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903|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唐相姚崇家族姚闉及子姚伓、姚侑墓志的学术价值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4-22 11:31:4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22-4-23 10:50 编辑

  今天,2022-04-23,对本帖纠错。


是姚伾,不是姚伓。

●唐代姚闉(yīn)及子姚伓、姚侑墓志的学术价值

http://bbs.s j y szq.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6418&fromuid=4

●赵振华,唐代姚闉及子姚伾、姚侑墓志的学术价值,河南姚姓与姚崇文化,2010▪第三期P22

●[偃师教育局]柳金福,唐代姚崇家族碑志疏证,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11年4月
十四 姚伾墓志   P44

是姚伾还是姚伓?
世姚会网的这篇文章,多处名字错了。

伾:音同丕,义众多强胜的样子。

唐相姚祟的儿子:彜,异,弈。
孙子的名字必是门字部字
曾孙的名字多是亻字部字。

这3条是检查真假姚祟后姚氏家族或宗族的规则。


@姚波

1#以下各层还有错误。
▁▁▁▁




唐相姚崇家族姚闉及子姚伓、姚侑墓志的学术价值
——赵振华,唐代姚闉及子姚伓、姚侑墓志的学术价值


   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洛阳流散唐代墓志整理与研究”(编号:10BZSO16)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基地项目“新见洛阳流散唐代墓志整理与研究”(2009-JD-011)的阶段性成果。
   赵振华  洛阳师范学院河洛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


来源:
唐代姚闉(yīn)及子姚伓、姚侑墓志的学术价值
http://bbs.s j y szq.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6418&fromuid=4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楼主| 发表于 2022-4-22 11:40: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22-4-22 18:08 编辑



   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藏万安山南原出土的姚懿后裔与配偶的墓志还有《姚辩义墓志》唐开元六年)、《姚潜夫人马琬墓志》(唐大中十二年)、《姚潜墓志》(唐咸通六年)①,近年新出的还有《姚勖墓志》、《姚合墓志》等。本文着重讨论的是姚闉及其二子姚伓、姚侑这三方墓志。

墓志录文

(一)唐《魏郡贵乡县令姚闉墓志》
近年发现于洛阳。墓志青石质,57厘米见方。墓志楷书25行,满行26字,计603字。有盖,与墓志同大,篆书3行,行3字:“大唐故姚府君墓志铭”。墓志原文如下:

大唐故魏郡贵乡县令姚府君墓志铭并序
   公讳闻,字闉,吴兴人也。虞舜良系,东吴名族,衣冠人物,休有烈光。曾祖善意,皇雋幽二州都督,赠吏部尚书,长沙文献公。祖崇,皇开府仪同三司、中书令、梁国文贞公,赠太子太保。父彝,皇光禄少卿。峻极降生,英贤继出。致君才大,肇启相门,法斗名高,载蕃卿族。公即光禄府君第二子也。克膺庆绪,诞禀粹灵。游艺贯于九流,复礼闻于四海。不名一行,岂凝滞于专门;无当五官,将缘饰以从政。弱冠,弘文生高第,发迹左卫率府兵曹参军,转宋州宋城丞。地雄梁宋之郊,人杂吴楚之俗。惽慠相继,奸宄是殷。公峻以隄防,利其衔策,莫不胁肩累息,徙义迁善者已。秩满,调补高平郡高平县令。因其俗,筒其礼,济之以宽,导之以德。人且不扰,斯用叶于烹鲜;政则有闻,岂独致于驯翟。属八使问俗,三载陟明,首出众流,允膺推择。诏除绛郡夏县令,骤迁正平令。换薛宣之县,冯翊蒙成;闻原涉之名,谷口自理。琴堂不下,讼庭惟寂。未几,丁太夫人忧,去职,哀毁逾制,名教同伤。服阕,授魏郡贵乡县令,未之官,遇疾终于东京慈惠里之私第,春秋冊有四。   呜呼!公博达高致,精明大敏。不诈其善,不近于名。豁尔襟怀之间,淡然进取之际。趋学得古人意,守官为代吏师;推臧孙之有后,何颜子之无命。悲夫!嗣子伓、侑,犹在龆年,颇知丧礼。公之令弟河南丞曰闸,才贤国器,孝友门风。哀哀以抚孤,纵纵而卜远。以天宝十二载四月廿六曰窆于万安山之南原,礼也。神仙巳去,空葬王乔之棺;惠爱长存,是知卓茂之庙。志美泉户,斯文可托。
  铭曰:帝之冑兮将之门,庆克开于后昆。谊之才兮回之行,天不假于此命。国门之外南山阳,马悲鸣兮启寿堂。闭英灵于万古,老松梱于口霜。唯德音之不泯,播来裔而芬芳。
  公以天宝十一载四月二日终,逾年而窆。


