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1316|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北宋 姚家将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12-4 22:41: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北宋四大将门:杨家将,折家将,种家将,姚家将。


姚家将包括姚宝及其二子姚兕姚麟、孙子姚古和曾孙姚平仲4代武将:
   姚福进→姚宝→姚兕、姚麟→(姚氏子弟)姚古→姚平仲


  北宋,祖父姚福进“以挽强名于秦陇间”,后修筑姚氏堡抵御夏州党项。其父姚宝直接参与宋夏战争,在定川砦之战中为国捐躯。姚兕、姚麟因父亲战死而荫补武职,获得晋身之阶。二人走上从军道路后,在宋夏战场上并立军功,以军功得到升迁,逐步从地方走向中央。之后姚氏子弟继起为将,形成了北宋中后期较有影响力的武将家族。姚兕、姚麟在姚氏家族成员中成就最为突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楼主| 发表于 2022-12-4 22:43:48 | 只看该作者



北宋武将姚兕姚麟研究
西北大学硕士   张波


【摘要】 姚兕、姚麟是北宋中后期在宋夏战争中成长起来的边将,兄弟二人出身于西北地方豪强之家,受当地强悍尚武民风的熏陶,其祖父姚福进“以挽强名于秦陇间”,后修筑姚氏堡抵御夏州党项。其父姚宝直接参与宋夏战争,在定川砦之战中为国捐躯。姚兕、姚麟因父亲战死而荫补武职,获得晋身之阶。二人走上从军道路后,在宋夏战场上并立军功,以军功得到升迁,逐步从地方走向中央。之后姚氏子弟继起为将,形成了北宋中后期较有影响力的武将家族。姚兕、姚麟在姚氏家族成员中成就最为突出,在家族发展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二姚在对夏战争中崛起并带动……。


目录
摘要…………4-5
ABSTRACT…………5-7
绪论…………7-11
一、选题背景…………7
二、研究回顾…………7-10
三、章节安排…………10-11
第一章 姚兕、姚麟的身世背景…………11-19
第一节 “以挽强名于秦陇间”——二姚之祖…………11-15
第二节 “好学知书,长于骑射”——二姚之父…………15-16
第三节 “西北饶武夫”——强武之境…………16-19
第二章 姚兕、姚麟事迹考述…………19-31
第一节 受荫补,继武从军…………19-20
第二节 战沙场,显扬宋夏…………20-27
第三节 掌禁旅,步入庙堂…………27-31
第三章 姚氏将门的发展与北宋中后期武将家族的特点…………31-41
第一节 姚氏子弟继起为将…………31-33
第二节 影响姚氏家族发展的因素…………33-36
第三节 北宋中后期武将家族的特点——以姚氏、种氏为例…………36-41
结语…………41-43
参考文献…………43-4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47-49
致谢…………49


北宋武将姚兕姚麟研究--《西北大学》2016年硕士论文  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697-1017026890.htm



北宋武将姚兕姚麟研究_知网百科  https://xuewen.cnki.net/ArticleC ... p;dbname=CMFD201701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楼主| 发表于 2022-12-5 10:12:15 | 只看该作者



北宋姚家将:
姚福进→姚宝→姚兕、姚麟→(姚氏子弟)姚雄、姚古、姚麟的儿子姚师闵→姚平仲


北宋,祖父姚福进“以挽强名于秦陇间”,后修筑姚氏堡抵御夏州党项。其父姚宝直接参与宋夏战争,在定川砦之战中为国捐躯。姚兕、姚麟因父亲战死而荫补武职,获得晋身之阶。二人走上从军道路后,在宋夏战场上并立军功,以军功得到升迁,逐步从地方走向中央。之后姚氏子弟继起为将,形成了北宋中后期较有影响力的武将家族。姚兕、姚麟在姚氏家族成员中成就最为突出。


北宋 姚家将发祥地——宋代  德顺军陇干城,今 甘肃省静宁县。


那个时候,静宁县出现了一个五世为将、驰骋于宋夏疆场、活跃于军政要地的显赫家族——姚氏将门。


————

甘肃静宁县姚氏将门的兴衰
完颜宗岳 2020-04-11


    甘肃省静宁县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人杰地灵,人才辈出的宝地。这里在宋代叫陇干城,隶属于德顺军管辖,是宋朝对抗西夏的桥头堡垒和军事重地。也就是那个时候,静宁县出现了一个五世为将、驰骋于宋夏疆场、活跃于军政要地的显赫家族——姚氏将门。


