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4168|回复: 1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洛阳新发现唐朝著名诗人姚合墓志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61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7-10 21:22: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河南姚亚峰 于 2009-7-10 21:23 编辑
0 C9 i" Y' K: H! @0 u4 p$ l$ t
6 L& r3 y1 H; F9 `2 M( i) j3 W
洛阳新发现唐朝著名诗人姚合墓志
转载于姚学谋博客
- |1 Z7 }( v8 V4 x7 t姚合,陕州硖石人,唐名相姚崇家族名人,以善诗著名,和唐诗人贾岛齐名,时称“姚贾”,世谓姚武功,全唐诗载其诗 521 首。两《唐书·姚崇传》,俱记姚合,然极其简略。《全唐诗》亦记其事迹,也甚简略。后人对姚合人品诗品极为推崇,于是考证其生平、籍贯、家族、事迹的论文甚多,然年代久远,所论莫衷一是,缺憾亦多。笔者近见洛阳《唐故朝请大夫秘书监礼部尚书吴兴姚府君墓铭》(下简称《姚合墓志》)拓本一幅,为姚合族子姚勖撰文,大喜。点校并细审志文,记载姚合祖宗世系、生平履历、家庭妻子甚详。对姚合研究有补史、纠史之作用。有鉴于此,笔者特录此文并对有关事实略加考证,以对姚合研究作有益补充。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61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2#
 楼主| 发表于 2009-7-10 21:24:41 | 只看该作者
《姚合墓志》原文:  _& ]1 C- v- [7 R

( c$ S( g+ O1 J( `, ], R% @- M7 a; R# X
    唐故朝请大夫秘书监礼部尚书吴兴姚府君墓铭并序0 [( X5 j8 C9 }* \
! g( x" j9 j9 [% `! z% T2 ~

! D5 {0 n3 p) ]- V    族子朝议郎守尚书右司郎中上柱国赐紫鱼袋勖撰
, W* c0 ^& T8 x: f: d8 ~- ?) S8 \* L- b7 r7 ?( M/ z

$ o7 Q" C% E  V1 s    公讳合字大凝。惟姚氏由吴郎中讳敷,始渡江居吴兴。五世至宋渤海太守五城侯讳禋之,生后魏祠部郎中讳滂。七世至我唐初嶲州都督、赠吏部尚书、长沙文献公讳善意。文献公生宗正少卿赠博州刺史讳元景,即开元初中书令、梁国文貞公之母弟,而公之曾王父也。汝州别驾讳算,公之王父也。相州临河令、赠右庶子讳閛,公之烈考也。起居舍人太原郭公讳润,公之外王父也。
" m0 F% e& |% A: L* `% [$ {" y1 g5 k3 o# L. v, N

, h7 P7 O9 j- ]4 e. Z
+ p9 A; ~: i" Q2 N9 P4 v  `6 A5 h  中外显德,萃庆于公。公性仁义而朴直,度量宽阔,临事能断,在醜不争,遗小节,去机巧,衿灵洞达,浩然冲和。与物接士,遂服群心。少耽书,识圣人旨。行止无违道,动必中礼。元和中,以进士随贡来京师就春闱。试而能诗,声振辇下。为诗脱俗韵,如洗尘滓,旨义必辅教化。学诗者望门而趋,若奔洙泗然。数岁登第,田令公镇魏,辟为节度巡官。始命试秘省校书,转节度参谋,改協律,为观察支使。中令入觐,公随之,授武功主簿。韩文公尹京兆,爱清才,奏为万年尉。入台为监察,改殿中侍御史,转侍御史,寻迁户部外郎,出刺金州。仁泽惠风,到今歌咏不息。不满岁,徵为刑部郎中。持法惟公,吏不敢舞文,国无滥刑。复刺余杭。岁馀,入为户部郎中,迁谏议大夫,直道遂振。朝廷万务,稍不便者,未嘗緘默,谏疏无虚月日。惟直是守,不敢私身以旷官。开成初,豫章师有费官藏纳私室者,灵武师有以官骑入私厩,而以暴水溺闻者,公一日伏紫宸龙墀下,请降御史鞫之。上未听,公伏不退。时大臣牙谓虚诞,奏请不从。公伏诤之,引故事,言国体,喉舌明朗,无所忌畏。上从之,出御史鞫,果得情伪,符所奏。迁给事中,直气益振。制书有不便于时者,官司人有不得其才者,辄封进焉。奸邪詟怯,君子道长。数岁,复出廉问陕服兼御史中丞。赐金章紫绶,甘棠之化再兴焉。逾年入觐,拜秘书监,优硕儒也。会昌二年壬戌夏五月,辞以目视不明,颐摄私第。冬十二月寝疾,旬馀,是月廿有五日乙酉,启手足于靖恭里第。享年六十有六。呜呼,天摧哲士,国丧直臣,士林齎咨,里巷涕洟,上增悼惜,为之一不视朝,诏赠礼部尚书。- x6 s. f+ g8 W4 d' h3 v# p. v
4 g/ _) I! B% ?

