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歙县渔梁镇有姚族——歙南武担姚,先祖来自四川成都武担,故有“歙南四川姚”之称。 歙南武担姚祠堂,不只渔梁上下门姚氏2祠堂,还有离渔梁不远的深渡凤池姚祠堂,也叫 “ 歙南深渡四川姚”祠堂。由于建新安江水库, 深渡凤池姚祠堂也没了,今在凤池岛边刻石立了纪念碑。
对歙南武担姚祠堂编号
YC皖017、歙县徽城镇渔梁上中下门姚氏思德姚公祠 联系人姚士龙——思德姚公祠,清末建。今,渔梁上门姚公祠承泽堂仅剩一地基,渔梁下门姚公祠尚在。联系人渔梁上门姚士龙。 YC皖00*2、歙县深渡镇凤池姚氏原有2祠堂,不存,早在新安江水库水下。今只立有祠堂遗址纪念碑。
(歙南武担姚族谱)《居记略》 城南二里许,有村曰“渔梁”,人肩摩、车毂击、帆樯如林立,为歙之一镇也。居民以姚氏为多,分上下两门,中间隔姚家巷,下门曰“云山”、上门曰“凤池”,皆承祖懒翁命名之,意义“凤池”地域得居村之中心。 山水钟英,尤扰雅致,为绘是图,登诸谱册,俾吾族披览,有以渐化其情性与气质。图中有八景,谱得以所见所闻者记之。【尧曰:“ 懒翁”即是元末明初之姚琏,紫阳书院山长,号“ 懒翁”,世人称“ 凤池先生”】 渔梁汇三河之水注入歙浦,水清沙白、鱼游能数,高人奇士往往垂钓其间,谓之“渔梁钓隐”。 其下有“仙渡”,相传唐刺史先渡马去,杳然空望,后之过此桥者犹必驻足怀想,则为“望仙望古"。其南岸高山即朱子读书处,灵秀特异,每当暮烟朝雨最好画图,因曰“紫阳烟雨”。东为新安第一关,上有泉从石罅出,白如米泔,饮之能解躁,古建一刹曰“白水寺”,晴日烟浮横拕如练,是谓“白水晴岚”。且对望紫阳余脉尚能迴护,顶平壁峭如井,然名龙井山,上建“禹王阁”,意者为镇龙欤!上覆奇葩时闻馥郁,是为“龙井花香”。西望鸟聊满山苍翠是佳气也,春夏之交树叶繁茂则环抱焉,无限清幽,故曰“鸟聊翠拥”。鸟聊对照为披云峰,顶出云,去来无定,落日之际影倒渔滨则婆裟可爱,此“披云峰影”,当作活泼泼。观披云峰底为碎月滩,其滩平浅、其声清扬,月光照之如玉层而滔滔不竭,此为“碎月滩声”。正可以砭俗耳,因是记之,愿族人共知其意。【尧曰:用红字表示渔梁八景名称】 一、渔梁钓隐:把钓无关繋,奚如歳月流。依岩是实地,稳胜浪扁舟。淂酒豪吟后,何夸公与侯。 二、紫阳烟雨:巍巍朱子峰,挺挺植嘉樹。香氣撥人裾。半空若烟霧,不是雲催詩。恍惚疑山暮。 三、白水晴岚:决决白玉流,雲静山横練。佳致四時幽,登臨如婉孌,每欲沁詩脬,佳哉来面面。: t# [! I, [' c) C0 t/ K 四、龙井花香:鼟窟有龍濳,自與流泉異。竒葩门三覆之,不聞腥風至。願得此中蟠,領盡衆香意。 五、望仙望古:斯人不可作,遺蹟尚如故。那識無底舟,翻是馬先渡。只今有此桥,誰能恩曕顧。 六、鸟聊翠拥:兹山有佳氣,苍翠環如攻。連雲金碧起,隔水更無穹。愛聽流鶯晓,啼破緣陰濃。 七、披云峰影:靉靆出山頂,繁陰鋪满地。倒流影婆娑,落日何所置。蟾光又送来,出没原無意。 八、碎月滩声:滉漾蟾光碎,都成金屑聲。终宵流不去,雖碎勿復驚。高眠北窗下,俗耳砭以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