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127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宗族文化丨不要再提同根共祖,你已辱没了祖宗!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11-6 22:42: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宗族文化丨不要再提同根共祖,你已辱没了祖宗![color=rgba(0, 0, 0, 0.298)]原创:张振洲 谱牒文化传播中心; q" p) y$ F! l$ ^9 c: U
# e6 A5 v; |( W& m
在宗亲群以及各种谱牒文化研究群里,经常看到一些同一姓氏的人,因各种宗族内部争端,相互开骂,丝毫不顾忌同宗共祖的血脉情谊,甚于泼妇。
5 F  y" j! y' A" P# e( N3 z
而现在成立的宗亲组织呐?更是鱼龙混杂,有一些成立宗亲组织的发起人,因成立宗亲组织的动机不纯,实际运营起来,丑态百出,小编在此归纳出来八点,简称为“四争两占一浪一骗”,这也不仅仅是宗亲相处和宗亲组织运营的问题,这些人更是对祖宗的一种辱没。
- {% P$ V/ o9 l' |9 Z2 M7 k
一、祖根地之争
祖根地之争在不同姓氏里边也是相当普遍的。是为什么呐?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0 ~% E! D9 J5 A
1、大部分得姓时期较早,多在秦朝之前,关于这段时期的记载,多是传说和后人考证。多人考证,不同版本的传说,多多少少都会有差异,造成得姓始祖到底是谁,祖根地在哪,也不可避免。

& n: d' @  C+ H3 r1 X% z' X
2、宋朝之前普通百姓没有资格修家谱,从宋百姓开始又多采用小宗之法,到明朝之后,百姓修谱才采用大宗之法修谱,接到得姓始祖。从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之前姓氏大爆发,到宋(公元960年-1279年)普通百姓开始修谱,已经至少有1200年空窗期,靠传说或者扶占术接世系。
( N6 F6 e. j7 W7 ~% w6 ~
3、明清时期,乡村专门的修谱匠,依靠《万姓通谱》等姓氏著作乱接世系。因此会有不少混乱的地方。

! _& _9 M6 w6 d! a
如果家族成员争祖根地是哪里,只是学术之争,大家心平气和的去考证,这是非常值得赞赏的,但是现实情况是什么呐?相互谩骂,使祖宗蒙羞!
4 w  E, j4 u3 c! x  V3 Z
0 n1 p0 r3 [* }% H3 v& f
二、家谱之争
% ?( p1 `" _3 ~# g. X( J
家谱之争在各个姓氏之间比较常见,斗争也不是过于激烈,主要体现一下几点:

- }/ L( D/ t' t. D0 t3 P" x0 c9 {
1、是自己保存的家谱是正确的,其他保存的家谱是错误的造成这样的原因主要是有两点:建国之前的家谱很多是手抄本,有可能是在誊写的过程中出现错误;依照的修谱版本不同,现在再次修谱之时就对家谱依照哪次修谱版本进行争论;
5 Q! b  Y# R3 \1 F1 U
2、华夏儿女都有根祖情节,有明确的家谱记载始迁祖来源,这次修谱就想弄明白祖根地的家谱情况,甚至想与他们对接,但是种种原因,又不能很完美的对接,为此产生家族分裂、争论。

. Q8 z7 r+ I3 D0 ^
3、家谱上次修续很完美,采用的是苏欧之法,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家族的中青年人说看不懂,要采用表格式修谱,理由是这样是与时俱进,年轻人也看的懂,但是族中老年人却坚持要采用老谱一样的格式修续家谱,因为老人认为这种是变了祖宗之法,断了传承!
; B' b: r9 P* B& Y
4、家族没有老谱,这次是创修族谱,大范围的合修,有些宗亲虽属一地但是不能确定是否是一支,但是为了入谱,冒认祖宗。
$ _' |9 C: b( U5 C' }) p
+ D) |* j( ?' h2 X/ `0 w/ G: a1 \
三、宗亲组织的“合法性”之争
在中国,政府对非政府组织管控非常严格,很少开放非政府组织的注册,而宗亲会更是不可能批准,有些人会反驳说,“不可能,我们宗亲会就是合法的”,可能是合法的,但是合法的名字不叫宗亲会,是以换个马甲的形式存在,如何使宗亲会正名,可以参考以前的一篇文章《宗亲组织不断的被政府点名通报,如何破局?》0 c/ ^" O. A2 ~7 L8 w3 |+ j
  ~( k4 Y# ]: c" a* N+ ~
既然宗亲会不是合法,加上“有心”之人,想搭建宗亲平台聚人,来为自己牟取个人利益。这就导致宗亲会如雨后春笋一样,多如牛毛,甚至同一个地方同一姓氏有多个宗亲组织存在,而为了证明自己的合法性,对其它宗亲组织就拔刀相向,恶语攻击,甚至在不同微信群QQ群,各种自媒体平台相互诋毁,同根同源宗亲变成了水火不容的仇人,如果祖上有灵,绝对是不想再认这些子孙。
& I8 V8 U8 L" T  x8 W- f7 ~2 x
四、宗亲组织内部权力之争
宗亲会内部权力之争,非常普遍,曾经有一句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确实如此,宗亲组织也不像一个商会大家有共同的目的存在,也不像一个公司依靠各种规章制度有很强的的约束力存在。
% X1 X8 _1 O2 s8 C8 _9 U' G# U" Q
大家参与到宗亲会内部,有些是为了名,有些是为了利,有些是为了打造自己的人脉圈,当然有很多就是根祖情节,自己挣到钱了,觉得是祖宗保佑,力所能及的帮助自己的宗亲。

