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205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老祖宗的东西还是要传承,这也是一种文化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九品芝麻官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11-13 06:56: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姚建华126 于 2017-11-13 07:00 编辑
0 i7 {9 P1 H6 u% S' f3 B0 p! b5 U9 @5 V/ n  ]) q9 v: d% j: r
中国人排资论辈由来已久,“辈分”又为“辈份”
) ]2 n- E! Y1 Y: r! h# `清末小说《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五回就写道:% {4 H: N' ^) `6 z$ @6 k4 V

5 D1 q3 T! C- d" ~5 L  G* d0 J8 {“你父亲叫我大叔,你是他的儿子,怎么也叫我大叔,只怕辈分有点不对吧?”2 q2 s& ^+ K( o; b2 k* ^/ S
6 n" v! g) d  i" K' p2 o
这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亦很常见,按辈分,很多年龄大的人却得称呼年龄小的人为叔叔或姑姑,% S& _) T  Z" A
1 f  u. R* o8 ?0 J6 G" F6 n

! H5 c" P% r; }( S. u0 z8 d2 e( F5 v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其辈分大。
8 e; F1 p( h% q4 c, R% N4 X. H# C9 a0 _5 f& V% |
所以,在讲究社会公平的今天,有些人排斥辈分。  j) ~/ J* I5 f1 {- W( i
5 Z0 e* n- q2 U
. C) i* s) n, y# @
一、为什么现在重名的人越来越多了?
: r; e( A, D  w4 T# A6 L5 |4 q6 w/ E  I, \
在传统宗族文化中,人名被赋予独特意义。为了同宗族之间更好的传承和区分世系次第,古人取名不仅讲究意义,更重内涵,尊卑有序长幼有别,还得避免用到祖先的名字,由此字辈也就应运而生。
9 {$ W. T( x& d- l* q
9 l7 M0 n7 O- {0 O+ F' k4 D对于我们上世纪90年代前生的人来说,相信大家都一样,名字中还是会加辈分的,90后出生的人大多都不会再用辈分了,有些甚至家族辈分不再往下续了。
* H4 t  n! Y# s: x! ?
) K! H8 ~+ n) ^9 k( R( z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受字辈观念的束缚,对于名字便没了那么多讲究,只求朗朗上口就好,所以类似婷婷、静静、强强这样通俗简单的名字越来越多见。5 R* K8 N4 P9 M

% b. v3 W' s& R! J0 K* P5 C  A- O  C) D8 ]5 k+ U% K9 l
起名字,之所以会出现从古时的郑重其事,到如今只求随性上口的变化,这与我们整体文化氛围有着必然联系。也正是因为这样,现在重名的人也越来越多。
9 t' J5 P+ Y& L' {- [' P; w& S! W5 d- ]& V6 g
其实,家谱的传承要比追求名字自主权的意义大,现在你取名再好,保不齐十年后就烂大街,或者变成一些特殊意义的字眼,比如现在的“子”、“涵”、“萱”等字,子涵、子轩、欣怡满大街跑,像这样烂大街的名字以后听着还会像当初那样好听么?# |6 n  _2 N( d* F+ _
4 t( g5 w" F& v+ ^0 [
其实,古人当初制定行辈字派,一方面也是为了避免重名。  h: U+ Y; ]" R9 `' d% K+ I/ D
) Z+ b0 Q) V# y( k5 z; U
% V! y) ?: q1 L4 H9 G5 R' |
二、字辈,中国“第五大发明”  ]* Y" L* ^) j+ e: x+ ]; ]
3 y) }2 ^9 N( `( @0 Z& K
中国古人起名,除姓名外常有字、号等(这个问题我们以后再讨论),后演变为以“姓+族辈+名”为主的家族式起名方式。! |0 p+ g- P! }: f' K0 K% @" V/ Z
$ x6 @. y! x/ W( e* t
大明太祖朱元璋是个十足的暴君,翻脸不认人,但不得不承认,他的确是中国古代最有能力的皇帝之一。; `/ e9 b- g( _& E  T) A
9 F5 _7 o) Q8 y* Y- k$ p# g
朱元璋因为在家排名老八,所以他原本叫朱重八,但为什么改名朱元璋了呢?其实他是个很有理想有个性的人,他认为朱重八这名字不好听,俗!于是改成朱元璋。这名字有深意,意为诛灭元廷。后来朱元璋不负众望,果然赶走了蒙古人。( `% _/ v1 d: J- L

