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209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交流] 家庭文化不可缺少的中堂文化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1-16 10:11:4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现代家庭教育的问题,根源在于家庭文化建设上出了问题
3 k  ?! c9 o0 r2 U
1 H( M; K" K' t+ _8 }& N一段时间来,网络上各种因家庭问题延伸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不得不引起我们对家庭文化建设的重视。3 V  o7 C0 s0 d# P6 t) ]  I
; Y; [2 c. e8 E
归根到底就是家庭教育出现了问题,不得不让我们警醒,家庭教育到了不得不挽救的地步。8 c4 G) j, W% i0 t; T
% r9 T) U! @: t6 @+ p
而家庭教育中,家庭文化建设是重中之重。) ~- \/ l! K$ |4 G. e( u1 U7 i
! P: E( F/ x3 x1 L- p# T, i
, C) m; s! z5 H) Q; v( B
中堂文化,在中华文明传承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华夏民族的繁衍生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9 f0 D8 L; @: J* [7 }: p. L: i- A- c7 u3 y/ y' C5 v% B
中堂文化,是中国三堂文化(学堂,祠堂,中堂)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几千年,也是中华文化得以延续和传承的核心因素之一。
  _+ X& Z. ?0 L. \$ W7 M. x+ x# h+ ?
而如今,很多人对中堂文化却知之甚少。更别说明白其对家庭教育,文化传播,文明传承的重要意义了。6 o) V$ }3 j" ?7 a. f& \

! u5 p+ x% ], Y' p( g9 S& Q% v今天,我们就围绕中堂文化在家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和意义,展开探讨。6 {0 C5 @/ ^- T, d( w
9 A5 t% _4 [  w, u

# g; }  ~% i' N( y; O一、对中堂文化的误解+ N% a4 D% |' m, n9 _0 T0 J$ ~
% V, x; h* L5 Y7 `
曾经有一段历史上的特殊时期,人们把中堂文化和封建思想混为一谈,片面的去看待中堂文化,导致中堂文化受到了严重的忽视和破坏。
6 [. o. j: L7 F2 x# `+ i/ S0 N! y# |  A! C5 w
中堂文化作为一种文化载体,问题的核心不是中堂家居空间在陈列上出了问题,而是人心出了问题,是对中堂文化内涵的不了解,只看到了事情的表象,忽视了事情的真相。+ |3 B# m& |  `& ~+ F! O
, F* z! _- E4 K6 }; s( ?5 S+ g
中堂文化,因其特殊的器物呈现形式,不明所以的人以为,那是在延续封建思想和文化糟粕。
; o% H) B& b  p( q
2 [+ S2 ]" z# |0 f2 R- U
. \, B% e5 i) B( R# e6 c  d中堂文化,在不同的地区,会有不同的呈现形式。
( k' v8 ?7 ~" i0 _0 }
' [; ^3 {0 @9 i: y很多人把中堂家居空间当成了中堂文化的全部。诚然,中堂文化离不开中堂家具和中堂饰品的陈列,很多人以为,摆上了中堂家具六件套,加上一些字画古玩,就算是把中堂文化建立起来了。
( `  U; I+ e9 r3 }  B# Z1 p  u1 d7 Q5 p5 F0 \
还有部分地区,因其各地宗教氛围的不同,有些家庭打造了中堂家居空间,在中堂家具上摆放上了各种宗教雕像和宗教器皿,加上一些带有宗教色彩的仪轨,也让中堂文化蒙上了一屋宗教色彩。0 ^! g/ |4 J- B/ J6 ~. u  z
  `1 S2 o- e6 I9 r; A2 C9 x$ T  }
祭祀作用,也是中堂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历史长河里,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家庭祭祀祖先的活动,往往是在中堂中完成的。
# t& W# a- ~+ v4 Z
5 M6 ?- |9 j( o: M但久而久之,人们只知道中堂空间能够祭祀祖先,而无其它功能了。
$ w- s4 T) E! n- P9 Y& f
6 ]: D# O( W- [( m) S1 {1 J慎终追远,民德归厚。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也本应该在中堂空间中进行。. C# B5 F; z6 a" w3 _1 c

