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11026|回复: 4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桐城麻溪姚究竟源自何方?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3 11:39:3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桐城麻溪姚究竟源自何方?
& }+ |* G; d9 m) w     一,缘起:$ J  q4 E+ {: y: F
     去年八月,姚门才女来南昌,为了不放过与她学习,交流,讨论的机会。我准备了足足一个月的时间。正是这次我与她的会谈,促成了江苏泗阳淮阴一万宗亲回归南昌大家庭。
# v+ o( t. ^/ Q% s5 ?) y& p1 ~     南昌家谱记载:子泰~以昭~孔源   
6 W% n4 p8 m' E! B     湖北家谱记载:子泰字钧宝,子三:思聪,思绳,思俊。思聪长孙显,居麻王阁。
) p" S9 O+ m1 B8 H) C- e+ [     江苏家谱记载:显,发源“斗门故里”,字派“臣,荫,标,才。”【暗语,我就是隐蔽的“英标才"与南昌字派”英标才"相同】* k  x' Z( K& A5 o1 U: M8 U
      三家家谱一对照,江苏的发祖“显”就是湖北家谱中“思聪”的孙子,“思聪”就是南昌家谱中的谱名“以昭”。6 |) g( r8 `# d, P: r+ o4 C( ?  @
      1404年,南昌第一次独立修谱,修谱人之一,正是湖北子泰的堂兄弟子善,他的父亲与子泰的父亲同时是元朝进士,封“中宪大夫”,都在湖北为官,有幸的是,他把湖北子泰的二代后裔的谱名记载下来了。圆了一个600~700年湖北,江苏家人回归老家南昌的梦想。
; o  {5 f* }' O+ v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4-4-3 11:43: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4-4-5 01:33 编辑
+ P- {2 i. c! w( z( I6 c
! I' X2 H, w$ ?,再说缘起! j1 l: s* y- j' {
       此前,姚门才女一直认为,安徽桐城麻溪姚与她老家红安是有关系的。依据是:
( d2 g1 G0 w! V* c- g       湖北家谱记载:显【思聪长孙】居麻王阁。
3 |8 z$ A2 K- ~4 A; D! _0 o4 o' @      后来,她的家族中也出了不少文人,并且与桐城麻溪的文人是有联系的。
( @, A% w* L; R& N! d- I      我查阅了安徽桐城麻溪姚氏的渊源,他们也有一个姚显,与江苏发祖姚显的生活时间相差不大。  v& r9 r# e1 N  t7 M
      钟尧教授曾经在帖子上回复我,要对姚显反复比较。安徽姚显的儿子叫姚旭,中了进士,在云南为官。显然,这是同名的二个人。江苏姚显后裔的字派是南昌“荫,标,才”,又是“斗门故里”,判断起来是有根有据的。
7 b  U4 ]) \# M# o' Z, [/ w: s/ A
