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14329|回复: 7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南昌姚氏迁往山东临沂苍山县的族人资料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7-9 18:23: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枣庄姚绍峰 于 2017-7-11 16:20 编辑

  晚间无事,看南昌老谱,发现我们南昌姚氏在明清时迁往山东沂州府(今临沂)的竟然有很多,而这其中,就有部分宗亲迁到了如今的苍山县部分地区.如:
斗门团中大房家谱记载,第三十八世姚盛晖,生于清康熙五十四年,是姚才经之子,字彩章,随父从老家南昌斗门村迁到山东沂州府向城集,后来与老家失去联系,家谱未载其子孙信息。
又如斗门团中房家谱记载:三十七世姚才祥的第三子姚盛忠,字敬诚,行尘九,生于清乾隆三十七年,兄弟四人随父从老家斗门村迁到山东沂州府卞庄集,后世子孙均居于卞庄集,未归宗。
其他客居磨山集,马头集,刘马庄,红花埠,屯集,等很多地方的族人均没有认祖归宗,都与老家失去联系。可以想象一下,这四五百年过去了,迁来山东的宗亲肯定在当地形成了村落和族群,这些族人生活的怎样了?是否还在使用着南昌姚氏的古老的字辈?他们还能记起多少祖辈的故事?他们还了解自己的祖先是来自遥远的古城南昌吗?
  可喜的是,苍山县长城集姚村,还有临沂的一部分宗亲已经与老家建立了联系,参加了修谱,值得祝贺!
  盼望山东临沂的宗亲和全国的南昌姚氏后裔们,能够早日回归南昌姚氏大家庭,与南昌姚氏大成谱早日接轨,以告慰始祖彦国公和历代先祖之灵!

补充内容 (2017-7-27 22:45):
实际上,《南昌姚氏迁往山东临沂苍山县的族人信息》这个帖子名称时不准确的,只是时间过久,已经无法改正。也许应该叫做《无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1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69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推荐
发表于 2017-7-11 22:39:30 | 只看该作者
     绍峰兄认真研读南昌家谱,收获颇丰,值得学习,为您点赞!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7-7-13 23:09:21 | 只看该作者
姚自宝 发表于 2017-7-13 22:05
本人姚自宝居住山东临沂苍山芦塘村,听老人讲从苍山姚村搬出近90多年,现用字牌是:文武志自卿,不知属于那 ...


查南昌姚氏沙窝团四房房谱:
文教公,字守年,客寓山东郯城县长城集,继妻长城集赵氏。子二客居长城集西王家庄。
文孜公,字昆年,客长城集,妻南城魏氏,子二。
文攻公,字廷年,客长城集,妻滕县张氏。
三位为亲兄弟。

注:清代长城集属于山东沂州府郯城县,今属山东临沂苍山县长城镇。

回复 支持 1 反对 0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7-7-30 00:08: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枣庄姚绍峰 于 2017-7-30 07:40 编辑
姚湾公瑞 发表于 2017-7-29 05:20
出彩山东姚,幸福姚家人!

枣庄市东的峨山姚氏(部分)              (一)关于峨山镇
在临沂苍山县鲁城乡的南面,兰陵古镇的西北是枣庄市峄城区的峨山乡,现在它又收编了罗腾乡,成为了峨山镇。
  峨山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该镇是西汉时期太子太傅疏广、太子少傅疏受的故里,二疏告老还乡后散金于民、不为子孙置业坐享的品行为后人称颂。战国时期楚兰陵令、儒家学派创始人荀子经常到此治政传礼,留下了数以万言的著述。
这里文化灿烂,风景优美。境内有杨堡汉墓群、二疏城、刘伶古台、落星石、九顶莲花山、天然溶洞等名胜古迹和自然景观,其中杨家堡、散金台遗址保存完好。