3 j' _7 P4 I! ~/ k  b: e) I% j  h9 Z- \% C- D3 m  [0 `
公娶相州内黄丞范阳卢公肇之女,生一子一女。子曰覃;女适进士、河东节度推官、试协律郎太原郭图。别女二人,俱稚年。嗣子覃,前数年已明二经,中第,性厚而文不陨先业,将应宗伯试而家不造,号慕陨塞,血睑濡苫。以会昌三年正月廿三日护輤舆归东周。以其年八月二十有八日甲申,窆于河南府河南县伊汭乡万安山南原,祔皇祖茔,礼也。始问蓍龟得日,其孤覃哭踴再拜,谓勖曰志事当铭。覃于兄五世之昆弟也,厥铭其可俟他族乎?勖才隘识短,不宜以文字宣重德,迫于勤请,不敢辞,哭而銘曰:
. {" \; Z  U9 Q1 U
3 J4 ]7 e' D: k8 }5 X9 |4 P2 x3 p6 l# U, q, U5 p. g
烨烨我宗,盛列元功,简册昭晰。冠仁服义,竭忠尽瘁,代有清哲。
0 ~; M1 K' C/ L+ Z' F- S  a洎公司谏,有直无讪,群奸迹灭。伏奏清蒲,指滥祛谀,显见劲节。
' H4 p8 \) A( D. P温饱三族,家无私蓄,声飞有截。雅韵清词,沥胆搜脂,如冰斯洁。  r" X0 N% h. T; \* m
文海滔滔,澜起风高,洪流靡咽。直躬不苟,神祜其后,遗风未绝。) I: ?+ f) A! l1 ^9 ~$ o
内孝外忠,厥道孔隆,正德冈缺。万安南原,一閟泉门,平生永诀。

签到天数: 61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3#
 楼主| 发表于 2009-7-10 21:24:59 | 只看该作者
一、姚合与姚崇之关系
$ ~1 \8 F$ O% K6 K& s/ Q4 Q5 m/ B$ M' D

; Z4 \# p+ G0 e- c" n- ?* b0 P   《姚合墓志》云:“公讳合字大凝。惟姚氏由吴郎中讳敷始渡江居吴兴。五世至宋渤海太守五城侯禋之,生后魏祠部郎中讳滂。七世至我唐初嶲州都督、赠吏部尚书、长沙文献公讳善意。文献公生宗正少卿赠博州刺史讳元景,即开元初中书令、梁國文貞公之母弟,而公之曾王父也。汝州别驾讳算,公之王父也。相州临河令、赠右庶子讳閛,公之烈考也。”而《旧唐书》载:姚崇“玄孙(姚)合,登进士第,授武功尉,迁监察御史,位终给事中。”《新唐书》载:姚崇:“曾孙(姚)合、(姚)勖。合,元和进士及第,调武功尉。”由《姚合墓志》可知,而两《唐书》并讹。姚合实为姚崇之母弟姚元景之曾孙。
; E# t; v, |9 ?3 j* D6 P6 O* U* N  w" s) L# W, x3 W

