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7 v- }' B Y5 y# {# N) K( a% }
$ H1 }7 ]6 u" i8 p爱心、包容、乐观、自信、负责任、这些正能量的品质, 影响甚至决定孩子的未来, 给孩子传递正能量!
- M! F, `* G6 ~* z1 W+ E5 t
6 ]7 T: h( K2 ]! ~, Q7 n你知道运用什么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为不幸的人吗?这个方法就是对他百依百顺。”由此可见,溺爱带给孩子的并不是幸福,相反,恰好是不幸的开始。父母们,以下这五种爱孩子的方式,你是否有过?如果有,请记住:这种爱,是危险的陷阱,它会把你的孩子变为一个不幸的人!
; c. p; h/ n: i8 A" Z+ b6 J' b$ d- s5 r. _+ l% I: u; E/ B
( M& W# x4 w( U& u4 U% h
陷阱— 凡事包办代替
( k* l$ R2 A5 R8 L+ h# X# h% d) X
. C- q# i0 a$ x. t: y s( Y案例:不少家长将子女视为“小皇帝”,宠爱有加,娇惯无比,甘做保姆、奴隶,生活上包揽—切,学业上越俎代庖。早上起床时,父母匆匆忙忙地—边给孩子穿衣服,—边铺床叠被,还帮孩子整理好书包,帮他提书包,牵着孩子的小手走出家门,不放心地送到校门口。放学时,爸妈们早早等候在校门口,—见孩子出来赶紧上前帮助拎过孩子的书包,然后又牵着孩子的小手—直回家。在家里,吃饭时,帮他盛饭夹菜,宝宝天,宝宝地的劝孩子多吃—点,生怕孩子没有吃好吃饱。有的甚至端着碗筷赶到这里、赶到那里,给孩子喂饭吃。孩子在学习时,帮他整理桌子,拿这拿那,守在旁边,端茶递水。孩子上床睡觉,帮他脱衣,帮他盖被子……" _, w; A. n( a C
5 \0 }/ X$ r1 ~9 o' K
. {5 L) u) j+ s: ]# Z9 e+ T: Z危害:这样包办下去,会让孩子产生严重依赖心理,消磨掉孩子的独立精神。由于家长们过分溺爱,处处包办代替,使孩子们渐渐习惯于依赖他人,错失能力养成的机会。这样的孩子,没有独立性,甚至不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 L7 @8 Y( Z6 z+ Z4 W4 n% F$ L0 T
1 Q( c3 \3 S$ T! j专家支招:狠下心来,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 Y$ {* C. O" u9 g4 i8 }9 G, R
. L2 ~ K$ f4 g: P
4 A( f" a0 {8 j" ]4 b: X4 a; P父母们应该下得了决心,狠心,不包办代替。孩子自己会做的事,应该做的事,放手让他们自己做,在做的过程中,培养动手能力,培养独立自主的精神,培养自我认识、自我发现的创新精神与探究能力。在成功中找到喜悦与自豪,在失败中找到经验与教训。
8 V0 u+ R6 j0 {5 `0 O; s9 N! p/ z& U$ H- ~% B( R$ {" Y
陷阱二 过分呵护
0 \. B8 N. j0 w, g* v; j q$ a, ]2 Q- M& u# a) u
案例:孩子在家里,这个别碰,那个别拿,恐怕有什么闪失伤了孩子。如倒—杯开水之类的事也生怕孩子做。为了孩子的安全,家长们不让孩子走出家门,也不许孩子和别的小朋友玩,生怕孩子外出会遇到什么不测。就连孩子不小心摔倒了,家长也会立刻冲上前去,心疼地扶起来。然后埋怨是地面不平,抱怨桌子不好碰到了孩子等等。
6 x4 B1 E9 I4 c. _
! C i, W# j" h: }. a) s
2 f7 ]% R/ f2 |( d危害:这种爱会伤害孩子的自信心,丧失的是孩子的生活能力、自理能力、交际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稍微有—点危险的事,孩子想做,家长不让他做,孩子就自认为能力差,什么事也做不好,因而产生自卑心理,以后也不敢去做想做的事情。家长控制孩子外出,孩子与人交往的机会就少,像笼中的鸟—样囚禁在家中,久而久之,孩子们渐渐变得沉默寡言,不会与人交往,不擅与人交往。这样,孩子的性格比较孤僻、内向,甚至会出现自闭症状,这对孩子以后良好心态的形成极为不利。
q( @8 j) A; j' u, b/ z3 @+ O8 H+ z, G2 L+ C7 {
7 v- d$ b0 }4 Y [4 A
专家支招:大胆放手,允许孩子犯错。
. I4 }9 r* G% C% y& ~ v
# f' S0 o( ?7 y( g8 }0 _: [" H* n3 c) _" _
孩子天生是个爱探索、好奇的人,不然孩子怎么去发现问题,动脑去思考问题,动手去学会解决问题呢?给孩子一个宽松的环境,容易开发孩子的智力,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当然,安全问题也是家长十分关注的问题,我们可以教他们一些自救自护的方法,如:不要跟陌生人走,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哪些游戏存在不安全因素,哪些地方有安全隐患等等,这些知识是家庭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探索的过程中,孩子难免出错。家长应该善于处理孩子犯错的事,在惩戒的过程中,是让孩子认识错误,从中吸取教训,让孩子有自作自受的心理感受,培养孩子正视所犯错误和接受打击的耐挫能力。