   二疏城遗址位于峨山镇的萝藤村和城前村之间,是一处长方形的台形遗址,东西长约180米,南北宽约160米,土台高约3米。1992年,该遗址被列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峄县志 卷二十四 古迹考》载“二疏城,县东四十里,地名箩藤,汉疏广、疏受归老于此。城周二三里,土人指以为宅”。《齐乘》: ”“散金台,县东四十里,汉二疏散金乡人处。”
《汉书 疏广传》:
“疏广,字仲翁,东海兰陵人也。少好学,明《春秋》,家居教授,学者自远方至。征为博士太中大夫。地节三年,立皇太子,选广为少傅,数月,徙为太傅。广兄子受,亦以贤良举为太子家令。受好札恭谨,敏而有辞。宣帝幸大子宫,受迎谒应对,及置酒宴,奉觞上寿,辞礼闲雅,上甚欢说,顷之,拜受为少傅。
   太子外祖父许伯,白使其弟中郎将舜监护太子家。上以问广,广对曰:“太子国储副军,师友必于天下英俊,不宜独亲外家许氏。今复使舜护太子家,视陋,非所以广太子德于天下也。”上善其言,广繇是见器重,数受赏赐。太子每朝,因进见,太傅在前,少傅在后,父子并为师傅,朝廷以为荣。
      在位五岁,皇太子年十二,通《论语》《孝经》。广谓受曰:“吾闻‘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功遂身退,天之道也。今仕至二千石,宦成名立,如此不去,惧有后悔,岂如父子相随出关,归老故乡,以寿命终,不亦善乎?”受叩头曰:“众大人议。”广遂称笃,上疏乞骸骨,上以其年笃老,皆许之,加赐黄金二十斤,皇太子赠以五十斤。工卿大夫故人邑子设祖道,供张东都门外,送者车数百辆,辞决而去。
    广既归乡里,日令家共具设酒食,请族人故旧宾客,与相娱乐。数问其家金余尚有几所,趣买以共具。居岁余,广子孙窃谓其昆弟老人广所爱信者曰:“子孙几及君时颇立产业基阯,今日饮食费且尽。宜从丈人所,劝说君买田宅。”老人即以闲暇时为广言此计,广曰:“吾岂老悖不念子孙哉?顾自有旧田庐,令子孙勤力其中,足以共衣食,与凡人齐。今复增益之以为赢余,但教子孙怠惰耳。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吾既亡以教化子孙,不欲益其过而生怨。又此金者,圣主所以惠养老臣也,故乐与乡党宗族共飨其赐,以尽吾余日,不亦可乎!”于是族人说服。”    现在二疏的“散金台”遗址位于枣庄峄城峨山镇萝藤东南,高大的土台约数十亩,台面平整见方,高出平地约3米,是当地老百姓为了感念疏广叔侄二人散金善德、济贫之恩修建的。

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7-7-17 11:10: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枣庄姚绍峰 于 2017-7-17 21:05 编辑
姚湾公瑞 发表于 2017-7-17 06:31
南昌姚,我的祖!姚宗亲,我家人!

