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4600|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抗战时期的河南四害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61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5-3 21:08: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抗战时期的河南四害
2 G' U, b" v( k5 u5 p1 u6 P1 i; G& t' S, v/ q1 T4 V) E. S
“屋漏偏遭连阴雨。”正当民族决战空前残酷之际,一场旷日持久的特大干旱,夹杂着蝗灾、水灾汹涌而来,横扫了黄河中下游两岸的广大地区,华北遭遇数十年未有的大旱奇荒。天灾战祸,交相煎迫,把这片苦难深重的土地变成了一座人间地狱。1942年至1943年,河南有300万人因饥饿而死……
, T' P& `: R" X* q0 G  1942年~1943年处于抗日前线的河南在不断遭到战祸的同时,还遭到一场巨大的天
$ j2 D9 p, Z/ f4 O# F6 y' z
0 A5 L' P$ B, D4 J- z  V$ Y% O, y; t1 a- c" c4 y. W3 k& B. K, j
灾和人祸,“水旱蝗汤”四大灾害轮番袭击中原地区的110个县。1938年黄河扒口造成的水灾后患继续侵害着黄泛区灾民。1942年全国性大旱,其中河南受害最重,先是几个月滴雨未下,再就是漫天的蝗虫。那时蝗虫非常之多,落在树上把树枝都压弯了,等蝗虫飞走,树叶被蚕食殆尽,光秃秃的如同死树。旱灾和蝗虫使得河南中部、南部一带赤地千里,庄稼绝收,大批灾民背井离乡、卖儿卖女,以草根树皮充饥,仅河南省就饿死300万人,濒临死亡等待救济者超过1500万人,另有300 万人西出潼关做流民,沿途饿死、病死、扒火车挤踩摔(天冷手僵从车顶上摔下来)轧而死者无数。
+ R) P* t" Q" v" {3 g; b3 ?  这场灾害本来不该死这么多人,可是当发生灾害的时候,日军进攻河南,对根据地频繁“扫荡”,同时进行残酷的经济封锁和屠杀,加上国民党在河南的驻军汤恩伯部收编的土匪较多,军纪败坏,对国统区百姓烧杀抢掠,河南百姓“卖子女无人要,自己的年轻老婆或十五六岁的女儿,都驮到驴上到漯河、界首那些贩人的市场卖为娼妓。卖一口人,买不回四斗粮食。”7 A9 p, M8 O/ g, \2 T" D& B' d) ^
  刘震云在他的作品《温故1942》中披露,在他的家乡延津县,上岁数老人提起1942年,仍然不堪回首。“飞蚂蚱那一年,一个村饿死几十口。”“别提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三十一年坏得很!”刘震云的二姥娘、三姥娘都做了流民,二姥爷、三妗子都饿死在路上。姥姥同村的郭有运,逃难中因卖小女儿为老母亲看病,与老婆大打一场;老娘最终还是病死了;大女儿害天花死在洛阳教会的慈善院;扒火车去潼关,儿子掉到车轮下被轧死。等到了陕西,全家六口只剩老婆和他,给人家放羊。不久老婆又被人拐跑,下落不明。郭有运命大,至今健在。回忆起往事,他说:“早知道一家人这个下场,哪用逃难啊,在家等死一家人死在一起也比这强。”0 S8 e' s+ ?- @) J8 Y$ r+ P
  【水灾】4 p: ~# H, |$ y- Z! J0 ]
  1938年6月9日,为阻止侵华日军西进,蒋介石采取“以水代兵”的办法,下令扒开花园口,黄河水汹涌而出,一泻千里,水到之处,尽成泽国……从此,地理书上就多了一个象征苦难的地理名词:“黄泛区”。滔滔黄河向东南倾泻,分两股借道淮河入海。河南、安徽、江苏三省44个县市遍地洪水,1250万人受灾,89万人死于非命。其中河南省受害最为严重,21个县市、900多万亩耕地被淹,47万人死亡。国民党军队扒开花园口后,黄河泛滥形成的河道成了军事分界线,东面是沦陷区,西面为国民党控制区。其后数年,日军和国民党河南守军均多次采取扒堤阻击对方,泛滥的洪水持续危害河南百姓多年。1947年黄河回归故道时,中牟、尉氏、通许、扶沟、西华、商水6县的人口总数只有受灾前的38%。
0 _  d- @, k+ u7 ]- z  解放前,国民党的报纸曾这样描写黄泛区:黄河浊流遗留下来的大量黄沙,厚达一二米到三四米,在有些省份,完全埋没了田园、村舍、道路,淤塞了水井、河道。大地上,沙岗起伏,野草丛生;天空,黄沙飞扬,蝗虫蔽日。间或看到三三两两的灾民,栖息在沙荒盐碱窝里……9 ~; W( Q, m) K8 z
  【旱灾】
8 w0 }. U8 F6 ~- V  据新密档案馆档案记载:1942年大旱,人以黏土、树皮充饥,全县饿死3万多人,逃荒要饭、背井离乡者达 15万人之多。蝗灾来临,蔽天布野,禾稼尽伤,收成绝望。疫病时有发生,许多人恶病染身,死于非命。  M* b: @+ j: u) U! R+ J) b
  【蝗灾】
+ Q+ [; @" @/ M0 J  T* Q0 j  据新乡档案馆记载,“1942年8月,蝗虫蔓延获嘉、辉县,遮天蔽日,方圆数十里,落地二三寸厚,数时禾苗叶茎尽被吃光。”
6 H6 i/ P: w. p4 M3 ~) U4 b4 h' o  【汤灾】
  m( c& D4 a! M+ a& Z5 O" m  当时有民谣一则:“河南四荒,水旱蝗汤”。- Z: ~& B  M) D4 C
  抗战爆发后,汤恩伯曾多次率部给日军以沉重打击,但抗日战争后期,汤恩伯主政河南,不断制造摩擦事件,经常袭击八路军和新四军。河南本地自民国起盛产的就是土匪,不但多如牛毛,还剿不胜剿,这些土匪人称“趟将”,汤恩伯到任后就大肆收编土匪,扩充地方武装,但这些武装祸害老百姓却一套一套的。有一次,汤恩伯到村子里视察,一进门就看一家人一起裹在一床被子里,上去一问原来连衣服都被士兵抢光了,汤恩伯当即毙了两个连长,可汤部还是军风日坏。汤本部人马如此,那些地方武装更是打着汤的旗号胡作非为,鱼肉乡民,欺压百姓,以至到最后汤恩伯所部被河南人称为和水、旱、蝗并列的四害之一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433 天

连续签到: 20 天

[LV.9]二品侍郎

2#
发表于 2011-4-12 11:01:25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签到天数: 2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七品知县

3#
发表于 2011-4-13 06:14:57 | 只看该作者
长知识啊!!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发表于 2011-4-24 08:23:02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我们这一代人,仅仅能从父辈口中得知一星半点关于1959年的大饥荒。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2-7-14 16:27:26 | 只看该作者
“河南四荒,水旱蝗汤”。够惨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7-31 10:5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