. ]! z6 }: J9 @: m4 y* ~' a! T但如果你以为,中堂空间就是祭祀场所,那就把中堂空间小用了。
4 g$ d3 c5 H6 I& @# z) _( h; t5 \# B/ o1 \5 b
特别是在西南一带,在中堂空间的打造了,往往只营造成了一种功能空间——香火牌-位。
& B* @! ^2 A9 y0 t2 u  }/ q9 f; q5 g  r7 T: @
中堂文化,作为与学堂文化,祠堂文化并重的三堂文化,他的作用远不止于此。9 z1 @9 p6 m! j: ]1 r
0 V. {$ s% ~* q
" H* c" f( D0 o  G0 r* a9 @' K
二、什么是完整的中堂文化
" p, w0 T* ?* C
( y% [7 Y9 Q$ m) D) B完整的中堂文化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J& ^: t4 _9 M5 m2 @+ o2 J
; Q; V$ Z7 n4 \0 _$ R+ f* f
1、中堂家居陈设空间
- n' w4 l* v# T+ M
5 o* m6 P1 T  n; t1 k  m  _中堂家居陈设空间包括,中堂家具、中堂摆饰、中堂字画等打造中堂家居空间氛围的物品。
, z3 r. n- k: ?; B, G7 P0 w) \# P& |4 w3 W+ h5 l0 h" G/ j- Y
这些物品都只是中堂家居空间为了营造一种庄严的场能而陈设的,只是中堂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并非中堂文化的全部。
9 n. ?7 W7 I8 R7 B8 W4 E6 E( \9 G$ J1 i: ]1 o' T5 t
中堂家具标准配置是中堂四具六件套(一张长条案,一张八仙桌,两张太师椅或官帽椅,两只落地花架)。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增减。至于需要选择什么样的材质,看自身经济情况了。如果经济条件没那么宽裕,可以选购一些普通木材制作的中堂家具。如果经济情况允许,选购一些名贵红木家具,也是不错的选择。
' r) j) s  U( |' S6 P) N  y" R' C8 Z" Q1 u9 |. r; \3 Q8 k
至于字画,可以是名家亲笔字画,也可以是打印出来的字画,这个没有固定要求。+ \7 t( E% d3 t0 l3 E' G, h

5 G/ A  o8 m; L$ C: l9 U7 V1 B" S至于装饰用的古玩花瓶绿植这些装饰物品,那就只要和整个空间风格协调就可以了。不要使用假花假草,一定要用真花真草。
& ~) N# _4 k0 j9 K4 f
8 c0 o' A" |, S3 k' E6 \! t这些中堂家具和物品,这只是外在表面形式,这个外在形式的作用在于庄严的场能的打造,而非物品的贵重程度。* K' V" `5 Y1 r# w! o2 t. |

$ c* l. ?) U. o# ^2 B! @+ u" z* j4 O8 m2 H
2、中堂书香文化空间' C# M$ j5 r3 n0 i  @

* P9 ^4 f, k+ U1 T( |: [书香门第,一直是形容一个家庭的家庭教育比较不错,家里有文化气息,书香氛围浓厚。
  F/ t- z$ V: C. N
+ s+ C2 `& ]9 Q% q* f9 Q7 w* _这里的书香门第,不是说要拥有一个多大的书房,拥有多少本藏书,这些都只是外在的形式。核心在于,有书要读,建立起一个书香味浓烈的家庭氛围。
7 O; Y% X  ^' [' ?, Z* x  [) Z1 H- F0 }
与书香有关文化元素的包括,国画,书法,儒释道各家经典书籍等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的文化元素。
' d4 a9 B# D, V' j1 S, V4 f4 H0 a- V% t- r
中华文明一直有“忠孝传家远,诗书继世长”的传统思想和观念。
5 t$ ?1 u! n9 u0 i2 [( D: M+ |' N- U4 [$ J/ F$ f& e
正所谓,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
7 B! a$ ~/ \( O0 b( t
: j# j" ^* H- b; F4 s: |爱读书的家庭,家庭成员也因此更能够知书达礼,能够更好的经营家庭关系和建立起优良的家风家道。中堂文化中,书香门第的建设,就是把这些书香文化元素融入其中,让孩子从小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成长,从小欣赏和学习传世国画,从小欣赏书法大家之作,练习软硬笔书法,从小读经典,在经典中吸取古圣先贤的智慧,建立起积极的人生志向。传承几千年的中国经典文化,是我们一代代古圣先贤的智慧结晶,是我们民族的文化瑰宝。我们自己不重视,在西方文化入侵面前,我们还能有还手之力吗?中堂文化空间中,如果空间足够,可以增设博古架和书画室,建立起一个具有文化气息的书香门第。( P3 o; N! ^: X5 ~) `1 y) @0 h

