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3564|回复: 2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舜文化寻踪(节选)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2-23 02:19: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舜文化寻踪(节选)
吕步震  安泽峰
舜生诸冯的传说
在那传说时代,作为五帝之一的舜王,故里就在垣曲。《孟子》云:“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孟子·离娄下》)。《史记》云:“舜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作什器于寿丘,就时于负夏。”舜在垣曲留下了许许多多传说故事。

8 y# ?* \* E7 l9 |3 _) J) o7 m' V4 t" `

: G/ `3 k/ C8 E: M; C0 D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4-2-23 02:20:59 | 只看该作者
舜上学的传说1 e! H. a; e, H1 p; e. s8 `

2 `9 t! B4 E, |4 d3 L' u $ ~  a2 j0 Y8 Q' Q+ l8 b. ]) N. e2 Z
4 g- \- O7 f( L' T; s4 K* ?& M6 _
虞舜上学$ f* C+ s+ P8 ?2 Y; R8 g& z

, q$ j* w" H8 s8 z0 l6 i  ~: \
  c9 J5 B0 a% u4 l- A( E. B
: `5 Q; P/ K, U' Y舜出生在平阳南部诸冯山下的姚墟村(今山西省垣曲县东北四十里),舜一出生,有许多奇异之处,一是他两眼内各有两个瞳仁;二是他的手心有个“褒”字掌纹;三是后脑突出,眉骨隆起,头大而圆,面黑且方,口大容拳,人们都说他不是凡人。他的家庭本来很好,不幸的是舜6岁时,其母亲握登忽染重病而死。舜与父非常悲哀。由于两个孩子无人抚养,舜还有个哥哥,不得已瞽叟又娶了一门继室。其继母初来还可以,后来便渐渐露出后娘的本性,继母生了儿女象和敤首后,对舜更加怀恨在心,嫉妒如仇。不久,舜的父亲忽染眼病,几个月后双目失明。这就更加重了继母的负担。继母把怒气全归在舜身上,常常骂舜道:“你母亲怀你,家里遭了水灾,生下你后几年,又把你母亲克死了,现在又把你父亲双眼克瞎了。”就这样,舜天天受气挨骂。舜总是逆来顺受,毫无怨恨之言和懊丧之色,整天在受苦挨骂中度日。舜父双目失明后,什么也看不见,肝火大旺,遇事易怒也常常责骂舜。
0 `" l( ]& v( O6 `) J. g7 j8 d; q
2 w+ E3 Q4 m( v5 q  b. ]0 L8 n. K舜十岁那年,邻居秦老伯与舜父瞽叟说合让舜上下庠小学读书。并把舜家庭情况告诉给务成先生:“家庭虽穷,但舜聪颖过人,相貌也好,是块好料。”务成先生很愿意接受对舜的教育,但瞽叟和妻子商量后,却改变了主意,推说家境不好,无礼敬师,更难拿费上学。秦老听后说:“那就让舜在我家放牛吧!我一日三餐还是过得去的。逢年过节再送些酬劳。不知老哥肯帮这个忙?”瞽叟与壬女商定后,便答应了。" O& q8 ?0 ~# f, m7 {( x% _7 d7 Y7 \1 n
" H# C8 Z" z: v; P4 |/ K
舜到秦老家后,便牵牛到北坡下庠学堂见务成先生,舜跪拜礼后,务成先生夸赞说:“果然一表人才,满眼灵气,满脸才气。”务成先生很高兴地接受了,秦老说:“你一边放牛,一边学习,听从务成先生授业,先生愿意教你,将来可不能忘了这位恩师。”舜连连答谢,向务成先生拜了四个响头,又向秦老拜谢致礼。! b+ j6 e, a+ w6 Y7 a

9 J! J4 v+ G# ]舜在务成先生的教育下,一读便三年过去,务成看舜聪颖过人,是块好料,便亲心授业,舜天资聪颖,自然声入心通,一教就会,舜读书目过而不忘,并能倒背如流,使其他学生十分敬慕。7 m1 O8 P6 R7 Q1 J, Z! Y; j
9 n, H# t0 i# q- w1 T! W
通过三年授业,舜学到了不少知识,天文地理人生之道,自然规律,道德礼教,人际关系,使舜学到很多常规知识和道德观念,这对他后来治理天下起到了很大作用。9 K7 [9 N" M! J. u