姚氏将门的祖籍在五原(今宁夏固原),其奠基人和开创者是姚福(《老学庵笔记》载为“姚福进”,今从《长编》)。按照苏颂撰《陇干姚将军神道碑铭》载:姚福本是五原豪民,家境殷实,精于骑射,羌戎畏服,人称“姚硬弓”。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曹玮知镇戎军(今宁夏固原),听闻姚福之名,于是加以重用,授予四寨民兵巡检的职务。姚福不辱使命,自募子弟兵千余人,大城陇干,在六盘山西拓境四十里,修建姚家堡,加以防守。姚家由此成为陇干人。
【@古歙(四川姚)姚士龙 
你有苏颂撰《陇干姚将军神道碑铭》?谁的《老学庵笔记》?《长编》是什么?
哦,你没苏颂撰《陇干姚将军神道碑铭。那篇文章说事突兀,突然《笔记》和《长编》。莫名其妙。】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楼主| 发表于 2022-12-5 16:46:10 | 只看该作者
pszyyao 发表于 2022-12-5 10:12
北宋姚家将:
姚福进→姚宝→姚兕、姚麟→(姚氏子弟)姚雄、姚古、姚麟的儿子姚师闵→姚平仲




苏颂《苏魏公文集》卷五四.《陇干姚将军神道碑铭》,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第826-827页


南宋陆游《老学庵笔记》

   据《陇干姚将军神道碑铭》记载,姚兕、姚麟兄弟“家世五原人”,其祖父“讳某,少以武健称,其挽强中远,盖有绝于人者,故乡里皆以硬弓目之。”关于姚兕、姚麟祖父的情况,南宋陆游的《老学庵笔记》有一段与之极其类似的记载:“姚福进者,兕、麟之祖也,德顺军人,以挽强名于秦陇间,至今西人谓其族为姚硬弓家。”③从这两段记载来看,《陇干姚将军神道碑铭》并未写明姚兕、姚麟祖父的名字,《老学庵笔记》则明确写出其名为姚福进,对于其乡里的记载,二者也有所不同。关于五原与德顺军的关系,姑且在后面讨论,此处先来考察姚兕、姚麟祖父的名字。
   苏颂在撰写姚宝的神道碑时有一段很明确的话来叙说此碑的撰写缘起:时予适与英州同使临潢,每接绪谈,必及先世,因得详其本末,遂揭辞于螭石云。④

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5#
发表于 2022-12-6 17:49:32 | 只看该作者
姚兕(si ,生卒年不详) 字武之,京兆三原(今陕西省三原县)人, [1] 。其父名姚宝
姚兕门荫入仕,右班殿直,授环庆路(今甘肃庆阳)巡检。在与西夏军队的战斗中,曾经一箭射杀其先锋官,使敌军大败。宋神宗听说后,召姚兕觐见,试以骑射,每次都射中目标。神宗十分满意,御赐银枪袍带,并升迁姚兕为环庆路都监,到富延、泾原(今甘肃平凉)等地任职。协同攻打河州(今甘肃临夏)时,巧用“围魏救赵”之计,解除河州之围。在攻打交趾中,屡建战功,拜通州(今达川、南通等地)团练使,卒于任上。
酷爱兵法、书法、至老不废。

宋史卷三百四十九列传第一百八
姚兕,字武之,三原人。父宝,战死定川,兕补右班殿直,为环庆巡检。与夏人战,一矢毙其酋,众溃,因乘之,遂破兰浪。敌大举寇边,诸砦皆受围。兕时驻荔原堡,先羌未至,据险张疑兵,伺便辄出。有悍酋临阵甚武,兕前射中其目,斩首还,一军欢呼。明日,来攻益急,兕手射数百人,裂指流血。又遣子雄引壮骑驰掩其后,所向必克。敌度不可破,乃退攻大顺城。兕复往救,转斗三日,凡斩级数千,卒全二城。庆军叛,兕以亲兵守西关,盗众不得入而奔。兕追及,下马与语,皆感泣罗拜,誓无复为乱。
神宗闻其名,召入觐,试以骑射,屡中的,赐银枪、袍带。迁为路都监,徙鄜延、泾原。从攻河州,飞矢贯耳,战益力。河州既得,又为鬼章所围,兕曰:“解围之法,当攻其所必救。”乃往击陇宗,围遂解。累迁皇城使,进钤辖。从
攻交阯有功,领雅州刺史。破乞弟,领忠州团练使,进副总管,迁东上阁门使,徙熙河。与种谊合兵讨鬼章于洮州,破六逋宗城,夜断浮桥,援兵不得度,遂擒鬼章。真拜通州团练使。卒于鄜延总管,赠忠州防御使。兕幼失父,事母孝,凡图画器用,皆刻“仇雠未报”字。力学兵法,老不废书,尤喜颜真卿翰墨,曰:“吾慕其人耳。”