尧曰:
   逾年而窆,即过了一年才下葬:公元752年(唐天宝十一年)卒,公元753年下葬。
   这个墓志铭拓本不见:作者、书者和雕刻者。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楼主| 发表于 2022-4-22 16:58:38 | 只看该作者
pszyyao 发表于 2022-4-22 11:40
大唐故魏郡贵乡县令姚府君墓志铭并序
公讳闻,字阖,吴兴人也。虞舜良系,东吴名族,衣冠人物,休有烈 ...

姚 侑 墓 志 铭

唐 故 朝 散 郎 前 试 詹 事 府 司 直 兼 蕲 州 黄 梅 县 令 姚 公 墓 志 铭 并 序
再 从 外 生 朝 散 郎 前 行 河 南 县 主 薄 徐 放 撰
     贞 元 十 八 年 五 月 廿 二日, 有 唐 试 詹 事 府 司 直 兼 蕲 州 黄 梅 县 令 、 赐 绯 鱼 袋 姚 公 ,启 手 足 于 东 都 慈 惠 里 之 私 第 , 享 年 五 十 有 六。呜 呼 哀 哉!公 讳 侑 , 字 百 华 ,其 先 帝 妫 之 后 , 今 为 吴 兴 人 也 。 曾 祖 元 崇 , 皇 朝 开 府 仪 同 三 司 、 中 书 令 、 梁文 贞 公。祖 彝 ,正 议 大 夫、邓 州 刺 史、 光 禄 卿。父 阖 , 魏 州 贵 乡 县 令 。 文 贞 以伊 傅 之 业 致 君 , 与 三 五 同 德 ,盛 烈 余 裕, 昭 于 筒 书 。 光 禄 实 克 荷 大 名 , 家 声不 坠 。居 千 乘 以 设 教 ,践 九 列 之 荣 班, 贵 乡 仰 世 德 悠 长 , 懿 莅 官 绩 ,用 韫 椟无 闷, 鸣 琴 晏 如。
     公 信 义 立 诚,利 用 求 试 。 宝 应 年,河 南 转 运 使 穆 郎 中 宁,桢 干 刚 肠 , 唯 才 是 与 。 公 尝 隶 职 , 旋 获 己 知 , 荐 授 亳 州 临 涣 县 尉 。 大 历 初 ,邠 宁 节 度 使 马 尚 书 采 誉 于 时, 急 贤 为 竟 , 以 兹 赴 辟 ,且 序 常 资, 奏 授 陈 州 宛丘 县 丞 。猶 道 而 行 ,苟 得 为 耻,虽 彰 能 偎 俛,复 命 秩 于 徒 劳, 转 郑 州 阳 武 县丞 。建 中 年,四 海 底 清,中 外 齐 致 。 以 字 民 之 职, 为 教 化 所 由 。衡 镜 抡 材,公 实 在 选, 授 潞 州 铜 鞮 县 令 。 期 月 而 信 让 渐 洽 ,三 年 而 富 庶 知 方 。满 岁 , 为本 道 节 度 使 相 国 李 公 表 请 量 留。从 人 之 欲 , 就 加 试 詹 事 府 司 直 。 宠 朱 绂 银 章 ,所 以 表 朝 廷 之 与 能 , 镜 属 城 之 不 类 也。 贞 元 初, 署蕲 州 黄 梅 县 令 。 休 问 成 绩 ,若 铜 鞮 焉 。 本 管 廉 使 亚 相 何 公 ,谓 公 无 忝 祖 曾 之 光, 式 尽 子 男 之 术 , 类 能 之际, 奖 异 殊 伦。 凡 四 书 上 考,一书 上 下 考。 近 年 为 邑 者,及 此 或 稀 。辞 秩 之曰, 何 公 咏场 苗 之 诗 , 咨 幕 府 之画。 公 以 久 处 远 地, 永 怀 吾 庐 , 怡 神 □ 和 ,归 卧 清 洛 。
