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4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六品通判
|
姚察所著的《汉书训纂》三十卷,《说林》十卷,《西骋》、《玉玺》、《建康三钟》等记各一卷,都尽量清楚丰富,以及《文集》二十卷,都流行于世。姚察所写的梁、陈史虽然没有完成,隋文帝开皇年间,派内史舍人虞世基找到底稿,并且献给皇上,现存在内殿。梁、陈两代史稿多半是姚察所写,那中间的序论和纪、传有些缺漏的,他临死时,屡屡将体例遗教儿子思廉,要他多方询访继续写完,思廉哭着照办。 a5 P1 E" S6 E: O a. o A0 x
) L8 z# [( ]+ m% x3 }3 [/ Q 思廉在陈代任衡阳王府法曹参军,转任会稽王主簿。到了隋朝,补任汉王府行参军,掌记室,接着任河间郡司法。* T' n8 F7 J1 P. [; P& \' A
大业初年,内史侍郎虞世基举荐姚思廉续成梁、陈二代史,从这以后,渐渐完成了补续任务。1 e( e! X, U" c+ `: D# @
史臣说:江总具备美好的风范和高贵的气质,又以文采增色,等到他成为六部官员的首脑,正合全体朝臣的愿望。7 W/ |$ _, E' T, i6 |
史臣的先父保持美德,使各行各业都感觉到他的光彩,可以用来整肃风气习俗,可以用来使人伦淳朴。至于九流、《七略》的书,名山石室内的记载,汲郡、孔堂的书,玉箱金板的珍贵文章,没有不尽求深奥主旨,全都探索了那些疑难,所以能为人师长,朝臣把他当作楷模。已历任要职后,国家朝廷的典章制度,古今书籍和历史上的疑难问题,后主都选我的先父来辨析解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