; f; M. ^5 t+ Q, t: b
3 W* j$ z$ c1 _" x5 R9 \+ e! K陷阱三 姑息迁就# ~# |1 |2 Q; D* B4 D! {
u5 o4 U( C9 x% K3 }案例:很多家长都抱着“再穷不能穷孩子”的信念,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什么,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满足孩子,孩子就以哭闹、睡地、不吃饭来要挟父母。溺爱的父母就只好哄骗,投降,依从,迁就。+ D9 X. V9 s: k8 \1 _
9 Y$ ]8 ^6 ]3 m0 ?& r
1 R3 u6 k& Q6 A! u0 O" c
危害:这样做的后果,会在孩子性格中播下了自私、无情、任性和缺乏自制力的种子。
( K4 }0 Y# y9 S. l) E' d; R. W8 e+ t3 _! ~5 t7 R' D4 g% L! P
. d. D1 p" O9 S6 V/ b
专家支招:要敢于对孩子说“不”。
+ A0 R6 m, L3 S( i2 w {
/ f+ [; i8 u' S) L1 e% _4 p, V; _1 H, ]
面对孩子提出的不合理要求、无理要求要果断地说“不行”,千万不能哄骗孩子,以免孩子认为家长不守诚信,给孩子当反面教材;另外,面对孩子的错误言行,家长要坚决地说“不能”。家长千万不可视而不见、充耳不闻,迁就孩子,让孩子在错误问题上越滑越远。
; n9 l* j- ^; K6 R& @; }* u4 m( y6 `
陷阱四 特殊待遇- a. |, Z9 z e, e8 I, [
3 S6 r# L( ]. S$ X* a案例:孩子在家庭中地位高人—等,处处特殊照顾。—切以孩子为中心,孩子享受着特殊待遇。好东西别人不能吃,只能孩子吃;电视别人不能看,孩子看动画片,父母老人站—边;爷爷奶奶可以不过生日,孩子过生日得买大蛋糕,送礼物。9 Y- l" ^( I. W5 ?; V! A0 S2 q; K+ r
) u2 s! h- a$ N: C) ^. f. h. B& F3 ~5 J' i) s8 j" g
危害:这样做容易让孩子养成唯我独尊、心中只有自己没有他人的品德。长此以往,孩子不懂得尊敬老人、父母,没有—点爱心。俗话说:“娇儿不孝,娇狗上灶”。最后害的是孩子,伤的是父母大人。
* o' Y1 r5 p( x6 ~, E
$ m1 m6 g- R$ ]& ~/ Q& {9 b
: H- X6 e0 r4 a3 T2 ~" e5 I( F/ M专家支招:摆正心态,平等对待。
- D o2 g: Q& g: {: I. x% a
, Q- c) n* \8 w- h# t' ~
+ B+ `( z6 ?% R要让孩子学会分享,要让他明白,他只是家庭中平等的一员,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小皇帝”。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幸福和快乐同样重要。多引导孩子与大家一起分享各种物品,经常给孩子讲“孔融让梨”之类的教育故事,不要迁就孩子过度的欲望,坚决拒绝他的无理要求,久而久之,孩子会慢慢改正的。( k! [' P- j. K' t1 \8 F8 f% U
( H% |5 o# Y0 B+ [
陷阱五 无原则袒护
2 k" r3 `- C6 x3 d
, ^5 F$ P9 j+ N8 Y案例:当孩子与别人的孩子闹不愉快时,总是袒护自己的孩子,把矛盾指向别人。有时爸爸管孩子,妈妈护着:“不要太严了,他还小呢。”有的父母教孩子,奶奶会站出来说话:“你们不能要求太急,他大了自然会好;你们小的时候,还远远没有他好呢!”1 D- s- a m. U; D# F) Z
# }. |7 R3 U5 |/ S8 I6 z, b" W W
! e. U; m' y a+ W w危害:这样做会造成孩子全无是非观念,严重时不仅孩子性格扭曲,有时还会造成家庭不睦。袒护孩子的错误,会蒙住孩子辨别是非的眼睛。偏袒自己的孩子,只指责别人的错误,不利于孩子养成宽容他人、友好相处的品质。; W% s0 R$ `3 j7 @6 V* B1 b
4 C3 k* L8 P; f) y, E6 I9 [) J# [* s
专家:不充当保护伞。. z6 g$ C8 d R4 U5 j0 }
6 B/ ]9 u$ t3 x
0 x# W* R+ p# a2 b9 B" D在教育孩子方面,全家人都应该保持观点一致。当孩子犯了错,一方严厉教子之时,持有不同观点一方应该这样做:一是退避,不让孩子看到有保护伞而有抵抗心理、求助心理;二是做好善后工作。事后将道理冷静地分析给孩子听,让孩子知道自己哪里错了,父母大人的教育才会收到实效。
' L6 d, b8 F( c+ L3 x, ?& {# ~. D* r7 ~' K4 t' C
4 ]# q @. k# w! _' V当孩子在与其他小朋友交往中,产生了矛盾,不能一味指责对方,帮助自己家的孩子逃避责任。应该冷静下来,等孩子心情平静之后,与他促膝谈心,多讲道理,多做理性分析,就事论事,找到自己孩子身上的错误和不足,帮助他分析错误的原因,宽容他人的缺点或错误,这样有助于帮助孩子明白是非,有助于帮助孩子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 M9 d" ?) {, 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