% w. t/ G8 d% H( g0 l, a1 w) g4 ]8 O/ {
3、中堂精神文化空间; ]; N5 v7 ]4 q# S% X) d" ^

* A8 u8 P7 Z0 P9 g0 G中堂文化的精神文化空间如何打造,这也是重中之重。* G) A0 C4 g- c

- L$ t  s& W: B: @' ^; R很多人把中堂家居当成中堂文化,把祭祀功能当成中堂文化的所有功能,甚至当成宗教形式去顶礼膜拜,那就走错了方向。/ {: l% f# V: S- x
3 |* t5 h, h1 t  x7 B. ^" k
中堂文化中,精神文化建设就在于,我们如何去深入了解我们中华文明的优秀传统文化。
& P0 [3 z" |: m* |- e1 d# ]7 f1 l2 x, V' X7 w1 |0 p1 Y
中华文明的优秀传统文化要回归古圣先贤的智慧,从古圣先贤传承下来的经典中去寻找古人的智慧。9 q/ j7 c" b! N2 K1 J, c
+ w% G, b' ^8 A$ Y& o' ~2 w
其中,儒释道三家经典都可以给我们指明方向。中华文明一直以儒家的四书五经为文化根基和处世准则,建立起儒家文化倡导的经世致用的出世精神。
/ M: H4 X1 a/ x$ }3 l7 Q3 W) v
5 L( s; Z& `, k# P" D注: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即《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k1 _/ L3 U6 y# _& M2 ?5 H; u

4 J; z* z% l0 h/ A3 x4 u人类文化浩如烟海,我们只能从有传承意义的经典中去找寻正确的方向。
/ X$ _7 f* r" h% j6 N) S+ s, U( M9 A  R  m1 T
正如庄子所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1 z/ a% e- ?! l" |
- g# m% r+ v; X% q# y: z9 @) t+ R就是告诉我们,不能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资讯,而是有所选择。
& f& O% W* ~" S0 u4 m6 N& [9 N/ L/ t$ Z- Q6 R4 @% o9 }# X
而所选择的部分,就是能够让我们觉悟人生的部分,那也就是我们跟着圣贤的跑步,重新了悟自己的生命。
1 L6 P" z5 N; y7 X6 d( e
- k9 w" x. G+ C$ a, x这样,中堂文化空间的才真正起到作用。否则,那只是一堆没有灵魂的物品而已,而没有任何价值所言。- @9 p1 o* t: u( ?) y! b
+ g2 w) Z  U3 ]& E6 d8 w
) X& `$ O' K( P2 {4 l  h$ V# u% z
三、中堂文化的意义和作用" g3 V9 J$ ~7 _3 o2 \

. J( k; z4 I1 ?- v$ j中堂没了,文化真丢了?
  j  O) e6 y1 |% _
& Z. _/ v1 M, b1 l: j6 ?  u中堂文化,作为几千年来中华文明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形式,今天却被很多国人忽视。1 [# ?0 h. f* f. d6 Z" h

6 w! l; `( p- }甚至有部分国人以为,现在的高层家居空间,已经没有了中堂文化的陈设空间,建设中堂文化已经没有必要。- p' u: R. U5 ^$ j. v' F) m

' Z4 N3 F- a) o  F6 y这样的思想是危险的,也是对中华文化的忽视,我们每个国人,如果没有真正引起重视,今天丢的是中堂文化,明天丢的可能是家道文化,未来,可能连我们自己的文化是什么样都不知道了。
, y, N& c& g7 l/ C. H1 S+ p; e7 R- Z

+ y5 B$ p; w) f( S5 M$ Z. m" G所以,建立起完整的中堂文化,就是建立起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和自信心。
4 \- s* i' {1 b7 W/ o. T. c; {' V
& ~( @, J0 B5 }3 {( C) K: O现在西方文化大肆入侵,很多人学了一点西方文化,就崇洋媚外,而忘本忘根。
' S9 j; D. t5 `0 q) Y3 G, P2 k) W) Z- Q6 T; o* ?2 ]. R
那是对中华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的不了解,对自己祖先文化的忽视。7 P2 f$ p9 V/ s1 J* q7 I2 J" s

$ q' @3 G- }" s: N. E) n建设中堂文化,至少具有如下几个意义和作用:' |% O6 s: F( }. L1 ~

8 Z' b( d" q  i5 K1、增强国人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 V$ q- a/ j! P/ c- O3 [

4 Z# C0 Q9 f9 I# ]( ?; f2、增强国人的文化自豪感和民族认同感;& t  a" d, P$ X6 c- W

* V  \. f  T. d& j5 ~3、让国人更深入的了解和学习优秀传统文化;
/ |, E: X* o! X3 l' {3 D3 q% B& e4 z9 T# b. M
4、让每个家庭都能够建立起优良的家风家道;1 f) P% j: X+ G9 b) l- V

  m$ q! q8 j" l5、让人人回归自己,家庭更和谐,社会更和谐。
8 c& Q5 [! m: T% p) r* f( b) _& {2 u) w0 E6 x
中堂文化的意义和作用,肯定不止于此,欢迎大家补充,批评指正。4 M/ o! J* d0 t  S1 k; X3 k

