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4374 天 连续签到: 287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
4#

楼主 |
发表于 2013-11-15 12:51: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先登 于 2013-11-15 13:15 编辑
; A( M5 K5 C$ P( Z4 H. r4 Y" W8 u, i* ?- V# O1 O; P
三、算圣刘洪
& |% P) j' O2 X2 C( O0 v7 V( [% N, C$ p9 H5 u7 @+ [- \$ z" Z2 q: h
刘洪,东汉末年泰山郡蒙阴(今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人。他所创建的“乾象历”是我国第一部传世的引进月球运动不均匀性历法,为后世历法工作者所尊崇、宗法。 ' O0 N4 u$ k5 r, \2 Y
刘洪自幼“笃信好学,观乎六艺群书”,有着渊博的知识,所以,年轻时就成为宫廷内臣,这对于施展他的政治抱负和潜心研究天文历算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刘洪的才能,得到朝廷的重视。《后汉书》说,洪善算,当世无偶。因此,在汉灵帝光和年间,由太史蔡邕推荐,被调回京师,专门从事历法研究。在此期间,他除了按照皇帝的旨意参与“考验日月”,审核、课校他人呈报上来的研究成果外,还把多年来研究的成果汇集起来,写成《乾象历》、《七曜术》和《九章算术》等专著。经过精心地研究,他发现当时采用的《四分历》不准确,于是参照历代历法加以演算、改进,创造了我国第一部历法《乾象历》。《乾象历》是考虑了月球运动不均匀的历法,在推算日食、月食时采用了定朔的方法,测得近月点的长度为27.5508日,白道和黄道约成6度的角,从中找出每天实际运动度数和平均运动度数的差,由此可平朔推求定期。《乾象历》对历代历法的修订产生过极大的影响,为后世所沿用。- ~8 j( n3 Y0 c+ d/ I
由于他曾担任过“上计掾”和“检书东观”等技术性、学术性的官职,于是逐渐 “专心锐思于天文、数术”,成为“当世无偶”的天文历算学家和杰出的数学家。 2 T- R2 z. X% V, x/ q! x' h
“上计”是秦汉时代,年终统计财政收入和考核地方官员成绩的方法,相当于现代的统计、审计。凡入京执行上计的具体工作人员,就称为“上计吏”或“上计掾”。很明显,“上计”是一项需要进行庞大、复杂数字计算的会计、统计工作。刘洪之所以能任此职,当然是由于他有着杰出的数学才能。
, d( C5 v/ ^( o* @ 他在数学上的成就,使世人公认是由他创造了《正负数歌诀》:“强正弱负,强弱相并,同名相从,异名相消。其相减也,同名相消,异名相从,无对无之。”
, Q0 x" Q( H. m$ {+ v1 k- g l刘洪在数学领域里取得了“当世无偶”的成就后,又“探遗索隐,钩深致远”,开始了“专心锐思”于天文历算方面的研究。熹平三年(公元175年)当时担任常山长史的刘洪,公布了他杰出的天文学专著《七曜术》。七曜是指太阳、月亮和“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刘洪在《七曜术》里,精确地推算出了“五星会合”的周期以及它们运行的规律。它的数据有的与现代高精度天文仪器测算的完全相同;有的“差值”甚微。在距今近2,000年前,能够得到如此精确的天文学数据,没有高深的专业知识和坚韧的毅力,是难以做出这奇功伟绩的。 , ^) y; F+ D: r2 w
刘洪一生最大的功绩,是他在继《七曜术》后,又完成了一项造福于人类的科学研究成果《乾象历》。它是我国,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考虑到“月球运动不均匀性”的历法。它的完成,是我国历法史上的一次突破性的大进步,从而奠定了中国“月球运动”学说的基础。4 W) {1 X- R- _/ A7 Y) s
刘洪的另一重要成就是和蔡邕一起补续了《汉书.律历记》,其中许多资料被都被后来的<<续汉书.律历记>>所采用。 ; ]/ Q. G. r4 q. @; ~
- g9 w& p$ \1 i
珠算,是用算盘进行运算的工具。珠算的发明,使人们的计算能力产生了一次飞跃,“珠算”这个名词,最早见于东汉魏人徐岳所著的《数术记遗》一书。徐岳在书中说:“刘会稽,博学多闻,偏于数学……隶首注术,仍有多种,其一珠算。”徐岳所说的刘会稽就是刘洪。 ; A, T1 B4 K6 E# ^6 a- |2 N9 Y
, R \ B7 |" L w
因此说,山东蒙阴是珠算的故乡,刘洪是珠算之父,被尊为“算圣”。有学者称珠算是中国五大发明之一。9 t6 l; u: @2 ` q% h
$ }' ~( p5 a( I% 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