在清代沂州府地图中,可以看到,自沂州府府驻地的兰山县往南,只标有十五六个集镇的名字,但这只是较大的集镇,其实还有很多小规模的集市。
  
在《清代中国中部各省市镇人口》
(文章来源:互联网   作者:佚名)一文中,对清代的集市规模做了定义:“……市镇铺户之多寡,既是考察市镇人口规模的重要依据,又是考察市镇商业地位的重要指标。清光绪年间刊本《建昌县乡土志》即以店户之多少作为衡量市镇经济规模的尺度,如涂埠市,“距城十五里,店户较他市居多数,市面阔大”。虬津市,“距城二十里,店户不及涂埠,市面尚大”。马口市,“距城三十里,店户少,市面不大”,等等。据清同治《安化县志》卷4《舆地·疆域二》,在安化县30个市镇中,铺户在100户以上者有6个,其余多为20—30户,最少者只有10余户……”。    从以上介绍中可以了解像山东苍山集,长城集,卞庄集,红花铺,马头集等集市,应该属于铺户在100户以上的大集,像铺户数在40到60户的中型集市和30户以下的小集市,还应该有很多,只是由于规模较小,在清代的地图中没有标出。
  在南昌姚谱中记载的族人迁徙信息中,我有一点小小的发现,就是以从事中药药材和开药铺或者从事其他生意的姚氏族人,除了在大型码头,巨镇,县治、府治,省城,京师等大区域的地方,设有多家店铺外,像规模小的集市镇店,基本上一个集市只开有一家同一种生意的店铺。拿我们分支的情况来说,当年我祖世浚公由山东向城迁到山东峄县利国驿(今江苏铜山县利国镇),开创了“万春堂”药铺,后来世浚公的两个儿子长大后,继柍公接掌了“万春堂”药铺,而他的哥哥继材公则北迁临城驿,在陶庄(古称小窑)开办了“协力堂”药铺,“协力”药铺壮大后,又在邹坞集以及陈郝集又开了分铺(据说在北临城也开过一家药铺)。那么这些集镇上有其他的南昌姚氏族人居住吗?回答是肯定的,南昌姚42世定有公和定发公兄弟二人在陈郝集开瓷器店;四十三世的公才公在邹邬集开油坊。  在清代陶庄(小窑)是个人口较多的集镇,以煤窑居多,市面繁华。当时在陶庄就有上马刘氏,小武学村褚氏和姚氏开的三家药铺,可以说再开一家药铺也不是不行,但是陶庄姚氏宁愿选择到其他集市开分号的原因,大概就是为了一件事,那就是保持家族的团结,以免为了生意而影响家族的和平共处。团结互助是南昌姚氏的一贯家风。             可是不断的迁徙,不断的分支,注定使得南昌姚氏在客居地不能形成较大族群,这也可以说是主要原因之一。
    在前帖中说到清代至少有数支南昌姚氏族人定居长城集,他们有的开药铺,有的以其它生意来维持生活,主要是为了避免因争夺生意而引起家族不和。一个集市容纳店铺的多少,也是受人口数量、地域范围等外在条件所限制的。
  那么南昌姚氏到底有多少族人迁到了沂州呢?



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7-7-26 09:31: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枣庄姚绍峰 于 2017-7-27 11:04 编辑
枣庄姚绍峰 发表于 2017-7-25 10:09
苍山姚氏和枣庄东南部姚氏的渊源

  在山东地图上看,由北向南,苍山县的鲁城乡、新兴镇和兰陵 ...

说一下底阁镇。底阁镇位于山东省枣庄市东南部,地处两省(山东、江苏)四县(江苏邳州市,临沂苍山县,枣庄台儿庄区、峄城区)结合部,它的东北面不远就是享誉天下的兰陵古镇。底阁镇南就是京杭大运河,北靠枣临高速公路(兖州府峄县通往沂州府兰山县古道附近)。
在清朝前期,底阁镇境属沂州府兰山县甘期社。乾隆、嘉庆年间,镇境属兰山县底阁保和甘露沟保。
1950年代初,镇境之内有底阁、晁村、甘期寺、魏楼、河湾、褚林、齐圩子等几个小乡,后隶属峄县二十一区、十二区,即今枣庄。
底阁镇为千年古镇,境内遍布众多古迹古遗址。
曹操屯兵处
底阁村《临沂县志》记作"邸阁",后因"邸"字生僻,误写成底阁,沿用至今。传说底阁村及其南部一带曾是东汉末年曹操屯兵的地方,有72眼古井,其中一眼叫卧龙石。自民国以来,修筑台潍公路(后为潍徐公路、临徐公路)及其他工程时,发现了多处古废井及井中古物。《临沂县志.古迹》载:该村是汉末存放军粮的场所演变成村的。底阁村南2公里处,有一村叫陶墩,传说原名叫草墩,是曹操存放马草的场所。底阁以南7公里有一村叫马庄,是曹操的牧马场。又传说,曹操的妹妹埋葬在底阁,墓葬位于侯庄村(有姚氏居住)南,现夷为平地。
境内还有宋盐河故道、岳城古城、"西滩子遗址"、"北安子遗址"、"望夫处遗址"、杨楼村东的清代杨氏节孝牌坊("文革"中被毁坏)、魏楼村清嘉庆年间的"举人府"。还有遍布境内的古庙14处。
  由以上资料可以看出,枣庄市底阁镇自古就是一个繁华的所在。据说当地的老人把底阁和附近的甘露沟乡合称“底沟”,他们去买东西时,就说去底沟赶集。年轻人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了。
  在底阁镇及附近村镇,听说有不少村庄有姚氏族人居住,我所了解的有:
大官庄姚氏,峨山东大姚庄姚氏,周官庄姚氏,底阁镇郭楼姚氏,底阁镇西南靠近台儿庄马兰镇的姚楼姚氏,底阁镇侯庄姚氏,马兰镇新安村姚氏等等,还有不能不提到的一支——人数众多的台儿庄兰城店大姚庄姚氏。当然,肯定还有许多我不知道的姚氏居住的村落。
  我从临沂苍山县又说到了枣庄市峄城区(老峄县),好像跑题了,可是又觉得有必要说,因为我总觉得两地之间的姚氏有某种关联或者渊源。

