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J1 ~% z$ @! z& z9 S0 X 明朝皇帝朱元璋统一中国后,由于元末战乱不堪,江北荒芜人烟。为了开发江北,明朝遂从江南抽丁派户移民江北。苏州阊门民众姚文位列其中,便携带家眷迁至高邮湖西菱塘龚涧村,从事农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安定的农家生活。
. U1 r; T8 X/ `6 u# W 姚文的第四代孙姚恕,从小聪颖好学,禀赋过人,品学兼优,到了35岁左右,在嘉靖年间,一举考中进士。喜讯传来,轰动了土山脚下的小山村,一时传为美谈。
4 H' Z& `2 c" S" Q% Z* \ 姚恕品德高尚,40多岁时被当朝任命为宛平县令(今卢沟桥附近有宛平城址)。他为政廉洁,匡扶正义,深受民众爱戴。据传当地一个村寨里有个恶霸,为非作歹,欺压民众,当地民众恨之入骨,怒不敢言。一天,一名贩运丝绸的商人带着丝绸到北京销售,路过村寨时,恶霸见财起黑心,指使打手进行抢劫。商人极力反抗,被打得遍体鳞伤。打手抢走财物后,还丢下一句:“你有本事拿砖头砸天去吧!”商人一纸诉状,把恶霸告到宛平县衙。姚恕带着衙役,到恶棍所在村寨走访。一提恶霸臭名,民怨沸腾,纷纷揭露恶霸种种丑恶行径。
9 X9 Z) \4 S( z 一日宛平县令升堂,对被告恶霸进行审讯,原告商人和民众受害者,列举事实控诉恶霸罪行,恶霸无法抵赖,无言以对,不时掉下几滴眼泪。县令说:“旱年雨事少,刁人眼泪多。”最后宣判结果,将恶霸打下牢狱,群众无不拍手称快。; E4 W9 m, A. F
由于姚恕政绩卓越,后被擢升为山东府尹。直到年迈退休,回到菱塘龚涧村。但他不买良田,不建豪宅,只是乐田园,度晚年。
: S* d! S. X6 s) V( X8 [ 姚恕退休在家做了两件事:
4 x( o( D8 J& e) d n+ K% H 一是修家谱,以纪念祖先,荫及子孙。谱中明确提出:“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仪相交,患难相恤。”为人要做到:“不以强凌弱,不以众欺寡,不以有笑无,不以富骄贫,不以盛衰而亲疏。”对今天仍有现实的教育意义。
; J7 P2 ?7 w7 X/ o 二是建祠堂。姚恕在龚涧村建立了姚氏谱胤宗祠。提出:“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要求在每年清明祭祖时,上敬祖宗之灵下,下度品德于子孙。祠堂几经修缮,解放后还有两进两厢八九间瓦房。后祠堂被拆掉,建起了龚家小学。姚恕后代遍布高邮市、天长市10多个乡镇,有几百户数千人。 文 胡德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