/ l7 `# }& W: `. `4 Y" a; M* G& W, m, \
回复 支持 0 反对 1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推荐
发表于 2014-4-7 14:39:1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枣庄姚绍峰 于 2014-4-7 14:44 编辑 . c: ?: X. ~8 B+ L( Q0 S
枣庄姚绍峰 发表于 2014-4-7 14:35 才女姑您好!又见到您的帖子了,心里很高兴,希望您常来指导!
前些时小平老发了一帖,介绍了清代安徽桐城翰林兼画家的元之公的情况,我复制过来,供宗亲们参考。
  X6 O9 C# R  i9 w# e  o) @   姚元之:[清](一七七三至一八五二)字伯昂,号荐青,又号竹叶亭生,晚号五不翁,安徽桐城人。嘉庆十年(一八0五)进士,官左都御史。1 ^- _/ R8 J* B/ S0 R
  他师承李龙眠(公麟)、赵松雪(孟兆页)。精隶法舆桂馥稍异,盖工于曹全者也。行草笔法精妙。尤善白描人物。尝摹赵孟頫罗汉十六尊。黄鈇叹为今人不让古人。所画花卉,不落时下窠臼,盖生平所见粉本甚夥,故一落笔即别有机杼也。间作果品,亦别饶风致。可舆恽寿平争胜。有乔松图、花果图、蔬香图卷传世。卒年八十二。《墨林今话、谢堃书画所见录、画林新咏、桐阴论画、书林藻鉴》。《竹叶亭杂记》中姚元之历记朝廷掌故、礼仪制度、地方风情物产、石刻印章、古籍文物、人物轶事、读书杂考、花虫木石等。其文章淡雅,书画并工。《枕经堂题跋》称其书法是“波撇神风”、“今人不让古人”。其八分书类汉《曹全碑》,世人尤珍,所作《乔松图》、《蔬香图卷》,被列为中国历代绘画精品,载入《宋元明清画家年表》。《多子图》、花卉吊屏及立轴,分别由省、县博物馆珍藏。著有《荐青诗文集》、《小红鹅馆集》等。
. }1 w+ h: R  c$ Y/ J8 N" u5 N   姚元之出身书画世家,曾问学于族祖姚鼐,父姚原绶任六安州学政。姚元之自幼受家学熏陶,嘉庆十年(1805)成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十三年,历陕甘、顺天、江西乡试、会试同考,督河南、浙江学政。十四年入直南书房。十七年,武英殿刊刻乾隆《圣训》有误,姚元之负有失审之责,降勾编修。他受挫不馁进取之志,二十年,连上数折,奏请禁止书坊刊刻《类典》之书,杜绝士子在科考时模仿抄袭;密奏陈州、汝宁治安混乱,盐运梗塞等情,受到朝廷赏识。道光二年(1822)升咸安宫总裁,三年充文渊阁校理,以纂修《嘉庆实录》告成,升任右春坊右中允,充日讲起居注官。不久转左春坊左中允,升司经局洗马。六年升翰林院侍讲,转侍读。七年迁右春坊右庶子,升翰林院侍讲学士。十三年升工部右侍郎。疏陈台湾营务有窝娼聚赌,械斗杀人,操练雇人代替等积弊,清廷诏示闽督严加整顿。姚元之又获升迁,擢左都御史。十八年,江西巡抚陈裕泰弹劾南京知府张寅一案,姚元之上疏,言陈裕泰有挟私嫌疑并贬低其政绩。诏斥姚元之冒昧,降二级调用。鸦片战争中,姚元之疏陈扭转广东局势,抵御外侮,必须加强战备,以武力抗强暴,不被清廷采纳。二十三年,以年衰休致,归桐城县城故居(今北街小学内),添置馆舍,修建亭台名“竹叶亭”,著书、吟诗、作画于其间。