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6#
发表于 2022-12-6 17:50:13 | 只看该作者
姚麟,字君瑞,兄兕攻河州时,俱在兵间。中矢透骨,镞留不去,以强弩出之,笑语自若。积功至皇城使,为秦凤路副总管。从李宪讨生羌,擒泠鸡朴。再转东上阁门使、英州刺史。元丰西讨,以泾原副总管从刘昌祚出战,胜于磨<口移>隘。转战向鸣沙,趋灵州,而高遵裕败还,降为皇城使、永兴军路钤辖,复为泾原副总管。夏人修贡,且乞兰会壤土,麟言:“夏人囚其主,王师是征。今秉常不废,即为顺命,可因以息兵矣。独兰会不可与。愿戒将帅饬边备,示进讨之形,以绝其望。”从之。督诸将讨堪哥平,经略使卢秉上其功状,赐金帛六百。
元祐初,擢成州团练使、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历步军殿前都虞候、步军马军副都指挥使。绍圣三年,以建武军节度观察留后出知渭州。安焘请留之,曾布曰:“臣尝访麟御边之策及熙河疆域,俱不能知。愿加敕儆,使之尽力。”韩忠彦曰:“奏对语言,非所以责此辈。”哲宗乃留麟不遣。寻拜武康军节度使、殿前副都指挥使。王赡取青唐,麟以为朝廷讨伐方息肩,奈何复生此大患。已而赡果败。徽宗立,进都指挥使,节度建雄、定武军,检校司徒。卒,帝诣其第临奠,赠开府仪同三司
麟为将沈毅持重,不少纵舍。宿卫士尝犯法,诏释之,麟杖之于庭而后请拒诏之罪,故所至肃然。

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7#
发表于 2022-12-6 17:51:25 | 只看该作者
姚尚明 发表于 2022-12-6 17:49
姚兕(si ,生卒年不详) 字武之,京兆三原(今陕西省三原县)人, [1] 。其父名姚宝
姚兕门荫入仕,右班 ...

