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4358|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请教姚卿芳先生和南昌姚氏宗亲(之三)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8-30 22:16: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之三)  宋状元姚勉公给我们的疑惑, g/ C$ `8 I" f% @! ?  Q

2 T3 W; a1 x# M3 H* K宋 姚勉的状元出身是毫无疑义的,但是,他是哪里人、生卒年、婚配以及子女等,却有诸多说法。
' S: \) ~  v  u
& u- n( L  D- C% X& V5 M先读姚卿芳上传的《(第16次续修)南昌姚氏族谱》状元姚勉及其父亲姚居易的行传:
3 b9 M5 R; z4 o$ k" N/ r( Q1 q; O( ?( U# n) U/ l2 {
20.11勉(1216-1262):19.7居易次子。字成一,行宣二郎,号雪坡。居灵源。登宋宝癸丑状元及第,官至正字,宋开庆元年己未八月除授校书郎、通议大夫、太子舍人,宋景定三年壬戌再除添差通判?总戎临江军,未任卒。生于宋嘉定九年(1216)丙子正月初七日辰时,卒于宋景定三年(1216)壬戌十一月初二日辰时。葬燕山朱氏门首。妻邹庄邹氏,号竹妆夫人,殁复娶其妹号梅妆夫人。合葬邹舍。子一,愿夫(21.7),梅妆夫人出。
  \, K, U) ^4 |+ h6 u7 _+ b0 Q0 u( G+ c$ ~
19.7居易(1196-1244):18.7守克三子,字行简,行五六郎,号慕白。生于宋庆元二年丙辰三月初七日申时,殁于宋淳四年甲辰七月二十四日寅时。妻张氏。子三:宣一郎(20.10);勉(20.11),居灵源;冠(20.12)。% T' w5 W8 S* ?+ k  ]7 e
+ o  X5 S9 [. G$ {
按照南昌谱的说法:姚勉是灵源人,原娶邹氏竹妆夫人,竹妆夫人殁后,复娶其妹邹氏梅妆夫人。只有一个儿子,是梅妆夫人所生。4 @4 a% T; y4 ?9 M- q4 h1 F
好像彦国公居灵源,姚勉也是灵源人,灵源是今什么地方?, O  z- M( ?2 k* F3 L: B4 ~% E
其次,看看各种辞典、其他族谱和书籍怎样记述姚勉公的:) L# i# ~; T4 P" F
姚勉  宋新昌人。字成一。宝祐中进士第一。时太学生有因论丁大全被逐者,勉上疏言之,语甚切直。遂归。及吴潜入相,召为校书郎。帝过东宫,勉讲否卦,因指斥权奸,忤贾似道,勉归。有《雪坡文集》。  (见臧励龢等编《中国人名大辞典》P638.4)2 |& O. S- b! a
, v( M( n) ?) H( a- r
姚勉(1216~1262)  宋绍兴府新昌人,字述之,一字成一。理宗宝祐元年进士第一。初授平江节度判官,丁父忧服阕,除正字。时太学生有因论丁大全被逐者,勉上疏言之,语甚切直,遂归。及吴潜入相,召为校书郎。帝过东宫,勉讲否卦,因指斥权奸,忤贾似道,勉归。有《雪坡文集》。    (《宋史翼》卷二九  《南宋文范作者考》卷下)  (见张撝之等编《中国历代人名辞典》P1799)
! ?& ^+ Y0 }9 E, c" ^; c, m0 P, V, ~% S; i) l! a% q2 q
姚勉[约1264年前后在世]字述之,一字成一,高安(一作新昌)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理宗景定末前后在世。宝佑元年(公元1253)以词赋拔笫,廷对万言策第一。时太学生有因论丁大全被逐者,勉上书争之,语甚切直,遂归。及吴潜入相,召为校书郎兼太子舍人。帝过东宫,勉讲否卦,因指斥权奸,忤贾似道,勉归。勉著有《雪坡文集》。- g* ~1 |" S: L) F6 ^3 G0 r
* L, G. x' U- `; _# I
姚勉  新昌(今浙江省新昌县)人,状元,廷对万言。为文章数千言,?刻可就。为人?介正直,在?王府教授兼太子舍人进讲时,联系朝政,无所顾忌,痛斥权奸丁大全误国害民。罢官后专事著述,文风酣畅淋漓,著有《雪坡文集》、《雪坡词》。与胡仲云、刘元高等齐名,时称“锦江四俊”。  (见姚玉甫《姚姓氏族考》P111)$ U! \2 \# W: e. e/ ^% y' J
2 v7 y# m* p, R
状元姚勉(1252~1294),字汝勖,一字成一,号雪坡。允明公长子,生于绍定二年(1252)。与里人陈文(咸淳四年戊辰状元龙)同读书于“明教堂”。淳祐十二年(1252)请举,宝祐元年癸丑(1253)从龙虎榜正奏第一名,授平江节度判官;吴潜入相,召为校书郎兼太子舍人。因指斥权奸,无所顾避,终忤奸相贾似道,被劾免归。与刘元高、黄梦炎、胡仲云齐名,时号“锦江四俊”。娶兵部尚书林采公次孙林蓬之孙女为妻,生三子:长朝宾、次朝发、三朝龙,嗣居福州府前。勉公卒于至元三十一年(1294)六月初一日子时,享年65岁。妣陈氏(pszyyao注:原文如此,可能是妣林氏之误。)生于绍定三年(1230)九月初一辰时,卒于元贞元(1295)年七月初九辰时,享年65岁,合葬福州大乘寺山。有《雪坡词》、《姚舍人集》行世。    (见姚恩健《八闽姚氏源流》)$ {3 \4 m9 @  c, ]2 ?: C

