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云谱--姚网专业修家谱,姚家修谱找姚网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2006|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抗日将领姚纯将军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8-16 11:53: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姚纯将军生於西元1894年,系萍乡后埠里桐车岭人。幼年家境贫寒,随父务农,聪颖超众。
# v8 d+ i' ?/ ^) g
0 Y6 R( d5 F/ w- W  f7 w7 a辛亥革命时期$ x7 u$ o5 d5 ]

0 \) q6 g% k; g8 d+ C1 {/ S6 ^/ L$ g# _( \
少年姚纯受革命思想影响,决心投笔从戎,报效国家,1912年毅然离乡,考入南京入伍生总队,随后转入武昌第二预备军官学校。1914年姚纯又升入保定陆年军官学校第三期步科,1916年秋季以优秀的成绩毕业,分配到江苏陆军巡辑队任见习排长。不久,接到广东光复军总部副官长族兄姚季逊来信,召他南下,遂投奔革命,奔赴广东孙中山先生麾下,任滇、粤、桂援赣联军重炮队连长。随后参加讨伐桂系军阀陆荣廷、广东军阀陈炯明诸战役,以战功显赫而升任为赣军第一混成旅二团二营营长。
0 v4 A1 U7 J" G- h2 T3 V; i) w, r: W. A5 `" L8 ~; m1 `
北伐战争时期% B' M8 x- A" x1 J
5 G+ l, R1 S3 i- @
青年姚纯任国民革命军第13军37师4团团长,他集合部队,誓师北伐,转战江西、福建、江苏、上海等地,多次与北洋军阀孙传芳部队激战。在中原大战中,孙传芳部队集中优势兵力向革命军猛烈反扑,姚纯率部坚守阵地,血战数日,终於将敌军击溃,深受上司好评。因屡立战功,他先后擢升14旅旅长,笫5师副师长,96师师长等职。
( w# x0 G' W3 h' Y( _' D( Z8 g- x3 S  R  D0 K% \" y/ ?- X9 R4 r
在长期的艰苦征战中,姚纯将军辛劳过度患染肺病,于1934年被迫在上海住院治疗,后转到九江庐山休养。- q/ D* \3 Q" n( T4 M# a1 ~' [& j

- d7 `  \) T2 R) N抗战时期
* I% \) @# p+ z( A
0 r, T% V" @6 N$ N" J1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国难当头,全民奋起,军人更是守土有责,姚纯将军时任36军副军长,他再也无法安心养病了,遂中断休养,率部从九江出发入川待命。1938年姚纯升任36军中将军长兼渝南警备司令,36军除担任川江三峡防务及拱卫陪都重庆的重任外,还先后抽调167师赵锡光部队及新23师盛逢尧部队奔赴前线,参加武汉会战和湘北会战,与日军浴血奋战,歼敌甚众。在缴获的日军文件中有云:“如遇新23师(盛逢尧部)作战不可轻敌”等字句,足见将军治军有方,部属之骁勇善战。3 m/ I, w9 a) \

9 b/ L, l. ?; K3 ]! N[一]出发前他奋笔书下“抗战到底”、“还我河山”、“精忠报国”等条幅交与家人。
8 g( W) `; A' ]7 j8 i: E. Z1 {: Y+ x, ~. S5 |# s8 h6 i
1939年12月爆发于广西宾阳县境内的昆仑关战役,是中国国民政府发动反攻的决策与日本侵略军当局发动“一号作战”计划硬碰硬的结果,它其实是整个桂南会战的核心战役,也是老蒋的嫡系“中央军”白崇喜指挥的又一战例。昆仑关之战为中国军队首次以攻坚战形式打败日本“钢军”的光辉战例,在中国近代战争史上,这是值得后人敬仰的一笔浓彩。2 Z" r  `3 g# D$ G' [; i

