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11943|回复: 3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四川宣汉姚氏及宗祠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6-9-25 11:40:3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四 川 宣 汉 姚 氏 及 宗 祠
6 H" v8 ?; D5 {
" J$ U! q/ k# x, V9 H% h
        四川宣汉姚氏约三万人,由六大支系(清溪、蓬安、开县、达县、大竹、梁平),十一族人组成。皆属移民后裔。        清溪支系始祖姚镇卿系湖广省黄州府麻城县人。膝下四子为思琏、思会、思文、思聪,明成化二十二年,长兄思琏率其弟三人同入蜀川,先落业夔州府,嗣后分散各居一方。# h6 c3 d. b1 a6 k! }2 N

9 _* j3 ]* G. n) y0 A0 ?
       蓬安支系入川始祖姚文会是在明末清初天命(1616至1626)年间,从湖北麻城孝感乡第四甲高坎堰岀发,前往陕西略阳住了一夜,后同结拜姊妹孙丽娟来到四川海棠府(现在的蓬安凤仙寨坎下)插站为业。因姚、孙结为亲姊妹,此后就有了姚、孙两姓不能通婚的习俗。
# t% x+ t- Q1 @6 y

' j- P) w: N$ K2 {- z3 x
9 b8 h. S5 ?8 q) W: Y
) Q7 l0 `8 j3 p& }) E* ]
       开县支系开族始祖辛友公是前明定远将军由江右官居籍南京安庆府桐城县旋镇重庆,后因病解职,蒙赐世袭指挥。其十一世子孙必尧公,必恭公于雍正年间从湖广武昌府蒲圻县携眷一十三人来川落户于开县九龙山四方碑李华屋基。后裔现居住在开县,宣汉各地。/ ^7 E* D" v  `: z  O2 |  b( E

5 O  H- B2 v$ w5 m6 A* `
       开县另一族人始祖姚浣齐为明景帝时吏部尚书,其四代孙姚大志嫡配龚氏入川落业刘家沟后迁樊哙店。姚大庭嫡配曾氏由湖广入蜀川落业开县麻柳场红担沟。
0 P; B, N4 ^! _, w2 O4 @! d
, }% O" E; v) i- k/ X! w9 V6 q
       达县支系始祖姚千护原居湖南长沙府安化县瓦子坪一带,娶妻周氏。到第九世姚德明娶龚氏为妻,由湖南长沙
府一带迁入四川达州明月乡数年,再迁至宣汉五宝刘家沟居住。
* X. R- d6 m% o' U- X- `$ @3 t4 q- `; @
5 L0 K9 f- E: s) y
, n9 V" }! M9 s: L

0 y8 @1 t7 g# ?' w# d       大竹支系系良能公之后裔。第九世孙明宁、明昌于康熙十七年入川到大竹,明宁落户姚家坝。明昌落户姚家岩。
+ Y% V0 Y# E- x0 f9 C
0 P1 y2 G  o$ ~1 y& Q, t/ b6 {% J
       梁平支系一世祖世泰原系湖广永州府凌零县楚江须罗焦里普乐乡白鹤庙嗣下横塘尾沈塘立宅居住,系军家当差。五世正连时入川居住梁平。; `$ |  }0 h5 @; t/ `6 Z# u
        宣汉姚氏从2012年至2014年,通过三年艰辛的劳作,编纂了巨著《四川.宣汉〈姚氏族谱〉》。由于年代久远和历史原因,本谱有两个方面的缺陷:一是各支系只知道记载的始祖和入川始祖外,再追述到始祖以上的先祖就不清楚了,导致了从舜帝至今的世系无法一条线的连接起来。二是迁徙到外地部分宗亲后裔至今没有联系上。比如:清溪支系中"希"字辈外迁的有——迁往开县的姚希道;迁往陕西秦省的姚希镇;迁往重庆府的姚希朝;迁往成都新安县的姚希忠;迁往新宁县(今开江县)的姚希统、姚希宇;迁往前江黑石子的姚希蒲、姚希奎。还有入川始祖姚思聪所生三子曰浩、曰淮、曰澲皆迁往浙江省宁波府大河溪沟居住,至今未联系上。期望后辈今后继续努力寻找,逐步完善,完成我辈夙愿。