签到天数: 40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2#
发表于 2017-7-9 22:00:5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绍峰宗亲对家族事业的热心,老家盼望外迁宗亲早日归宗

签到天数: 4300 天

连续签到: 2797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3#
发表于 2017-7-10 01:55: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先登 于 2017-7-13 15:49 编辑

多谢绍峰弟弟对临沂同宗亲人的思念与关怀!据有关宗亲介绍说这些宗亲们团结和睦日子过得幸福、快乐……请南昌宗亲放心!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发表于 2017-7-10 06:30:46 | 只看该作者
       南昌姚氏明清时期外迁山东沂州府(今临沂)的,已经与老家南昌姚氏建立了联系,参加了修谱:
             苍山县长城集姚村
             还有临沂的一部分宗亲。

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5#
 楼主| 发表于 2017-7-10 07:11:15 | 只看该作者

d

本帖最后由 枣庄姚绍峰 于 2017-7-10 07:24 编辑
pszyyao 发表于 2017-7-10 06:30
南昌姚氏明清时期外迁山东沂州府(今临沂)的,已经与老家南昌姚氏建立了联系,参加了修谱:
      ...

感谢各位宗亲的热情关注!刚刚我修改了题目,把山东沂州府改成了山东临沂,因为现在的临沂和明清时的沂州府的行政区划是不同的,并且解放前是没有苍山县的。据了解,解放后,从山东峄县(今枣庄),兰山县,费县和邳县等地,各抽出一部分乡镇和乡村,组建了苍山县,所以从南昌姚氏族谱中,是找不到苍山县这个县名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7-7-10 07:22:26 | 只看该作者
枣庄姚绍峰 发表于 2017-7-10 07:11
感谢各位宗亲的热情关注!刚刚我修改了题目,把山东沂州府改成了山东临沂,因为现在的临沂和明清时的沂 ...

赞你的修改和说明

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7#
 楼主| 发表于 2017-7-10 07:25:27 | 只看该作者
pszyyao 发表于 2017-7-10 07:22
赞你的修改和说明


感谢教授的支持鼓励!

签到天数: 4283 天

连续签到: 10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8#
发表于 2017-7-10 14:24:12 | 只看该作者
祝南昌姚氏宗亲在临沂永远健康幸福快乐!祝所有姚家人:人财两旺、吉星高照、万事顺心、心想事成!!!

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9#
 楼主| 发表于 2017-7-10 17:53:30 | 只看该作者
姚先达 发表于 2017-7-10 14:24
祝南昌姚氏宗亲在临沂永远健康幸福快乐!祝所有姚家人:人财两旺 ...


谢谢先达宗亲的良好祝愿!祝临沂姚氏幸福安康!

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10#
 楼主| 发表于 2017-7-10 21:59: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枣庄姚绍峰 于 2017-7-10 22:25 编辑
枣庄姚绍峰 发表于 2017-7-10 17:53
谢谢先达宗亲的良好祝愿!祝临沂姚氏幸福安康!


南昌谱中,斗门团门楼房房谱中也记载了族人在清朝雍正乾隆年间,迁到山东向城的简短情况。姚经辉,南昌姚氏第三十七世,他的两个儿子盛蓂和盛荚迁到了山东向城集,盛蓂有子叫世康,谱中仅仅记载了这些情况,盛蓂生于清康熙五十五年,盛荚生于清雍正二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7-21 11:0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