" k5 Y* a/ {. H, d南昌宗亲,其他宗亲和网友:读了上列总共6则状元姚勉的简传,你有何感觉?你有何感想?你有何话说?你有何评论?如果我们要较真,我们该怎么办?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发表于 2011-9-1 00:58:59 | 只看该作者
新晃姚氏有二支,我这一支于九二年重新修譜,由于当时修譜之人文化水平有限,所修之譜有许多暇疵,老譜已无法找到。另一支在当时任政协主席姚本星的主持下修定的祖譜更为完善。从百度搜索了解,特奏状元为北宋新增科举名目,除正奏科举之外扩大录取的本科进士,分五等,其中夺魁者钦点为特奏名科状元。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楼主| 发表于 2011-9-1 11:44:07 | 只看该作者
新晃姚氏有二支,你这一支与姚本星的另一支是什么关系?同宗不同房派还是不同支?
) S5 F1 t' e7 ?- L# D   姚振的特奏状元,按南昌谱似乎不是按此程序得到的,也语焉不详。你谱怎样讲?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楼主| 发表于 2011-9-1 11:54:1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yaoheping ! D7 W2 K3 U1 N; J6 _, m- {1 ^7 A
0 a; ~/ \6 y6 e' ~; m

' q8 ?; j0 X8 l   

湖南省新晃姚氏重华堂(良珊公之后)的派字:

再正通光昌胜秀,绍祖本源茂,敦伦瑞应长,彤廷隆选建,英哲定联芳。

  |; Q3 Z* V' B! D

你是这一支的吗?


# j: s! C- V  V* D/ @3 L- B- o

  [& B- @$ s8 B


, B0 l1 X; D! _& y5 k

     姚源龙,新晃君赞公之后。新晃姚家龙。新晃姚绍锡。新晃姚贤德。

     以上新晃宗亲,都与你同一支吗?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楼主| 发表于 2011-9-1 16:49:3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pszyyao
* n/ r4 Z! A" `1 S
5 ~8 ]" f) G/ h4 ?9 m     支持姚勉是江西灵源人的说法:
% N' F7 ~0 \1 D/ X6 _& I$ V$ l! L  E4 s. o

( h. T6 l8 O- P0 j& _/ N  N0 E7 [* y. {+ Z. J" j" {7 \& |
     西汉末年南昌尉梅福与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南宋状元姚勉,并称为宜丰三大先贤。
6 h5 |7 O% ~+ j4 h2 F# ]" i3 k( c     梅福弃官隐居于宜丰逍遥道院,葬于天宝,其墓犹存。' N5 H- `- [: {8 Q: p, a
     陶渊明于晋哀帝兴宁三年(公元365年)出生于江州豫章郡康乐县义钧乡南山北的安成村(即今宜丰县澄塘镇安成自然村)。29岁时起为江州祭酒。曾任彭泽县令,居官八十余日,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隐。义熙十二年(416)冬,携幼子佟还宜丰故里。宋高祖武帝永初二年(421)春,往视子俨于柴桑。元嘉四年(427)卒于浔阳,后归葬义钧乡故里七里山。陶渊明故里在宜丰,对此,《陶渊明始家宜丰资料集》(吴卫华、凌诚沛主编,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一书从史志典籍、陶氏谱牒、遗迹遗址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和考证。% u) ^8 d# E$ S4 e# G+ ^