. w* G  k' W+ F3 y
7 P) D* P0 h7 @6 U. B% H
       宣汉县姚姓原建有清溪上坝姚氏宗祠和下坝姚氏宗祠.毛坝姚氏宗祠。清溪上坝和下坝姚氏宗祠曾辉煌一时,但由于时代的原因,上坝和下坝的姚氏宗祠均毁于十年动乱之中,现只有毛坝姚氏宗祠完好无损。毛坝姚氏宗祠是省市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w, S/ z* e% T  n) {3 A1 |* |
0 d9 |) h' H+ R: j. r0 ?; D
      毛坝姚氏宗祠始建于1883年,于1889年竣工。主体结构分为祠堂前月耳坝,四合院封闭式祠堂,左边厨房(已拆),右边厕所共四个部分组成。     

  y1 b2 T9 [; f) z                                                                                                                                                                     2 A  V* `" q5 F
A 、月耳坝
) p9 }1 v8 z( j
5 O$ H0 S- |$ T" N/ W& _
      月耳坝居祠堂正前方,长 23 米,半径 7. 6 米半圆开,占地面积90 平方米。全用石板铺成。原前左右用半圆石扶栏砌成。正前方的进出口处左右两边的扶栏石柱上有雌雄小石狮各一个分坐在石柱上。月耳坝正中左右两边有两座巨大的长方形大石墩,石墩上分别蹲着两只大石狮。左边雄狮脚戏绣球,口含绣珠瞭望远方,右边雌狮用左脚轻轻地踩着小狮,生怕踩伤了小狮。小狮顽皮地望着母亲,表达出母狮对小狮的疼爱。
; v/ ^; w) \1 l. ^6 j
5 j6 _  E: F) S% f
. n/ z, ^! v3 c' a
         
. {/ C! F5 Z" P, s# n+ O
B、四合院祠堂
3 }- v# \+ A1 c8 F* |
; h  ?2 y& A% C9 v8 r1 C& P+ x: t     四合院祠堂分:牌房、戏楼、内坝、两边厢房、正殿五个部分组成。
5 x7 v3 _% w# M
9 K( u" X9 f7 \  N6 J+ _, ^      (一)牌房:宽23米,高18米,牌房面积共300平方米。牌房正中下面是两开宽2米,高2. 4米的木板大门 ,也是人们进出祠堂的必经之路。门坎门楹柱、门楹横梁全是用巨大的石头精雕细刻而成 。
' {2 `% N8 e8 l# g! f6 H0 I4 @" _/ ~5 q3 H1 y  H  k
       门楹柱的对联是 :                                                                                                                                                                                                                                                                                       蒲阪流芳& U6 Z* B9 H2 h' s# {

! c% C9 q: u8 v          祖述宏精一衍心法为家法历唐宋元明文则相武则将学则大儒衣冠代缵升开绪# _9 a$ I* q" j' |

- F: L/ N; h/ E, N1 F          躬耕辟丕基仰前人於后人原伯昆叔季男多材女多贤门多上品堂篝时存至孝规' O# P, u* B. W! h. {1 c5 z7 ?9 H
" ?. Z0 X$ F/ y( r; E1 `  ^6 y; h/ m
                                                                             新邑廪生姚秀发拜题& V7 O! Z+ U/ X  U' ^8 {

( I! r0 f/ [$ C8 N' K* @. m' n        门楹帘石头雕成一组镂孔塑像。塑像上面是一条长3米见方0. 5米宽的巨条石门楹梁,雕刻着宋朝杨家十二寡妇征西。省级考古专家定为无价之宝。2 S" b( S  v  ]* \, H0 T

. ]4 o( p: ?& d" p        石门楹梁上面红底面上用陶瓷碗料镶嵌成的四个闪闪光亮的大字“ 蒲阪流芳”。再上面是用石灰塑成的一组五龙捧圣 。再上面是用石灰塑成的一对文武状元。( A+ H$ C2 o( o, o5 r2 U
; w" U1 H1 i) K' i" ?9 `+ @
        最上面是用石灰塑成的一组武则天审案。表达出武则天在宰相姚崇的辅佐下能治理朝廷,管理国家,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位有才干的女皇帝。; d3 L6 T& Q* l( f) Q

