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10330|回复: 3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探讨安徽太湖姚廖与南昌姚湾的渊源关系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6-30 14:28:2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8-6-30 14:31 编辑

    探讨安徽太湖姚廖与南昌姚湾的渊源关系
   一。缘起。
   2013年,钟尧老在广州图书馆发现了一则信息:安徽太湖县有一支堂号叫“成务堂”的姚氏来源于“江右姚湾”,始祖为“真一”,系明朝初期从江西来到太湖姚家埠。2014年春节过后,我与南昌姚氏姚卿堂特意来到了太湖拜访了“成务堂”的宗亲,查看了他们的家谱。因为江西姚氏无论是历史上还是现实上,没有发现其他第二处叫“姚湾”地名,况且明朝时期的“江右”主要特指江西南昌地区。所以,可以肯定太湖“成务堂”姚氏来源于南昌姚湾。
     在与“成务堂”姚氏宗亲交流当中,他们告诉我,太湖县还存在一支“廖姚”。按照他们的理解,可能是姚氏入赘到廖氏,或者廖氏抱养到了姚氏。因为这些认识上的缘故,“成务堂”姚氏与“廖姚”,虽然同处太湖县,两支姚氏没有宗族之间的联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1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该用户从未签到

推荐
发表于 2018-7-3 21:12:29 | 只看该作者
姚大生 发表于 2018-7-2 11:31
我姚廖六修族谱共16本, 公元一九九九年六次续修 。 打字 、排版 、复印全电脑完成 ,印刷厂装订成册 。版 ...

19#

Y皖00*[安徽太湖]太湖县姚廖族谱(六修谱),全谱16册,公元1999续修 ,电脑排版 、打印 装订本,版心有题 。
      六修谱局名目:主修:元满 字焕奎; 纂修:会祥(字祥生); 缮写:会存(字新虎),大喜 (字吉庆);校阅:大恒(字惟能);搜集联络:会甚(字安明),大罕(字明光);经理:会恺(字安乐);后勤:大金,礼山(字童犬)。
      续定10派字 :贤泽诗武习,普尚传华章 。
      共印12套。收谱字号12字:天地千年,晓日神州,万里春风。

——我姚廖六修族谱共16本, 公元一九九九年六次续修 。 打字 、排版 、复印全电脑完成 ,印刷厂装订成册 。版有心题 。 增加十代派字 :贤泽诗武习普尚传华章。共编十二册,每册十六本。收谱字号编为:天地千年晓日神州万里春风。六修族谱名目:  主修:元满 字焕奎  纂修:会祥 字祥生  缮写:会存 字新虎 大喜 字吉庆  校阅:大恒 字惟能  搜集联络:会甚 字安明 大罕 字明光  经理:会恺 字安乐  后勤:大金 礼山 字童犬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8-7-2 17:38:0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8-7-2 17:52 编辑

八。南昌姚湾发现“廖井”与“廖家园”。
     南昌姚氏是一个有文化底蕴的家族,其家谱当中记载的信息斑斑可考。比如斗门团的发祖姚澄入赘佘氏,至今在斗门与斗山交界处还留下了“佘巷”的地名。一句“佘入大同一千烟”表达的意思是佘姓象蛇一样入洞去了大同。埂头团的一句“窑里烧糠”表达的意思是康姓不知何往,但“康家山”的地名依旧还在。
     宋朝乾道年间,灵源姚氏的状元姚旦之孙姚谷清徙居瑞河【又名锦江】汇入赣江之口的葡竹湾。元朝的一场大水,姚家人从低洼的葡竹湾回撤到了现在姚湾的位置。即从赣江中间的河洲---姚公洲的头部搬迁到了尾部。这里最早是廖姓与佘姓的基地。村里历史上唯一的水井是廖家人开凿的,在自来水接通到各家各户之前,村民们一直用此井。为了表达饮水思源的情感,这口井一直命名为“廖井”。井的上方砌了一个神台,碑记为“敕封龙泉神位”。“每年还有人来上香。”姚腊根宗亲说

mmexport1529647474361.jpeg (68.21 KB, 下载次数: 678)

mmexport1529647474361.jpeg

mmexport1529647447761.jpeg (86.89 KB, 下载次数: 684)

mmexport1529647447761.jpeg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8-7-2 11:07:3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8-7-2 11:47 编辑