9 j. x1 F- h9 S$ T# t8 j3 Y% ?1 Q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4-2-23 02:21:17 | 只看该作者
舜迁宋家湾的传说
/ |  Y9 |6 r2 x( U/ ^. s# X7 G5 P3 y9 }

) v; \5 b. m. ]* h3 m% T% H6 _! h, G
宋家湾的来历
: s9 K9 C! Y9 K: L4 M. F! _2 O5 a: w' W

  _$ P, l% v. |* p9 I4 p) Z5 Z1 d" Z& C% [+ B* e
宋家湾村位于垣曲古城北20公里诸冯峡尾端,即负夏城南25公里处,它是通往负夏圣地的交通要道,也是垣曲通往西北部出口的古道,为垣曲出口的三大古道之一,更是近代兵家必争之地,两峡之顶今战壕仍存。真乃“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古今到此就为进入古圣之地。当地流传一句俗语:“进入宋家湾,步入圣地边。”勖勉有加,此地为跨入圣地负夏城的南大门,地势狭窄,怪石嶙峋,妫水、汭水、刘村河水,三水交汇之地,浪花飞扬,山洪碰壁,水声如雷,急流通过诸冯峡直入黄河。
# Y, G& J: t# S7 H: d7 V. v- h* S
正直虞舜以德闻天下,治理好负夏城之时,负夏城人民敬舜为都君,舜率领全体部落氏族发展农耕、捕鱼、制陶等三合为一的文明社会。由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之始,尧又来垣访贤。尧为了选择一位德才兼备的贤人来接位治天下,不辞劳苦,踏遍五岳,访各地诸侯和各族酋长,大家一致推荐舜,尧在70岁高龄之时,攀山越岭来到负夏亲自访贤。这时舜正好30岁,风华正茂,发挥德才之精华,使故里人民由狩猎生活转入农耕文明之时,舜在负夏建都,雷泽捕鱼,寿丘制陶,历山农耕。正转入农耕文明时期,尧已到历山坪认定接位的舜后,在虞舜赴平阳临走的那天,全族人民,万分高兴,欢歌载舞,敲木吹乐,胸带山花,将舜送往平阳登天子位,父老乡亲送到此地,舜回首敬而谢众,别离故土,快马加鞭,随赴平阳。之后,人们相传一句俗语:“送过宋家湾,可登天子殿。”从此宋家湾而名震负夏内外,本来称此地为“送家湾”,后来“送家湾”有一舜的后裔延为宋姓,人丁盛旺,文人百出,为念舜迁居之地,其祖功德超群,众乡亲在此又与舜泪别,后人就将“送”改为“宋”而称宋家湾了。  X5 a2 W2 R! S

! t+ o! M3 p1 O; a5 R% E   R+ e$ H# o! Z9 j* I" ~

& `  F5 s# J9 Y  h7 @+ C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4-2-23 02:23:01 | 只看该作者
+ Q! I% }6 o: B/ I

2 i/ m% J0 p3 \# I) s: z7 \4 W护雏耕半
5 L- C1 G' D1 }6 U+ V" @
( z2 S9 b) P% @6 u / y* G  w" x8 m8 `# V

0 c: v: I. {. r& I翻过三山五岭,历尽千辛万苦,尧王一行第一次登上历山之巅——海拔2358米的舜王坪。( g, O+ c" r( P# ~

! Z% t% g9 Z# j9 n7 b! d/ H展现在尧王眼前的是一坡万亩良田。庄稼长得十分茂盛,黑乌乌绿油油,非常喜人。尧王喜出望外,在这中条山的最高峰顶,竟然能开出一大片良田,周围是悬崖峭壁,荆棘丛生,再远去是七十二混沟的原始林木。山腰云雾缭绕,山下绿茵茵一片,空气飘来奇香,使人如临仙境。
7 w* B; n# y& t  G) ?9 A- c! T4 v- n, [/ u2 N0 s# ^
尧王看到这眼前的景象,对舜有了更真切、更深刻的了解。
7 M: t' E/ G( L, y- f6 j) ^, D) I2 ?
4 @' L9 o0 H. i. Z: M开始,尧王并未打扰舜,舜仍在专心耕种除草。不过,有一点,令尧王不解。舜耕田,为什么耕不到地头,便拉缰返回。
3 g; T, O3 b' v5 T3 y4 f0 a& X2 V* \9 }- J/ R+ d0 _  [
尧王问舜:“你为什么不耕到头呢?地浪费了多可惜了。”+ q- _) F/ M% P4 z' y
$ \7 m1 E9 K$ O* @! X, f2 w
舜答:“地那头有户人家,再往前耕,就会惊扰他们。”* e& c! O2 q3 \* A  }4 E/ F