) [! t9 u; Q- L9 ?5 s8 i   左右两边的耳门坎、门楹柱、门楹横梁也是用石头组成:                                                                                                                                                                                                                                                     左边门楹柱的对联是                右边门楹柱的对联是& }/ h6 r: i. V. t8 t+ O( n& x
% G2 a% W8 I  O% |5 n9 ^
                            祀事孔明                                 孝思先奉
  U, M+ H" ^# f% C  I6 P
, @  w$ f1 G, ]% i4 w1 M                       妫汭浚渊源明德远矣                兽舞兆和克谐以孝
& W$ h; l6 c4 O& K' r& X
7 k4 M3 X; N9 z9 w6 J- o                       汉唐绵世泽子孙保之                凤呜卜吉俾炽而昌: ~. v; c3 L8 G( q' Z/ ]1 i0 t

9 i) U8 m6 Y& M( D! l' e2 d       整个牌房共有十五组完整的石灰塑像,历史典故。如:草船借箭,截江夺阿斗,太公钓鱼,书童读书,牧童放牛,农夫耕田,渔夫捕鱼,燕子送春,猛虎捕食,玉兔下山,猫捕老鼠…,牌房的顶尖两头巨象对顶着一个寿字。                                                                                                 (二) 戏楼
: ?& c# s! Z; ]$ K. ]0 ?3 S' L' p% Y# W$ V
       牌房的后面紧靠着戏楼。戏楼的左右各六根高大的柏木柱,支撑着左右两边的男女画妆楼。中间十根见方0. 5米,高3米的长方体石柱,顶立着宽敞的戏楼台。戏楼见方6米,面积36平方米。戏楼正前方原有两只用樟木树雕成的一对雌雄木狮,镇守在楼台的左右前方,蹲坐在戏楼上 。
& t2 q, S4 f) t! r. R( s) g! E% y
  x* u; |& i" h       戏楼正前方6米长的横楹梁上的五组木雕,分别是:“ 岳母刺字”、“ 孟母训子”、“ 完璧归赵”、农间田园生活图两组,幅幅活龙活现,独特逼真,是珍稀木雕之瑰宝。戏楼的上角各二根共八根粗大宏伟的柏木柱顶立着戏楼上的天花板和木架天篷,檁桷,瓦片,为整个戏楼通风光亮,遮风挡雨。戏楼左右是花木格扶栏;戏楼后壁正面中间是一幅巨形壁画,是孔子周游七国传颂儒学。左右分别是两扇木板门,门楹上方,左边写着“入相”,右边写着“出将”。正前方的两根木柱上挂着对联:“ 吹打弹奏声声欢、说唱演跳场场乐”,横联“ 乐取于人”。
9 w$ P! [4 ]3 P9 Q" F) f: M0 y. H/ W: p0 c) ?8 `2 h! G
       横匾上方的横楹梁长16米,宽0. 4米均匀排列,雕刻着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房上支角和屋脊塑着无数只和平鸽:有的正在休息,有的即将飞翔,有的腾空落脊,真是千姿百态。 戏楼顶屋脊梁上正中塑着椭圆形的太极图。太极图上端坐着姜子牙背封神榜,太极图牵着两条铁链拉着两只石灰塑的大狮子,栩栩如生,好像要从屋顶上扑向内坝似的,真叫人心惊胆寒。戏楼底下除左边的尽头是原宗祠粮仓外,其余都是空坝,是来往客人休息、娱乐的场所。4 ]! D' b) D' p! Y8 w5 L

. K9 ?; f7 |0 S3 d6 z    (三) 内坝
3 @7 H, X9 S; d. B" Q) b5 m
% z4 h7 Y! O6 R$ x0 y% K+ C       内坝石坝小磨缝后铺成,经过一百二十多年,至今完好无损。石坝长11米 、宽 12 米,共132 平方米,是来往客人游玩、观赏的主要场所。" d+ o4 S1 m, m& y, I9 b6 s
) E8 k2 C/ ^5 U1 @
    (四) 左右厢房
6 V3 i2 M# v- i* Q9 Z. V& w9 H
( D) Z/ m, Z/ c; Z5 H, R- @  F3 }% P        左右厢房楼底下各长12 米、宽5米,面积60平方米,两边共120 平方米。左右厢房各三个卧室,是宗祠管理人员住居、工作的地方。左右楼上的厢房面积同厢房地面积一样,全是通间。它是专供客人观礼,看戏、娱乐、休息的地方。两边厢房屋脊梁上,是用石灰塑的各种塑像,有和平鸽、喜鹊、凤凰、猫鼠、白鹤等。; ?( B' g7 S, U& ^1 T% n5 ], Q

