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11530|回复: 4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请安徽凤阳的廷明宗亲关注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6-1 21:50: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3-6-2 21:08 编辑 & P, B! v" N2 x4 c- K7 u

' Z- B/ X7 Z3 @* l$ O               请安徽凤阳的廷明宗亲关注
# ~7 u$ R+ A# G' T      凤阳的廷玉明宗亲反复发帖,可见其寻根问祖之心切。多位南昌宗亲一直在关注,我查阅了南昌家谱,发现这样一条线索,供您参考。4 I: ?0 q1 n! Z# o2 u
      南昌花门族的发祖叫元采,谱上没有记载他的字,号,客凤阳府,生于明朝成化十年,【1475】葬凤阳。妻凤阳府新城张千户女。子,三。兄弟三人俱随父亲寓凤阳,后无稽。- z% h. j! T/ |9 i
       家谱上反映,元采的儿子三人,其中的老大的儿子自成,生于明朝嘉靖45年,【1567】。死于天启3年。葬蜀溪昙智寺南社,会岗。这个老大的儿子回到了南昌,从此繁衍了南昌花门一族。
( [8 z. v% @5 z9 N      南昌家谱没有交代元采去凤阳的原因,只是第三代有一个儿子回到南昌。元采以上的几辈需要南昌三卿团仔细分析。$ \7 [0 Y/ I) D) k+ C0 ~7 {# p. }
       元采的三个儿子都没有记载出身等信息,说明他们远离了南昌,从此失去了联系。) }  X' [  z2 [9 i, ?' V& D; l
       另外,我发现,竹林团明朝时,‘用’字辈比较多,也有同名的,但是分析不出与凤阳的关系。
/ {3 h6 F, O- T7 u. o8 L       请您关注上诉的信息,尤其是先辈生活的时间和蜀溪这几个地名。也请南昌三卿团及南昌其他宗亲关注此帖!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198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2#
发表于 2013-6-1 23:27:45 | 只看该作者

按照我的分析姚珂斗生于1505年,而姚元采生于1475年,姚元采比姚珂斗大30岁,我们先假设姚珂斗是姚元采三个儿子中的一个。那么姚元采大儿子的儿子,也就是姚元采的孙子姚自成,即南昌花门姚的始祖,应该就和我族的三世祖姚性融、姚性灵、姚性惺、姚贞献、姚贞休、姚贞度是堂兄弟。这样分析从理论上不知道能不能站得住脚,还需进一步考证,请南昌三卿帮忙先注意一下,我争取下周去南昌,再进一步对谱。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发表于 2013-6-2 09:30:22 | 只看该作者
计算世代是用族中的平均世代算的,比如,你族中最大辈17代,最小辈21代,那平均就是17十21的平均数19代,然后是每代28年左右计算比较准,世代数越多越准,我试过,你也试试看? ,按这个推算,也许珂斗公的出生年月要早一点。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发表于 2013-6-2 10:25:5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3# 姚克保
0 j+ U+ m* d3 u* }
2 p+ u9 i0 Z4 _) M$ Z5 C5 i, m  e
( N( S/ l4 z$ n8 X    克保兄,有想法和算法,好。
1 F, I6 u' Q6 x! @# |$ `& G+ S    常数28可能偏小。对于我潮阳姚氏,30虽偏小,却比较接近。

签到天数: 59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5#
发表于 2013-6-2 11:56:41 | 只看该作者
按照我的分析姚珂斗生于1505年,而姚元采生于1475年,姚元采比姚珂斗大30岁,我们先假设姚珂斗是姚元采三个 ...2 l8 A% x3 J& c! D
姚廷明 发表于 2013-6-1 23:27

3 x2 [; B, g$ [8 f  c- o# Z% h; L! ^8 M& h; t1 D: ?: t! i8 \: c
欢迎廷明及凤阳宗亲来南昌访问.# M/ Y3 y4 g, Z9 t1 E
关于族谱之事.2011年在萍乡会议就探讨过.直至现在我们都还在探索中.7 J% U! C: Z- N9 `) e8 C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6#
 楼主| 发表于 2013-6-2 15:35: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3-6-2 17:26 编辑
2 J8 ^+ Q& F3 ^2 t& t# c$ G8 W. D3 l- ^4 f' _; `
回复 2# 姚廷明 . n  j0 K  p% w0 ~; T8 V

! [- I1 {" W2 t+ a
/ N1 @" F  ~( w9 k       你们从发祖到现在20代?我算了一下,花门族到现在共18代。因为花门的发祖自成是一个人只身从凤阳回南昌的,少于你们一,二代人也是正常的,合理的。( ~) N0 T! X0 x' P. `
       我查了一下花门族祖上的资料,发现了这样的信息。花门族属于斗门的后屋房,这个房的特点是,从事中医的比较多,外出的也比较多。姚明明家族就是这一房的,他的先祖在河北直隶行医一直到宣统时才回到南昌。现在这一房依然有许多宗亲在安徽,江苏,山东各地。花门的祖先开始并不在凤阳,而是在扬州,时间不长。家谱记载从元采开始到了凤阳府,之后,他的一个孙子回到南昌,从此繁衍了花门族。他们和斗门的关系是确定无疑的。! K5 f0 n% ]4 L& b6 ]
      今天上午,我又认真查阅了花门的房谱。也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信息。花门族回到南昌后,应该在1529年第二届修谱就与1404年的谱衔接了,丝毫不差,字派完全按照标准的南昌40字。1891年第13届修谱时,一位家人竟将收集到的族人修谱费用,拿去赌博输光了,从此逃离了家族。1929年14届修谱时又因为别的原因没有参加斗门的修谱,直到1995年才有158位宗亲入谱。这算是一点家丑吧。在宗亲面前扬一扬无妨的。当然,这是后话。