" R! h# J7 V6 \2 O, W    故而,姚合在仕途中,时有祖荫。据《册府元龟》卷一三一《帝王·近赏二》载:唐宝历“二年(826年)四月,以姚崇玄孙前富平县尉合为监察御史。”实“玄孙”应为“玄侄孙”,“富平县”应为“万年县”。

签到天数: 61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4#
 楼主| 发表于 2009-7-10 21:25:28 | 只看该作者
二、姚合生卒年月及寿限& V1 L; v8 I7 r( q' Q2 L* o
4 |6 T+ v7 n. @* ]  I

# v# v9 T' q  B    两《唐书·姚崇传》,俱记姚合,《全唐诗》亦记其事迹,然卒年及寿限俱不载。后人考证,生卒日期得其大约,俱不确切。1989年出版的《辞海》记:“姚合(约775年—约846年),唐诗人。”今按《姚合墓志》云:“会昌二年壬戌夏五月,辞以目视不明,颐摄私第。冬十二月寝疾,旬余,是月廿有五日乙酉,启手足于靖恭里第。享年六十有六。”由此可知,姚合逝世于唐武宗李湹会昌二年,即公元842年12月。享寿66岁。由此推断,姚合当生在唐代宗李豫大历十二年,即公元777年。

签到天数: 61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5#
 楼主| 发表于 2009-7-10 21:25:55 | 只看该作者
三、姚合仕途及与名人瓜葛。
$ d8 x$ w, `" |; D6 @4 L  s
; b0 c) `" ^& W; H4 K8 B- D: d5 O
: b- s3 S( G; F4 O2 Z& [    姚合的仕途如《姚合墓志》所云:“元和中,以进士随贡就春闱。……然数岁登第,田令公镇魏,辟为节度巡官。始命试秘省校书,转节度参谋,改协律,为观察支使。中令入觐,公随之,授武功主簿。韩文公尹京兆,爱清才,奏为万年尉。入台为监察,改殿中侍御史,转侍御史,寻迁户部外郎,出刺金州。……不满岁,徵为刑部郎中。……复刺余杭。岁馀,入为户部郎中,迁谏议大夫。……迁给事中。……数岁,复出廉问陕服兼御史中丞,赐金章紫绶。……逾年入觐,拜秘书监,优硕儒也。”
+ l: F5 I: _& c4 t4 W2 V0 y3 n1 P6 N" [  v/ \) E# g% W5 e

) K9 M; X) K  e+ l. d    姚合登进士第,墓志云“元和中”。徐松《登科考记》卷十八具体记载为唐宪宗李纯元和十一年,即公元816年,知贡举为中书舍人李逢吉,是年姚合四十岁。据墓志,姚合先任魏博节度推官、节度参谋、观察支使,后任武功主簿、万年尉,入朝为监察侍御史、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任金州(治今陕西安康市)刺史,姚合有诗《金州书事寄山中旧友》为证。不满一年,又担任刑部郎中,后又再次出京,任杭州刺史,姚合有诗《杭州郡斋南亭》《杭州官舍偶书》《杭州官舍即事》《杭州观潮》等亦证杭州任职。一年多后,姚合入朝担任户部郎中,后又任谏议大夫。以直言敢谏又被委任侍中省给事中。数年后,又以御史中丞出任陕虢观察使。《旧唐书·文宗本纪》载:开成四年(公元839年)“八月庚午朔,以给事中姚合为陕虢观察使。”是年姚合63岁。隔了一年,姚合入觐,被任命为秘书监,一直到姚合66岁逝世。此是姚合终官。# e6 b- r' v" R# q3 K% A6 N3 f* S