0 O2 D: {7 @$ |: W' x& `$ u ( 五) 正殿2 f5 `# S; Y. G4 @) Q, T
+ t* [% k' _/ H  J/ q) b' J$ M  I
       正殿长20米、宽9米,面积180平方米。正房五间,左右各一间是办公的地方。每间各有爬壁文件柜一个。中间三间是通房,尽头是佛台,佛台前有供桌,是祭祀祖先、神灵时摆放供品的地方。
. p. H; B. u& U. u  [, _' `8 N$ O1 E; u% X& }; J4 t
    正房正中前顶横楹梁上的横匾上写着“昭兹来格”四个镏金大字。
. ?& T+ V  Y6 f$ q( C. t2 s5 a2 v
/ F5 A2 ~+ O' G    正房前正中的两根柱子上挂着一幅对联:“孝弟忠信世世兴 礼义廉耻代代旺”。; ~6 f0 }5 d% S5 C+ k9 v+ ~
. P) r; i$ {" }3 Y
    顶上楹梁彩绘,真叫人眼花瞭乱:有春姑娘报春、鱼儿戏水,书香万卷等,房顶的屋脊梁上的正中也同戏楼的屋脊梁上的塑像一模一样相同。整个屋脊的四只雄狮栩栩如生,好像要从屋脊的不同四方飞向地坝内,真叫人胆战心惊。
/ }+ L4 `$ [* R* O  Z8 q; V/ G
* _7 B* f, A% _& T* ^/ ^) v    正房的左右侧墙顶分三层,都塑着支角,布满彩绘,整个屋脊梁和平鸽在飞翔 ,喜鹊在欢歌,猫狗在奔跑,老鼠在躲藏,显示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0 r2 j- q4 v. I9 W$ u

, m1 n% r1 x% T, B4 Y% f; q4 Z8 c" T4 J/ G  ?! ]6 o; J" t

/ V8 {# m* V, J  b4 T0 c                                                                                                四川宣汉  姚元周
: j, j- d4 ], Z% X& I3 G1 N& l4 k+ C% c8 v+ Z) E# L
                                                                                                     2016年9月下旬
      , u  A4 _+ C6 f# d2 N: |

9 s4 i. b& x3 ?1 c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该用户从未签到

推荐
发表于 2016-9-29 21:14: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6-9-30 14:36 编辑
$ P0 ^/ U0 |1 _' L: g
姚元周 发表于 2016-9-25 11:48
3 i* v8 B- b* `/ l9 L: G上帖中的门楹对联是;
% H) Q$ z% [) M* B4 L2 h7 F                      左边门楹柱的对联是                右边门楹柱的对联是
9 o4 |$ o( D% J8 O
请你审校:男多材——男多才?
; c6 F. ]9 W4 x. G" I: }特别是“堂时存至孝规”(堂篝?——搆?8 a* b! m& D3 C

1 m. k, b7 T$ T& p! m; ]+ j$ \, V" K1 W3 R) o' J3 d
       宣汉县姚姓原建有清溪上坝姚氏宗祠、下坝姚氏宗祠和毛坝姚氏宗祠。清溪上坝和下坝姚氏宗祠曾辉煌一时,但毁于十年动乱之中,现只有毛坝姚氏宗祠完好无损(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9 o" X  T  q. Q新邑指哪个县或是什么意思?
' D5 u! {8 G0 R, {$ O
* `: i. ^& m" X6 I
  |* p7 z- j4 e" ^1 ?, |0 ]% p3 N四川宣汉县毛坝姚氏宗祠内楹联
: Q: F! {$ g) o$ G牌房柱联1 _& `& U' v; w
        祖述宏精一 衍心法为家法 历唐宋元明   文则相 武则将 学则大儒 衣冠代缵升开绪;
  m+ |4 P7 S* f2 W# Y2 m% E/ C
        躬耕辟丕基 仰前人於后人 原伯昆叔季   男多才 女多贤 门多上品 堂篝时存至孝规。
. N  Z6 w( Y" o/ _$ a                            (新邑廪生姚秀发拜题)
/ I4 S6 E6 I2 x- |) R

