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早有“姚僧坦和姚僧垣质疑” 2013-06-22 早在1986年,便有江苏省启东县吕四镇孙启明,在《中医杂志》(1986年NO5,P70)提出《姚僧坦和姚僧垣质疑》,全文如下。 6 o$ K* _4 E+ b9 d# V
姚僧坦和姚僧垣质疑 《隋志* _$ H+ E* C' A; U1 x
北周书》中姚僧垣有传。据谢观编《中国医学大辞典》“姚僧垣”条载:“姚僧垣/ \! L7 T/ T' D5 n# q3 C: @; _5 W5 u
字法卫,梁武康人。……著有集验方十二卷,行记三卷。! l& e) ^3 [. ^7 m+ e
北周书有传” (见该书1772页)。据此,中医古籍中之《集验方》和《姚方》应作《姚僧垣集验方》。但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一作《姚僧坦集验方》,在正文中“姚僧垣”又与“姚僧坦”互见。姚僧坦与姚僧垣,谅在时珍时已讹。近年来,书刊中不乏沿作《姚僧坦集验方》者,如贾得道著《中国医学史略》(山西人民出版社,1979),《中药大辞典》所引多处,亦均作《姚僧坦集验方》。姚僧坦乎,姚僧垣乎,似有一正之必要。 江苏省启东县吕四镇
1 \$ a, n( B! q. ^( B! z- p孙启明 这是一位细心和认真的读者,讲话也有理有据。在这大约253字的豆腐块文章中,他虽只是提出问题(不可能解决问题),却也殊属可贵。 & u, {$ H# o, A! j( W
孙启明提出姚僧坦和姚僧垣质疑,《中医杂志》发表了他的质疑文章。这从一个方面说明:姚网上“是姚僧垣还是姚僧坦”的辩论(简称“垣坦之辩(辨)”),是有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的。. M+ a9 s- @2 V3 t& i
* N0 \& j7 I6 V) h4 ~% o" R%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