, S2 y; H5 z8 I0 b1939年冬,日寇21军安藤利吉部队,乘著大风浪的日子,从广西北海钦州湾偷袭登陆,随即分3路向北推进,昆仑关危急!南宁危急!姚纯将军多次请缨驰援广西,终获批准。接到出征命令,将军激奋不已,自思戎马倥偬20馀年,抗日报国宿愿今乃得遂,出发前他奋笔书下“抗战到底”、“还我河山”、“精忠报国”等条幅交与家人,然后慷慨率部出征。
8 P) t& I" Z& S) z* `6 C; G3 i+ A, n: b6 P. v; I- d9 v
[二]日本侵略者口出狂言:“这是中国事变的最后一战。”7 z, A9 Q4 I: N- ^, O! k
' ~3 e) I% A5 Q* o+ }- E
昆仑关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当时关北中国军队为白崇喜的桂林行营指挥,连同广西教导队独立步兵l?4团,总兵力约6万人。接著集结来到的除第5军之荣誉第一师、新编第22师之外,第5军装甲团、骑兵团、炮兵团、工兵团等全部抵达。当时中国装备最精良的一个军全员上阵:蔡廷锴的第26集团军;叶肇的第37集团军;邓龙光的第35集团军;以及第5军所在的第38集团军亦陆续集结到位。该集团军司令徐庭瑶,以下第2军(军长李延年);第6军(军长甘丽初);第99军(军长傅仲芳)第36军(军长姚纯);连同辅助部队,共达30万兵力之众。
. V/ x+ X2 c3 C: B# b: n% F
$ E" G' W1 f# Q2 O2 ]' ?固守昆仑关及关南日本第21军之一部,辖师团长今村均率领的第5师团,连同海军陆战队(军舰70余艘)、空军(飞机100架)共计约3万人。后期补充抵达的近卫师团;第18师团之一个旅团;兵员总数约10万人。日军广西作战主力中的第五师团是日本陆军第一流精锐机械化部队,号称“钢军”,参加过南口、忻口、平型关、太原、上海、台儿庄、广州等战役,屡次担任主攻任务。日军认为,切断这条线路必然使中国丧失抵抗能力,从而可以立即结束在华战争,完成它对中国的侵略任务。大本营陆军部作战部长富永恭次更狂妄地宣布:“这是中国事变的最后一战。”
( D2 z# M6 J1 r; }/ g8 G[三]将军报国之志未酬,悲愤欲绝,肺病复发,在前线一直吐血不止。
; F! N' I( B2 s+ Z  c% i  L1 u& w* K+ \0 e0 W
界首高地位於昆仑关北,是敌军最坚固的据点。担任攻坚任务的是杜聿明调拨给第200师指挥郑庭笈的荣一师第三团。1939年11月28日晚,该团开始攻击界首高地,尽管敌机在头上扫射、轰炸,该团士气旺盛,不怕牺牲,顽强进攻。终於在29日上午攻克界首高地。30日,新编第22师邓军林团胜利攻克昆仑关。8 F/ c  G; t) G. ^, b! M3 r

  e' |- K; Z# P# O2 V  V这是一个漂亮的攻坚战、歼灭战。说全歼第21旅团是毫不过分的。中国军队抗击外国侵略军,能全歼一个精锐旅团,基本消灭了它的全部指挥官,尚无第二例。日军战史称之为:“通观中国事变以来全部时期,这是陆军最为暗淡的年代。“中国军队攻势规模之大,战斗力之强,行动之迅猛,在历次攻势中少见其匹。”
. x9 Z; s0 q9 B$ K7 b. U- c- _; r# x7 F1 D1 h+ f* n
第5军本以为可以顺利进军,一举收复南宁。但事情并没有这麼简单,第21旅团的剩馀部队、台湾混成旅团的第一、第二联队仍在九塘至八塘间。1940年1月1日中午,及川支队数千主力抵达八塘。' D! s  F9 M6 c

$ T1 [7 `. a, C第5军向南宁方向继续进攻的第一仗,便在昆仑关至九塘间的441高地打响。攻打昆仑关时荣一师便攻占了高地北侧,日军顽强守卫这高地的南侧。1日,日军飞机对高地北侧狂轰滥炸,步兵大举进攻。荣一师守卫高地的一个团加一个营,仅剩百人,仍坚守阵地。2日拂晓,荣一师举全部剩馀兵力反攻,激战一整天,毫无进展。3日,杜聿明调集200师主力及新22师一部协同荣一师继续战斗,战况更为惨烈,双方死伤都很重。入夜,日军抵挡不住,败退九塘。4日,荣一师因伤亡惨重,奉命撤出战斗,移师思陇休整。第5师继续进攻,而败退九塘之日军也奉命于4日拂晓放弃九塘,撤至八塘固守,“国军”新编第22师进驻九塘。第5军继续进攻八塘,日军拼死抵抗,战至12日纹丝未动。而第5军经过苦战之后,伤亡甚重,人员疲惫,已不宜战斗,于12日奉命转至思陇、黄圩、太守等地休整。攻击任务移交姚纯的第36军接替。) x0 i( g, E( q- L
5 e1 a; D$ C4 @8 f4 }9 z% v/ }
到达广西后,36军担负昆仑关正面防守任务。根据会议决定的新军事部署,36军为中路军,以甘丽初第6军为右翼军,向三庄岭方向侧击日军;以叶肇第66军为左翼军,在甘棠方向阻敌(程思远:《政坛回忆》第135页)。. W, N# J: E2 Y' |