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推荐
发表于 2014-4-5 09:07:0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姚绍弦 发表于 2014-4-3 22:35 三,麻溪姚的源头 按《桐城县志》:麻溪姚原籍浙江省余姚县,其先祖姚胜三随父官居安庆,后在桐 ...

) ?6 X$ K* p# P8 n  再温习姚门才女之帖:, h' O& D( t% z) e- A4 C
    据《姚氏宗譜·濬哲堂》其中一篇序文,可以看出姚思聪与桐城姚的宗亲关系——                                 
1 j4 Q- l7 w9 G% z9 H5 \. r* Q3 r7 Z             姚氏族谱序      . ]8 d0 I; q+ L
  蓋聞天子有世系,諸候有世本,大夫士庶有家譜也者。昉周官繋世,漢史尊周所由作也,顧譜法之詳與譜例之善則存乎,其人化而裁之,變而通之,期於盡善以傳於後世而無舞弊斯可耳。第世之修譜者不一其類,歐氏譜有遠胄之謬,蘇氏譜又太率,詳其所自出廖渺難知,且不知郭公、夏五之例而妄存己見,又且胃華胄爲己族,誤拜汾陽,若此者,其弊伊于胡底能不蹈誣祖之罪哉。9 `& n7 R. k7 m  a3 @+ @
6 E/ L3 v7 [  Q1 s6 B1 U7 e
* {! J* C$ Z" k* U
     余宦遊南京桐城縣魏正寰處,作實進士姚林、玉林,翰林姚元紱、元芝,每於功之暇,諸鄉宦敘及鼻祖鈞寶公由豫章遷楚,注籍上中和裏姚家田,即今黃土嘴。衍三大支,上分顯公(姚思聪长孙)居麻王閣,傳八世祖世佳公,遷居京口。魏正寰事實詳於後傳。
  ^+ t; n6 y+ H) v* [2 v8 m6 ]     余於乙酉秋得中魁元,寓漢陽門旅舍,適姚族諸公問序於余,於是尋舊所聞于兩翰林、兩進士之言,敢竭樸詞以弁於首則。由上分之譜推之中分、下分,其本原一法皆美,其例從同,而瞭如指掌、燦若日星者,不啻彙異代於同堂矣,姚族諸君後嗣發越庸可量乎。
7 f+ O% x- p- h" l     余爲諸君慶,且爲諸公之後嗣慶,因樂書之。                                 
- c6 X1 Q$ ~" Q# B8 _: E  道光六年(1826)歲次丙戍春二月 穀旦                                乙酉科解元    萬時喆     拜撰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4-4-5 00:22: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4-4-5 01:36 编辑 # L  m9 T# [# E
姚绍弦 发表于 2014-4-4 23:39
1 k# d# D/ n  [* [五,南昌家谱隐藏的秘密- n0 Q7 d6 ]7 \. l( `
   南昌姚氏独立修谱是明朝初期社会相对稳定的永乐2年,即1404年。主修是从湖北 ...

1 p9 U6 W$ D& _5 A
, P: {# B5 _" [5 H六,南昌姚氏家谱涵盖的范围
, a9 E* }" ?2 R7 B: ^# i1 U# v' H9 u) @  元末明初,南昌姚氏称为“瑞州姚”或者称为“灵源姚”,之后才称为“豫章姚”,1929年才改称为“南昌姚”。; C8 h8 I# P5 G8 h# m
   从现在发现的安徽太湖,江苏泗阳,安徽凤阳等地的家谱看,安徽太湖是宋末元初离开“江右姚湾”的,时间是1275年左右,以致1404年的家谱中没有联系到这一支。上个月,我看到了他们的老谱,他们确认有宗亲去了安庆,当其时,安庆是安徽的经济文化中心。太湖顺长江而下,水路不到100公里。
5 x6 R  T' p: [% f' j% v8 r3 y$ w( @   凤阳府的宗亲也是元末明初在那里繁衍生息的,走的应该也是顺着安庆而下的水路。南昌家谱上还记载了不少宗亲到达安庆下游的繁昌。这些信息表明,麻溪姚在元末明初的时候在南昌姚氏的涵盖范围当中,应该是不为过的。
$ y2 J) _, t% L; h* k7 i. p" }1 f8 n   江苏泗阳淮阴的这一支是1660年第一次修谱,但是他们记载了毁掉了明朝初的老谱,记下了“斗门故里”的痕迹。整个明朝,他们没有一个人读书入仕。到了清朝,他们才缓了一口气,记载了他们祖先在“泗洲”小停了不长时间,然后,四个儿子分居四个不同地方,并且留下了兄弟之间不得来往的祖训。
2 m" O" }' c, p: I0 C/ r   从上面的叙述当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南昌姚氏涵盖的范围在安庆麻溪姚祖先姚胜三到达麻溪的时间节点有惊人的吻合。) k0 I4 S! B. x& X+ ^
   我前面都是铺垫。现在必须进入主题了。
( w  m6 `+ O8 G4 l( i/ [6 F   绍峰也发现了,姚胜三来到麻溪是瓦屑坝移民以前,他的父亲是元朝的官员。大官或者小官,我们已经无从知晓。但是,他是躲避红巾军起义逃难到了麻溪。一个前朝官员的后裔,他会不会故意隐藏他真正祖居地呢?他一定是来自浙江余姚吗?肯定与否定都是可能的。% T- w2 \. W$ M$ \* F( t4 N& o