. W' i1 q: d6 O; N; m尧王更是不解了。明明一片庄稼,根本不见屋舍,哪里有什么人家?但转念一想,舜是不会说谎话的。他想,是不是有人在庄稼地里睡觉呢?
1 v" F. V2 l7 q  H8 V7 }. z* u7 |* n" R9 Q+ M4 V
于是,尧王亲自细心地走向对面地头查看,但却什么也没有发现,他便更加奇怪了。他正要向舜问个究竟,忽见一只鸟儿嘴里衔着一条虫子,飞入地头庄稼地里。尧王轻步前去一看,见到一个鸟巢,内有四只雏鸟,张口哑哑待哺。
; ?: E) ], l" L& I: H" |3 V- w3 ^7 L: u% A; g$ N! b
尧王恍然大悟,舜所说的一户人家,原来是窝小鸟。尧王大为感动。人们都说舜是大善之人,今日一见,果不虚传,为不惊雏鸟,耕作半归,爱人及物,唯有选这样的人做国君,才会爱百姓,为百姓办事,为百姓而拥护。
" e. r6 B! M5 ?3 ?
6 H7 R) w8 u3 k2 R0 r4 h7 @; e舜爱鸟,鸟爱舜。舜视鸟如人,鸟辛勤为舜捉食危害庄稼的虫子,因此,舜种的庄稼,虫害少,长得好,年年丰收。
4 V: k5 r- D( y& h  Q' Q2 `- G0 R1 f: R7 J9 d' q; |+ {
尧王看中了舜,但他觉得,一国之君,非同小可。他还要多方面看看舜的品德和才干,治国的本领究竟如何?9 R4 C1 ?; |1 V* U: W* q
7 F$ r5 Z" v/ g+ l9 E
2 A0 D! I+ q, b$ ^& a$ ~4 t
7 Q2 l- X  b+ N7 ^3 x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4-2-23 02:20:24 | 只看该作者
吃豆腐生天子0 t- G( Q& Q/ ~' L
/ ~. d% d9 l5 y
# _- A# z  z% W% z- S# j, ^- M4 l

. ?6 J$ p  j4 F% u瞽叟居住在诸冯山姚墟,其妻握登在山上打柴时,观虹有感而怀孕。孕后十个月还不分娩,眼看进入12个月内还未动静,其母深感奇异,有一天晚上,天帝托梦,吃土生贵子,第二天,天亮,握登将此梦悄悄告诉丈夫,瞽叟会观天象,莫要生天子不成。这天中午有个担豆腐的人,到瞽叟门前卖豆腐,他就称了2斤又白又嫩的豆腐,回家给妇人吃,走到大门口时,不小心,将豆腐掉在地上,就用手把大土块抠掉,细粒小土块扣不干净,他把豆腐拿回去,自己亲手将豆腐切成小块,下锅,做好饭后给妻子吃,妻子吃了瞽叟给她做的一顿香甜的饭菜后,意感身体不适,小肚略有痛感,于9月13日刚满十二个月,便在石龛生下了舜。舜出生后,面相不同凡人,天庭饱满,地阁方圆,浓眉大眼,龙颜大口,两耳垂肩,两手过膝,不同寻常。
/ r- @/ Z* m/ D# A3 u6 e* }  Z: [
1 U/ F& B0 V# N  k* i吃土生贵子,却应验了天帝的托梦,因握登吃了双土(豆腐是黄土地里长出的豆子做成豆腐,而豆腐上又粘上黄土粒),土上加土,双土为“圭”,本字之意为:“古代帝王诸侯举行礼仪所用的玉器。”又为古代天文仪器。因而吃土生贵子,吃了双土,贵子加贵子,必为天子,天子将拥有一定的准则和法度而进行天下之大治。
' I$ {0 ~4 P4 V3 f2 ?' Q. N4 p2 O+ T. h
还有一种说法:握登怀孕舜,是豆人吃豆而生贵子,握登的“登”字上下结构,下部为豆,为豆人,又吃了豆腐,意为“豆人吃豆,必管诸侯”。虞舜成人之后,却当了管理天下诸侯的天子。
2 e. z* B8 L, d7 V) A8 I; p* W" }2 f+ J/ |$ b7 g
这两种说法,一是从吃了双土组词延伸理解的,二是从豆人吃豆双重名词分析的,何为正确,你读后自然明白。
& u4 T& s: r# L* J# ]# t. }' }
$ Y1 G" W  H: ~' w % J! F  B% P% d2 H- K3 [