# J! F' Z2 X" R3 K# l) d                                   (璞园大家居)
& {+ w, P$ X# G  E$ Q
! f. s3 b0 Z9 G* V& _% I% g2 ^0 R3 N0 r% U- g9 `) N  M" f& I8 e, Z
                《艺术家简介》2 Y  |2 D0 d( v' \2 a- x

( A7 T3 M0 c# ^# F: e      姚鹰厦,1955年生,上海人, 别号里姚降人。受父辈影响,自幼酷爱中国书法,临池学书几十年。师从文化学者、著名书画家、金石篆刻家、国学经典图书《壬辰千字文帖》撰著者曾璞先生,深得其悉心教诲及真传。7 O+ t7 g4 Z; G  L( \
, Q! c7 U9 n, C- V. B. A4 ^* V- ~
      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委员会会员;中国翰墨文化研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翰墨书画院副院长; 文旅部中国文化艺术人才管理中心评定为“国家高级书法艺术传承师”;中国楹联学会书法艺术研究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书画艺术报》编委会副主任; 中国楹联招牌匾创作合作人 ;央视书画签约艺术家;《人民日报》书画频道签约艺术家;中国教育电视台水墨丹青栏目《水墨丹青》、《名家讲堂》栏目签约艺术家、水墨丹青书画院会员;书画号-中国书画商城网CEO执行官。
6 |9 @3 Q3 [" Z
) H# w. g# b$ {3 j     在2018年12月全国翰墨杯诗书画大奖赛中,作品荣获书法组金奖。- ]. B3 x& i* Q$ ?- L# e: \" ?
$ m" Z5 W9 |6 B0 w" m1 }. ~
     在迎接中国共产党诞辰100周年期间,与新任第八届中书协主席孙晓云合作,编辑出版了孙晓云、姚鹰厦系列专辑报道《中国艺坛两大家》,被评为百年形象大使;与中书协副主席叶培贵老师合作《百年光辉·新时代艺术家姚鹰厦、 叶培贵作品欣赏》;百家媒体联盟报道了《中国书画领军人物·姚鹰厦、范迪安作品赏析》和《中国书法家形象大使·姚鹰厦、苏士澍作品赏析》;姚鹰厦、何家英、韩美林合著,并有姚鹰厦题写书名《精湛艺术献给党》,向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百年献礼, 已由“中国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 2021年度被登上了美国《时代周刊》杂志;《姚鹰厦(敦伦堂)书法工作室》被中经联评选为“优秀书法艺术品创作示范基地”;2021年在全国金鼎文化艺术名家榜全国遴选中,高票入选被授予入榜艺术家荣誉称号;2022年在全国首届“大国风采”杯书画大赛中,荣获优秀指导老师奖。
: w7 H0 j) `3 a8 k. D
) u6 c3 |) l0 D6 U1 `      姚鹰厦从事工商行政管理工作数十年,特别是在消协工作期间,开创了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新举措,全国第一辆“消费者权益保护”流动车的诞生,引起了全国各地的强烈反响,《人民日报》给予了报道称赞。在工作繁忙之余,姚鹰厦仍不忘挥翰临池,数十年一路走来,埋头钻研书法历史源流,刻苦临摹诸家碑帖,对皇象、钟繇、二王、褚遂良、米芾、赵孟頫等墨迹碑帖更是情有独钟。其尤擅小楷,特别是姚本三部曲,即《老子道德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和《善见律》卷,每一部为十米长卷的小楷作品,这些都是其小楷书法的代表作,深受书画藏家和书画爱好者的喜爱,并被广泛收藏。& o: @: v" {: @$ k5 L

5 e3 {, R. r( B3 v4 t在现今混乱、浑浊、欺诈的恶劣书画市场环境下,积极参与书画领域掀起的一股清流,以绿色书画行动为己任,服务大众,服务社会,为弘扬中华文化,传承中国传统书画,奉献一份绵薄之力。3 ^( s" M5 z" o; H* m

3 G+ W. m  Z; V3 N5 @* W: J; s  m8 k! i
8 ]/ _  R1 O) j- s3 }2 a9 E

e91cbb628da94cf6bc83e55dac94a3ca.jpg (79.44 KB, 下载次数: 99)

e91cbb628da94cf6bc83e55dac94a3ca.jpg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123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一品大学士

2#
发表于 2024-1-18 11:37:42 | 只看该作者
呵呵,文革的个人崇拜之风彻底改变了“中堂”内容,领袖像、宝书台、语录贴等替代了传统形式,所谓的”中堂“文化成了政治说教以至名存实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11-8 10:0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