( q; ^5 |9 z0 n9 @5 {1 F$ w, Y当上皇帝后,朱元璋觉得世世代代都该有个好名字,于是发明了影响几百年的取名方法。他规定后代名取两个字,第一个字是辈分,第二个字可以较为随意。如果把姓放在前面的话,相当于中间那个字是辈分,这样以后大家的辈分就有规律可循了。0 \- B  n3 e" A2 b) R: K) |- n, p

& f" T: w6 `2 w朱元璋特意为后人列举一列辈字:
$ p! r+ r# p7 `4 q1 T  b
' D: s3 n2 \8 v3 [“允文遵祖训,饮武大君胜......”) ~  H1 x6 o* U* h2 ?/ ?5 @

) \( N- G. v2 K  W3 L( d! ]; n7 Q朱允炆就是“允”字辈的,可惜他那强势的叔叔篡了位。/ m2 |! @" k! }+ o+ d7 q

! k" }! `) w4 c9 T  E! t2 a朱棣也为后代列举出一列辈字:
: M. T. W& n! z8 C4 R/ K2 y2 ~' x
“高瞻祁见,厚载翊常由......”
; [2 Q5 C3 [% j6 s+ S% j9 c
) e, B( _. Z+ m  k朱高炽、朱瞻基、朱祁镇等人就是按这列辈字起名字的。
& {% c  e' u( _+ i% e0 o( w
& A" h& Q- J) T: k6 T+ Y; G这样做显然是有好处的,大家的名字有区别了,儿子不可能与爹同名,几代后的某个孙子不会与爷爷或者爷爷的爷爷重名。后人一提起名字就知道这个人是哪一代的。这种方法一直影响至今,可见朱元璋的这套发明影响深远,堪称“第五大发明”!5 J) r( U% a" D4 ^+ s6 R, x: |

) d& I& M  x( ]& r那么具体的,古人是如何给自己家族取辈分的呢?
+ m7 r  ?+ @( F' T3 r, f$ \3 ^  @! Y2 f6 p0 g4 W
辈分,作为族谱上的约定俗成,有史以来不可轻改。在这种宗族观念下,一般排辈分主要体现在男丁中,女子不入宗谱,所以女子起名可以不讲究字辈。
, u, \2 O, h) f; a: s; t
3 ^/ }( m+ W8 p; R- A  v归结起来大致有五种:# `/ P* F3 Z6 o
' w1 g( H9 t5 |
第一种辈分可以看作是家训,是本族中德高望重的人撰写,用来勉励后辈德行,比如使用:忠、孝、礼、义、信、仁等。从字面也能看出是希望家族后世能够言行一致,行君子之道。一般古代官宦世家钟意用这种取辈分方式。8 Y7 r* j7 [5 |7 E# G, b3 O0 n# i
! |" K) r& n! a
第二种往往是对家族万事昌隆,传承不衰的一种希望,这种取辈分的方式非常普遍,毕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讲究家族香火旺盛,用现代话来说就是人多力量大。这类辈分比如会用:永、传、昌、盛、兴、延、继、承等。祖上是书香门第的大多会采用此种辈分。
6 `/ H5 Y, b! a0 O) u0 X
2 u- z# |) J, n第三种辈分取法多使用一些代表美好长寿、吉祥富贵方面的含义。比如:福、禄、寿、吉、祥、庆、贤等。在很多情况下,祖辈经商的家族大多会采用这种取辈分方式。
+ n9 v: \! q, f3 n
) j8 S2 l8 O: V2 _* k% I第四种用的也比较多的是一些感恩先祖和歌颂皇恩浩荡的字。比如:泽、祖、显、荣、恩、锡、启、先等。这种取法大多是祖上对国家有功被封赏,或是对本朝有重大贡献的家族。5 v& p, G% U( l" c- K

