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楼主 |
发表于 2013-10-3 18:16:43
|
只看该作者
骨瘦如柴的刘爱琴站在周恩来面前,怎么这样瘦弱?他看见孩子的衣服实在太破太短,小腿小胳膊都露在外面,一股怜爱之情涌上心头。他立即叫来通讯员,让赶快给找一套小军装来。
8 |* E8 G; k0 q# T" A5 {
5 N0 \! u5 N) L/ ? 周恩来走到流泪的孩子跟前细细端详,发现她长得和她母亲何葆珍很像,就抚摸着她的头,亲切地问:“孩子,你记得父亲和母亲的模样吗?”( N- I8 C ~: G( Z# G3 ]
. |7 A, S: K: y% t. y/ L
刘爱琴茫然地摇摇头。
% u( W& `6 I/ \; V) A0 P2 N* o
, V2 L0 s4 `, N “知道有哥哥和弟弟吗?”
6 @9 }- T9 J& |6 ]0 E
& p7 W7 ?3 d- t, X/ F) R 刘爱琴眼瞳里蹦出一星亮光,“我还有哥哥和弟弟?他们在哪里?”2 _! k, {, N# R, p: _. T' _9 L
y' Y% ?0 d- S& {! b
周恩来叹了口气,说,“你哥哥已经打听到下落了,在你父亲的老家,放羊娃啊,也吃了不少苦,我已经派人去接他了,不久也要来这里。可是你弟弟现在还没有找到……”
* L% d. v& r# q; r. n, C- y
. K5 j- m& @+ f, ^1 U5 _! K 警卫员将小号棉军装找来了,周恩来让刘爱琴换上。尽管是最小号的军装,套在刘爱琴的身上还是那样宽大。
( ~% x1 z9 {) @2 x4 g. N$ a
+ ` Q9 t4 F& q( i- F) ^4 M 刘爱琴摆动摆动袖子,用手摸摸衣襟,脸上有了属于孩子的笑容。她突然天真地问:“我的妈妈也穿军装的吗?”: \0 e2 n- b1 c7 |8 W s0 L& l
5 m. w5 n( }2 z M5 \: F
沉浸在幸福中的她已经将和她长相酷似的妈妈牢牢地烙在脑海里,她希望能更多地知道妈妈的事情。 o N9 X3 u% p6 h
9 y# p$ z, E7 R" n/ F. F( | 周恩来和邓颖超就向她讲述了她妈妈的往事。0 r3 O7 N3 C& }- q; Z2 H S
8 K/ u, Y% {1 R 仅有12岁的刘爱琴吃惊地发现她不仅和母亲长相相似,连她的童年竟然也和妈妈如此相似,这究竟是命运的巧合还是命运有意的安排?' T4 U) q( G) U+ Z/ F, ^& N4 |- `
; u4 ` Y! H6 {& ^- Y# M 刘爱琴的妈妈是湖南人,小时候因为家境贫寒,10多岁时被卖给地主家的一个女佣人当童养媳,和未来的婆婆一起成为地主的佣人。她当然不可能知道,在她牺牲以后,她唯一的女儿也走上了这条凄惨的道路。所不同的是,刘爱琴的妈妈利用陪地主女儿读书的机会认识了字,而且学习好于地主女儿。而刘爱琴没有任何机会接触文化,12岁还不识字。人一旦有了文化,命运往往会因此而发生转折。妈妈在私塾先生的鼓励下,想报考县女子师范,但是地主让她用女儿的名字顶替才容许考,结果她考的成绩非常好,可是最后走进师范校门的是地主的女儿而不是她。1918年妈妈已经16岁了,她逐渐明白了自由的含义,坚决地和地主及其那个女佣解除了关系,考进衡阳省立第三女子师范学校。她半工半读,参加学生运动,被学校当局开除。她在毛泽东的指点下迅速成长起来,被派到安源煤矿协助父亲刘少奇开展工作,妈妈22岁时成为父亲的妻子。
- E0 G/ J5 }' X, U f& h* Q2 B3 t