2 G* Z7 p/ C2 j耳门联- w0 [* S; {1 j' e; B0 g
左边门对联是:祀事孔明    妫汭浚渊源明德远矣; 汉唐绵世泽子孙保之 。
5 O2 V! c! {( T& e# Q& N- k
' R+ f' S' f* c) b: S右边门对联是:孝思先奉    兽舞兆和克谐以孝;凤呜卜吉俾炽而昌。* M. u2 r9 ~% {
% o4 u5 ~# G5 ?6 q0 m6 i

4 n: K: }! Y" f4 S

该用户从未签到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6-9-25 11:48:03 | 只看该作者
上帖中的门楹对联是;
- M% o/ c% l4 U                      左边门楹柱的对联是                右边门楹柱的对联是. q6 ]. z- ?8 X6 R. e

0 \; X5 J7 A: D                            祀事孔明                                    孝思先奉
, y/ ~! J' I. ]* h9 P0 p+ p
7 Y! B0 J! K1 n. j' `. A0 [- @; n                       妫汭浚渊源明德远矣                兽舞兆和克谐以孝
$ p1 l6 v0 V/ C: l3 z2 L" g$ @; n* M# H2 T8 z; |3 H  T
                       汉唐绵世泽子孙保之                凤呜卜吉俾炽而昌
* c! U* h- |0 P- @1 z- m! a
- h% o# O, q, [1 e4 b                    

该用户从未签到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2 14:55:31 | 只看该作者
      自今年9月25日我在网上发表了"四川宣汉姚氏及宗祠"一文后,引起了紫洪、尚明、公瑞和钟尧老等众多宗亲的广泛关注,我也感到十分高兴。由于我的电脑坏了,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上网,直到昨天晚上电脑才修好,今天才给大家回复,请各位谅解。
. G; Y6 S! x+ \* K7 A5 b    " 四川宣汉姚氏及宗祠"一文的发表,是基于今年8月25日廷明宗亲来宣汉拍摄毛坝姚氏宗祠时,他叫我写1000字左右的简介,主要介绍宣汉姚氏及宗祠,以备岀版大型画册需要。该文的初稿是毛坝姚氏宗祠管护人姚华(退休教师)根据考证和考察的资料和实物而写的,经过反复论证后才定稿。我只是对文中的个别字作了修正。该文共约3500字左右,若要浓缩到1000字,将会失去很多精彩的内容,我又觉得十分不舍。于是,我就有了将该文发表到网上与宗亲们共同分享的想法和行动。
3 u5 {: H& v) z6 I/ t    廷明宗亲拍摄宣汉毛坝姚氏宗祠后,对这座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说,在他拍摄的姚氏宗祠中,宣汉毛坝姚氏宗祠的完好无损和管理完善不是第一都是第二。, j  `$ f( |+ l2 ~
    宣汉毛坝姚氏宗祠的简介已入编到《四川.宣汉<姚氏族谱>》中,这是我们这—代宣汉姚姓人留给子孙后代一份珍贵的文史资料。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8 收起 理由
姚尚明 + 18 写得很好,赞!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6-10-12 15:36:27 | 只看该作者
钟尧老提出的疑问,我分别给予回答:
0 y8 `& @6 l$ t+ W+ I' h     1、牌房?就是正面大门和两个耳门连在一起的面墙。墙高18米,宽23米。
- F- K1 c! o3 w  G: L, u/ x) u     2、内坝?是正殿、左右厢房和紧挨牌房的戏楼中间的石地坝,石地坝长11米,宽12米,共132平方米。
; o$ B8 }) E: [" @  y0 g2 Q! V( \& M     3、牌房石柱对联中的"材"和"篝"两个字?对联中写的就是这两个字。我不知道那个时候的"材"和"才"、"篝"和"构"是不是可以通用?
1 x9 E) [8 z1 a( w6 G* k3 r% D" `2 n     4、10楼中的姚家岩、姚家坝是大竹的还是宣汉的地名?是大竹的地名。宣汉也有个姚家坝,但住的姚姓不是三公后裔。! y5 o! X% ]8 G4 j! C" q( Q
     5、永州府凌零县是永州府零陵县(今宁远县)之误吗?这是梁平支系手抄本族谱记载的,未作考证,不知道是否有误。' ]( H0 M: i' |4 s5 w
     6、 新邑是否是地名?是地名。新邑就是现在的四川开江县,也曾叫过新宁县。( |  z1 C: A1 A/ h5 K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18 收起 理由
姚尚明 + 18 非常有参考价值~

