0 i, i8 u9 {. m
' x6 h) o: }' X* L

( b6 f& d6 g) T1 ^  a. }修谱的意义?  R* P7 a9 g- G. N/ i: i% p! u

" v. L" h* S; u, u
$ ~5 V8 Y; e. u, R2 R
     修谱可以弥补历史文化、社会制度所涉及不到的内容,通过家族、家规、凝聚力来解决很多问题,可以发扬传统尊宗敬族的传统伦理美德,给后代子孙提供血缘寻根的线索。
% F3 Z# s% h5 S# ?
. A! c, u# x  T& y

9 W" x# O, U: H- L  \% J0 w数字化家谱有哪些优势?0 F( A* g- F8 j2 o4 U3 [5 u; P

. L- J8 O" h' F, O
! y$ {' c7 ~  e4 Q6 [. C1 E
     参考与利用相关族谱的编修体例及资料内容,对寻根和修谱带来很大的益处,但是传统的中国族谱文献,使用上存在诸多不便,如数量庞大,卷帙浩繁,繁体中文、典籍分散、标点断句等等,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通过最新的网络科技传输资料,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寻根与修谱,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D7 _0 n3 v8 ?6 @9 _% C
* Z) e( Z7 m6 `( ]$ r
9 |# N; E" R* v. ?+ A
     寻根是为了修谱,而修谱是为了流传,因此除了印刷的传统纸本族谱外,家谱数字化,建立电子家谱可以节约纸本印刷成本,方便资料传输与分享,资料内容增修易行,复制备份增加资料保存安全性。+ |7 \5 \5 x8 X% E+ Y
' q0 [3 b2 Y9 `. c+ o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2#
 楼主| 发表于 2015-8-11 17:56:38 | 只看该作者
编谱的程序. N# x: l2 F4 e, a5 e* p4 {

2 Y' j: j& g* Q& Q' U
" _3 s; s9 \5 i; D4 f! \
 程序,如同法则法规,是为保证工作、生产质量,依据客观规律制定的强制性先后操作次序,如工作程序、司法程序、行政行事程序等等,不可背离。无序或缺一道程序,在生产上就要出废品、次品;在法律上就是违法行为,都会给国家、集体和个人造成损失和危害。修谱也有其规律,实践证明,修谱一定要严格遵循所规定的强制性程序进行,才能确保质量和族群的利益。修谱程序,一般如下:
% i. a7 S' C! M7 b
  (1)酝酿、发动阶段,从中发现、物色积极分子;
# @6 e8 ^" f% \3 P6 s: P$ t8 \6 m  (2)准备阶段除(1)所述外,要选定一位素质好、文史功底比较深厚的、有科学理念、目光深邃、处事冷静的领导班子成员当 主编,并组成编辑班子。确定主编的责权与义务,为确立主编定修谱方案、统领编修一切事宜、定时检查总结、及时解决疑难课题、指导全局的地位创造条件,以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4 q1 E% j$ d; w5 X- Z- X% W2 t  (3)阅读、研究旧(老)谱的序文,联系对照谱系(世系),选定蓝本,确立范本;' W2 J) p# t( E% [- }
  (4)据范本拟出世系挂线图(表)初稿;
( j  f8 Q7 Q; a, E  (5)参考旧谱文字记述和其他资料逐次考辨与编写,一定要做到符合“考证在先、编写在后;边考边编,贯彻始终”的有序操作的原则和规律。考证的重头,是(旧)创谱以前的序文和世系,并纠正挂线图初稿中的差错;& l& ?/ m2 T$ n9 M# s
  (6)在考证的前提下,依修正的世系挂线图,编写文字谱。内容要真实,文句扼要明了,用词贴切准确,字数恰当,书写规范,具有时代气息;
; M; a2 N2 s) d: U8 ~+ j2 w. t9 U  (7)世系文字谱初稿审核程序。
/ w3 _- W( l$ b
; B* Q8 i* E3 t4 |  r! Q

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3#
 楼主| 发表于 2015-8-11 17:59:23 | 只看该作者
姚尚明 发表于 2015-8-11 17:565 ~- z% m+ B* \8 q8 Q( y. A+ S1 {& Y8 s
编谱的程序

