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永顺姚 于 2016-10-17 17:20 编辑
* w- S4 o" b) [0 m" r A0 A: K, ?, M
, `# V" H% I2 o; k1 j0 U' M$ M9 q
改写重写不要紧,改对写正确才重要。9 |7 v/ Y; f7 h5 |
改不改是个人事情,重写不重写也是个人问题,别人不能干涉。
M5 J9 p/ w3 ~$ \" F$ e; @" b# F/ Z, A' Z$ {
如:
% M" J: H. Z" x! {' Q8 C6 Q《“万年姚”与“陕郡姚”渊源之新考》' B+ S# V6 H4 e3 D
1)吴郎中姚敷——(2)吴太常姚信——(3)吴宁海太守姚陶——(4)晋太傅姚奋——(5)佚名——(6)晋(宋)渤海太守、五城侯姚禋之——(7)宋员外散骑常侍、五城侯姚郢——
' f# t+ s, r# a3 w- m. r6 a(8)佚名——(9)梁高平令姚菩提——(10)隋北绛郡公姚僧垣 (8)后魏步兵校尉、秘书监姚仲和——(9)姚宏——(10)北周征东将军姚宣业 ——(11)隋北绛郡公姚察——(12)唐散骑常侍、丰城县男姚思廉 ——(11)隋青、汾二州刺史姚安仁——12)隋怀州刺史、检校函谷关都尉姚祥 ——(13)唐通事舍人姚处平——(14)武周宰相姚璹 ——(13)唐嶲州都督姚懿——(14)唐中书令姚崇
, ?1 }: |6 \' j+ a3 h/ d9 G虞舜姚姓百世源流(之二):郑重推出虞舜姚公陕州姚百世世系表 第六十九世平 徵之子。汉冀州刺史,通京房易。始复姓姚氏,为吴兴起家之祖。
8 L* Q* P! z8 L/ r Y* `第七十世姚丰 平之子。新莽篡汉求舜后,封代睦侯。0 e3 d% E/ F: E/ u0 x5 F( p$ _, S
第七十一世恢 莽乱,与父丰复归吴兴而家焉。
6 D7 M8 T# z a% `- k- K第七十二世显 恢之子。隐居不仕,钓於箬川,号箬泉醉翁。$ b/ E5 K$ I3 Q
第七十三世奕 显子,西陵县长。
0 i* W4 A) \+ b0 G a# E第七十四世敷 奕子,武骑帝侍。 姚钟尧曰:田恢的裔孙敷改妫复姚,迁居吴兴武康,其后姚姓一直不变。莆田旧谱对此没有特别说明,幸下文有:
1 a" `( y; m5 G5 Z3 t& ^) \6 |) T9 M“唐史姚氏宰相(二人)璹、元之年谱 [宋]宋祁奉敕撰
3 L k8 X' `/ K# L其后居鲁至田丰,王莽为代睦侯以奉舜。后子恢避莽乱过江居吴兴郡,复改姓姚,居吴兴武康。敷生信,吴选曹尚书” 间接补充说明。; _3 N2 U+ y n5 x/ E- h1 J
第七十五世. {/ X2 Q. |, o# T- x5 T3 m
膺 敷长子,字彦和,累官至少府, S3 U4 J Q7 |. o1 L+ u
信 敷次子,吴选曹尚书。" a& _) s G6 z ~+ a B+ C9 N
第七十六世- b7 Z7 j6 S$ N, V
伯 膺子。太守,诸葛亮辟为丞相椽。
8 x! Z' J5 l! w& h+ y1 Q6 }逄 信长子,字得仁,累官获羌校尉,使匈奴,拘,因为赤亭羌之祖。
! @! t) H$ A2 L. Z; X姚钟尧曰:这是陇西南安赤亭羌姚之祖的另一种说法。
1 g( Q6 U9 P. l i4 Q8 u& a巡 信次子,湖山自乐,号默叟。
/ |( G* K6 U* g* [第七十七世子恒 巡子
# @/ b! j, l& f% P1 F$ {1 y第七十八世墨 子恒子: |7 r6 b7 m6 {
第七十九世和 墨子
- W4 D( O, ~2 X6 g第八十世嶽 和子。王逊知宁州,拜为大将,大破李骧有大功,以谗言谏黜。3 s/ [; M2 g4 F# c+ }9 W* G
第八十一世杰 嶽子。痛父诽命,洁身不仕
8 U" i7 I) F0 g) h第八十二世度 杰子。+ m# W4 |7 q; K0 v0 l3 R4 E. ^
第八十三世元 度子。. U# K# z4 j; a3 b+ m
第八十四世汾 元子。隐居不出征召8 `/ A( W Q/ X: `
第八十五世
# W8 A1 F7 V* e) m& }- R# {纲 汾长子。事魏,徙家陕州。 纪 汾次子。
; P% A4 ^9 i, N! M菩提 汾三子。" P* _( [9 \) h
第八十六世
A4 I1 V* }8 r宣业 纲子,梁吴兴郡公。
: Z( H4 x2 r2 g4 @4 `' H5 T僧坦 菩提子。官随开府仪同三司,封北隆公,晋爵北绛郡公 .......................... 8 V9 I7 G C( ]5 J- P! E
对的还是错的?只能选一个。对不对自己判断,要不要改写、重写自己决定。. x+ A/ \8 N' ^$ H$ _; Z/ P
多谢善意提醒!# ]/ _' Q% ^: C) O. W& D, {
; V& l5 l' g2 Z2 M
k3 g6 V* x2 B;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