& Z. N, _! v; B 大革命失败后,她不得不将自己才1岁多的女儿,就是现在睁着一双好奇的大眼睛,听周伯伯和邓妈妈讲妈妈故事的刘爱琴,寄养在汉口一个同情革命的工人家里,所以,刘爱琴从记事起,就只见过那对善良的工人夫妇,她一直以为他们就是自己的亲生父母。在寄养她的同时,父母又将他们的大儿子刘允斌,也就是刘爱琴没有任何记忆的哥哥送回父亲的老家。然后,母亲忍受儿女离别的痛苦,开始跟随父亲过起危险而动荡的生活。
! J1 Q7 b, O+ w5 C- m2 ~/ V6 i! N2 U- f, |, `0 O
当他们从充满白色恐怖的武汉到上海时,上海也是白色恐怖一片。9 Z3 }. Z. x& i/ d$ T3 W
+ |( k. Q- u* B; n+ O$ [( r: ~
母亲被党安排做地下联络员,公开的身份是教师。不多久,他们的第三个孩子,也就是刘爱琴的弟弟刘允若在上海出生。1932年,父亲撤离上海到苏区工作,党组织见母亲以教师职业为掩护,做得很好,没有暴露身份,就留下她继续从事地下党的工作。可是她一次在街上行走时,被叛徒发现。她设法摆脱了叛徒的跟踪,可是她刚收拾了东西,准备带4岁的儿子离开家时,却晚了一步,便衣特务已经包围了她的住处。
% I9 p. L) K1 ?9 X& J9 G9 I( q4 L( R6 U# J1 ]8 v
母亲知道此次难逃敌人魔爪,但实在不忍心让幼子和她一起遭到不幸,便急中生智,随手将孩子推进站立在一边不知如何是好的房东太太的怀里,低声说了句:以后会有人接走这个孩子的,请你帮助我照管几天……拜托了。
( Q7 x3 a2 ~ j& u: Z) }' f" I
$ v# x# R( V- U8 }$ B) [ 以后这个弟弟就失踪了。
9 B( Y# J: N1 W# V- _8 ^" h8 ~7 d7 I- F5 m! l
因为何葆珍妈妈在上海早已改名换姓,敌人一时无法认定她是共党分子,只好判她15年徒刑,囚禁在南京监狱。不幸的是又一个叛徒指认了她是共产党,而且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刘少奇的妻子,她的真实身份再也无法隐瞒了。1934年秋天,她被屠杀在南京雨花台。9 G2 U7 w4 l) d3 ?% @2 e
* B6 `8 l0 ?. V3 D3 W& k7 m+ C
妈妈的故事让刘爱琴泪流不止,也让她感到世界上还有一种人在用另外一种方式生活,这是和童养媳截然不同的命运。没有了母亲固然令她伤感,但是有这样的母亲也让她自豪!# |* h; F- c8 [* S- Q K. @
) `+ }3 C: u. Z1 c8 y
以后刘爱琴在武汉八路军办事处和周恩来爸爸住了一段时间,大家发觉这个曾经胆怯而且脸上挂着忧郁的小姑娘发出了孩子的童真笑声。她不再提心吊胆,不再怕那家凶狠的婆婆抓她走。
) ]2 p, t2 K0 s& n, K2 i {( F6 z
9 F4 ~, K! I7 T3 _* }% n 过了一段时间,八路军办事处有人要去延安,周恩来将刘爱琴交给他们,让他们将这个孩子带到延安,交给刘少奇。0 e# M: b* E2 H2 |" R( G3 u+ k
. D: N* x/ s6 M* C 刘爱琴抱着邓颖超哭了,她不想离开她刚刚认识的亲人,周恩来和邓颖超为她擦干眼泪,像送一个远行的子女那样,对护送的人交代了又交代,叮咛了又叮咛,生怕途中有个闪失。因为从武汉到延安,一路都是抗战的战场,十分危险。5 _$ R1 m. a& h& T% p5 y
6 O) H8 E' ]% z" t* K2 H, D
她到延安刚刚和陌生的父亲有了一点感情,她翘首盼望的哥哥,正像周恩来爸爸所说的那样,很快也来到了延安。, s2 ~, k- W# ^5 h
- K# H* d& b9 v5 E
兄妹俩一交谈,刘爱琴才知道刘允斌哥哥的童年也非常不幸。( p1 P' W$ J: H9 ]3 a3 _, r1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