     初 , 文 贞 公 置 第 慈 惠 里 , 名 诸 孙 皆 以 门 字 加 之 , 良 有 以 也 。 意 百年 之 后 ,俾 长 戟 不 迁, 繁 枝 附 本 。 尔 来 或 游 或 仕 , 居 者 阕 然 。高 门 崇 墉, 鞠为 茂 草 。 公 乃 填 垣 支 坏, 肯 构 于 斯 。里 中 黄 发 之 老, 过 门叹 曰: 吾 徒 后 死,有 以 为 慰 者 。复 睹 梁 文 贞 家 ,流 涕 相 向, 不 知 其 巳 。于 戏!文 贞 糰 帝 之 载,翼 亮 四 后 ,垂 裕 无 穷 。后 之 人 其 思 感 若 是 。 惟 公 纂 修 旧 业 , 无 忘 祖 训 , 将曰就 必 复 之 义 , 始 于 立 家 宜 祥 , 发 于 孝 孙 , 俾 贵 寿 是 享 。 矧 公 复 祗 事 吏 理 , 在邦 亟 闻,何 未 如 之,竟 无 所 答 。为 善 者 惑 , 可 胜 叹 耶 。 以 其 年 九 月 十 八 曰 葬于 河 南 县伊 讷 乡 万 安 山 之 南 原 ,克 从 先 茔, 礼 也 。 夫 人 濮 阳 郡 吴 氏 , 德 礼 工容, 达 于 亲 戚。有四 男 二 女: 嗣 子 成 宗, 太 庙 斋 郎 ; 次 子 成 允 ,前 亳 州 蒙 城县 尉 ,次 成 则、成 功, 皆 柴 毁 孺 慕,加 于 常 人 。 以 放 公 族 之 出 , 宜 叙 徽 烈 ,衔 悲 承 命 , 庶 无 愧 词 。
      铭曰:始 传 绪 兮 有 虞, 今 流 派 兮 从 吴。缅 德 庆 之 悠 久 , 嗣 忠 贤 之 令 图。既 牵 丝 兮 绩用 乃 成,终 制 锦 兮 教 义 惟 明。当 满 岁 兮 宠 章 荐 降,百 里 滟 鹕 兮 重 如 春 荣 。 埸来 兮 蕲 水 之 滨 , 类 能 兮 冠 冒 时 之 等 伦 。 咏 归 来 兮 高 门 载 闽,恣 偃 仰 兮 以 全 吾真 。 何 修 翼 之 未 奋 , 顾 驰 景 而 莫 留。泉 扃 不 昼 兮 月 色 恒 苦 , 松 路 无 春 兮 风 光竟 秋 。 新 阡 牢 落 兮 万 安 之 下 , 终 古 凄 凉 兮 斯 焉 若 休 。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楼主| 发表于 2022-4-22 17:33: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22-4-22 18:30 编辑
pszyyao 发表于 2022-4-22 11:40
大唐故魏郡贵乡县令姚府君墓志铭并序
公讳闻,字阖,吴兴人也。虞舜良系,东吴名族,衣冠人物,休有烈 ...

