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楼主 |
发表于 2013-5-7 21:34:57
|
只看该作者
(续楼上帖)
9 ~- ~+ j3 u( T. @2 T高才先生:
3 z8 [; B4 L) [2 w5 Y1 @) k0 _ 我继续楼上帖说。* ^ L, n2 {. F8 d: @* @
姚亚民的族谱资料和海门翻印版族谱,都是手工刻写的,不是木活字排印本或石印本。如果有人要说三道四,也不好说。但是,两者是不同人不同时候的手工刻写本,应可相信潮阳姚氏古谱是“僧垣”而不是“僧坦”。7 Y t- M3 u( K4 Z, D% A2 x5 }
潮阳大宗祠的姚僧垣公神主牌,也可能不是潮阳姚氏人写或安排的,他为什么要写“僧垣”就不得而知了。
! |% \9 o. [* A* `0 H3 L( E3 i 现在应讲“世界姚氏宗亲联谊会”成立大会预备会《会议纪要》的作者。如果他或他们不认同“僧垣”而认同“僧坦”,则出现在纪要上就有可能是“姚僧坦公”而不是“姚僧垣公”。例如,姚振宗在他的《姚氏百世源流考》中提“(姚)僧垣”不只10处,并将“僧坦”纠正为“僧垣”。可是台北姚昶在他的《舜裔姚氏世系研究》中引用了姚振宗提出的姚氏世系作参照,却将姚振宗的“(姚)僧垣”改为“(姚)僧坦”没商量,连一点注释都没有。
2 M1 M2 L5 q" b) O$ T8 p 重庆姚闻闻在议论你我的“坦”和“垣”之争时说:“也看了姚振宗的“源流考”,“考”中对“坦”字的校正也是很牵强的”我认为姚振宗老夫子这句话——“按:周当为隋,僧坦当为僧垣”——此话一点都不牵强;须知他不是为辩论而写的。0 K4 M. I+ X8 K2 q, r/ i* U! z
回到《会议纪要》的作者话题来。我没有参加潮阳姚会,也不知内情,只是看了姚网相关的报道,猜估作者或之一有可能是上海姚能宏。能宏兄及其宗族是唐相姚崇后,宏兄也有清代的姚氏族谱。我要问:
, o) a, ]* A* Q' m 能宏兄,你或你们为什么不改僧垣为僧坦?你们族谱的世系源流或列传有没有涉及到姚“僧垣”公,是僧垣还是僧坦?
$ T& s+ d0 {0 X' w" V4 x$ O; p5 o 高才先生,如果你留意了我的最近发帖,则应知道我的帖“致上海姚能宏:关于古虞姚氏宗谱”。我很不自量地要求能宏兄帮复印[浙江上虞]《古虞姚氏宗谱》的谱序、“姚氏大宗庆系图”和“姚氏得姓源流变迁世系直说”。这是为什么?半为自己半为君,留个伏笔,以后再说。
& b/ ~# ~- {% Z9 m 即颂1 G: g# |0 Z# v( P, A) _5 e
夏安
9 ]4 L+ r) b7 b$ z, A9 M* x 姚钟尧 2013-05-0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