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姚新生注:以下为自姚彥國公至现在(江西修水大桥沙湾支系)五十世祖的世系简表,很多的资料考证补充完善中,其中一世组至二十世祖,和“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om/ “姚门才女”列出的家谱相同,本人只补充部分注解,二十一世祖至五十世祖,来源于我们家收藏的民国民國戊子年重修的家谱及1993年重修的家谱] 一世祖:% v9 p& R# W2 ]2 ]/ u+ L
+ g3 ?) t2 V% R( Z2 {& a+ C
●姚彥國(西元584—667):( M' K& X& K" R! k; Y) Z
0 N3 p9 f- r& l+ k; U
鵬公之子,彥國,字安邦,行都一朗,號蒼鑒。陳後主至德二年甲辰五月十二日酉時生,唐高宗乾封二年丙寅五月初八日戍時歿。葬靈源厚山子山,午向。居汴州吳興,續賢鄉巾。公以明經中隋煬帝大業二年丙寅進士及第。任豫章富州(今豐城縣)儒學、山長(今臨江府)教授。見郡境華溪(即靈源 注:江西宜丰)嘉趣裏敦。敕,遂居其地,即今瑞州。公州筠時名新昌縣天德鄉二十五都靈源是也。配陳氏,汴州陳元龍之女。
) k+ i. X. K$ N" W4 F c4 g( r 子二:長子明 [ 仕隋棄官隱靈源,因亂遷居南昌斗門。
3 H* B* ~+ \ M& p+ T r5 ^0 y" t4 ]
# M0 k! `" `; R. ]8 L5 t子三:仁義、仁道、仁貫。(仁貫—子姚鉦—孫姚冠儀)]
附注: 姚门才女[网名,来源于姚氏宗亲网] 注:我祖彥國,居於靈源,有九十名溪。曾囑子孫,凡遇有名溪,卽置立書舍、田莊,號所居“日華溪”,後子孫遷居,皆如其言。故彥國公爲大宗。乃江西宜豐靈源、江西南昌斗門、湖北紅安、湖北麻城、湖北黃陂、河南羅山、湖南平江姚氏始祖。按舊譜,自黃帝至彥國公,甫傅一百零三世???[姚新生注:待考]。此後,支分派別,子孫蕃衍,次第甫傅至今。)4 V C+ S' G. ^* X( z+ u
二世祖:! I3 ^9 I" Z! @6 X& H" B
●姚子勝(西元604—705):
- _+ M4 Q! d) D0 I! y& @ - i9 E. m- [/ L5 x! y& j
彥國公次子,字正誼,行二相郎。居靈源。隨文帝仁壽四年(姚新生注:
f+ i f8 f3 W8 ^, {文帝杨坚604年, 仁壽为仁壽宫)甲子六月初六日辰時生,唐中宗神龍元年乙巳二月十六日辰時歿。葬鳳山。配祝氏,撫州城敷仁公女。
5 R m, k; z" O$ R6 O) x' l 子三:長仁安 [附仁安支系:仁安子姚鏜:任宛邱宰(遂居其地)。姚镗之子姚冠道:即唐相梁國公姚崇,姚新生注:如姚崇的生辰650年和姚子勝的生辰604年都无误的话,那么姚子勝不可能为姚崇的曾祖父(姚仁安为祖父,姚鏜为父亲),四代只相差46年 ???]: [姚新生注: 以下按吴兴堂姚宣业为一世祖的家谱推断]! Q4 W6 k8 w& Z0 g# C- l) T0 g: z) N
姚宣业2 G# K/ m4 `) d' H' T! v# ^; j
吴兴郡人,祖汾父纲,事魏徙陕州,生而颖异,仕陈为征东大将军,屡建奇功,武帝最倚重之,致仕后,日亦耕读教训子孙,是其出为名臣,处为名士,将仰承乎先烈,不愧神明之遗,亦启佑我后人,克培云耳之福,光前裕后,于是焉在祖众托始夫何间然. 姚安仁
+ ~7 b" Z: i- a! c仕隋青、汾二州刺史,为官清廉,秉公无仅,远图膺锡,大名垂休. # M9 J4 D, w+ q8 \; u
(吴兴堂二十世)
# m2 X0 i5 a% }( X' H: z. D
8 g1 z2 Q3 F5 c3 T( w1 l6 k: H: _) T三世祖: 姚祥
* K: n9 R/ F9 C) ^% m2 V隋怀州长史,检校函谷关都慰.
