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姚氏百世源流考(上卷)二卷 (清)姚振宗
5 S% G7 w5 d0 G: I全文阅读:http://www.yaogens.cn/club/photo/show.php?itemid=56( H; ]2 P7 f; ?: ]9 V. O" r" V
" n0 Y( u! F7 @: n
/ V# h" t; l8 z# s1 T J
姚氏百世源流考(下卷)二卷 (清)姚振宗
8 Y1 h1 f# f+ c' n全文阅读:http://www.yaogens.cn/club/photo/show.php?itemid=57
1 g& C& {& D: ]! F1 g5 Q! {( Q. U' _0 [, [; k9 p5 m1 C
0 \ r; N2 M% q" l% j& S1 ~6 ]8 a: ?
题 名: | 姚氏百世源流考二卷(上卷) | 卷 数: | 二卷 | 修撰者: | (清)姚振宗 | 版本年: | 清光緒三十年(1904) | 版 本: | 木活字本 | | | 谱籍地: | 中國 | 堂 号: | 快閣 | | | 始 祖: | 爲帝舜重華 | 始迁祖: | | | | 收藏地: | 國圖;上海圖 | 6 G3 y% f' C, c3 h1 _
/ }: J% K _4 @3 O6 I4 n* Z1 Z姚振宗(1842年-1906年),字海槎、金生,清代会稽(绍兴陶家堰)人。 藏书家姚仰云之子。其先世出自吴兴。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生于会稽,自幼好学,终生隐居著述,对历代正史《艺文志》和《经籍志》加以补撰、补注。光绪三十二年七月六日卒。著有《汉书艺文志拾补》、《汉书艺文志条理》、《后汉艺文志》等。
/ F# d& i5 _" r% Z+ }5 z 姚振宗
2 C7 F7 _4 Y5 P+ i- I7 \0 P姚振宗出身书香门第,官宦之家,祖父姚舜辉,湖北潜江县典史;父姚仰云,字秋墅,清咸丰间以道员总司江北粮台。振宗少年即好读书,博览群书,考究学问,常询父旧事佚闻。咸丰十一年(1861),太平军进袭浙东,仓皇奉祖母避地江北,先后到江苏泰州、兴化、扬州等官所侍父6年之久,深受家学熏陶。他的父亲雅嗜典籍,尝从邵伯购得善本书千种,载归绍兴,不幸毁于兵乱。劫后复事搜求,所获益多。1867年(同治六年),其父姚仰云于扬州建造狮石山房,收藏大量古籍,分甲乙等部藏书于室,令姚振宗以四部分类,厘订书目,自此开始目录学研究。1869年(同治八年),父殁扬州,举家重返绍兴鉴湖快阁,专攻目录学。自念不为世用,益发愤读书,恣览群书,博稽书目,深究考证;融目录学、校勘学、考证学为一体。其后又从味经堂书肆借得常熟毛氏《汲古阁刻书目》,因念毛氏旧藏多人间秘册,“自群经十七史到诗词典本、唐宋金元别集、稗官小说,靡不择要发雕,嘉惠儒林”,但其图书目录杂糅多伪漏,误人非浅,因而重为厘订,以《毛氏汲古阁刻书目录》所刊十三经、十七史,仿四库书目,第其先后,别编《汲古阁刊书目录》2卷。黄氏荛圃《士礼居丛书目》中,《百宋一廛赋》后有《百宋一廛书录》不载卷数,乃就其所载,为之分别辑出,以四部为元部居,成《百宋一廛目》1卷。1882年(光绪八年),辑成《师石山房书录》31卷,著录图书3200多种,6万多卷。1884年(光绪十年),应乡友陶方琦之邀,编修《湖北通志》,分编艺文志部。1885年(光绪十一年),编完《湖北艺文志》14卷。自此,更穷研前人著作,成《汉书艺文志拾补》、《汉书艺文志条理》、《隋书经籍志考证》、《后汉艺文志》、《三国艺文志》。仰契前儒,下启后学,终成目录学大师。1887年(光绪十三年)后,撰成《快阁狮石山房丛书》74卷,20万言。一生好古敏求,置心于书,而不屑举业,晚年在故乡购地筑庐。后因筹饷之功拔两淮运判。赐四品衔而终老。 姚振宗对目录学的主要贡献,是在于他对历代正史艺文志和经籍志的补撰、补注。他根据正史艺文志、列传,参考旧目录和相关资料,“竭十余年之心力”,完成了《汉书艺文志拾补》6卷、 《汉书艺文志条理》8卷、《后汉艺文志》4卷、《三国艺文志》4卷、《隋书经籍志考证》52 卷及《七略别录佚文》一卷和《七略佚文》一卷等七种目录学著作。 光绪二十七年(1901),姚振宗手编以上七种目录学著作,名曰《快阁狮石山房丛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