该用户从未签到

推荐
发表于 2015-4-15 17:37:32 | 只看该作者
桐城麻溪姚氏傳记·谱辨' o  ^- R( Y( t4 w! f9 I, g

6 ^$ t( @: E' V- k+ K谱首云:“远祖某,于元之德佑癸巳间(1275—?),自姚江仕安庆,悦桐城山水而居焉,是远某祖为迁桐之祖,胜三远祖子也。若以为始祖,则差一级矣,未审当时远祖致政回乡,而胜三公复迁居桐城耶。抑失记远祖名讳事行,就所知者载耶。姚江,浙江余姚耶。先祖大夫参政公尝云:胜三公兄弟三人,长胜一;次胜二;次胜三。胜一一支居绍兴上虞;胜二一支分居慈溪余姚;胜三则桐城麻溪。但旧谱脱落,不敢轻载。又不肖曾过浙(浙江),友郁君惟广谓:嘉靖癸未(1523),状元姚涞云:远祖胜三公籍贯锦地(指桐城),五十年前曾来祭祖,五十年后无闻。又云:胜一居上虞,主富;胜二居余姚,主贵;胜三居桐城,出一参政,欲认宗支,故以告余。其后,潜山贡士会姚状元于南都,与郁君之言合,及慈溪赵埙来伊,吾县果遣一生员某,诣素軒兄处相认(莹:翠林公第一子,字廷潔,号素軒)。云:屡承姚公念水源木本,不以贫寒见弃,亦盛之也。据此,则先大夫之言,信矣。故备述之,以俟后人参考耳!0 d* A" y/ Q7 k5 D  ]

' B! x  P6 _1 f$ N* U0 b                                                                                        七世孙璧(杏林公第一子,号栗冈) 谨識
' _' o, `9 A* ~8 D/ k. S  M; y1 W

- P/ Z  j. c0 J$ |7 p. J7 i+ v( P8 p敬启者浙江姚氏宗亲!如符合上述文字所述之地且谱载胜一胜二者,请与桐城麻溪姚氏联系(群号:187115330),谢谢!
! Z* V  C* f6 J4 C0 q另:感谢各地姚氏宗亲对桐城麻溪姚氏本源的关心!在此鞠躬并颂业祺福安!& ]7 u, Z4 }' G* Y

签到天数: 9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3#
发表于 2014-4-3 13:35:10 | 只看该作者
我族有多部族谱上载有姚旭迁桐城。5 W4 N; P$ ]3 F2 O: j, _' ^% Z4 U" _
桐城姚氏可能出自江苏宜兴
, Z, I7 N; P9 vhttp://www.yaogens.cn/portal/for ... 4&fromuid=32085
/ Z' t6 b, e% V$ Y4 a. `. s3 p(出处: 中华姚网)
+ x2 L+ G; T' i5 x1 q  D+ p! P$ x

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4#
发表于 2014-4-3 17:11:17 | 只看该作者
估计又是一个长篇连载,辛苦绍弦。
+ q( g& }' Y0 v8 n7 s- c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5#
 楼主| 发表于 2014-4-3 22:35: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4-4-3 23:43 编辑
" b. a% \2 \. W1 L0 ?8 E' V( x
姚尚明 发表于 2014-4-3 17:11$ W) B7 E: ?6 p/ g3 Y
估计又是一个长篇连载,辛苦绍弦。
8 ^5 t$ t# H  S+ P
& n$ e1 V6 S5 p+ f# j
三,麻溪姚的源头. n. l& ^# c) P$ v* e5 b
     按《桐城县志》:麻溪姚原籍浙江省余姚县,其先祖姚胜三随父官居安庆,后在桐城大宥乡麻溪河畔落户。传至姚旭,明景泰二年(1451)举进士,官至云南布政使司右参政,告老还乡后,定居县城,78岁卒。自此名哲继踵,遂为世家。 查麻溪姚氏族谱,姚氏大约在元至元年间迁入桐城。至元年号有两个,一在元初,即前至元;一在元末,即后至元。姚莹在《麻溪姚氏先德传》中说:吾祖自余姚元季迁桐城,余前事莫可考。桐城始得著者曰胜三公,居大宥乡之麻溪,故为麻溪姚氏。元季迁入,显然这个至元就是后至元了。这个时间是确切的,为元顺帝妥欢帖睦尔袭用其先祖忽必烈的年号,共行用六年(公元1335~1340年)。也就是说桐城麻溪姚氏大约在1335年到1340年间迁入桐城。迁桐时间,显著晚于桂林方氏,而稍早于瓦屑坝移民。
& {8 P2 a3 r( l9 `- j- v! u2 x4 z+ c
   麻溪姚氏一世祖姚胜三祖籍余姚,因其父宦居安庆,故随父来皖。他偶然发现桐城麻溪河畔风光秀丽,适合居住,便隐居于麻溪。其后红巾军起义,江淮大乱。而麻溪地处偏僻,可作桃源避秦。麻溪,在今枞阳县钱桥镇。旧属桐城东乡大宥乡,后改属北乡桐积乡。
" F3 [% M6 Z4 A* g5 o1 x# I3 F
0 W1 }: h/ n* w   胜三传子华,子华传仲义,仲义传显。
% u: K. b0 ?. h. a9 [
   归纳一下上述信息:
; y1 Z0 c2 C+ Q9 u( k8 Q9 a   到桐城时间:1335·1340年。早于瓦屑坝移民。1 K) f7 f; \% I
   发祖:姚胜三。' r3 [" W) l0 ~- G$ X8 j
   来源:浙江,余姚。随父宦居而来。, u; W, S2 t/ V4 `" h9 q
        背景:红巾军起义,逃难到麻溪。
, b8 E/ v! ~: [+ h      依据:清朝姚莹【麻溪姚氏先德传】3 K6 m, ]* C/ ~. J+ b& O+ B