(吴兴堂二十一世)[推断为子胜之子仁安,其父亲姚安仁,怎么刚好是反过来,是记载有误?二者可能为同一人] " h3 h9 P O, S9 a! s9 Y
姚懿8 r- Y8 i: c# ~: |$ X
字善意(公元590-662年),生于隋,仕于唐,官至巂州都督,赠幽州都督,吏部尚书,文献公
. m* ?% |& W. D, ` (吴兴堂二十二世) [ 推断为仁安子姚鏜? (姚懿)] [姚新生注: 590年出生至生姚崇时650年为60岁(60岁才生姚崇),第三夫人刘氏所生第十子] 姚懿的出生年份和姚彦国只相差6年,如果记录的生辰没错的话,应为同世祖,那么世系记载便有误!! 五世祖
8 u# H) K) F9 j. O8 n2 H 姚璟[[姚新生注:可能为十一子姚元景] 2 W, f. w& L9 u" d4 U
: V5 w" d6 s* c E官至正少卿,娶葛氏生一男,法未仕. 姚崇 # P1 f( y; t$ Z2 ^
字元之(公元650-721年),唐陕州硖石人,后定居洛阳,历任武则天、中宗、睿宗、玄宗四代宰相,有“救时宰相”之称,封梁国公,紫微令.已被列入中国历史名臣录,开元九年卒,谥号文贞,传三子,彝、异、奕.
5 e3 D- w' j9 p+ V( j9 K+ A
[ 姚新生注:按平江戊子年家谱推断:姚宣业推断为姚彦国,姚安仁推断为姚子胜,姚祥推断为姚仁安, 姚懿推断为仁安子姚鏜, 姚镗子姚冠道,即唐相梁國公姚崇,$ H3 \1 Q# R' {1 i; ?* ]
但姚崇为永徽元年(650年)生, 开元九年(721年)卒,则其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西元584—667)只相差66年(五代)???,不相合, 姚崇的出生年月有史书为据,应可信,那么家谱记载的年份有误或是世系记载有误],或者我们的家谱和吴兴堂姚平不是一个世系,但我们家谱清楚记载的姚崇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 p. N( c5 F- a% N# |. ~7 M! ?5 R' x
& j( B# E) c9 f8 v: T9 o2 H
次仁豪,三仁傑。" Y+ r4 ~9 l% F0 Y" W3 m) j
公讀書,好禮治,家嚴肅。
. s7 ?- m% E( \三世祖:
3 X- h% B2 i; ?1 s●姚仁傑(西元651—715):
7 W4 R/ b1 Z% \0 x" g$ H+ E/ D子勝公三子,行三元,公以明經中進士,任河南陳州刺史。唐高宗永徵二年辛亥二月初一日子時生,唐玄宗開元三年乙卯十月初一日午時歿。葬靈源厚山。配熊氏,鳳山伯川先生女。
! O8 u. Q2 g6 V# J [姚新生注:按出生年份应和姚崇(公元650-721年)为同一世祖,不同家谱记载如何统一待考证] 7 s& @* E3 L& x6 ]4 B8 j
子一:鑑
- H& j2 U& l" v+ e$ V! y i$ `
7 t. w, P( K3 z, q% T0 ] X四世祖:
# _5 g4 F% e& d0 j/ f1 L●姚鑑(西元682—756):
% ^) o; l7 |9 n) Q' i' ?. o仁傑之子,字果決,行真山。居靈源。唐高宗永淳元年壬午五月初五日卯時生,唐肅宗至德元年丙申九月十二日辰时卒。葬靈源厚山。配蕭氏,樟樹鎮文煥女。) e( L! ?- o: E {" n
子一:冠義。 公著一經遺子,治家有法。( {4 O' `# i2 A6 k' B
五世祖:
, t4 h) G( [: }5 S- y/ }●姚冠義(西元723—780):