姚兕(si子雄、古。
姚雄,字毅夫,少勇鸷有谋,年十八即佐父征伐。从讨金汤,以百骑先登夺隘,又成荔原之功。韩绛荐其材,阅试延和殿。安南、泸川之役,皆在军行。历泾原、秦凤将,驻甘谷城,知通远镇戎军、岷州,官累左骐骥使。绍圣中,渭帅章楶城平夏,雄部熙河兵策援,夏人倾国来,与之鏖斗,流矢注肩,战罙厉,贼引却,追蹑大破之,斩首三千级,俘虏数万。先五日,折可适败于没烟,士气方沮,雄贾勇得隽,诸道始得并力。城成,擢东上阁门使、秦州刺史。翌年,虏攻平夏,势锐甚,城几不守。雄与弟古合兵却之。徙知会州,领熙河钤辖。王赡略地青唐,羌人攻湟、鄯,诏雄与苗履援之。邈川方急,雄适至,羌望见尘起,惊而溃。围既解,遂趋鄯州,履后期乃至,赡言兰溪宗有遗寇,宜悉荡平之。履即往,雄谏不听,戒所部严备以待。俄而履师退,贼追及,雄整众迎击,破之,献馘二千。哲宗遣中使持诏劳问,徙河州。种朴战没,王赡军陷敌中,雄自鄯至湟,四战皆捷,拔出之。遂筑安乡关,夹河立堡,以护浮梁,通湟水漕运,商旅负贩入湟者,始络绎于道。加复州防御使。建中靖国初,议弃湟州,诏访雄利害。雄以为可弃,遂以赐赵怀德,徙雄知熙州,进华州观察使。蔡京用王厚复河湟,治弃地罪,停雄官,光州居住。三年,得自便。后论为责轻,复窜金州。次年,乃听归。高永年死,西宁诸戍阻绝,起雄权经略熙河、安辑复新边使。知沧州,加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复为熙州,迁安德军节度观察留后、步军副都指挥使,拜武康军节度使。召诣阙,为中太一宫使。引疾纳节钺,改左金吾卫上将军,又以武康节知熙州。熙河十八年间更十六帅,唯雄三至,凡六年。未几,以检校司空、奉宁军节度使致仕。卒,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武宪。
姚古:亦以边功,官累熙河经略。靖康元年,金兵逼京城,古与秦凤经略种师中及折彦质、折可求等俱勒兵勤王。时朝命种师道为京畿、河北路制置使,趣召之,师道与古子平仲先已率兵入卫。钦宗拜师道同知枢密院、宣抚京畿、河北、河东,平仲为都统制。上方倚师道等却敌,而种氏、姚氏素为山西巨室,两家子弟各不相下。平仲恐功独归种氏,忌之,乃以士不得速战为言,欲夜劫斡离不营。谋泄,反为所败。既而议和,金兵退,诏古与种师中折彦质、范琼等领兵十余万护送之。粘罕陷隆德府,以古为河东制置,种师中副之。古总兵援太原,师中援中山、河间诸郡。粘罕围太原,内外不相通。古进兵复隆德府、威胜军,厄南北关,与金人战,互有胜负。太原围不解,诏古与师中掎角,师中进次平定军,乘胜复寿阳、榆次等县。朝廷数遣使趣战,师中约古及张灏两军齐进,而二人失期不至。师中回趋榆次,兵败而死。金人进兵迎古,遇于盘陀,古兵溃,退保隆德。诏以解潜代之。古之屯威胜军也,帐下统制官焦安节妄传寇至以动军情,既又劝古遁去,故两郡皆溃。李纲召安节,斩于琼林苑。中丞陈过庭奏古罪不可恕,诏安置广州。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楼主| 发表于 2022-12-6 18:19:47 | 只看该作者
姚尚明 发表于 2022-12-6 17:51
姚兕(si )子雄、古。
姚雄,字毅夫,少勇鸷有谋,年十八即佐父征伐。从讨金汤,以百骑先登夺隘,又成 ...


      7#帖的来源?


        靖康元年,金兵逼京城,古与秦凤经略种师中及折彦质、折可求等俱勒兵勤王。时朝命种师道为京畿、河北路制置使,趣召之,师道与古子平仲先已率兵入卫。
      钦宗拜师道同知枢密院、宣抚京畿、河北、河东,平仲为都统制。上方倚师道等却敌,而种氏、姚氏素为山西巨室,两家子弟各不相下。平仲恐功独归种氏,忌之,乃以士不得速战为言,欲夜劫斡离不营。谋泄,反为所败。既而议和,金兵退,诏古与种师中折彦质、范琼等领兵十余万护送之。
      粘罕陷隆德府,以古为河东制置,种师中副之。古总兵援太原,师中援中山、河间诸郡。粘罕围太原,内外不相通。古进兵复隆德府、威胜军,厄南北关,与金人战,互有胜负。太原围不解,诏古与师中掎角,师中进次平定军,乘胜复寿阳、榆次等县。
     朝廷数遣使趣战,师中约古及张灏两军齐进,而二人失期不至。师中回趋榆次,兵败而死。金人进兵迎古,遇于盘陀,古兵溃,退保隆德。诏以解潜代之。古之屯威胜军也,帐下统制官焦安节妄传寇至以动军情,既又劝古遁去,故两郡皆溃。李纲召安节,斩于琼林苑。中丞陈过庭奏古罪不可恕,诏安置广州。


    靖康元年,金兵逼京城,古与秦凤经略种师中及折彦质、折可求等俱勒兵勤王。—— 靖康之难,三将门出兵勤王、
    种氏、姚氏素为山西巨室——有人讲姚家将的发祥地是今甘肃静宁县(陇干府)。那时今甘肃静宁县属山西地域?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楼主| 发表于 2022-12-7 09:22:55 | 只看该作者
姚尚明 发表于 2022-12-6 17:51
姚兕(si )子雄、古。
姚雄,字毅夫,少勇鸷有谋,年十八即佐父征伐。从讨金汤,以百骑先登夺隘,又成 ...



陇干姚将军神道碑铭(9页
见:四库全书 苏魏公文集  卷五四

陇干姚将军神道碑铭(北宋姚家将姚兕
也见:http://www.yaogens.cn/portal/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41657&extra=&_dsign=0b49a1dc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8-10 06:2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