6 T  U# Y& p' [6 P+ c

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6#
发表于 2014-4-4 10:58:2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姚绍弦 发表于 2014-4-3 22:35 三,麻溪姚的源头 按《桐城县志》:麻溪姚原籍浙江省余姚县,其先祖姚胜三随父官居安庆,后在桐 ...

3 Q) G+ z0 J. _; w' f% ?8 \胜三公之父是个谜,若能考出minghui,也许有大的发现!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7#
 楼主| 发表于 2014-4-4 20:49: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4-4-4 20:54 编辑 6 _3 ~' V$ Y; X  n! Y$ x  p2 t5 J
枣庄姚绍峰 发表于 2014-4-4 10:58
: h$ }3 I+ s) |胜三公之父是个谜,若能考出minghui,也许有大的发现!

3 _' e! S% C) G  F
& p( n5 P3 k8 i0 T! i: e3 `四,关于“瓦屑坝”与“筷子巷”$ l% s+ U* q3 \+ f  r" z
   前者在鄱阳,后者在南昌。* z) R0 ^! @2 D( s7 Z" n% z' d
   湖北,安徽许多地方的人都说自己老家来自这二个地方,不光光是咱们姚姓。
  \3 D! I0 r( y1 j  m   瓦屑坝是鄱阳的一个码头,洪武期间的大移民开始的时候是“三丁抽一”,后来扩大化了。
) s% F& G+ b4 ^8 j" _6 `   说来自瓦屑坝的多是安徽人,说来自筷子巷的多是湖北人。( i# m$ T6 }% H3 m# I" R
   湖北红安姚氏家谱,记载老家是斗门瓦屑岭。显然,他们没有明白老家的具体位置。斗门与瓦屑岭挨不上边。
' ?* r$ ~9 x: {' \9 H2 ~3 P   而黄陂姚氏口口声声说自己来自筷子巷,老家斗门实际上与筷子巷没有必然的关系。
& u- }; e* T* h6 {5 M2 c2 r4 A   安徽太湖姚氏第一修谱说“来自江右姚湾”,等到六修时变成了,既是“江右姚湾”又是“瓦屑坝”。南辕北辙。
, {1 n1 i3 d- `! U* Y" k% B   所以我说,有的时候关于祖源地会以讹传讹的。% v- l- G' a) v4 x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8#
 楼主| 发表于 2014-4-4 23:39:30 | 只看该作者
姚绍弦 发表于 2014-4-4 20:49" c1 q3 e, O8 @  d/ f
四,关于“瓦屑坝”与“筷子巷”+ T# {3 K) k: M3 z( I
   前者在鄱阳,后者在南昌。
. Q& b9 O  n3 {* h   湖北,安徽许多地方的人都说自己老 ...
' p1 \0 `" O" ?& K* B8 Q
五,南昌家谱隐藏的秘密
+ u1 z: z$ b6 h, B( @8 D   南昌姚氏独立修谱是明朝初期社会相对稳定的永乐2年,即1404年。主修是从湖北回老家的子善。# T7 |5 d' H9 s! f) Z, W
