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55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舜裔源流考略 ——并倡组世界舜裔宗亲总会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2-24 01:56: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舜裔源流考略
——并倡组世界舜裔宗亲总会
陈大络
姓者,生也;为表明其所生,乃因生以赐姓,是为婚姻之别也。在夏、商、周三代以前,姓氏分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故姓可呼为氏,氏不可呼姓,姓所以别婚姻,故有同姓、异姓、庶姓之别。三代以后,姓氏合而为一,皆所以别婚姻,而以地望明贵贱。于文女生为姓,故姓之字多从女(见《通志·氏族略》)。氏是用作明贵贱的,姓是用作别婚姻的。上古之时,因同姓不婚,所以女子之姓,比名重要;唯自战国以后,多是以氏为姓,遂将姓氏逐渐合而为一。迨至汉代则就通谓之姓,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均都有姓。明洪武初,吴沈撰有《千家姓》,得姓一千九百六十八。复有陈士元撰《姓觿》,收单姓、复姓凡三千六百二十有五,共计分为十卷。
我国姓氏的命名,或是以国为氏,或是以郡为氏,或是以邑为氏,或是以地为氏,或是因山为氏,或是以部族为氏,或是以所居为氏,或是以所居地名为氏,或是世官为氏,或以爵为氏,或是以职为氏,或是以王父字为氏,或是以父封为氏,或是以次第为氏,或是以名为氏……或是以国为姓,或是因邑为姓,或是以地为姓,或是以职为姓,或是以业为姓,或是以器为姓,或是取兽名为姓……尚有各种情况和境遇而变更姓氏者,在在可见。有的是赐姓,有的是俗写,有的是出宗,有的是避仇,有的是避讳……然而姓氏之纷乱,可谓极矣。且以舜裔言,乃因枝叶并茂,瓜瓞绵绵。兹据史料分别述之:
陈舜后胡公妫满之后,公子完奔齐,为陈氏。望出颍川、汝南、下邳、广陵、东海、河南(《广韵》)。又,后魏侯莫陈氏改为陈氏(见《魏书·官氏志》)。又,安南国王姓陈,陈日煚、日煊是。又,元陈友谅本姓谢,祖赘于陈,因冒陈姓(俱见《元史》)。陈亦是国名,当周初之时,封舜之后胡公于陈国。在春秋之季,为楚国所灭,今之河南旧开封府以东,南至安徽旧亳州,皆是其地。且亦是朝代之名,陈霸先受梁禅,国号为陈,都建康(今江苏南京),有长江、珠江两流域之地,凡五主三十二年(556—587),为隋国所灭。
姚姓也,舜生于姚圩,因以为姓(见《帝王世纪》)。望出吴兴、南安。姚圩为地名,在今山西永济县,舜生于此。
虞姓也。系出妫姓,舜后封虞,以国为氏。望出会稽、济阳(《广韵》)。朝代名,舜受尧禅为天子,是有虞氏(前2255)。国名,舜之先国于虞,其后子孙仍封此,即今山西平陆县之虞城。
胡系出妫姓,舜裔胡公满之后(《姓谱》)。望出安定、新蔡。又,后魏献帝以兄为纥骨氏,后改为胡氏(见《魏书·官氏志》)。又,胡广本姓黄,后改姓胡(见《楚国先贤传》)。又,敕勒有胡姓,后周胡琮是(见《周书·李远传》)。
田系出妫姓。陈公子完奔齐,以陈氏为田氏(《史记·田完世家》)。田陈声相近,故可互称。望出北平。又有黄姓改为田姓者,黄子澄之子,变姓为田弦(见《列卿录》)。