8 }( ?4 \' {, L' L8 Q鑑公之子,又名嵩,字敬之,行十二,居靈源。唐玄宗開元十一年癸亥十月初十日已時生,唐德宗建中元年庚申二月初五日辰時卒。葬鳳山。配劉氏,天寶文道公女。 0 @2 \4 m; c( p6 x
子一:世忠。 公上遵庭訓,下課兒孫,家庭振肅。. e3 u/ @$ `- x c
六世祖:
0 L% ^8 |! f. g) y- |●姚世忠(西元755—821):2 N# ^8 f# E5 f* F( e
冠義之子,字良臣,行二,居靈源。拜官內史(內史即中書令,唐開元爲中书省首官。《新唐書·百官志》雲:“中書令:掌佐天子執大政,而總判省事。”唐朝官制稱之爲右相,統稱宰相。姚世忠乃前朝宰相姚崇之堂侄)。唐玄宗天寶十四年乙未二月二十一日申時生,唐穆宗長慶元年辛醜十二月二十日亥時歿,葬祝山。配萬氏,筠城汝成公女。 6 c/ e i( \- R
子二:長公美,次公習。" ?% K) Z' p3 Z! T
七世祖: V0 d; v9 V2 y' o1 `
●姚公美(西元779—844):
% o- G% } E" P4 }9 G j# \世忠長子,又名休,行十,居靈源。進士及第拜翰林,承旨奉議大夫。唐代宗大曆十四年己未十月初三日已時生,唐武宗會昌四年甲子六月初八日寅時歿。葬祝莊山。配劉氏,天寶文代公女。 2 T! A F( |+ z) o* h C' s
子二:長源傑,次嚴傑(遷居鄱陽縣象山)。(注:七世祖公美,是否中晚唐著名诗人姚合?待考。姚新生注:姚合与贾岛同岁,也生于大历十四年(779年),而家谱记载的亦为779年(卒于846年,相差两年?),但是姚合是姚崇的曾孙,按家谱应是子胜的儿子仁安后代,如是姚合,应为过继到世忠名下的)2 Q+ i5 y' f6 o5 E5 V+ [
; u+ E$ h- b, z. E; P( \八世祖:0 |$ c8 j% e' P0 B) V" ^
●姚源傑(西元810—883):
# @ {: f& [* |( c3 |8 Y+ Q( R公美長子,行都二,號曜庵,居靈源。鄉貢進士。唐憲宗元和五年庚寅六月二十日午時生,唐僖宗中和三年癸卯九月十六日已時歿。葬厚山,子午向。配崔氏,湖南觀察使、清河崔群女。 , k* T3 S+ {! D& W9 m# S$ Q
子二:長朗,次期。 公簡慎恬,夷淡於進。. Q& B, y& ]( |& p
九世祖:4 p; |8 x& t1 D; a% p, L
●姚朗(西元847—911):) `: |- d( E0 A- @/ c5 p' H/ P
9 [ q6 N+ n+ y6 u! V
源傑長子,行二,字之奇,居靈源。唐宣宗大中元年丁卯八月初五日未時生,後梁太祖乾化元年辛未八月初九日辰時卒。葬祝莊。配李氏,新昌李植公女。
3 n* q# }" _' W6 |* D! M* T 子二:長鳳,次凰(迁南昌瑶方)。) n2 Z( v5 R4 C& j8 [
十世祖:# t4 S2 \/ a# c5 ^7 R
●姚鳳(西元879—943):
: o, p$ w; t+ Q3 w7 U 6 I5 ]" H" n1 G$ } G' p
朗公長子,字金聲,行二,號樂國,居靈源。年十七中進士(被當世喻爲神童)。曆官揚州刺史。唐僖宗乾符六年己亥八月二十三日卯時生,後晉高祖天福八年癸卯三月二十五日申時卒。葬厚山。配柳氏,瀘州刺史河東柳玭公女。* C P! `8 \8 o% v3 o
子一:旻. I4 ^' v6 `3 G
(注:十世祖鳳,是否爲宋太祖趙匡胤俘獲之後唐副將姚鳳?待考。姚新生注:清流关历史后周显德三年(956年),赵匡胤率兵攻南唐,首役即于此,破南唐军15万,并生擒大将将皇甫晖和姚凤,1 c: B! F. S, n1 B3 ]2 L1 D
如姚凤家谱中的年份无误,则不是後唐副將姚鳳,956年时侯,姚凤已亡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