   这二年,我终于看到了湖北黄陂,红安的家谱,大吃一惊。我终于发现了南昌家谱鲜为人知的秘密。红安的子泰官至五品,其弟子实三代为官。子泰的父亲兄弟二人更是中了进士,封为“中宪大夫”。湖北家谱还记载了南昌发祖姚澄没有响应文天祥的抗元邀请,“屡征不起”,姚澄竟然号称“一竿风月”,逍遥地在自家溪中钓鱼。这些真相,不曾在南昌家谱中记载。姚澄的24世孙女姚瓦姚门才女出版了一本诗歌集,书名就是【一竿风月】,当然这是后话了。
- J' O& S9 G* X+ j  ~3 p3 ?   联想到灵源姚氏姚文龙任瑞州袁州临江“三路总管”,后来甚至当上了京城大官,灵源姚氏外出当官者不计其数。斗门姚湾外出当官者不在少数。我恍然大悟。怪不得改朝换代的时节,湖北红安,黄陂的当官者离开了黄州,做了鸟兽之散,逃命要紧啊!5 N& T' i5 {4 w; [1 X% A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0#
 楼主| 发表于 2014-4-5 00:49: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4-4-5 01:29 编辑
$ S3 j/ H" R7 \, D
姚绍弦 发表于 2014-4-5 00:22/ b# @! J8 Z( ]& `( _9 d; X. ~  @
六,南昌姚氏家谱涵盖的范围
% m7 W7 S- H# v9 J  元末明初,南昌姚氏称为“瑞州姚”或者称为“灵源姚”,之后才称为“豫 ...

$ i; |" Z* p8 k! q2 |
4 p+ ]- S. c; N; h6 A6 Z2 x七,姚莹的判断与太湖的传说
/ N8 W" c- m! h
4 U7 B6 C$ N9 ?' \3 i9 z9 U2 z5 @. l      姚莹在《麻溪姚氏先德传》中说:“吾祖自余姚元季迁桐城,余前事莫可考。”0 K! U- e& @4 p8 k" b3 d
      现在,我们看到的关于桐城麻溪姚氏的祖源地来自余姚,是姚莹一锤定音的。姚莹生于1785年,故于1853年。他在写作【先德传】时,离姚胜三到达麻溪的时间接近500年了。
" H( \9 h! S1 Y0 D2 B      上个月,我在安徽太湖调查,太湖成务堂的宗亲告诉我,他们口口相传,安庆的宗亲历史上来过姚家埠的成务堂祭祖。当年的成务堂是有一定规模的。他们绘声绘色地告诉我,安庆来的宗亲都是骑马来的,都是当大官的。我问太湖的宗亲,“后来,为什么他们与你们没有来往了?”。回答是:"他们后来自己盖了比这里更大的祠堂。再说,我们接待不起他们这些高官。“
$ G! }( ~' D+ W7 g      我告诉太湖的宗亲,传说是没有说服力的。来的宗亲是不是鼎鼎有名的桐城麻溪姚这一支,要从家谱上认真分析。口说无凭的。" H  T, e* a. h+ E- U3 x
      成务堂在93年修了第六次谱,入谱4000人,应该是望族。整个太湖县几乎所有人都说自己的祖先来源江西。他们的语言甚至还留下了江西鄱阳附近方言的余味。在他们没有确定是来源于南昌姚湾之前。他们对自己祖源江西是毫无疑问的。
+ [3 `7 a/ g: A7 O
    对于来太湖成务堂祭祖的安庆姚是不是麻溪姚,在太湖姚氏的家谱当中还需要继续调查下去。* g( ]7 g( B& B& p1 \
; s0 _7 x, ]0 u5 v0 _" m+ u' e( 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7-13 18:0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