孙周卫康叔后,周卫武公曾孙仲后(《广韵》)。又出芈姓,孙叔敖后。又,齐陈无宇之子书,伐莒有功,景公赐姓孙,食采于乐安,其后也(并见《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望出太原、东莞、吴郡、乐安。又,汉《孙根碑》谓其先出自殷比干,则又别一支派。又,荀卿避汉宣帝讳改孙氏(《汉书注》)。又,夏侯婴为滕令奉车,号滕公,其曾孙颇尚主,主随外家姓号孙公主,故滕公子孙又为孙氏(《汉书》)。
王京兆河间之王,出于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此姬姓之王。出于北海陈留者,舜之后,此妫姓之王。出于汲郡者,王子比干之后,此子姓之王(《通志》)。
妫舜为庶人,尧妻之二女,居于妫汭,后因为氏(《史记·陈杞世家》)。望出吴兴。舜之后,春秋时陈国为妫姓,故陈国之女皆曰妫。妫汭,水名,在山西永济县南六十里,“厘降二女于妫汭”(《书》)。胡公满裔孙谱,字伯爰,其孙涛涂,以王父字为氏(《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望出陈郡、汝南、彭城,亦作辕、爰、袁、辕,均通。按,辕涛涂,《左传》作辕,《谷梁》、《法言》、《释文》皆作袁。
爰姓也。其先本与陈同姓,爰诸生,爰涛涂,因而命氏,其后或为辕,又作袁氏,本一族也(《急就篇注》)。望出濮阳。
辕姓也。陈大夫辕涛涂之后,汉有辕固生(见《史记·儒林列传》)。
舀音尤,又音余,舜后有舀氏(《路史》)。
满姓也。陈胡公满之后,汉有满昌(见《史记·儒林列传》)。望出山阳、汝南、河东。
仪姓也。舜后有仪氏,故禹臣有仪狄(《潜夫论》)。卫大夫仪封大人之后。望出晋阳(《通志·氏族略》)。
苟黄帝之后(《国语》)。望出河南、河内、西河。舜后亦有苟氏(《路史》)。
法齐襄王(襄一作泯)法章之后,子孙不敢称田姓,故以法为氏(见《后汉书·法雄传》)。望出扶风。
陆出妫姓。田完裔孙齐宣王少子通,封于平原般县陆乡,因以为氏(《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望出平原、河内、吴郡。
濮姓也,卫大夫食采于濮,因氏焉。一云:楚之后,即百濮。又云:舜帝散封者。望出鲁国,濮阳。
圭圭国,舜后,《左传》郑穆公妃曰圭妫是也,一作圭,因氏(《姓考》)。望出陈留。
迷舜后有迷氏(《路史》)。
直谓为舜后陈氏之先(杜预《左传注》)。直氏,楚人,直弓之后。汉有直不疑(《风俗通》)。
车姓也。汉丞相田千秋,以年老得乘车出入省中,时谓之车丞相,因氏焉。
负舜之后,舜迁于负,以国为氏。
舜舜姓,出河东(《姓苑》)。一云:晋贤人舜华之后,或虞舜之支庶以舜为氏。虞帝之号。晋贤人舜华之后(《姓氏寻源》)。
歂歂氏即颛氏(《通志·氏族略》)。舜后有歂氏(《路史》)。又郑国有歂氏。
蒲姓也。系出姒姓,有扈后,世为西羌酋长。一云:夏封舜后于州蒲,因氏。宋有蒲宗孟。
夏夏后氏后,周封夏后于杞,其不得封,以夏为氏。又出妫姓,陈宣公庶子子西,字子夏,其孙徵舒以王父字为氏。望出会稽。
研舜后有研氏(《路史》)。一云:无弋爰剑之后,爰剑五世至研,最豪健,自后以研为种号,因以为姓。
招姓也。陈侯之弟招放于越,其子孙以王父字为氏(见《氏族略》)。按,广东南海有招姓,东海大鸿胪猛之后。
梧陈敬仲后有梧氏(《潜夫论》)。郑公族后有梧氏(《路史》)。梧本郑地,晋取之。《左传》“晋师城梧”是也,以地为氏。望出濮阳。
占出自妫姓,陈公子完裔孙书,字子占,后人以字为氏(《姓氏辩正》)。
子占陈桓子生书,字子占,后以为氏(见《通志氏·族略》)。
司徒复姓,舜为司徒,子孙以官为氏。卫有司徒瞒成,宋有司徒边印,其后皆为司徒氏(见《通志》)。