8 g' `+ q1 h! G8 g3 R5 b4 R# w还有一种是很多文人墨客爱用的辈分,希望子孙后代能够饱读诗书,才华横溢。有的会写成对联或诗词,又或者吉祥的话。比如湖北《汪氏宗谱》的辈分就是用:“正大光明,成先于后,世泽延长,齐家有猷。”
" c0 @/ m3 r% @6 X+ U
3 h- u% }  H2 [辈分至今已经用了上千年了,之所以能在中国扎根,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中国人的祖先崇拜文化。中国人自古不信神,不信鬼,只信老祖宗。一定程度上,这才是中华文明能够成为唯一传承至今的原因。0 r' `$ m8 R, D& M$ l- u
3 R* ]  X0 W* H3 V2 U
但随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量如“建国”、“建设”等包含政治意味新名字的出现,中国人开始一改传统家族辈分式起名法。
) X4 n, b4 M6 v2 [
7 {/ j2 ~& _+ ?: z2 Y0 u+ j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代新人开始选择简单而意深的两字姓名,如韩雨、吕天等。' n  O( _* I7 E5 P
6 O! f1 C: ^# D& O$ R" ]
90年代至今,姓名越发彰显个性,不少家庭在给孩子取名时,还动用了父母双方的姓氏,有的则融入更多现代元素,甚至略显西化,如取双姓+贝克汉姆的,还有叫杨二车娜姆的(我国最长姓名可取6字)。/ d, W5 `8 v) P8 [% o( ^: V, W
. l7 G. C7 x3 c2 u9 a2 c
这导致的结果是,按家族辈分起名法越来越少有人采用,重名也就越来越多。
9 R5 x9 P, f4 h# W* h! m* w4 @3 [, E8 m3 F
/ I) d% V) K# Q3 w1 R6 u
三、血缘依旧,亲情不再2 f' j: c7 @! L5 D

* l' w7 C1 H2 M+ ^3 l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家族聚居的方式打散,家族成员散布于各地。现代人谁还记得自己家谱上的先辈?亲兄弟姐妹他们的第三代之间也和陌路人差不多了。碰上有家庭纠纷的还不如陌路人。血缘依旧,亲情不再。! a, S/ X# F- u2 R- W6 O

# k; c1 f  v; J4 x( C  ^其实,传承家谱字辈传统,除了能避免重名外,更重要的还是家族亲情的维系。
% q9 Z8 y) y( Q/ |, c- b: v5 x, r6 l3 j
! K( y3 ?- o0 o- p' W9 j3 U就像现在生二胎一样,为什么有些人要二胎,生二胎三胎不是因为有钱,也不是因为一定要男孩或女孩,而是,在这个充满竞争、人情冷漠、充满功利的年代,父母最重要的不是给孩子留下银子和房子,而是给他留下一个亲人,在奔流不息的漫长光阴中,有兄弟姐妹的真情相互慰籍和温暖,现实中所有残酷冷漠也都无足轻重。
6 S& X4 w, e" s9 ^% I2 M5 O
! {4 [- U9 H0 h同样,一个带着字辈的名字,就是一个亲情的符号,能让散居各地的亲人彼此牵挂,时刻感受到亲情的存在。所以,大胆给自己的孩子起个带字辈的名字吧。
; Y$ O/ }# G4 g$ t$ x6 [
- R8 m$ Z+ X. g
# C: x0 L5 S" ]7 O欢迎转发分享6 z) f& |' ^5 v

) e  G4 |5 ?* L" ?) J0 b: p
5 Z0 g$ T9 ]4 d! |6 W
- a: U" M+ h0 n/ ?& U" O9 H* q1 @% m; L+ e0 L+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180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2#
发表于 2017-11-13 09:28:08 | 只看该作者
建华宗亲所言非常对!相信很多宗亲深有同感,但在这个经济利益占主导地位的社会里,能够让多数人理解和遵从是相当困难的!真心希望更多的人能认识到和产生共鸣!为你点赞!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8-21 07:3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