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姚网喜迎二十大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197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耕历堂”长乐文岭姚坑史话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6-24 08:58: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姚氏一脉,启于三皇五帝中的舜,《尚书》中记载:舜生于姚墟,以地为姓,遂姓姚。姚之姓自此而来,至今已有4200多年。所以,长乐姚坑姚氏祠堂堂号为“耕历堂”,正是取纪念舜帝之意。+ }3 N/ O3 |9 C; I; \# s
长乐姚坑姚氏一脉是唐朝名相姚崇的后裔,自始迁祖姚能举于宋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迁居于此,至今整整910年了。长乐姚坑姚氏祠堂始建于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明永乐年间,九世祖姚广孝修缮祖祠、重修祖谱。明嘉靖年间,因倭寇入侵,祠堂坋毁,1944年又重修,1946年祠堂充作姚坑初级小学,1994年,在原址上重建。祠堂里的这两副对联“宋室状元府、明朝宰相家”和“七世二元十进士、三朝两侯八大夫”形象地说明了这900多年来姚氏一族的辉煌。
  A& f- S0 n- s2 r! V6 |提到姚坑的科举历史,不能不提到名闻遐尔的明教堂。
* o% ^& ?2 v/ E. l4 `. T0 t姚坑村后有块岩石,叫做狮子岩,岩上竖立有三块方型巨石,状如官印,先人就在这块岩石前的松林中建一书堂,这就是明教堂,姚坑因有明教堂而名闻遐迩。
7 ]9 q6 k) t9 f  W/ W& Q姚坑明教堂乃宋元佑二年(1087年)里人方子安所建,绍兴三年(1133年)又经姚能举重修,县尊吴仲举匾其堂曰:“明教堂”。庆元三年(1197年),兵部尚书刑部侍郎兼玉牒检讨官兼侍讲里人林采作《明教堂序》,堂内额其上的“读书处”三字,乃陈文龙中状元后所书,并作《明教堂赞》。
5 \2 ~$ ~! U3 g由于明教堂师儒云集、教学有方,故而学生一心向学、有意上进,“诵经论文的风气极浓”。在不长的时间内,姚颖、姚勉、陈文龙先后都中了状元。全长乐境内,有科举以来,一共只有七名状元,明教堂独中三元,可谓一盛,而姚氏花开两枝,更是一绝。之后,兵部尚书林采之子林得中、侄林亚文,姚状元之裔姚同、姚封午,沙堤陈如晦之子陈觉伯五士同袍肄业、先后中了进士。明教堂在偏僻的山村中,培养出众多出类拔萃的人才,成为我国我省封建科举制度史上的美谈。这正如对联所言:万古纲常扶不坠,千秋教化妙无穷。
6 {3 m- V2 B/ J3 Z5 r陈文龙在明教堂读书中状元后,立“元台碑”于明教堂对面飞来石旁。碑上大字:三个圆点。碑左下小字落款刻:宋咸淳八年壬申岁桃月谷里人状元陈元龙书。这是陈文龙留下的仅有的碑刻。陈文龙写的《元台碑铭》、《明教堂赞》、《明教堂元台碑文》至今尚存。
( q* `9 d5 r% g. C“荣国公”这块牌匾是明朝永乐皇帝朱棣追封给曾帮助他夺取帝位的太子少师、妙智僧姚广孝的。姚广孝,祖籍长乐姚坑,姚能举九世孙。姚孟屿次子。姚孟屿因夷乱华,寓居南京苏州之长洲。姚孟屿妻陈氏,长乐岭南人。生二子,长广仁、次广孝。这些在长乐姚坑的祖谱上有详细的记载。" Z  {2 N/ T: I. }+ d) P# G
姚广孝与解缙等重修《永乐大典》,与郑和下过西洋。姚坑村西10里的地方有一处名胜“晦翁岩”,又称“二刘岩”。当年郑和下西洋的时候,曾和姚广孝同去游玩,所以又称“三保岩”。山上有石像一座,日久风化,难见原貌,有人说那雕刻的是朱熹,也有人说那是郑和,还有人说那就是姚广孝。' u$ p, B  E, e0 r# X" e( w- n7 ^5 X3 U
也在明朝,姚坑出了两个丞相:姚珏、姚玒。他们的墓葬在长乐潭头岱西村太常山下大畲路上口,当地村民历来称此大墓为姚丞相墓。, _5 y% J- H4 p5 n6 x  V
祠堂内的这块石头是练武石,原在福州帮洲姚承恩祖屋大厅里。是科举史上姚坑最后一个进士——清朝武进士姚承恩的日常练武之物。石头重达200斤,据说武进士当年举重若轻,演练一番,神色如常。现在已无人能将它举起,甚至连提也提不起,更别说是演练了。
" Z7 \! z* ]# o6 o/ G2 w1 m祠堂前的这四块石头是旗杠碣,是用来插旗帜的。原来在科举时代,一个人如果中了进士,就要在祠堂门口竖起旗帜,是一种荣耀,也是一种宣扬,更体现了中了进士的人的喜悦和乡亲人的自豪。望着这么牌匾,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当时姚坑锣鼓喧天、旌旗漫天的辉煌景象!- c; T- R  g- x/ A
祠堂后的这座山叫做潮山,宋庆元三年春,里人时任兵部尚书的林采,曾撰文赞这里的风景:“……东有玉狗之石插入云霄,西有飞来之石凌于汉表,南则有花林五里胜似上林之境,北则有梅树十里时占百花之魁。春有玉罁之石可以酿酒,夏有莲花之石可以吐锦,秋则有金钟之声逐潮而响,冬则有渤海之水当面而潮……”这是一处尚未开发的旅游胜地。
# L( Y- j( D( D* Q6 g! h- |宋代以来,姚坑人为官者迁出较多,外省的迁到湖广、海南、江陵、江浙等地,本省的繁衍到莆田、顺昌、漳浦、泉州、福州十邑等地。在福州城区的聚居地有三保、琴亭、开元前等,现前留在姚坑居地的有150户、600多人。
  o7 h# A$ P/ t- `( d留在姚坑的姚坑人已经不舞练武石、也不再竖起科举时代的旗杠了。因为,现在的姚坑人一部分人读书,继续中“状元”、中“进士”外,还有一部分人借着改革开放的东风,竖起了经济大旗,舞动了经济大潮。
- Z( {) x+ U3 z) G现代的姚坑人走南闯北,创造出了“明教堂”新的辉煌。这一座座屹立的新房,这一排排整齐的路灯,还有这条宽阔的环村水泥大路,无不在书写着姚坑崭新的历史篇章。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6-1 19:3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