1 s' v' i3 ?7 f5 B. Z
在宗亲会内部目的多样,需求不一,又没有很强的约束力,再加上没有强有力的领导,那么宗亲组织内部勾心斗角层出不穷,表面上一团和气,背地里相互掣肘,各种小道消息诋毁,很难开展各项工作,甚至宗亲组织解体也屡见不鲜。每一个宗亲会成员在宗亲会内部所说所做之前,能不能思考一下自己的行为会不会让祖上蒙羞?

+ p+ T/ G% K3 X& I) p1 c2 [" }- P
五、修谱建祠侵占公款
修谱建祠侵占公款、项目工程私拿回扣、管理家族资金据为私有、资质不够私包家族工程,这是最不能令家族成员接受。
- a+ V' |( j. `3 U5 A
有多少家族修谱建祠时筹集资金数额巨大,然而实际花费远远达不到,账上又没有结余?
- q2 R( B; k7 a9 \' U( ]
有多少家族修谱建祠,项目没有公开招标,又没有征取谱务委员会的意见,直接承包给某家公司,哪怕又更低价格更好的服务都直接拒之门外?

+ Y6 a1 A! P" |
有多少家族宗亲会成员在管理家族资金的时候挪用公款,迟迟不归还?

3 M8 Q/ T1 D9 X! }
修谱建祠侵占公款的案例不胜枚举,但是有没有想过,这些是对不起祖宗、对不起族人、对不起子孙的事?
4 o, G7 n5 Q  G& i
六、人浮于事、徒占高位,阻碍宗亲文化开展
人浮于事、徒占高位,阻碍各项宗亲文化的开展,这些事在各宗亲会内部也是经常出现,出现这些问题有一个前提是宗亲组织已经以一个合法的马甲存在或者是得到很多宗亲的认可,有一定的知名度,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

$ _  D) k* {6 \" o9 V$ U
1、制度问题;宗亲会好多会长是家族里有实力的企业家,平时业务忙,宗亲会的运营章程里规定,很多事要宗亲会会长来签字才能实施,导致很多家族内部事务不能及时开展,一定程度阻碍了宗亲文化的传承,如何改变这一现象,可以参考以前的一篇文章《区域宗亲会的组建》
) W' S: R( J5 |; y$ l+ Z  N4 C
2、能力威望不足又不让贤,这种经常出现在家族修谱过程中,有些家族明明两三年就可以修好的家谱,结果搞了五六年还没有明确的出谱时间表,时间长各种花销也急剧增加,甚至经费还不到印谱,就已经告罄,极有可能导致烂尾工程,出现这一现象主要负责人难辞其咎。
. t) m, _0 Q7 b: C" m+ m% r  G
3、内部派别林立,相互掣肘。宗亲组织的管理层,需求不一,有些并不是真心实意为家族做事,只想图名或者图利,等到要为宗族做事的时候,一拖再拖,该付出的不付出,该做的不想做,过一天是一天,等开家族大会的时候比谁都积极,上台发言的时候比谁的功劳都多!
  c* y9 H2 |+ Q" N8 J
七、好大喜功,浪费家族财力、物力、人力
每年宗亲聚会都在星级酒店举行、然后大肆游玩一番;每年举办的祭祖活动,场面异常隆重,花费少则几十万,多则百万;各地修谱建祠如火中天,修建祠堂随手就是百万千万。
) U- _- m1 ^: R; T
对于这些小编不做评论,因为家族内部事务。然而族内扶贫济困、奖教助学、鼓励孝行义举、慰问寿星、挖掘整理家族文化等,件件没有落实,年年没有动静!宗亲组织的领头人不改反思一下,运营组织思路是否出现问题?
4 k) r2 O, p* _* i* i. k' C" D3 V+ t
有人说宗亲联谊、祭祀、建祠样样不能少,是的确实是不能少,但是有没有考虑过建祠传承祖制控制规模?祭祀环节不减,控制现场人数由主动报名改为邀约?降低招待规格、多用新媒体渠道宣传?以及多用家族本地志愿者,将节省下来的资金用于家族公益?