! ^6 n7 v# q2 g" Z8 g
, W0 W8 ?2 o$ m3 ]* O$ n9 i6 n9 E    姚合任武功主簿得力于田弘正。据《旧唐书·田弘正传》载,田弘正,本名兴。割据藩镇魏博节度使田承嗣之侄。承嗣二世之后,唐宪宗元和七年(812年)十月,魏博将佑拥戴田兴为帅,田兴决定归顺朝廷,“宪宗嘉之,加兴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工部尚书、魏州大都督府长史、上柱国、沂国公、充魏博等州节度观察使处置支使营田等使,仍赐名弘正。”后唐“穆宗以弘正检校司徒兼中书令、镇州大都督府长史,充成德军节度、镇冀深赵观察等使。”故称田弘正为田令公。《田弘正传》载:“是年(元和十四年)八月,弘正入觐,宪宗待之隆异,对于麟德殿,参佐将校二百余人皆有颁锡。”姚合随之入觐,授武功主簿,盖在此时。' ^8 E5 S. U7 W  i3 P' W
姚合任万年尉,得力于韩愈的推荐。《姚合墓志》云:“韩文公尹京兆,爱清才,奏为万年尉。”韩愈因谥文,故称韩文公。《资治通鉴》卷二四三载:唐穆宗长庆三年(824年)“六月,己丑,以吏部侍郎韩愈为京兆尹。……十月,丙戌,以愈为兵部侍郎。”韩愈爱惜姚合文才,被韩愈奏为万年尉当在长庆三年六至十月间。
1 Z5 ?0 L, c7 @2 ~& r3 ^# e; q( G1 I3 x2 _& |1 z& Y" Z
% R- B+ m1 E$ @  N6 M
    姚合担任杭州刺史似与宰相李德裕有关。姚合有诗《牧杭州谢李太尉德裕》,诗云:“皇恩特许拜杭坛,欲谢旌旄去就难。偷拟白头瞻画戟,四神俱散发毛寒。”

签到天数: 61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6#
 楼主| 发表于 2009-7-10 21:26:12 | 只看该作者
四、姚合葬地
7 ^3 C, X& `& U" Q5 K0 q2 c3 z9 e, A" {1 W* z( ]
- h5 G+ G% v4 M) Y$ O! k
   《姚合墓志》云:“以会昌三年正月廿三日护輤舆归东周。以其年八月二十有八日甲申,窆于河南府河南县伊汭乡万安山南原,祔皇祖茔,礼也。”这就清楚地告诉我们,姚合葬在姚崇家族墓地——河南府河南县伊汭乡万安山南原,即今河南省伊川县彭婆乡许营村北姚崇墓园。姚崇家族墓地葬在此地的第一人为姚崇之母彭城郡夫人刘氏。姚崇父《姚懿神道碑》载:彭城郡夫人刘氏“以神龙三年正月八日终于洛阳慈惠坊之私第。………以景龙二年岁次戊申九月庚寅朔十五日甲申葬于万安山之南阳。”景龙二年即唐中宗李显年号,即公元708年。史载,姚崇和其弟元景及后世裔孙死葬俱在此地。到姚合葬此时,姚族墓地已经营了134年。

签到天数: 61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7#
 楼主| 发表于 2009-7-10 21:26:35 | 只看该作者
五、姚合籍贯
7 z: U* x7 z9 V# c* q" f& i3 q; V! W

; s& K0 m  Y' W6 Q" I    姚合何方人氏?两《唐书·姚崇传》载姚崇为“陕州硖石人”,作为后辈的姚合也当为陕州硖石人。《全唐诗》诗人简介即云:“姚合,陕州硖石人,宰相崇曾孙。”陕州硖石姚姓其来亦久矣。《姚懿墓志》云:“公讳懿,字善意。其先吴兴大族。明考以宦历陕圻,遂留家于硖石也。”最近出土的姚崇玄孙姚勖自撰的《姚勖墓志》更详细地阐述了姚崇家族的源流,志云:“勖,本吴兴人。……五代至晋渤海太守五城侯讳堙之,侯孙仲和,入后魏为步兵校尉、秘书监封吴兴公,遂居陕之硖石。秘书五代至隋函谷关都尉讳祥,都尉生唐幽嶲都督赠吏部尚书府君讳善懿谥文献,实为勖五代祖也。”由此可知,陕郡姚姓自后魏(北魏)步兵校尉、秘书监封吴兴公姚仲和起,因官北迁,即定居在陕州硖石,至姚崇父姚懿时已历七世,至少100多年。故而《姚崇神道碑》云:“公讳崇字元之,姚姓有虞之后,远之吴兴,近徙于陕,今家洛阳焉。”姚合一生因生活居官迁徙多地,仅在长安即居住过亲仁里、常乐坊、新昌里,而最后居住靖恭里而逝世于此(见《姚合墓志》)。姚合在其诗中也显示过其多处故里、籍贯,但正如卫思捍先生在《姚合丛考》中指出的,“说为陕州、陕州硖石,指其祖籍;说为吴兴,指其郡望;说为洛阳,指其旧业;说为‘河朔’(临河),指其所居。”