7 f9 [7 c( t* q( ~/ i% W7 |8 B8 y姚纯将军指挥部队与敌军激战于昆仑关前。1940年2月初,36军在坚守的昆仑关阵地英勇杀敌,正欲一举击溃敌人,以遂抗日报国宿愿,不料此时左路友军叶肇部队防线被敌突破,日军包抄至我军阵地后方,前后夹击,向36军阵地发起猛攻。姚纯将军接到报告急愤交加,当即呕血数口,仍沉著镇定指挥部队与日军激战数日。在接到上级撤退命令后,乃抱病率部突围,撤至广西上林一带整编待命。将军报国之志未酬,悲愤欲绝,肺病复发,在前线一直吐血不止。
! Q0 J4 `- ~& l7 w6 q0 O% P! e- O+ b% m. F$ D1 I( f4 |4 ]
[四]蒋介石在会上大发雷霆。
: B2 h" a; b  v! B& v
# O$ L: E9 I8 Z) x  p这种战略上和决策上的瞬息万变让姚纯将军始所未料。还在日军刚占领南宁时,白崇喜即要求立即趁日军立足未稳,兵力薄弱,马上发动反攻。未获蒋批准后,白要求杜聿明向蒋和军委会提出反攻要求,杜赞成,并於1939年12月1日向重庆发出电报。
4 w5 v8 t# _9 x  _# [* f7 M4 h, C8 Y; Q
没有想到的是,蒋介石7日飞抵桂林,10日亲临迁江,与白崇喜、陈诚、张发奎、徐庭瑶等讨论下步作战计划。白提议:乘敌新败,援军未到,倾广西的李延年第2军、甘丽初第6军、姚纯第36军、傅仲芳第99军会同第5军等部队,发动攻势,一举收复南宁。蒋刚刚批准了这个计划。第二天,正当白崇喜发布部署命令准备开战时,返回柳州的蒋致白一封信,推翻头一天会议上的决定。这样,白崇喜只好发出改变作战部署的新命令,中国军队全部进入固守状态,日本方面赢得时间从容部署直至发动反攻。那个被蒋介石否定的决策,是个乘敌空虚迅速进攻的决策,而现在实施的决策,则是被动挨打的防守决策。以中国军队的实力,灾难已经难免。更为错误的是,2月1日,在日军开始总攻的这天,蒋介石命令第四战区长官张发奎接替白崇喜指挥桂南战役。临战易帅,乃兵家大忌。(中国青年出版社《抗日战争史话》1983年版)
. S3 e9 r# @# b' d# h0 _# I9 r" r
昆仑关失守后,蒋介石于1940年2月22日在柳州召开军事会议,检讨战役失利原因。因国民党内部派系复杂,相互倾轧,有人诬告姚纯将军擅自撤退,对昆仑关失守应负重要责任。蒋介石在会上大发雷霆。姚纯当时抱病参加军事会议,身体虚弱,有口难辩。幸亏随同参加会议的军部参谋长郭觫从容镇静,待蒋介石盛怒之后,将藏于军帽中的撤退命令取了出来,双手呈上,蒋介石看过,方才平息。此次会议惩处了一大批将领也是史无前例的。其中“桂林行营主任白崇喜督率不力,予以降级处分,由陆军一级上将降为二级上将;政治部长陈诚指导无方,给予降级处分,由陆军一级上将降为二级上将;第27集团军总司令叶肇扣留交军法处会审……”等等。
* H6 t& f0 L  x/ g4 L
: s* y/ _2 E: B8 h[五]“七?七”事变后,姚纯将军率领部队从九江誓师出发,投入伟大的抗日战争。
# L+ S& v( ?1 h! h: Q
" x0 \2 g$ S- N1 e7 S柳州会议不久,姚纯将军回到重庆治病。病情日渐沉重,仍念念不忘抗日大业,常常提及待病体痊愈之后,重率旧部再上抗日前线,报仇雪恨。然而苍天不遂人愿,1940年5月,姚纯将军病情急剧恶化,并发肺炎,高烧不退,昏迷中将军连呼数声“抗日救国”之后,呕血而亡,饮恨长逝,终年46岁。当时重庆各报载曰:“36军中将军长姚纯抗战积劳成疾不幸殉职。”
" h) E: d& f+ H* F8 C8 h. i5 W) ?8 ?$ S' y; \( \
姚纯将军逝世以后,由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拨款在重庆举行公祭,蒋介石派侍从室主任陈方、竺方明前来吊唁,国民政府主席林森送来挽联:“英名垂青史,楚地寄哀思”。当时的国民党政府许多军政要员都送来挽联、发来唁电。姚纯将军灵柩运回萍乡后,由江西省政府在萍乡举行了隆重的安葬仪式。粉碎“四人帮”以后,拨乱反正,姚纯将军为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而殉职的历史事实,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公正评价,萍乡市将他作为重要历史名人载入文史资料和市志。
: H$ l' ]8 m3 r- I
3 e7 z# d. T6 J2 m# U$ I) f4 z7 L姚纯,原名树如,别号兼一、别字汝阜。原配夫人梁氏,生下姚剑云数年后(大约是七、八岁时)因病去世。续弦文氏,未生育,不久过世。时隔不久,返故里再续弦,与文氏(与前文氏无血缘关系)(1942年逝世)在萍乡举行婚礼。育有凌云、青云、湘云、辉云、庆云,其中青云早年病故。, a% _1 h( P/ m) A8 X  }; D+ i0 n
4 I8 z* p( M# S" O( T
姚剑云,1919年—1995年,1944年毕业于重庆中央大学地理系。1949年2月开始到九江一中担任教师。1979年,他被评为九江市首批国家特级教师不久又被评为江西省劳动模范,先后担任省政协委员、市人大代表,市科协副主席。毕生工作于九江一中,奉献于教育事业。# x" H% `; X' i8 M
姚辉云,1936年—,曾任江西省作协理事、九江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著有歌词集《大海和白云》、《匡庐恋歌》,诗集《匡庐情思》,散文诗集《鄱湖风情(散文诗八章)》、《庐山风景线》,长篇纪实文学《南京大屠杀·1937》、《金陵血泪—南京大屠杀全貌大写真》,歌词作品《大海和白云》、《无名的枕木》、《工地之夜》、《林业工人之歌》等在全国性大型征歌评选中获奖。《桃花渡口喜事多》获省优秀文艺作品奖,获奖作品还有《江南美》、《江南小唱》》四十余首歌词。《小路弯变》、《月照松林》等十五首歌词谱曲后録成唱片、盒带,《大海和白云》谱曲后分别获“杜鹃杯”全国征歌一等奖、全球华人“中华歌会”征歌大赛银奖。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180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2#
发表于 2013-8-16 12:01:54 | 只看该作者
近代历史上姚家的将军还真不多!这是第一次看到!可能是孤陋寡闻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发表于 2013-8-16 22:47:18 | 只看该作者
叩拜!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发表于 2013-8-16 23:20:1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3-8-17 07:58 编辑 8 N0 P: W$ H3 V7 f
近代历史上姚家的将军还真不多!这是第一次看到!可能是孤陋寡闻了!
5 U; v) U. p3 D, x吉林姚庆财 发表于 2013-8-16 12:01
5 D: I; I7 t) i( t