% {+ \9 M7 z; H% F2 O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4-2-23 02:25:39 | 只看该作者
舜建负夏的传说
% t1 m* D" O8 a$ T# _  o% a& @/ f% d' I
: D% V' d4 O' ], u2 U6 T

" z% U/ |! u" e, ?- J# V负夏定居
, b  y6 b/ k: o, j
4 ?+ Q, o6 S6 j6 I
/ R8 n& v) d" v/ x) |% g& W) ~; t$ x0 r& }, I+ ]9 X$ B' l4 z/ i0 h  G
象渐渐长大了,在姚墟时继母认为家中再不需要舜了,便把他赶出家门。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舜只好一人来到负夏居住。初来时两手空空,举目无亲,虽说家庭残酷,但故土难离,难免有思家之念。好在舜有一双勤劳的手、一颗善良的心,常言:“人自有手,土自生财。”他见锯齿山根有一片片荒地,又看到沇河岸畔有一处处沼泽,就决定在此处开荒种田,捕鱼狩猎,等站稳脚根,再把父母和弟妹接过来。
& f3 {9 S; y# K% i& r/ y  u: o3 `: r: E$ i" v2 \
舜善同人居,不但心好,而且手巧。他有一身好苦力,做得一份好庄稼。他种的田禾要比别人多几倍的收获,他捕的鱼虾要比别人多几倍的渔利。但他不一人独享,他经常扶贫济弱,教人稼穑,帮人渔猎,人们十分感动。他在耕耘之余,从事制陶,方便人们吃的、穿的、住的、用的。远近的人都来这里定居,拜他为师,举他为首,所以这个小村庄,一年变成大聚,二年变成大镇,三年变成都城。现在改名负夏。历山镇的北门上还留存着“帝舜故里”的石匾。南门上原来镌有“古负夏”三字的石匾,早已毁于战火。“古负夏”残石匾还收藏在县博物馆。
( b2 o7 G' B5 O# M  y5 D' ~$ Z9 K# T% V+ {9 L# ~1 X% Z
舜经过三年的辛劳,有了积蓄,日子好过了。他闻知父母那边贫困潦倒,就马上将双亲和弟妹接到负夏来定居了。
0 V6 a/ L1 j9 \0 M1 m# a: u
; r2 F$ z' F: ]) c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2#
 楼主| 发表于 2014-2-23 02:20:04 | 只看该作者
舜生诸冯( Y* o  S  Y+ e% @  F
3 e9 @- U- t& c0 L9 E+ M

% [' L1 Z- l/ p6 S3 E" C: A
4 K$ i# G' N2 q& d# ?5 E( N在那太行、王屋两山的西陲,座落着一座不大出名的小山,叫诸冯山。它是中条山的一个支脉,海拔800米以上。就在这个山峰下边,往着几户人家,形成一个小村落,叫姚墟。在姚墟有一位勤劳善良的女性,名叫握登。她的丈夫是个双目失明的瞎老头,人们叫他瞽叟,真名叫什么,没有传下来。别看他是一个平民百姓,根基却不浅,他可是黄帝轩辕氏的第七代孙呢。
, w- m) {# c/ K$ Q) |& ^% p
, m: l. |% [. y7 S# X握登观虹有感,怀胎十二月遂生下一个儿子,父母见儿子眼睛里有两个瞳仁,便为孩子起了个名字,叫重华。这就是后来的舜王。
4 k8 u- J0 M; N" ]+ p
9 N$ D5 n6 d8 I; ^( k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4#
 楼主| 发表于 2014-2-23 02:20:41 | 只看该作者
继母肆虐
8 ~0 {% z& ~$ N& P
; R/ G$ M% b1 h" q
/ p! i/ }" q/ v/ W/ d  e' k, w: c! h3 t" Y4 G# n
舜一降生,就胎里带来一副帝王相。天庭饱满,地阁方圆,浓眉大眼,巨鼻方口,两耳垂肩,两手过膝,皮肤黝黑,满面红光。6 i, k/ Q& Z3 f! V