姚闉次子姚伓墓志铭


吴兴姚氏殇子墓志铭并序
  维圣武元年七月六日,唐魏郡贵乡县令姚府君讳闉长男伓,字天赞,卒以圣武二年□月廿日,陪葬于先茔之西北二百步,礼也,春秋一十有六。孝友温恭,珪璋待口。口熏雪白,礼乐高標。年十一,丁家艰,莪蓼由心,栾棘加等。人之见者,咸以□□复在焉。上天不慵,歼我来哲。从季父讳闽,陷法之坐,凡百痛心。有亲荥阳郑夫人在堂,年未冊,遇斯穷独,诉天不□,擗地撼终。以诸孤而存,是有今日之举。
  呜呼哀哉,乃为铭曰:盈数之兆,与京□口。将大吾门,于何不淑。哀哀慈母,恋恋营魂。千龄共进,万恨空存。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楼主| 发表于 2022-4-22 18:03:19 | 只看该作者
姚闉及子姚伓、姚侑墓志的学术价值
赵振华


    姚懿的先人后裔与世系,姚学谋先生大著《大唐宰相姚崇》一书搜集比较丰富,以唐代文献与碑碣墓志相证互补,澄清了若干疑问,纠正补充了《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的部分错误阙遗①。上述三方墓志录文均称姚闉是姚彝第二子,与姚伓、姚侑三人是父子,见于《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而排序有异。新表叙彝五子,闿、阆、闉、闶、闢。闉为第三子,“闉,贵乡令。侑,黄梅令。伓”②。一般说来,墓志为其本家谱牒实录,不会出错,可以考虑将来以新资料为彝子重新排序。《姚闉墓志》叙其男儿曰“嗣子伓、侑”,长幼有序。《姚伓墓志》称其为姚家长男,16岁早夭于圣武二年(757),则生于天宝元年(742)《姚侑墓志》叙其卒于贞元十八年(802),享年56岁,则生于天宝六年(747),二人年龄相差5岁,可据以纠正新表颠倒的兄弟次序。《姚侑墓志》叙其四子:成宗(太庙斋郎)、成允(亳州蒙城县尉)、成则、成功。而新表所记仅二子且名讳不同:“承宗。珙,霍山令。”表记舛谬明显,与家牒相去甚远。随着新资料的不断涌现,唐代姚懿、姚崇支派的世系将趋于完善。
    关于姚懿的名与字,《旧唐书·姚崇传》云:“父善意。”《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云:“懿字善意。”新表记叙完善。赵明诚跋唐《嶲州都督姚懿碑》云:“右《唐姚懿碑》。懿,崇父也。据《碑》及《唐书·宰相世系表》,皆云‘公讳懿,字善意’,而崇子奕碑与《元和姓纂》乃云‘名善意’,岂非以字行乎?懿,隋末唐初人,仕至嶲州都督。开元间,崇为宰相,立此碑。”③可惜同矗于姚崇墓园的唐《永阳郡太守姚奕碑》今已不存。和《姚懿碑》的“公讳懿,字善意”④一样,记述其本人的石刻《姚懿墓志》亦云:“君讳懿,字善意。”⑤此外,其家族墓志凡涉及到这位先人的,一如《姚彝碑》⑥、《姚奕碑》和《姚闉墓志》,书其名讳为“善意”。《姚爱同墓志》(唐开元十年)云:“祖善意,银青光禄大夫、持节嶲硖二州诸军事、嶲硖州刺史、长沙公,赠吏部尚书,追谥曰文献。父德素,潭廓二州司马。”⑦《姚栖云墓志》云:“五代祖讳善意,唐峡州刺史、幽府都督、赠吏部尚书。”《徐恽夫人姚氏墓志》云:“曾祖善意、皇嶲州都督,赠吏部尚书。”近年新出《姚合墓志》云:“七世至我唐初嶲州都督、赠吏部尚书、长沙文献公讳善意。”即赵明诚所谓以字行。名字还有其他写法,《新唐书·姚崇传》云:“父懿,字善懿。”洛阳龙门石窟之极南洞(1955号)外南壁残存一题记,《八琼室金石补正》卷32记为《姚夫人残刻》,《全唐文续拾》卷11名曰《都督姚意妻造像记》,有句云:嶲幽“二州都督长沙县公姚意之妻也”⑧,是别写同音字,岑仲勉校记林宝《元和姓纂》中已经指出。

①姚学谋:《大唐宰相姚崇》,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第151—160页。
②《新唐书》卷74《宰相世系四下》,中华书局,1975年,第3173页。
③《金石录》卷26,第443页。
④[清〕董诰等编:《全唐文》卷328,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第1470页。
⑤《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辑),第104页。
⑥《全唐文》卷273,第1227页。
⑦《河洛墓刻拾零》,第247页。
⑧龙门石窟研究所编:《龙门石窟碑刻题记汇录》,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第610页。