( S( w" W" {2 Q9 W    南宋才子姚勉(1216-1262),古天德乡(今新庄镇)灵源村人,为文天祥前一届状元,有《雪坡文集》(五十卷)传世,后被收入《四库全书》和《豫章丛书》。) b7 Q9 I5 N, Z8 o5 _# X+ H7 K

5 g( o; e. Y7 \% Y9 n$ Y  d/ o     宋天禧进士蔡用之,为宋真宗所重,被御封状元,包文拯(包公)曾为之作《状元公赞》。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楼主| 发表于 2011-9-1 17:01:0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 pszyyao % c& B3 h4 }* u# E. Q; Y
3 t$ s' ^1 H0 j
* Q& x$ E; Z1 e
     (江西宜丰县)新庄镇位于宜丰县东部,东北、东南与高安市相连,西南与上高泗溪乡接壤,西北与本县花桥乡交界,西与本县棠浦镇毗邻,镇境东西宽10.5公里,南北长12公里,总面积87平方公里,为宜丰之“东大门”。镇人民政府驻湖城圩,西距县城32公里,西南距宜春市政府所在地袁州区131公里,东距省会南昌市110公里。新庄镇古称天德乡,宋以前属高安县宋太平兴国六年(981)从高安划入新昌县即今宜丰县。民国二十一年划为宜丰县第八区,民国三十年改为天德乡,乡公所驻湖城圩。同年三月,因湖城圩被日军飞机炸毁,乡公所迁新庄街。1950年乡境设4个小乡,1956年4小乡合并为一个乡,乡政府驻新庄街,因而得名新庄乡。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楼主| 发表于 2011-9-1 17:05:1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 pszyyao
" L7 J( r) _6 \, c- H$ U8 i
2 |- }1 H, N  t9 z) f2 C& n& Z+ f5 ^# ~. W5 l+ T. a
     新庄从宋至清,有进士举人28人。宋宝祐元年,姚勉(灵源人)廷对第一,点为状元,其《廷对策》流诵千古;与姚勉同期的景定进士黄梦炎,与姚勉、胡仲元、刘元高号称“锦江四俊”;明末吏科给事中黄国琦,校刊《册府元龟》,史载其绩,元代著名诗僧圆至,以《牧潜集》名世。当代,一批硕士、博士脱颖而出,更有黄见德等诸专家学者在哲学、自然科学等学科领域进行了开拓性研究,国内外瞩目,出版的著作有:《西方哲学的发展轨迹》、《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研究》、《西方哲学东渐史》(1840—1949)、《西方哲学在当代中国》、《西方哲学在当代台湾和香港》、《20世纪西方哲学东渐问题》、《20世纪西方哲学东渐史·导论》;与人合作的著作有:《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哲学卷)、《现代西方哲学思潮》、《现代西方哲学中的真理观》、《非理性主义人生哲学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概论》、《哲学史方法论研究》等。在康德哲学研究方面,被誉为20世纪中国康德哲学研究第四代学者的代表之一;《西方哲学的发展轨迹》一书,得到西方哲学史专家的好评,台北杨智文化事业公司还买版在台湾出版,使它在台港地区也广为流传;特别是西方哲学东渐课题的开拓性研究,得到了海内外学术界的重视与肯定,中华外国哲学学会会长陈修斋教授,撰文称这项研究“填补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哲学研究的一个空白”。从新庄走出的一批党政干部精英为官一方,造福一方,添光家乡,口碑传扬。 千年古镇也形成了丰富的文化积淀,清凉山摩崖石刻,汉南昌尉梅福遗迹,宋状元姚勉遗迹及自唐以来的大批文物,诠释了新庄历史文化的厚重。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楼主| 发表于 2011-9-1 17:19:1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pszyyao
, d  k4 {! j* a$ |1 q# ?    【转百度百科名片】姚勉
& o3 S& G' I/ x1 L9 I, j
6 A# L) s6 ]2 z& Z' M: U# D: h2 ~      姚勉(1216—1262),乳名二郎,学名冲,因避讳改名勉,字述之、成一,号蜚卿、飞卿,古天德乡(今江西宜丰县新庄镇)灵源村人。宋嘉定9年(1216)生,初生时,曾被弃之山野雪地,故其成年后自号“雪坡”以志不忘。  O' D( C" u, h
2 X' V! h1 e$ A: {$ L
      据《新昌县志》载,姚勉“少颖悟,日诵数千言,居常作文有魁天下之志”。稍