  G0 o4 P! N& u0 t- j( D
修家谱必须树立正确的家族观

! d% M! N! E# E0 B' w
作者:秋枫
! X1 `9 c0 e/ o, s5 l, [* a
0 z+ N9 b6 B. Q0 m5 f

6 }6 Z; Z+ P  F6 \+ e/ e% Q  今人修家谱,必须树立正确的家族观。首先要反对狭隘的家族主义。要把家族的利益置于民族和国家利益之下,即把民族和国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家族的利益放在第二位。正确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把民族、国家利益和家族的利益辩证地结合起来。特别要反对依仗家族力量,横行一方,恃强凌弱的低级、错误的家族观,国家要防止基层政权被家族势力所掌控。不得将家族的规矩凌驾于国家法纪之上。我们主张维护正义、维护公德、宣扬真善美和为民族、国家谋利益的家族文化,主张把家谱作为联络亲情、加深感情和弘扬先人优秀精神的平台。提倡族人之间的互助,更要提倡全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互助。+ Q/ Q& l8 e/ w' o% ^6 W
7 K0 `' m3 V4 ~" N' K  {4 a) e
  正确的修谱观,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 e( R* a7 c  n4 o3 Z% Z8 a/ c2 ^  O* y
  (1)家谱是一种很具体的历史资料。这样的资料尽量详细。过去的家谱是比较简陋和单调的,主要是生命传承的记录,且相当粗略。虽有一定的资料价值,但这样的资料不厚重,不丰满,科学性和社会性都较弱。在有助于遗传科学的研究方面应该充实新的内容,如对本家族人种特征、遗传特征、健康特征、人文特征等进行调查,然后将这些特征概括地记录在家谱里。无疑,这是研究人类、人种发展的最宝贵的资料。在社会学方面,可以建立家庭小传。选比较典型的不同生活、不同生产经营方式的家庭(如农民、工人、商人等),扼要记录他们的生存经历和相关的社会变迁(政治制度、生产方式等),这是最真实最原始的可贵资料,这对后来的史家研究前人的生活图景是多么重要!

% l! ~2 P5 a* w# y( F) p* B& U
: m8 Z1 i$ a9 X$ `: @8 _  U. B  (2)要以严谨的科学态度修家谱。换句话说,就是站在民间的立场修家谱。其主要目的是保证家谱资料的真实性。一切都要从实记录,避免一时的政治性影响。在有些问题上,政治的东西和实际的东西是不一致的。例如,政治号召(甚至通过法规)做某一件事,但实际上并没有实行或没有完全实行。对此,家谱就应当从实记录。家谱应当作到比国史更真实。家谱也完全可以做到比历史更真实。对古老的中国历史,很多专家都感到里面有些虚假的成分,这就是历史学家们在记载历史事实时受到了政治的影响。所以,编修家谱不应当受到这样的影响。过去的家谱是受到了政治的影响的。例如,四川清朝人编修的有的家谱中,把明末清初时期四川大量死人的账都算到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头上,这显然有悖于历史的真实。这种记载法实际上是受到了明清两朝统治阶级的影响。
7 x( _5 w: i) z6 j" a, @* m6 J

+ K, E. F# s0 w( q8 u5 Y  (3)坚持男女平等。古人修家谱,只记男,不记女。这是极大的缺陷,不仅不公正,也不科学。从遗传学的观点看,男女遗传作用和功能是对等的,是“合二为一”地无穷繁衍。不论男女,都占有父母各百分之五十的遗传物质。因此,今人修家谱,应树立男女平等的观念。为了解决好这个问题,可以提倡双方子女取两个名字,即一个从母姓的名字,一个从父姓的名字,各自家族的家谱都可以予以记载。
; H  y2 v! L& B5 x4 J( f2 J5 j  H

) h$ q. o" Y2 f0 L" E1 |  当今兴起的家谱热是一种历史文化现象。从历史发展的长河看,家谱文化是封建文化的产物,它的积极方面和负面作用都是突出的,它是有悖于人类文明发展方向的。家谱文化会随着家族的消亡而消亡,但不是现在,而是在未来。
9 {( F, {* V, p- \. q

/ X# A. ?9 V. K0 _7 ~  看来,不应简单、武断地对家谱文化予以肯定或否定,关键的是要给予科学的引导。

2 E) D& h! s4 V" v  [$ R9 g3 s  y# V% O
( Y3 E, X5 P& Z8 |% L' d* _5 ?- W

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4#
 楼主| 发表于 2015-8-11 18:00:09 | 只看该作者
姚尚明 发表于 2015-8-11 17:59- d  j, H3 P) \% t$ |
修家谱必须树立正确的家族观& N. e6 |8 e- ^$ G1 P4 k
作者:秋枫

% q7 @) M6 Y* V, n% w8 P
修谱校对宜谨慎

6 v' k- b1 Z# }+ U' q, |% @/ e
作者:吴之光

( i1 Q2 x7 g: T8 r. Y* z  当前,修谱事业如雨后春笋,欣欣向荣。修谱者多数是退休人员,半路出家,不懂谱事,晚年奉献,“老来学皮匠,一学就像样”,任劳任怨,精神可嘉,功不可没。但是,成绩的后面还存在一些错误缺点,值得注意。特别是校对失误与繁简字体互换,有些谱改繁为简,有些谱改简为繁,错讹百出,不可卒读。兹据2003年出版的三部新谱为例,文字错讹,举例如下:
4 X. u6 M& Y. L9 w! x) j, D
9 x" D, }# ]' J. Z6 q- g0 u% n  一、属于繁简字体互换造成错误的。如“西瀛裏”、“八潭裏”,此处“里”为地名,与里程、里弄、里社、几里路之“里”,原本如此,读音平声。翻成“裏”(裡)外之“裏”,可简化为“里”,假借,读仄声。地名“里”,不能翻成“裏”。
6 g: M+ z. o; x9 i4 h; X  ?