五。姚廖家谱的故事。

     大罕发现了这套家谱固然有功,但是千方百计保存家谱的人更加有功。
     元渶(字文魁), 五届续谱人之一,“古”字号收谱人。由于身后无继,遂将全套族谱(十六本)转交族弟元满(字文盛)、元松、元季(字九明)三人保管。 在破四旧盛行之时,他们唯恐族谱被查烧,为保全姚廖族谱,三人视谱如命,历经万难,四处藏匿。先置红芋山洞,后藏腊树鸟巢。等运动过后渐于平静时,再交由会川(九明之子) 、大生(九明之孙)保存。 父子二人皆承先辈遗志,唯恐虫噬霉侵,经常翻晒,妥善收藏。兄弟、父子谱写了一曲姚廖护谱传奇。
        说起这段往事,会发宗亲动情地说:”凡我族收谱者都应以他们为榜样,学习他们的收谱护谱之精神。六届得以顺利续修,他们功不可没!文盛公、元松公、九明公、会川公四人都已先后作古。姚廖历史会记载他们!姚廖宗族也将永远记住他们!”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8-7-2 21:22:5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8-7-2 21:40 编辑

九。一条重要的证据链。
    我查阅了许多部江西姚氏家谱,仅仅在南昌姚湾的家谱上发现了姚氏与廖氏的渊源关系。如果能够在姚湾的家谱上找到必胜公的名字,当然就是铁证了。遗憾的是,南昌姚氏第二次修谱的时间是1529年,必胜公出生于1532年,显然修谱时他还沒有出生,而下一次修谱或许外迁的必胜公又沒有与老家联系。
    就在我们与太湖宗亲都有一些失望的时候,太湖家谱上猛然发现了一条重要的证据链。
    必胜,字小湖,号锦江。其子希周,字仰旦。
    必胜来到太湖的居住地正是小湖,而锦江正是灵源姚氏的母亲河,从瑞州进入赣江的锦江出口处就在姚湾的斜对面!显然这里面含有老家地名的信息。
    还有必胜的儿子叫仰旦,南昌姚氏的直系祖先叫姚旦,是一个人人皆知的状元,仰旦之意即“景仰姚旦状元”。父子的名字同时含有姚湾的地理位置与祖先的信息,会有这么多巧合吗?

mmexport1530503870732.jpg (86.55 KB, 下载次数: 768)

mmexport1530503870732.jpg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8-7-4 10:39: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8-7-4 10:41 编辑
pszyyao 发表于 2018-7-3 06:47
全文完?
双方认识一致?有初步结论。
姚廖新旧谱,有没有姚廖婆的记载,行实或列传?


   全文已完。
   标题是“探讨”,故未敢轻易下结论。虽然参与这次讨论的宗亲已经有了基本的共识,还有待太湖与南昌姚湾宗亲的进一步认可。太湖姚廖家族是一个有2000余宗亲的家族,还需要尊重大部分宗亲的感情。他们的家谱没有发祖婆“廖家奶奶”的具体行传,但是他们对这位奶奶安葬时出现的灵异事情深信不疑,因此他们遵照祖训,传承“姚廖一家”的理念,“本来姓姚,又可以姓廖”,把“姚廖”作为宗族的独特标志。
    姚廖家族已经有了新的理事会,这次讨论还有部分理事没有到场。我也不是姚湾家谱的主事人,有待卿堂老回南昌以后再与姚湾族人沟通。
    今年南昌姚氏的叙谱庆典在姚湾举行,太湖姚廖家族表示一定会派出代表团参加。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2#
 楼主| 发表于 2018-6-30 14:53:1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8-6-30 15:00 编辑

二,“廖姚”?“姚廖”!
        祖源的话题是一个严肃的话题。姚网会员姚大生等宗亲指出,他们这一支姚不存在“入赘”和“抱养”的历史事实,他们不是“廖姚”,而是“姚廖”。他们尊从祖训,认为“姚廖是一家”,“本姓为姚,可以姓姚,也可姓廖”。

mmexport1530151934166.jpg (88.43 KB, 下载次数: 443)

mmexport1530151934166.jpg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3#
 楼主| 发表于 2018-6-30 15:38:07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8-7-2 10:50 编辑