- \  |9 t: p- ^3 G5 r) i/ e2 b' X' L6 _- t
    国共两党的姚姓将军还真不少,广东潮阳姚有两位抗日将军。广东平远姚至少有3位国民党将军,其中大名鼎鼎的姚雨平是孙中山的北伐司令,也是平远姚三修谱的支持者之一;另两位姚中英和姚步青(?)是英勇抗日为国捐躯的将军。湘西姚哲(?,喆?)是新中国开国中将。 ……  8 W, y$ g; M  y; K  i3 |3 e
   不是“可能是孤陋寡闻”。

签到天数: 180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5#
发表于 2013-8-17 05:09:5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4# pszyyao
7 B5 X$ f0 w9 C: E
$ T/ Y* [0 u. d2 E# ~! U# U; S
6 r' x! H& R) ^    确实孤陋寡闻了 感谢钟尧老给我普及的知识!还是对历史不够了解啊!以后一定要多多学习!:)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3-8-17 05:57:4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 吉林姚庆财 ) B. y7 ?8 J! D& U0 H
, v! Z6 k; |4 K, D2 d  e

! L% q  d$ s- A" F% ]    开了个玩笑,莫怪。
  I, Y  y3 p7 X, |5 y    三年前与你一样。向姚网和宗亲们学习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13-8-17 08:08:2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 吉林姚庆财
6 _2 r, S% F) X) j! i% n3 ~: [' ?4 n, K& m, o  v4 J

: _. T* _8 h5 V7 W& l; F/ Z    萍乡姚纯将军是忠勇之士,也是儒将。  ~0 c3 h6 D" P% |% \
    将军热爱故土,热爱宗族。为他的宗祠撰写了多对好楹联。其子女亦如是,不记得哪一位女儿,回萍乡老家看望父老,到祠堂祭祖,赠将军遗著。

签到天数: 180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8#
发表于 2013-8-17 09:02:1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 pszyyao # L, w* Y8 B: N6 g- O6 M# B

7 a% @8 @8 D- j# p% u6 v# B0 y2 O$ L, m2 Z
    那里那里,真的对此了解甚少!要虚心学习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8-11 22:3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