) e1 U, S8 w" E! _) ~不幸的是,舜不到六岁,母亲积劳成疾,与世长辞了。父亲娶了一位继室名叫壬女,不久生一子叫象。随着弟弟的长大,舜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这是由于父亲是一个麻木不仁、专听老婆话的糊涂虫,继母是一个心狠手辣,刁钻古怪的黄脸婆,弟弟又是一个骄悍成性的愚顽人。在这种家庭环境里,舜只得逆来顺受,忍气吞声,小小年纪,不但要担当全家“负薪力田”的重任,还要处处问寒问暖的伺候双亲,更要以哭陪笑,以忧伴乐的照护弟弟。尽管如此,舜每日无三顿饱饭,有三顿饱气,轻则挨骂,重则拳脚相加,甚至一顿鞭笞,浑身青肿。舜流着泪,忍着疼,从不发一句怨言,小杖则受,大杖则避,不失孝道。
9 B2 f% k( m% R; n7 a( T
. [. j6 s' z) S; g$ L* O3 P6 Z3 S# t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7#
 楼主| 发表于 2014-2-23 02:21:33 | 只看该作者
7 e6 x6 s& |& ?
) b6 W# T: @0 o( l; L
舜迁卫地的传说
8 ?* X! G, T5 U/ |7 Y7 @
5 E( l: a, [2 R* A
) t( X; _# j- L$ h* ]- I& a" n/ f+ ]
舜迁卫地
6 \- B$ N( n+ S) e' {0 K0 Z1 {
; @  z! T: U% [8 i4 i
3 Q4 f. c" G( M, r
; }, d; w& ^! q" i* Y6 K舜在诸冯姚墟,受继母之气和家境条件所迫。舜觉欺骗父母属不孝之行,父肝火上旺,逼迫舜连夜离家,舜泪别父母到宋家湾,自力其食,二年后,又迁到妫汭之境这个风水宝地,由于舜在务成先生的授业下,学到了不少智慧,舜就教人学礼,教人识字,教人学琴,教人稼穑,教人捕鱼,教人制陶,几年后,由于舜善同人居,后来就在负夏建城,进行贸易交易。所以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舜“使布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内平外成”。“舜居妫汭,内行弥谨。尧二女不敢以贵骄事舜亲戚,甚有妇道。尧九男皆益笃。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之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
! ?/ f2 r3 U  a. O
" \  r. D+ @5 k舜在青少年时,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以浅见,寡闻道也。后来尧王访贤到卫地,对舜敬业建负夏城赞叹不绝。
7 ]% w) C: t- Z1 n& Z- Q: q. y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8#
 楼主| 发表于 2014-2-23 02:21:51 | 只看该作者
淘米甘泉
% \/ x. Q3 Y, c3 q. ^% d1 w
4 t! j$ c- J( t( _. _! N  i, w4 I : I/ M) n* l* K  I

8 W+ B& c1 O& g& {6 V4 Q4 p- B/ ?舜一个人从诸冯迁居负夏种田,地里屋里,耕种,舂米做饭,样样活计都得他亲手干。' k, a& N5 g, G( F# j4 ?* J2 `

7 w) e3 J0 `0 J& H4 K9 O( Y距舜住的地方约半里地,历山山腰下有一眼泉水,清水涌溢,再旱的天灾也不会干涸。虽然泉水这么好,可是没有人到这里来担水吃,因为离村子较远。- F5 v0 H$ i: d! g5 o7 T. x3 {

1 b* K$ `9 `; A5 k; b1 f) z一天,舜收工回家,照旧到村中井边淘米。不过一看,井边男男女女已聚了不少人。善良的舜,虽已饥肠辘辘,却总是让过一个又一个,直到日已偏西,米仍未淘成。只好饿着肚子又上山干活了。+ n- b' J) g1 F6 H  }8 S