- V; {) Y- K& v* U# i# Z/ Z7 ]  如“岁次辛醜”,地支“子丑寅卯”之“丑”,原本如此,无繁简之别,今某谱以“醜”代“丑”,“牛头不对马嘴”,但“醜”可以简化为“丑”。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原本如此,不应更改。以“醜”为“丑”,以“晨”为“辰”,以“伸”为“申”,以“炳”为“丙”,以“赓”为“庚”,错到爪哇国里去了。天干地支只有形似误写:“戊、戌、戍”,“己巳已”。

; ]" J6 i7 d9 ~, w) W, j+ I  j2 N9 w) @0 H. j" c& l$ Y& \$ A
  如“某公云”,“云”指“说”,无繁简之别,今某谱改“云”为“雲”,错了。而“雲”可简化为“云”。“理发”误翻成“理發”;“元宵”误翻成“元霄”;赵松雪之“松”误翻成“鬆”;“青出于蓝”之“蓝”误翻成“兰花”之“兰”。如此等等,弄巧成拙,真是“画虎不成反类犬”。凡旧谱除个别字确有错讹应予校正外,千万别把繁简字体互翻,令人啼笑皆非。修谱者多数为受过中等以上教育的退休教师或干部,从此点可见我国学校教育忽视文字知识教学的程度令人吃惊!
: ?4 j1 }/ E& N0 E$ C/ l

4 F7 u2 a7 W: D7 r) b; h8 B  二、属于校对失误的甚多,如“録”误为“禄”,“颛顼”误为“颛项”,“嬴”为“赢”,“坝”误为“埧”,“瓯北”误为“鸥北”,“诏曰”误为“若曰”,“英国牛津大学”误为“美国牛津大学”,校对失误之多,不可轻视。
5 I  W+ n7 j! ~5 M9 r

6 b/ S/ o8 E) `: B' F8 g  为此,建议新谱重新校对一遍,列出勘误表,印发领谱者,粘附谱内,供今后修谱时改正。正在修纂的繁简字体互换千万慎重,特别是人名、地名不要随意改动,避免出现“西瀛裏”、“赵鬆雪”之类的笑话。繁简字体互换有疑义的应多多请教内行,不耻下问,别自作聪明,贻误后代。
) D( D7 N& u. j* ~" r; y* c
1 s6 f( |# J4 }9 X

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5#
 楼主| 发表于 2015-8-11 18:01:00 | 只看该作者
姚尚明 发表于 2015-8-11 18:00& N5 q1 E- f2 Q# P1 Q. a5 l
修谱校对宜谨慎) [0 G( d: N. m0 I
作者:吴之光! p6 R. `- |% b7 o- P9 J, Z
  当前,修谱事业如雨后春笋,欣欣向荣。修谱者多数是退休人员,半路出 ...
( j1 \2 ?9 O+ |: B0 E
修谱注意事项

/ [3 a) |1 m0 P  a( V6 b
作者:谢达茂
) _1 R4 A3 z8 I+ s* f( b
  宗谱是很严肃、规范的纸质载体,目前续修新谱均采用宣纸印刷和坚式石翻装订法,在这一形式上,基本与古谱无太大差别,较好地保留了古谱的传统格局和庄重、质朴、典雅的谱碟外观印象,这对谱牒文化的传承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在谱牒印前设计过程中问题较多(单指设计、不涉谱文),严重影响了新谱质量和降低了新谱的文化内涵,甚为可惜。笔者对手头现有的近六十部常州、武进地区的续修新谱略为通览,认为在印前设计中出现的诸多问题需引起各续修新谱宗族的充分关注和重视,这对提高本宗族新谱质量有百利而无一弊。
* B* m+ ~1 L. k' q+ \( P6 x3 u% ~" t6 M9 u6 ?
  一、谱籍尺寸的确定
: k; ]" Y+ b$ X0 r$ w0 [/ P0 `
  宗谱既为严肃、规范的宗族史典籍,因此在其尺寸的确定上应遵循严肃、庄重的原则,把握好书高和书宽的最佳比例,即所谓的“黄金分割线”,达到最为适宜、舒服的视觉效果,而目前有一部分宗谱在书高和书宽的比例上、随意性较大,造成两种情况,一是书宽尺寸过窄,印制成长条形,二是书宽太阔,近似于正方形,这两种情形只适宜于休闲读物,其随意无妨,但对宗谱来说是不严肃、不庄重的外观表现。9 S2 L- @% Q2 l0 X' u& O; L9 z