- Z* k; d6 I* u* F# c) A9 V
八、过于商业化,为己牟取私利,欺骗宗族感情
宗亲会该不该商业化,小编在以前已经表明了态度,详情可点击《宗亲组织该不该商业化?》查看,但是如果将宗亲组织变成一个牟取私利的平台,那么宗亲会成员就要反思了!
" u) M6 Z; R: j! Q
通过宗亲组织的名义骗取宗亲的信任,然后通过感情绑架销售产品,那么就变成了披着宗亲组织的“合法”外衣的黑心商人!不光走不长也走不远,早晚有一天就会被宗族成员所揭穿,最终被宗亲们做唾骂。就如放大号版的在微信群里以宗亲的名义卖酒的群成员。过于商业化的宗亲组织对家族的危害甚于卖酒的假宗亲千倍万倍!
  _. ^2 {1 m' {9 q
" V6 f% H5 Y6 i2 W# h" e3 @) i
但是宗亲组织也不要投鼠忌器,不敢将宗亲组织引向商业化,也有很多宗亲觉得宗亲组织所拥有的商业部门做的很大很有影响力很成功就是过于商业化,小编认为这是不对的。

# w" [: T5 l# S* B1 K" \% i9 h
那么如何衡量宗亲组织是否过于商业化呐?有且仅有一条标准,那就是宗亲组织的商业部门是为其它部门提供服务,还是其它部门为商业部门提供服务,以及结余资金最终流向哪里。

' B% y6 G$ _8 i0 Z
宗亲会的商业化运营肯定是必须的,只需公开透明,将扣除各项成本如人力成本、运营成本等,做好公示。将结余资金做好规划,投到应该投向的领域。宗亲组织就一定能得到宗亲的认可,并真正的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 V2 Z2 s; I$ x9 A4 p9 F) G; B8 X, n  d4 N) F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104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一品大学士

2#
发表于 2018-11-6 23:46:43 | 只看该作者
一、祖根地之争+ e: J& ~, j+ |4 ]4 A7 `$ k

% g* v1 Q6 Z! C" V, [* R* Q1 y# Z祖根地之争在不同姓氏里边也是相当普遍的。是为什么呐?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 `3 k. a2 X2 n6 I2 ^7 Y+ d
. a0 r  a, ^# b" b+ x( G1、大部分得姓时期较早,多在秦朝之前,关于这段时期的记载,多是传说和后人考证。多人考证,不同版本的传说,多多少少都会有差异,造成得姓始祖到底是谁,祖根地在哪,也不可避免。' i0 l3 n2 ]- X8 g
2、宋朝之前普通百姓没有资格修家谱,从宋百姓开始又多采用小宗之法,到明朝之后,百姓修谱才采用大宗之法修谱,接到得姓始祖。从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之前姓氏大爆发,到宋(公元960年-1279年)普通百姓开始修谱,已经至少有1200年空窗期,靠传说或者扶占术接世系。
9 n' z  c# \# C4 j& h$ d8 }  Q, e
9 ?: U9 }( ^5 x# q3、明清时期,乡村专门的修谱匠,依靠《万姓通谱》等姓氏著作乱接世系。因此会有不少混乱的地方。
" j2 B8 P' p5 T! L. G; w. m* B( C; F  w. t  Q& H
如果家族成员争祖根地是哪里,只是学术之争,大家心平气和的去考证,这是非常值得赞赏的,但是现实情况是什么呐?相互谩骂,使祖宗蒙羞!4 V2 @/ 5 A) H: ?8 g- |5 a9 F: W  w
+ g6 @& h) m# p
二、家谱之争
- k1 k- z' T( o# j) f: m; F' C5 w& R2 P4 u
家谱之争在各个姓氏之间比较常见,斗争也不是过于激烈,主要体现一下几点:
& }; {4 x# M/ Y5 p6 v/ U+ J. @% r) e; C: H# O2 I. V% `( g3 O
1、是自己保存的家谱是正确的,其他保存的家谱是错误的造成这样的原因主要是有两点:建国之前的家谱很多是手抄本,有可能是在誊写的过程中出现错误;依照的修谱版本不同,现在再次修谱之时就对家谱依照哪次修谱版本进行争论;" ^1 v- a( i. k% w( I
6 V$ u  s7 f* n1 m0 C
2、华夏儿女都有根祖情节,有明确的家谱记载始迁祖来源,这次修谱就想弄明白祖根地的家谱情况,甚至想与他们对接,但是种种原因,又不能很完美的对接,为此产生家族分裂、争论。$ F3 s  }7 w4 ?9 j! X# B
* e0 c3 q  _( J8 y  C3 A
3、家谱上次修续很完美,采用的是苏欧之法,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家族的中青年人说看不懂,要采用表格式修谱,理由是这样是与时俱进,年轻人也看的懂,但是族中老年人却坚持要采用老谱一样的格式修续家谱,因为老人认为这种是变了祖宗之法,断了传承!9 t: F# `7 r" f) X2 j

' K$ N9 P& X! H; d4、家族没有老谱,这次是创修族谱,大范围的合修,有些宗亲虽属一地但是不能确定是否是一支,但是为了入谱,冒认祖宗。8 W1 s' W% v5 L% G; \( m
3 ~8 \! {8 U0 D! e, v. u- d& Q+ S) ]. s$ c5 {/ J( j* I5 I( K9 H
5 T. J: \# M! c
1 T7 |9 O9 Q9 p0 E: y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8-30 08:1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