   至于姚懿、姚崇父子的谥号问题,《新唐书·姚崇传》记载其父“谥文献”,崇卒后亦“谥曰文献”。中华书局标点本校勘记云:“‘文献’,《旧唐书》卷96《姚崇传》、《唐会要》卷80及《文苑英华》卷841徐复《郑瑜瑜谥议》同。《文苑英华》卷884《姚崇神道碑》作‘文贞’。”①就所见资料列其异同而不参己见。虽然史籍记载姚崇谥号以“文献”为多,而宋代学者赵明诚跋唐《永阳郡太守姚奕碑》云:“右唐姚奕碑,奕崇子也。新唐史云,崇谥文献,而此碑及张说所撰崇碑皆云谥文贞,盖崇之父懿已谥文献,父子罕有同谥者,当以碑为正。”②赵氏据碑校史,至确,为人肯定③。上述姚氏新旧墓志碑刻,以及姚闉和姚侑墓志,凡缕述姚懿谥号皆称“文献”、姚崇谥号均呼“文贞”。铁笔写石,言之凿凿,确可信据。事虽细微,却是石刻资料纠正史料错误、有益于唐史研究之例。
    培养皇族贵戚及高级京官子弟,师事学士受经史书法是弘文馆执掌之一。《姚闉墓志》的“弱冠,弘文生高第”,是说他20岁时以来自弘文馆的学生身份,参加科举考试中第,取得做官的资格。始任低秩东宫武官,一职县丞,三官县令。墓志首题的“魏郡贵乡县令”云云,是有任命告身而未之任即病逝。以任职期满计算,15年来徘徊在七八品官阶之间,长宰地方,济百姓以宽容,吏治有道,导人民以德礼,一方太平。姚闉尚未伸展抱负,于天宝十一载中年辞世。时双子皆幼,伓“年十一,丁家艰,莪蓼由心,栾棘加等”,侑仅6岁,为人生大不幸。《姚闉墓志》云:“公之令弟河南丞曰闢,才贤国器,孝友门风。哀哀以抚孤,纵纵而卜远。以天宝十二载四月廿六日窆于万安山之南原,礼也。”主持了其兄的丧事葬仪。
    新表记载“闢,河南丞”,为彝第五子,即最小的儿子。《姚伓墓志》说其父去世后,“从季父讳闢,陷法之坐,凡百痛心”,意为跟随叔父闢犯法陷于罪被判刑,家人心痛不已。

《姚侑墓志》研究

    姚侑未尝读书求仕,而是利用贵族出身依靠门荫和官场网络,由地方长官向朝廷推荐人才的方式,直接获得县尉的职位。墓志云:“宝应年,河南转运使穆中郎宁,桢千刚肠,唯才是与。公尝隶职,旋获己知,荐授毫州临涣县尉。”穆宁,两《唐书》有传。“宝应初,转侍御史,为河南转运租庸盐铁等副使。明年,迁户部员外郎。无几,加兼御史中丞,为河南、江南转运使”④。
    姚侑初宦在宝应二年(763),年方17,可谓青年得志。墓志云:“大历初(766),邠宁节度使马尚书采誉于时,急贤为竟,以兹赴辟,且序常资,奏授陈州宛丘县丞。”这位马尚书即马磷,“永泰初(765),拜四镇行营节度,兼南道和蕃使,委之禁旅,俾清残寇。俄迁四镇、北庭行营节度及邠宁节度使、兼御史大夫,旋加检校工部尚书”①。

①《新唐书》卷124,第4395页。
②《金石录》卷2'7,第467页。
③何如月、何皓月:《<金石录>和<集古录>的史料价值》,《威阳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第5期。
④《旧唐书》卷155《穆宁传》,中华书局,1975年,第4114页。