签到天数: 173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7]四品道员

7#
发表于 2013-6-2 15:43:39 | 只看该作者
绍玄贤侄为省内外南昌姚氏宗亲认祖归宗四处奔走,寻找资料,精神可佳.务实的工作态度值得赞扬。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8#
 楼主| 发表于 2013-6-2 16:35: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3-6-2 17:19 编辑 9 a% T, E0 M3 {( X: c
2 o8 ]+ z4 J/ b. ]: w
回复 6# 姚绍弦
" C' _; ~: N6 S4 p6 `/ _( X6 @+ Y( N' F9 ?: ?8 T

. n* m+ E% v8 [& c6 k9 c: z       斗门后屋房的发祖我也研究了,这个仕德公在家乡兴办小学,供姚家子弟学习,他与弟弟不仅修了姚氏家谱,南昌县志也参与修了,应该是当时德高望重之人。大量的人有文化,从事中医,所以,这个后屋房大量外出就不奇怪了。- l3 c6 Z* T5 \4 Z2 t' T
       我也发现,他们外出的时间,几乎都是洪武时期。在姓名和家谱的谱头里,有一种‘避祸’的习惯。我仔细研究了你们的谱头与家谱字派的涵义,也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玄机’。
$ g9 u& N4 v. }! {       姚珂斗,珂,是美丽的玉,玉要琢才会发光。斗,就可以理解是老家斗门了。他的儿子叫松,枝。有趣!柯柳发枝,不忘老家。历史上许多人起名都有这样的含义。关键是字派中有个‘三’,我感觉到了‘玄机’,于是我用三字断句,发现这样有趣的事情。前面南昌字派是‘仕,志,用。’你们反过来三字,‘用,志,世,’还有些句,用三字断句也有趣,只是我没有看到你们完整的字派,不好分析下去,权当文字游戏。
# n' V, ~6 B* E      斗门二字,繁体字是:鬥門,现代的人不学习繁体字,十有八九分不清。很容易把斗门读成,斗斗或者门门,显然斗斗和门门不是一个地名。门看上去又像口。你们家谱写成斗口,就不难理解了。南昌历史上叫豫章,有宋以来,只有一家姚,别无分店。斗山与斗门相连,斗山人说自己是斗门人,不错的。斗门人亲切地称呼他们是山里人,确实就是一个小山坡,我看,高不过20米。南昌姚氏从来不会因为称呼,或者谁大谁小闹矛盾。大家姓姚,都是一家,几百年来其乐融融。

签到天数: 16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9#
 楼主| 发表于 2013-6-2 17:02: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绍弦 于 2013-6-2 17:03 编辑
* X$ d; B9 ^. f1 v6 ~2 l# s; ~, b* Q8 [9 e$ _7 X/ K
回复 8# 姚绍弦 ' y- T5 Q7 Y2 u- L2 a% o* W

7 N1 v& `! j7 R! {9 H0 p! @+ i4 U
' C9 F' ^+ c  P+ W        你们的字派里有南昌字派的元素,这是显然的。但是为什么不用南昌字派?可以这样理解,第一,外出了,确实不知道。第二,可能有意为之。洪武时,南昌姚氏是站在陈友谅一边的,你们在朱元璋的老家生存,不回避一下行吗?4 u4 }, H  X9 N( K8 `- V/ u& l4 m
        我还告诉你们一件南昌的故事。八大山人朱耷就是朱元璋的后裔,改朝换代了,他也隐姓埋名了,因为对清朝满族人的不满,他的画表现出来都是一种孤傲,懂画的人是看得出其中的奥秘的。南昌现在姓朱的很少,姓喻的很多,我大学同学就有姓喻的,他告诉我,他就是姓朱改的。

签到天数: 1656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0#
发表于 2013-6-2 18:12:1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姚绍弦 9 f0 f& U# ~$ [4 V$ u

( ]; }( F$ \! w3 l; T! l  Y9 F* A, Z* M4 U! _% g
        你们的字派里有南昌字派的元素,这是显然的。但是为什么不用南昌字派?可以这样 ...9 X3 {& o+ t3 Q  C. ~
姚绍弦 发表于 2013-6-2 17:02

) o" x/ u& H: @8 A7 j6 p! t- \/ b( J+ h& p2 c' u- J' n* ^: ^  D- v
6 S+ c8 W) o  @% _% s
我们内乡县纪委有位领导就姓喩,但他不知道自己喩姓的来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11-21 19:1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