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307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8]三品御史
|
3#

楼主 |
发表于 2012-12-22 09:52:02
|
只看该作者
四、太和医室在三秦大地 1947年5月,姚兴华率全家迁居西安。建国后,国家开始安定,人民不再忍受奔波之疾苦,中华大地百废待兴,在党的政府的医药政策关怀下,姚氏太和中医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挥与发展。1958年,姚兴华被邀请至西安第二医院担任中医科主任,六十年代学术活动活跃时,外事活动屡被《西安日报》、《陕西日报》、《健康报》、西安电台、陕西电台报道刊登。
F- [& Y! n. e
; q8 |* w/ ^3 ~0 G u% d. c7 ] 五、太和医室四代传承 四代传人有姚树森、姚树棠、姚树锦、姚树铮、姚树绵、姚树锋,四代著名弟子陆秀芳、王凤楼、宋培林,均师从姚兴华先生研习太和医理,毕生从事中医临床诊疗工作。其中,以姚树锦为太和医室四代传人中最负盛名之代表。
8 s' J) { M9 N/ z' ]6 Z
' n0 P8 c1 R$ g4 d 姚树锦 主任医师、教授,国家级名老中医,国家选定全国二、三、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导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优秀指导老师,陕西省中医药学会名誉理事、西安市中医学会名誉理事,陕西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官员,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西安树锦国医馆创始人。 " }3 }" X3 M F" _& Y: h: v2 r
' F1 S# q6 i+ V+ @$ {% U# @, Z 早年立志学医,聪慧好学,幼时即习诵中医启蒙经典,学生时代便广泛涉猎医学典籍、名家著述,由浅人深,循序渐进。每逢假期随父待医在侧,受父亲教诲,进步很快,时常习作医论、医案让父亲指导。其父兴华先生认为“儒可通术,术非儒不精”,故而先送其就读于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于1965年又深造于陕西医学院师资班,儒医兼修,积淀了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
$ n: d; B- i, a4 g- H# W1 k( T3 D B; {* B; S S& @5 T+ c, |/ T3 T; q4 [
1958年随父兴华先生被聘进在西安市第二医院中医科参加医疗工作。1959年西安全市暴发流行重型流感,姚树锦以祖传验方“清瘟汤”用于大量门诊治疗疗效立显,此方简、廉、验推广于各医疗机构,后被西安市医院《中医治疗常见病的研究》一书收录,又被第四军医大学制成“清瘟片”广泛应用于临床。1962年撰写了《太和医室内妇儿科科录》,当时在西安医疗界影响很大、具有很高的中医学术价值。后调入西安市中医医院,当年市中医院,是中医名家汇聚之地,姚树锦虚怀若谷向长者来教问询,勤阅病历,选精摘录中医临床经验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 5 W4 Q1 ~7 p7 v3 t" J' L6 H
2 s& i! g* Q0 Y1 O& s; W1 { 70年代初,姚树锦出任“西学中医班”教师,将他一生中精力最充沛的时光,奉献给医学教育事业。先后讲授过《中国医学史》、《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医各家学说》、《内科学》、《伤寒论》、《儿科学》等,是授课科目最多的教师,也是最受欢迎的老师之一。授课时儒医兼通、善引经典、博采众长、发挥家学,毫不保留地传授自己的经验体会,甚至将家传之秘方也公布于众,启迪学员思路。姚树锦先生带教的西学中医班学员,日后大多成为各级医疗单位中西医结合科研的骨干力量。办班也由开始办西学中普及班、专科人员学习班、经典著作专修班,发展为二年制西学中提高班,三年制西学中研究班,至最后开办的在职高年资中医师提高班。为全省培养了数千名西学中人员和高级中医师。在长达20多年的西学中教学工作中,还同全国各地之中医院校、中医研究院、各地区的医院、中医院、医疗卫生机构连接成网,相互学习共同促进。先后5次到全国各地考察学习,将全国各地的名家、学者、教授请到西安讲座,提高教学质量。当年有陈可冀、董建华、黄文东、方药中、黄星澍、时振声、邓铁涛、赵绍琴、危北海、焦树得、盂垣江、沈自尹、贾德道等交流与合作。
" i; m) A6 d$ d) i5 y
7 \2 Q; F9 t9 }' L5 Q0 D; }( R% W 姚树锦先生行医50余年,对祖国医学的继承和发扬有显著的贡献。在教学前期为继承阶段,在治疗专科病的同时,疑难病证逐渐增多,其扶正固本思想也逐渐形成,并发表独立学术文章,强调判断正气是否受损及受损程度,斟酌正邪斗争情况,衡量标本虚实的性质,确定辩证论治的依据,以祛邪勿伤正,扶正勿留邪,治病务犯胃气为治疗总则。而后学术思想形成成果化,在临床上以治疗疑难杂病为主,如肾病之肾衰、尿毒症,各期癌肿,各型之红斑狼疮。被省市各大医院、兄弟医院、驻地医院等请往会诊。还给港澳台胞,归国和探亲侨胞,东南亚、日本友人及欧美朋友诊病。逐渐形成其独特的辩证论治学术思想,并且研制出了成方剂,其中“固本咳喘丸”、“胆胃通降片”系准字号药品,于80年代中期投放市场;随后“健身先天宝胶囊”及酒剂应市;
7 t# C- A& x& `$ @) C
; O0 F, m4 N' v3 u. {! x" S 1988年“固木咳喘丸”荣获陕西省医药管理局医药新产品三等奖;“颈病宁”被西安市红十字会医院制成片剂广泛运用于临床;“太和感冒巾”、“太和合欢巾”等获第二届传统医学“超人杯”优秀成果大奖及国际优秀大奖。目前尚有西安市科委立项课题——“血尿宁胶囊治疗紫癜性肾炎血尿临床及实验研究”,正在研究之中。
, o8 `6 R# H7 g' p! j2 I, r; m, T) ]
1992年姚树锦以专家、学者的身份出席在新加坡召开的“中医与针灸走向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其“关于中医药与进一步走进世界的设想及措施”的讲稿受到大会的重视。同年应邀赴马来西亚为当地中医界做了多场学术报告及讲座。1993年参加“海峡两岸(台湾——西安)中医学术研讨会”同与会的台湾中医名家交流学术,又为台湾中医同道举办了三期中医讲学班。1996年与前来西安领略中医学术的韩国同道郑淳九、具本鹤中医师,对治疗风湿、类风湿病等交流并无私传授。 ; b, B+ I5 F a2 H
! ]' G9 Z8 Z5 e; `- F! X' H* p& { 姚树锦先生晚年任西安市第八、九届政协委员、西安市文史馆馆员、河北省武安市政府医药顾问、马来西亚海鸥集团总公司医药顾问、九三学社会员、西安光明中医药培训学院顾问、香港中华医学研究会研究员、光明中医函授大学陕西分校副校长、西安市中医学会副会长、名誉理事长、陕西省中医学会常务理事、陕西省中医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卫生厅药品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卫生厅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全国中医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光明中医杂志》及《陕西验方新编》编委。 6 Z/ i# c+ I5 D( j
+ I+ c' o, }* e
1997年起,姚树锦先生被国家人事部、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遴选为第二、三、四批全国名老中医继承人导师。 |
|