    官位三年一轮,姚侑丞宛丘,适当其时,年届二十,后来转任郑州阳武县丞。建中年(780~783),以姚侑佐理有方,擢授潞州铜鞮县令。任职期满,“为本道节度使相国李公表请量留”。唐代姓李而为相国者若李林甫、李吉甫、李德裕、李藩等,未有节度潞州之任。唯有李抱真于大历十二年(777)起至贞元十年(794)亡故,节镇潞州达17年之久②。李公于“建中元年特授节制,并廉察本道兼领潞州大都督府长史”③,是与《姚侑墓志》有一定关联的文献。由于李抱真上荐姚侑才干,于是朝廷任委以京官。据《唐六典》记载,詹事府职掌皇后、太子家事,司直二人,官阶正七品上,为其属员,职比侍御史,掌弹劾宫府僚。任职期满后于贞元初(785),署蕲州黄梅县令,此任在贞元四年届期,亦政绩显著。其上司“本管廉使亚相何公”,对于这位著名宰相后裔另眼相看,“奖异殊伦”。亚相,御史大夫的别称,其人即何士干。德宗于贞元四年(788)六月乙未(十九日)“以谏议大夫何士干为鄂岳沔蕲黄等州都团练观察使”④,贞元十八年三月卒于任。文献有朝廷以“鄠州刺史兼御史中丞何士干等并兼御史大夫”⑤的信息。柳宗元的《处士段弘古墓志》叙处士“尝以法家言,抵御史大夫何士干,延以上座,将用之”的记载⑥。何公初率地方未久,恰遇姚侑卸任去职,对其治绩的考核累计,“凡四书上考,一书上下考。近年为邑者,及此或稀”。“上考”谓官吏考绩列为上等,何士干深为叹赏而“咏场苗之诗,咨幕府之画”。前句“场苗”一词是引经,《诗经·小雅·白驹》里有“皎皎白驹,食我场苗,执之维之,以永今朝”的诗句。这里的白驹喻贤者有洁白之德,宜在朝廷。今乃退而家食,如白驹无粮秣之养,是特言国之有爵禄而当留贤者以食之。后句谓何公叹息下达到府署的朝廷签署判行的文书,令姚侑解职回家。何士干以真挚的言行对下属的离任表达了惋惜的心情。此后十几年,姚侑息影于洛阳城慈惠里。
    墓志云:“初,文贞公置第慈惠里,名诸孙皆以‘门’字加之,良有以也。意百年之后,俾长戟不迁,繁枝附本。尔来或游或仕,居者阕然。高门崇墉,鞠为茂草。”这句话颇令人伤感。当初姚崇在慈惠里购置了私宅,让孙子辈取名都带“门”字框,很有道理。《新表》记载的姚彝五子名已见前引,姚异三子曰闳、闬、阀,姚奕子曰阐。意欲姚家聚族而居,显贵府第前陈戟于门的仪仗世代保留,人丁繁茂家业兴旺。然而从那时以来子孙辈有的离家出走,有的在外做官,家居者无剩余,大户高墙衰败荒芜,杂草塞道。墓志称只有姚侑能够营缮房屋,继承祖父家业。慈惠里即慈惠坊,在长夏门之东第二街,自南向北第八坊①,北临洛河。和其他坊比较,《增订唐两京城坊考》一书中记载居住于慈惠坊的人物极少,大概姚氏大家族的多代人占据了此坊的相当面积。据神道碑和墓志记载,姚崇置宅后,晚年居住和亡故于慈惠坊的人物有姚崇母刘氏、姚崇、姚彝、姚闉、姚侑等。
      墓志由朝散郎前行河南县主簿徐放撰,徐放曾任屯田员外郎、祠部郎中②,元和六年为台州刺史,元和九年为衢州刺史③。《徐放墓志》近年亦于万安山南麓出土,录文先见发表④。徐放为虢州长史徐揖子,“出于吴兴姚氏。外曾祖元崇,中书令”,与姚侑的亲属辈分是再从外甥。墓志有“拜河南县主簿”之语,可依《姚侑墓志》而知其年月。元和十二年(817))卒,享年五十二岁。《全唐诗》卷318、《全唐诗外编》下、《全唐诗补编·全唐诗续补遗》卷4收其作品。《姚侑墓志》是其传世的唯一一篇散文。

①《旧唐书》卷152《马璘传》,第4066页。
②郁贤皓:《唐刺史考全编》,安徽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1238页。
③《全唐文》卷446董晋《义阳王李公德政碑记》,第2019页。
④《旧唐书》卷13《德宗本纪》,第365页。
⑤[宋〕王钦若等编;《册府元龟》卷176《帝王部·姑息第一》,中华书局,1960年,第2123页。
⑥〔唐〕柳宗元:《柳宗元集》,中华书局,1979年,第1392页。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楼主| 发表于 2022-4-22 22:27: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22-4-23 10:42 编辑

    赵振华老师是河南姚姓暨姚崇文化研究会聘请的顾问    赵先生曾带此文参加河南姚会研讨会,也发表在河南姚刊2010▪第三期P44,也收集在《姚崇研究文集》中。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楼主| 发表于 2022-4-23 10:49:15 | 只看该作者
pszyyao 发表于 2022-4-22 22:27
赵振华老师是河南姚姓暨姚崇文化研究会聘请的顾问    赵先生曾带此文参加河南姚会研讨会,也发表在河南 ...

今天,2022-04-23,对本帖纠错。

是姚伾,不是姚伓。

●唐代姚闉(yīn)及子姚伓、姚侑墓志的学术价值

http://bbs.s j y szq.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6418&fromuid=4
(出处: 世 界 姚 氏宗亲网)
●赵振华,唐代姚闉及子姚伾、姚侑墓志的学术价值,河南姚姓与姚崇文化,2010▪第三期 P22
●[偃师教育局]柳金福,唐代姚崇家族碑志疏证,国际炎黄文化出版社,2011年4月
十四、姚伾墓志   P44

是姚伾还是姚伓?
世姚会网的这篇文章,多处名字错了。

伾:音同丕,义众多强胜的样子。

唐相姚祟的儿子:彜,异,弈。
孙子的名字必是门字部字
曾孙的名字多是亻字部字。
这3条是检查真假姚祟后姚氏家族或宗族的规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5-18 23:1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