姚勉像

[1]

# l! n- I  Q. V5 n/ E, h4 u$ M6 U9 @9 P6 l4 B
大,移居丰城龙凤州海觉寺,从江西诗派著名诗人乐雷发习文。淳祐12年(1252)中举,宝祐元年(1253)进士及弟,廷对第一,点为状元。先后授承事郎,秘书省正字,校书郎、节度判官、太子舍人,沂靖王府教授。景定3年(1262),授处州通判,因病而未能赴任,当年谢世,年仅47岁,墓葬丰城燕坑邹家山。妻邹竹庄为丰名儒邹春谷长女,早逝,继而姚勉又续邹竹庄妹邹梅庄为妻。二女均才貌双全,诰封宜人。
* G4 z7 x: l, {1 v- ~/ ]5 p
! q; R5 _! E7 |0 z0 o' \: e" g    姚勉学识渊博,富有文才,对程朱理学研究很深,曾被清文化殿大学士朱轼誉为“五盐之杰出者”。姚勉一生文章颇丰,有《雪坡文集五十卷》传世,后被收入《四库全书》和《豫章从书》,为研究南宋后期历史,尤其是江西风情提供了珍贵史料。姚勉的诗作文辞典雅,韵律优美,富于很强的人民性;其文则以风格古朴、文辞犀利、论理透彻见长。方逢辰曾赞其文“如长江大河,一泻千里”,并将其与高安的胡仲云、刘元高、和新昌的黄梦元称为“锦江四俊”,姚勉与汉之梅福、晋之陶渊明并称宜丰三大先贤,并建“三贤祠”祀之。 % R: l- C9 |% Y2 {; h8 ]/ N

& a& N5 x9 C: J& t  姚勉具有很高的政治见解,初次与宋理宗廷对时,“言朝政纲领,惟在用人、听言,兼及守帅数易之弊。群小闻者侧目。”(见胡思敬《盐乘》);《四库全书总目》对其文评价道:“观其所上封事、奏札以及廷对诸篇,论时政之谬、辨宰相之奸,皆侃侃而不阿”。
" u/ |! p+ l, C& U; o
$ ^  j1 u) \$ {! Y2 n2 x    姚勉为人正直,刚正不阿。宝祐4年(1256),奸相丁大全委派其同党袁玠为九江制置副使,造成江防危机,朝野上下怨声鼎沸,太学生陈宗等伏阙上书进行揭露、抨击,遭到丁大全及其同党打击陷害。姚勉时任秘书省正字,官阶并不高,但他全然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上书弹劾丁大全、袁玠等,指控丁大全等“朋奸罔上”,规劝宋理宗予以严究以伸国法,整个朝野为之震动,然而姚勉也因之被罢官。开庆元年(1259),丁大全终于下台,吴潜入相,姚勉召为校书郎兼沂清王府教授,太子舍人,时逢忽必烈攻鄂州,奸臣贾似道派心腹入元营求和并称臣纳贡,后又加官右丞相。于是姚勉借与太子讲《周易》之机,针砭贾似道,遭贾似道罢黜。姚勉在其为官任上,两次斗奸相,也两次被罢官,然而其忠耿却受到朝野称赞。方逢辰称他“磊落有奇节”,文及翁称其“愤世嫉邪,排奸指佞,磊磊落落”、“生而存,不随死而止”。 / v' I7 j; X/ e- e. h, v" O4 L
1 e( }/ }8 U3 a. }; T
  姚勉在吴潜病逝后,杜绝了仕途之心,从此闭门读书,为后人留下了《雪坡文集》这份宝贵文化遗产。   
; `+ T$ \# u) U
& W- s( F1 r- B& M" P. s2 V    [1]像取自1931年修《浙江余杭姚氏宗谱》。

签到天数: 4023 天

连续签到: 20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9#
发表于 2011-9-1 17:21:25 | 只看该作者
好帖,学习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发表于 2011-9-1 17:31:21 | 只看该作者
国史也在不断地完善,何况家谱呢,一起讨论挺好的,但讨论问题的方式很多种,最好是站在对方的立场,那样效果可能好一点,要不,有时人就是有观点也会不愿表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7-18 04:5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