查看全部评分

该用户从未签到

推荐
发表于 2016-9-30 07:27:27 | 只看该作者
姚湾公瑞 发表于 2016-9-30 07:10
# n# x. i5 y: ^: H, `( Q4 N好好学习“四川宣汉姚氏及宗祠”的相关信息,以提升自己的家族文化水准。

' S' `7 `& M. C5 `8 _5 h5 x6 V你看呢?. q2 |4 K# r5 u; Y* }% J
2 U0 u3 P/ t- }
% v( X% W$ C! V8 b/ n
姚元周原文:牌房柱联1 c3 Z1 f, a/ @
        祖述宏精一 衍心法为家法 历唐宋元明   文则相 武则将 学则大儒 衣冠代缵升开绪;
" x/ `) U8 S8 J
        躬耕辟丕基 仰前人於后人 原伯昆叔季   男多 女多贤 门多上品 堂时存至孝规。' S& N- r8 q1 X' W9 d4 \

! }9 J4 l7 Z' z5 c% @1 L( u5 @: Q' [* _2 q, W
质疑牌房柱联
& I. \4 \+ k/ R; G# k1 C        祖述宏精一 衍心法为家法 历唐宋元明   文则相 武则将 学则大儒 衣冠代缵升开绪;
( ^, ?! A; ?% S
        躬耕辟丕基 仰前人於后人 原伯昆叔季   男多(才) 女多贤 门多上品 堂(构)时存至孝规。
- M1 @5 d8 y% z. T8 t# o
- K- P4 T! m) B

签到天数: 4060 天

连续签到: 4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3#
发表于 2016-9-25 13:14:46 | 只看该作者
写的详细,感谢元周宗亲分享。
% R; A9 d' J* t/ K

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4#
发表于 2016-9-25 22:55:00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元周老,辛苦了。' e& {& X8 r6 Y% T# M7 z

签到天数: 494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9]二品侍郎

5#
发表于 2016-9-26 06:09:41 | 只看该作者
姚元周 发表于 2016-9-25 11:48
- I& s( P' K6 D$ a, _上帖中的门楹对联是;
  d/ {2 Y% f+ L5 p3 a9 `7 y4 @6 z$ K" i                      左边门楹柱的对联是                右边门楹柱的对联是
1 f% T7 W; r. _  m& L% N& c6 A: H
分享元周宗亲的资料!激励心中的姚氏情怀!
* j. A- w& k! k0 @' ?7 x" Q, V4 f& B

签到天数: 494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9]二品侍郎

7#
发表于 2016-9-30 07:10:50 | 只看该作者
好好学习“四川宣汉姚氏及宗祠”的相关信息,以提升自己的家族文化水准。
2 L5 Y& L7 T2 K7 F5 y0 N! n

签到天数: 494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9]二品侍郎

9#
发表于 2016-9-30 07:34:32 | 只看该作者
pszyyao 发表于 2016-9-30 07:27- \" x! l3 Q  o3 n) @
你看呢?
) [7 y/ u9 B' S3 K. M3 e: E
谢谢了,让我慢慢学习,逐渐提高认识。
3 ]; ?: D: E8 N) w; l, Q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发表于 2016-10-1 07:16:59 | 只看该作者
引用和疑问:
1 ~4 |$ W8 S( @. Q+ i" q: C& n  k8 e8 v  \1 D
大竹支系系良能公之后裔。第九世孙明宁、明昌于康熙十七年入川到大竹,明宁落户姚家坝。明昌落户姚家岩。。——姚家坝和姚家岩,是大竹的还是宣汉的地名?3 w8 {- c; ^& D  K: S: s
( ?+ D$ |# H0 {0 ]
       梁平支系一世祖世泰原系湖广永州府凌零县楚江须罗焦里普乐乡白鹤庙嗣下横塘尾沈塘立宅居住,系军家当差。五世正连时入川居住梁平。。——永州府凌零县是永州府零陵县(今宁远县)之误吗?0 ?9 p. d7 d. T2 j5 G' j7 u
. x* R7 F8 y, z# K+ ^
) a6 P# M6 u' ^; ?4 R/ l8 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9-22 19:56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