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601|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四川省攀枝花市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3-26 17:12: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四川省攀枝花市
攀枝花市是四川省的一个地级市。

攀枝花就是木棉花,广州市花叫英雄花。

攀枝花人为何“最不四川”?茫茫大山里如何崛起“英雄“

有人说:
      攀枝花市是:四川人均收入最高的城市,是纯外来人口城市,一个村变为城市,一颗树命名的城市。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楼主| 发表于 2022-3-26 17:29:01 | 只看该作者

003攀枝花市米易盐边县。

攀枝花市的由来

1965年1月7日,中共西南局向中共中央、国务院作了《关于成立渡口工业区政府的请示》,建议在渡口工业区党委统一领导下,成立一个工业区人民政府。

1965年3月,攀枝花开始大规模兴建。初划为特区,后定为省辖市。

1965年2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成立攀枝花特区人民委员会的批复》;3月20日,攀枝花特区人民委员会正式成立;4月,国务院批复四川省人民委员会的请示,同意攀枝花特区对外改称渡口市,划定区域范围总面积1411.96平方公里,地跨金沙江两岸。

1965年设市时,将云南省永仁县仁和区的17个公社、大田区的10个公社,华坪县大兴区的10个公社和四川省盐边县的4个公社划入,后又将会理县红格区的新民、安宁公社划入,经渡口市人民委员会决定,将以上划入的43个公社,建置大河、大田、金江、玉泉4个行政区。

1973年2月,将大田、大河、玉泉、金江4个行政区合并为郊区,另设立东区、西区两个城区。东区所辖炳草岗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市委、市政府设在此处。以后,郊区又改为仁和区,并分别于1974年和1978年先后从永仁县划入两个乡,从会理县划入4个乡。1978年,原属西昌地区的米易、盐边两县划归渡口市。

1965年3月20日,徐驰宣布渡口特区人民委员会成立。

1965年5月30日,国务院秘书厅制发了“四川省渡口市人民委员会”印章,由四川省人民委员会转发给渡口市人民委员会启用。

1974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将永仁县的平地公社(不含落水涧、大麻塘、小石桥)3个生产队和大龙潭公社,划归渡口市。

1978年7月,四川省决定将会理县红格区所属的红格、新九、猛新3个公社,和爱公社的4个生产大队,划归市辖。

1978年10月,四川省报请国务院批准,将西昌专区之米易县和盐边县,划为渡口市辖县。

1986年渡口市重新启用攀枝花市名。

1987年,渡口市正式恢复用名——攀枝花。

攀枝花是中国西部最大的移民城市,80%以上的居民为外来人口,来自于外省的主要有辽宁、吉林、黑龙江的东北籍以及重庆、山东、云南、湖北、河北、河南、江苏、湖南、上海、浙江等地,来自于省内的主要有绵阳、南充、资阳、遂宁、内江、成都、广安等地。攀枝花本地人主要集中在仁和区、盐边县和米易县。

攀枝花是四川地级市中唯一的劳动力输入城市,全市流动人口达近25[4]万人,是全国流动人口流入率较高的城市之一;也是四川地级市中唯一的城镇人口多于农村人口的城市,城镇人口72.97万人,农村人口48.44万人,城镇化率60.1%,居全省第二,仅次于成都(65.51%)。


2021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33.95亿元,同比增长8.3%。

攀枝花市所辖地域有原云南的地方。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楼主| 发表于 2022-3-26 18:07:08 | 只看该作者
pszyyao 发表于 2022-3-26 17:29
003攀枝花市(米易县,盐边县。)

攀枝花市的由来

攀枝花市曾叫做渡口市

攀枝花市管辖曾经的云南省地和四川省的其他市地
   云南省永仁县仁和区的17个公社、大田区的10个公社,华坪县大兴区的10个公社。将永仁县的平地公社(不含落水涧、大麻塘、小石桥)3个生产队和大龙潭公社,划归渡口市。
   四川省盐边县的4个公社划入,后又将会理县红格区的新民、安宁公社划入。将会理县红格区所属的红格、新九、猛新3个公社,和爱公社的4个生产大队,划归市辖。西昌专区之米易县和盐边县,划为渡口市辖县。

   经渡口市人民委员会决定,将以上划入的43个公社,建置大河、大田、金江、玉泉4个行政区。
   将大田、大河、玉泉、金江4个行政区合并为郊区,另设立东区、西区两个城区。后郊区改为仁和区。

   东区所辖炳草岗是全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市委、市政府设在此处。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楼主| 发表于 2022-3-27 08:19:14 | 只看该作者
pszyyao 发表于 2022-3-26 18:07
攀枝花市曾叫做渡口市
攀枝花市管辖曾经的云南省地和四川省的其他市地   云南省永仁县仁和区的17个公社 ...



迤沙拉自然村

位于四川攀枝花南端金沙江畔的大山深处。距攀枝花市70公里,全村现有350多户人家,1700多人,其中彝族人占全村人口的96%。这是一个古老的彝族村寨,据史料记载,迤沙拉至少在明朝初年即已达到相当的规模。明朝“洪武开滇”以后,以当时的南京人为主体的长江中下游一带的汉族人民,通过军屯、民屯和商屯的方式,陆续移民到迤沙拉,与世居此处的彝族人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彝汉文明相互交融的民族群体。迤沙拉村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自然村,素有“天下彝家第一村”之称,是攀枝花的“南大门”,曾是茶马古道、丝绸之路的重要一站。全村的建筑统一成褐红色,与散落在天空下的黄土、红土、植被融合成了一副最美的自然画卷。拖沙拉,彝语意为“水落下去的地方”。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楼主| 发表于 2022-4-1 10:01:54 | 只看该作者

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

位于攀枝花市花城新区,在有关资料中得知博物馆占地面积59亩,建筑总面积24023平方米,项目总投资3.4亿元。2010年初,博物馆筹建工作正式启动,2015年3月3日,在攀枝花建市50周年之际,博物馆正式免费对外开放。博物馆全面展示和反映了中国三线建设的历史全貌,整个展陈由全国三线建设的历史背景、党中央的决策发动、十三省区三线建设的展开情况、三线建设推动发展的中西部城市和重点项目、三线建设的重中之重——攀枝花的开发建设、三线建设的调整改造和成就、三线建设的精神传承七大部分组成,其中,全国三线建设和攀枝花建设的内容所占比例为7:3。截止目前,博物馆共收集文物、文献史料2万余件(套),图片3万余张,口述历史视频120人,8000多分钟,其他三线建设时期视频资料3000多分钟。2015年10月,博物馆“铭刻峥嵘岁月,熔铸历史丰碑”主题展获全国2016年度“弘扬优秀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主题展览;2016年4月,博物馆正式冠名“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成为全省第二个“国字号”博物馆;近两年,博物馆先后被评为“四川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四川省中国共产党史教育基地”“四川首批统一战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基地”以及“四川省青少年社会实践教育基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5-19 01:5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