三。“姚廖”是宿松木三公后裔吗?
    与太湖山水相邻的宿松县有一支同样来自江西的姚氏,发祖为木一公及其弟木二、木三、木四。因为家谱记载木三公迁太湖。于是曾有人认为姚廖是木三公后裔。
    木一兄弟是明洪武初期从江西来到宿松,而姚廖的发祖必胜公是明嘉靖11年生人,中间相差了一百多年。并且不存在证据链。研究姚廖家谱的大生,大罕,礼明等宗亲否认了他们是宿松木三公后裔的说法。
    当我与卿堂老第二次来到太湖考察的时候,特意邀请了姚网会员,宿松姚氏宗亲会秘书长姚维平宗亲一道在太湖见面。维平兄退休前是一位中学语文教师,他说,“是就是,不是就不是。应该尊重历史”。

mmexport1530342759534.jpg (51.49 KB, 下载次数: 457)

mmexport1530342759534.jpg

IMG_20180629_104346.jpg (136 KB, 下载次数: 427)

IMG_20180629_104346.jpg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4#
 楼主| 发表于 2018-7-1 12:22:0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8-7-2 22:24 编辑

   四,廖家龙头访古
        太湖县李杜村得名于一个美丽的传说,在这个诗情画意的小山村,相传唐代的两个大诗人李白与杜甫在此住宿了一夜,他们品茶论诗留下了一段佳话。县志上也记载了名人黄庭坚,王阳明等也曾经来过李杜村。
       出李杜村,沿着一段水波辉映的山路,我们来到了一个叫龙头的地方。

IMG_20180629_111512.jpg (88.5 KB, 下载次数: 413)

IMG_20180629_111512.jpg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5#
 楼主| 发表于 2018-7-1 13:37:0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8-7-2 22:21 编辑

     姚氏的祖坟山在一个叫廖家龙头的地方。其实廖家龙头,廖家垅等小地名并不是官名地名,仅仅是当地家谱上存在的约定俗成的叫法。会发宗亲告诉我,当地历史上并没有姓廖的村落,而现今太湖县为数不多的几家散户廖姓与他们毫无关系。那末为什么他们又冠名叫“姚廖”呢?
        第一,他们的发祖婆叫姚廖氏,就埋在这里。当初安葬时还留下了“廖家婆婆重千斤”的故事。
        第二,这条龙脉的中间为段姓,尾部姓毕。在方言中,廖是抛弃,抛开的意思。完整地表达了“抛头”“断腰”“毙尾”的意思,从而把这条强龙降服了。如果不把这条龙的龙头“廖”开,会伤害到当地的居民。既然姚氏的发祖婆姓廖,姚廖是一家。

IMG_20180629_110457.jpg (96.97 KB, 下载次数: 409)

IMG_20180629_110457.jpg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6#
 楼主| 发表于 2018-7-1 13:43:11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8-7-2 22:22 编辑

    光绪年间的家谱规定了凡入册的姚家人无论婚嫁丧等大事一律单姓姚。

IMG_20180629_073944.jpg (88.7 KB, 下载次数: 418)

IMG_20180629_073944.jpg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7#
 楼主| 发表于 2018-7-1 13:46:34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在姚家祖坟地进行了祭拜。

IMG_20180629_102457.jpg (142.83 KB, 下载次数: 439)

IMG_20180629_102457.jpg

IMG_20180629_102417.jpg (143.96 KB, 下载次数: 443)

IMG_20180629_102417.jpg

IMG_20180629_102401.jpg (147.78 KB, 下载次数: 453)

IMG_20180629_102401.jpg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8#
 楼主| 发表于 2018-7-1 13:48:59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我发现了祖坟山的碑刻确定与龙有关。

IMG_20180629_105600.jpg (129.27 KB, 下载次数: 448)

IMG_20180629_105600.jpg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9#
 楼主| 发表于 2018-7-1 13:54:2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姚大罕宗亲曾经在弥陀村上发现了一本民国时期的家谱,姚廖一族才能够汇集在一起,才能够顺利修成家谱。他是这一支姚氏的有功之臣。

IMG_20180629_102603.jpg (144.35 KB, 下载次数: 444)

IMG_20180629_102603.jpg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0#
 楼主| 发表于 2018-7-1 13:55:50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六修的姚廖家谱。

IMG_20180629_074116.jpg (65.45 KB, 下载次数: 452)

IMG_20180629_074116.jpg

IMG_20180629_074525.jpg (74.23 KB, 下载次数: 446)

IMG_20180629_074525.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7-23 02:2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