签到天数: 61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8#
 楼主| 发表于 2009-7-10 21:27:08 | 只看该作者
六、史载姚合以女妻李频之讹
+ S  d/ c# i6 e: h( x5 H' Y8 ?$ a$ H* `

1 e6 G, _2 t$ q# \3 b- ?《新唐书》卷二百三,列传第一百二十八文艺下《李频传》载:“李频字德新,睦州寿县人。少秀悟,逮长,庐西山,多所记览。其属词,于诗尤长。与里人方干善。给事中姚合名为诗,士多归重,频走千里丐其品,合大加奖挹,以女妻之。”千百年来。人们以此为据,传为佳话。然而,《姚合墓志》的出土,否定此一说法。《姚合墓志》云:“公娶相州内黄丞范阳卢公肇之女,生一子一女。子曰覃;女适进士、河东节度推官、试协律郎太原郭图。别女二人,俱稚年。”由此可知,姚合共生一子三女。其长女早已嫁给官居河东节度推官、试協律郎的太原郭图。还有两个女儿,到姚合病逝时,尚年幼,未出阁。怎么有女嫁给李频呢?可见,“史载姚合以女妻李频”所载为讹传。  L8 c7 v, c5 |2 E# g  A

! I6 R8 G' B# R4 ^9 o9 _# W: N
- D9 Q% [$ G& A+ N# `) O+ ^0 E: B" ?# P! r, H* `  @
《姚合墓志》全称《唐故朝请大夫秘书监礼部尚书吴兴姚(合)府君墓铭》拓片,正方形,边长为76厘米,共34行,满行34字,正楷书。为族子姚勖撰。有墓志盖,正书题曰“唐故朝请大夫秘书监礼部尚书吴兴姚府君墓铭》,四行十六字。同时,出土的还有《姚合夫人卢綺墓铭》及墓志盖,卢氏墓志全称为《唐故秘书监姚府君夫人范阳县君卢氏墓铭》。姚合夫妇墓志出土后,俱为私家收藏。

签到天数: 61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9#
 楼主| 发表于 2009-7-10 21:28:18 | 只看该作者
姚合墓志盖
$ E/ x4 Z  p) x: ~  I
! l$ a) F1 p7 _9 r* v
; D( |7 V' g" w9 n2 c2 t
: ]4 k$ y$ m6 X( F% ~/ g2 [
' L; V" O% p& q8 r, M& [- P& z3 D/ h7 Z% ^: b) ?

# z9 a6 p! m, _8 M5 y* Z姚合墓志5 h. M+ B9 z: n- v, y- Y7 q

8 z; c, G# F* Z ; A8 L& Y+ _' a4 J+ w- s4 I

+ t2 h% x3 v0 q) M ! U1 i. u! E- K( R
# w0 x) z' m4 }8 ^

; P4 _! Y8 D1 Q# m5 X+ |  K4 g5 w( c. i' |" a1 a: i! V$ p; k
姚合墓志局部8 ~0 }* ?: v2 t; r  t
: I3 b; R: R$ P) O( k) R4 S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发表于 2009-7-11 16:14:16 | 只看该作者
新发现,新遗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8-13 05:2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