8 E* S- Q/ m3 ]/ W7 a$ `8 S一日,舜在山上发现了这一汪清泉。舜想我何不上田就带上米来在这里淘洗,一不与大家争挤,又省下许多时间。
& J/ F4 S/ K8 O0 D% z* a8 e( w8 `/ `* A7 _1 P( @6 j
于是,舜每日上山干活,就顺便带了米来。把米笸箩放进泉水里,淘淘捡捡,一会儿就淘干净了。天长日久,这眼泉水变颜色了——由原来的清清亮亮变成黄乎乎的了。后人就给这眼泉取了个名字,叫淘米泉。直到现在,几千年过去了,这眼泉水还没有变清,还是那么黄乎乎的像淘米水一样。! T! j% M9 [  ]* n7 n- \4 b+ O
. r9 g; r, L8 @$ V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9#
 楼主| 发表于 2014-2-23 02:22:21 | 只看该作者
舜耕历山的传说3 O; U( b3 h$ d! m. P
1 [; _" O; X" a/ S
: e1 p% V8 n& T3 z

/ M* A  S- P: D7 i8 Y躬耕历山) z" b6 r$ v5 l0 Z' |
" W) v/ L+ m6 Q$ R# S

8 R5 \! U2 V6 M8 g1 q7 Z9 Z6 ^# k( s( U/ L! e
从种麻这件事,舜看到继母仍在存害儿之心,便决计上历山去开荒种地去。, }, V. r. h: D$ v/ `: b
% O0 |. _" z3 J" P0 ]
他骑着一头小毛驴,赶着两头牛,走出八里老鸹沟,来到十里坡,见有一个石门紧闭,上边仿佛有锁。他便找来青梗木作钥匙,一捅山门开了。他顺着这条山路向历山走去,半路把驴缰绳丢了,这个地方就是现在的驴缰岭。过了这个岭,经过水圪节,少驴铺,登上皇姑幔,牛在此处卧了一会,这地方就是现在的卧牛场。牛还在那里尿了一泡尿,便出了一道泉。舜赶上牛走走歇歇,来到十八盘,穿过三锥山,上了南天门,登上一块大草坪,就是现在的舜王坪。" n. H+ Q, m5 a/ K( Y

$ ~  L1 H9 H- ^/ v5 }7 ^% u舜在此地躬耕,有象来耕,有鸟来耘。它们是“天使”,这叫“吉人自有天助”。舜到历山,不费多大劲,没用多少时日,就把偌大一个草坪开垦了,惊动了周围的山民野牧们都来观看。百姓们见犁地的牛屁股上绑着一张簸箕,便问这是何意?舜答:“打我黄牛黄牛怪,打我黧牛黧牛怪,打着簸箕两不怪,吆喝一声都跑快。”众人赞叹说:“舜真乃一位大贤人,对牛尚如此,对人更可知。”) P1 x. Z  [% `/ f4 j

1 i" ?$ v6 g  r' C5 }  u: |/ |- l
! z. t9 Y4 O- B9 o" U$ n
- d: v* I, r7 Z% l# h) b" Q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10#
 楼主| 发表于 2014-2-23 02:22:37 | 只看该作者
龙击蜘蛛5 u' g% |, [- T: q2 s; A

& h  ]% U/ E8 t+ O; \/ \2 B1 l% p
2 B8 U$ |6 j' r3 R
3 {  p- m) K- m: o& P: [舜耕历山时,有个蜘蛛成了精,其大如盆,害人不浅。舜决心除掉它,便去造访龙王。龙宫就在五里坡后边龙潭里的石窑。舜说明了来意,龙王决定派小龙去抓蜘蛛精。7 q2 g. s) G' g' X4 n! p
- ]' ~7 p# \7 `
一日,狂风飞沙,云卷雷鸣。蜘蛛前边跑,小龙后边追。蜘蛛躲进石洞,小龙劈碎山岩,蜘蛛躲进树洞,小龙追到树前。蜘蛛实在无处逃避了,便钻进了舜王坪西边半山腰的乱石中。小龙不见了蜘蛛,急得在空中翻腾。这时,舜站在舜王坪西沿观看,见小龙找不到蜘蛛,就指给小龙:“蜘蛛躲进了石垄。”小龙大发神威,钻进石垄,顿时乱石垄像开了锅,石块飞舞,小龙有点畏难了。刚想飞去,猛然看见舜威严的目光盯着它,它不敢退却,再鼓神威,钻入石垄,石刚崩开,乱石喷向半空,落地如雨,堆成了一座小山。9 x( Q( }* c2 C/ Q  A
9 E0 \. [" U4 f. G1 z( B4 r; u9 @+ [# v
雷停了,云散了,被砸成肉酱的蜘蛛精,再也不能害人了。
) @! |% @6 w- ?" B4 d( ]; |, ?4 M! D. q0 ~! }* S6 c% I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9-20 07:3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