" g4 G# A4 h$ d) x9 B# {1 Q% O8 y  二、谱牒牌记的印刷
1 N" |  H  J. }1 G
  古籍古谱一般在封面以下第一页(即扉页)正面印书名,反面印牌记,牌记内容为本书的出书地点,印刷单位,印制时间等,看过牌记即对本书除内容以外的情况一目了然,有利于以后对该版本的鉴别,并有利于该书收藏传世的登记。但在现有续修新谱中大部分没有扉页牌记的印刷安排。甚至全谱中找不到该谱的成谱日期,这能以“序文”的落款日期来推算,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 E; R6 J$ j, Y& l% W* q6 f0 w7 l( s

- a" S# o4 U$ @, Z& N  三、版口、版心的设计和运用

5 H1 }: Y% i/ P) P0 f  版口、版心、鱼尾、四周单边、双边等是古籍印前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籍的主要特征之一。一般古籍印制单位对此设计较为规范和统一,但也有为数不多的现有续修新谱在这方面设计得似像非像,有的甚至图省事而不印制版口或版心,造成内容有找的困难和混乱,有的版四页码和内文页码不一致,张冠李戴,错码乱页,很不严肃。8 d0 J( [3 N, X
; e! A; k7 V5 u, L1 d. i2 E+ P6 R
  四、字体的应用和排版
' N# {; p9 L4 s  A9 r
  一部宗谱一般要运用到四到五种字体和六种左右字号,用于区别、分隔从谱名到内容、谱序到谱文、标题到落款等,从而达到大小有别、前后有隔,虚实有分,起止有序的、使人观之有赏心悦目的整体效果。但现有大部分续修宗谱在这方面存在着较大的问题。一是字体的运用:主要表现在谱序文字的应用上。谱序是谱之精髓和灵魂,最好采用毛笔手写行楷、行草。正楷字体,通过影印版的形式印刷,如没有这方面条件而采用电脑字库,则用大标宋、正楷、隶书为标题,以仿宋、行楷。行草、正楷为序文较妥。而目前有的谱序通篇用魏碑、新魏。隶体作为全文字体,有的甚至使用大黑体为序文全文的字体,黑压压、沉甸甸的一大片,蛮重压抑之感顿负双肩,完全失去使用宣纸的意义,失去了谱牒古籍的传统文化内涵。二是排版的不规范。出现天齐地不整,标点在额首,字距不统一,疏密无定律的凌乱幅面,有的甚至出现半句话后,下半行空格另起行和中间开天窗的严重失误,三是在字号大小的安排上,出现字体的题小文大,承小继大、上款小下款大的无序无规现象。4 @+ ?# n' B8 c2 {- K9 Z& s
5 R" p5 |- A1 V+ V/ b
  五、装订排序的建议
9 z* p2 f- R9 D! @/ ]" \! ^
  目前各宗族在续修的新谱中,均将资助修谱全无较大者的个人和其家属、企业等照片印制成彩页,并装订在谱首,照片的形式有个人照、办公照、全家福、生活照、休闲照、企业照、产品照等。笔者认为,资助修谱功德无量,当予表彰并存照传后,但男女老少、压在历届修谱谱序和先祖像赞前,似乎不妥。为妥善解决这一问题,笔者建议可将资助者照和其家属照、企业照、编修委成员照,修谱过程中各次活动场景照(筹备会、汇报会等)、颁谱仪式、祭祖仪式等重大活动照,配上适当文字后,单独装订成一册。同时还可将本宗族文人的书法、画、篆刻、诗文、楹联等作品照片印制在内,图文并茂,一定能起到为正谱增色之效果,同时避免了照片压主、压祖之现象。以上这些问题在宗谱中出现,降低了整部谱的质量、品位和文化内涵。当然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是宗谱印刷单位在印前设计上的错误,而作为续修编委会,未能在样谱中发现问题,或者未曾认真审校、讨论,并提出修改意见,也是造成这些问题在谱中产生的原因之一。一部续修的家谱,承载着这本宗族全体族人对祖先的敬仰与缅怀,承载着对后人的希冀与期望。其间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全体续修委成员几年的心血和努力。大量的经费,少则几万,多则十余万,甚至几十万。努力和投入终于修成正果,而仅在印前设计的要求_上,在对样谱的核审过程中未能严格把关、造成无法弥补之暇疵,真可谓是永久的遗憾。
+ B2 r; A5 F6 {" q3 P5 p# U, x0 e  e
  以上是笔者己之拙见,一吐为快,抛砖引玉,仅供参考,如有不妥,望不吝赐教为盼。

2 h0 H' G! A, n) Y4 j1 J
6 Q! z/ o( T8 o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7-14 01:5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