颛孙复姓。春秋时陈公子颛孙仕晋,子孙氏焉。颛孙师字子张,陈人,孔子弟子。
登北帝舜三妃登北氏。登北国在巨燕之南,倭之北,属燕(《山海经》),是以国为氏。
癸比舜三妃癸比氏,生宵明烛光(《山海经》)。后为氏,一作登比氏。
偃师陈太子偃师之后(《姓纂》)。一云:周穆王时巧人偃师之后,亦或以地为氏。
原仲陈大夫原仲之后(《英贤传》)。
陈方《宋濂集》有凤阳定远陈方亮,官镇国将军,本姓陈,育于方翁,太祖赐姓曰陈方,以继二家之宗。
胡非复姓,妫姓。陈胡公后有公子非,其后子孙为胡非氏。战国时有胡非子,著书(《风俗通》)。
胡母复姓。本陈胡公后,齐宣王母弟,别封母乡,远本胡公,近取母邑,故为胡母氏。汉有胡母生。
第二复姓。其先齐诸国,汉武帝徙之诸陵,以门秩次第为姓,田广之孙田登为第二氏(《通志》)。
第三田广孙田癸为第三氏(《姓谱》)。
第五复姓。齐田氏后,汉初诸田徙园陵者,多以次第名。章帝时有第五伦,世居京兆长陵,明时淳化三水多第五氏,皆伦后。
第八复姓。出陈留。《风俗通》:亦齐诸田之后,田广弟田英为第八门,因以氏焉。王莽时有讲学大夫第八矫(《通志》)。望出陈留。
从上述姓氏观之,似或皆可列为帝舜之后裔,唯其中亦有若干可议之处。或必有所遗者,当更多矣;敢请宗亲长者惠予补正焉。
考虞舜名重华,冀州人也,作什器于寿丘(在鲁东门之北),就时于负夏(卫地)……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之人皆让居;陶河滨,器皆不苦窳。尧乃赐舜衣与琴,为筑仓廪与牛羊。舜举八恺,使主后土以揆百事;举八元,使布教于四方;皋陶为大理,民服其实;伯夷主礼,上下咸让;垂主工师,百工致功;益主虞,山泽开辟;弃主农,则百谷时茂;契主司徒,百姓和亲;龙主宾客,远人至;兴九韶之乐,凤凰来翔;舜年五十,摄行天子事,年五十八而尧崩,年六十一,代尧践帝位(都于蒲坂,在今山西永济县),践位三十九年(另一作在位四十八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今宁远县),葬于九疑(亦名苍梧山,在今湖南宁远县),是为零陵(见《史记》),享寿一百岁,又一作享寿一百有十岁。帝广开视听,求贤人以自辅,立诽谤之木,恭己无为,弹五弦之琴……舜以乐教天下,重黎举夔,舜以为乐正,命延益八弦,为二十五弦之瑟,夔修九招六列六英,以明帝德,于是正六律,和五声,以通八风,而天下大服(《纲鉴汇纂》)。德荫后昆,代出贤能。
尝试论之。世人尊为万世师表之孔子,曾赞誉帝舜曰:“巍巍乎!舜……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论语·泰伯》)此浩浩荡荡之风范,诚如日月之高洁。因之,孔子之言行,乃是“祖述尧舜”(《中庸》三十章)而已;而亚圣孟子对帝舜之推崇,更是无微不至;至于历代之帝王和学者称道帝舜功业之言辞,毋足论也。如斯可见帝舜之“继天立极”矣。今日国人既是尊孔孟,则当以孔孟之所尊为尊,先自尊舜始;“以天下之大圣,行天下之大事”,方能继往圣以开来者;以帝舜至大之光辉润泽四方,平治天下,必有助于治国安邦云尔。
(《舜德千秋》,海南出版社,2001年)
2 T, `- T1 U# r8 m' q
8 M. B( H  h' q1 x  i7 k) L  F
- l9 t& |7 X4 V+ z" }

" K! L4 p2 \, B* s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7-2 18:3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